欢迎光临 | 感谢支持
当前位置:学习啦 作文 正文内容

当代校长的教育理想作文(热门4篇)

小编整理 | 日期:2024-03-29 14:19:40

当代校长的教育理想作文 第1篇

关键词 柏拉图 理想国 教育思想 教育改革

柏拉图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因不满当时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混乱与缺憾,而创设性地提出了由哲学家治国,建立最好的城邦的学说。为了实现城邦的强盛、团结和统一,他把教育看成是理想国家实现的内在机制,认为“只有通过正确的教育,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哲学家和军人,也只有依赖哲学家的教化手段,才能重新塑造人性,培养出优秀的公民,从而建立一个理想的国家”。①所以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对教育给予了特别的重视。

柏拉图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建立了完整的教育体系的人,纵观现代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大都是按照柏拉图的设想在不断地摸索与前进。今天,中国的教育已与人们理想的教育,离教育的初衷愈来愈远。黑格尔曾说《理想国》是西方教育思想的精神家园,如何对当代教育进行改革,去探寻人们理想的教育,真正获得人格的发展和追求真理的快乐,笔者认为追本溯源,从教育的理想追溯,去回归一种原始的认知是非常重要的。

1 柏拉图的教育理想

柏拉图认为只有实施合适、正确的教育才能建立理想的王国。国家有哲学家、军人和生产者三种分明的等级,三个等级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共同构建和谐的理想王国。而这一目标是由国家统一的教育体系来实现的。

柏拉图通过三个“隐喻”来阐明他精心设计的教育体系。他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哲学家认识并拥有最高的善的理念。在“日喻”中,他用太阳比喻善的理念,“太阳不仅使看见的对象能被看见,并且还使它们产生、成长和得到营养”②人的眼睛也因太阳的光具有了看见并了解事物的能力,而善的理念也正如太阳般,是“给予知识的对象以真理给予知识的主体以认识能力的东西”,③它是一切事物的本原,是知识和真理的原因。所以,认识并拥有最高的善的理念就成了哲学家教育的最终目的。

柏拉图通过“线喻”将世界分成两个世界(可见世界、可知世界)和四个层次(影像、事物、数学理念、理念),并且相对应灵魂也分为四个部分(猜想、相信、推论、理智)。对影像猜想,产生人们的偏见和成见;相信具体的事物,产生感性的知识,不具有可靠性和确定性;对数学理念进行推论,要先设定不证自明的假设,然后由假设开始推理答案,由于假设本身真假不定,所以上升不到善的理念;理智的对象是理念,从理念开始经过一系列的步骤,最后获得真理性的一般认识,最终把握到善的理念。④这样柏拉图就从认识论上说明了灵魂的认识能力和认识世界的可能性,即人们能够认识和掌握最高的善的理念的可能性。

柏拉图用“洞喻”阐明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实现的历程。洞穴相当于可见世界,洞外的世界相当于可知世界,而灵魂上升到可知世界的过程与从洞穴到外面世界的过程相似。由在洞穴内的盲目与猜想到走出洞穴见到真正的事物和现实,这期间“或许有一种灵魂转向的技巧……它不是要在灵魂中创造视力,而是肯定灵魂本身有视力……”⑤这就是说,人的灵魂具有获得知识的内在潜力,并且具有转向的技巧,使灵魂从最下层的影像认识上升到最上层的理念认识,而这一认识上的升华只能通过教育才能实现。

教育要使每个人内心获得和谐、满足,使国家和个人拥有节制、勇敢、智慧的美德,以实现国家和个人的正义。柏拉图的教育理想体现了一种既要适应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又要满足个人需求的整体教育观。

2 对柏拉图教育思想的评价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内容丰富而深刻,体现了他对人才的培养和教育的高度重视。他注重城邦的正义与人的素质之间的关系,统治者必须具备和掌握善的理念,才能让城邦人民在其统治下获得整体的幸福。城邦中的公民也要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各司其职、各尽其才,使自己适合国家的需要。柏拉图的学前教育观,用游戏、用美好的事物来培养儿童的良好道德和习惯,较之今天中国的很多地区学前教育就是提前学习的现状更为科学和深刻。柏拉图十分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经过一定时期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后,还要到社会实践中去接受锻炼和考验,以检验学习的效果和运用知识驾驭社会的能力。柏拉图主张男女具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他认为女人可以和男人一样参与一切活动,甚至可以成为国家的统治者,这种远见卓识在提倡男女平等的今天都是十分先进的。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中还体现了终身教育这一现代教育主题,在经历了多年的学习,层层的选拔与考验后哲学家成为国王,却也还要继续学习。终身教育的理念适合于任何一个时代,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知识的储备与及时更新尤为重要。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他认为在神的赐予下人的天性具有了等级差别,不承认个体的独特性,并且他的教育中把奴隶排除在外。人的天性是有先天的差别,但是人并没有等级的差别,人的能力的差异并不是先天就有的,这与后天环境的影响有重要关系。柏拉图的教育思想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教育的根本宗旨是培养国王和护卫者,并不是为了提高所有人的能力,只是把人作为一种构建好的城邦的工具,忽略了人的自我价值,忽略了人本身要求发展和完善自己的愿望。并且他认为每个人只能做一件工作,不可能身兼数职,这种想法也是片面的,忽略了人的主体性。另外,他的教育是缺乏科学精神的,在学习天文学时并不注重天文学的知识,而是注重人们学习这种知识达到对理念的领悟。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含有文化专制的色彩。他要求对教育的内容包括诗歌、故事中对神的不恭、对英雄的不良的描写等进行审查和删改,虽说柏拉图的主观意愿是想让儿童接受良好的熏陶和培养,但是这样很容易歪曲事实真相,掩盖了真实的现实世界。这样整齐划一的社会文化很容易导致文化的专制,不利于社会文化的发展。总之,柏拉图的教育思想还是不可避免地具有时代的印记和局限性。

3 对中国当代教育的启示

柏拉图在构建自己理想国的蓝图中提出了一系列的理念和方法,不仅在当时而且在几千年后的今天仍然影响巨大。他在混乱的政治社会中用其独特的视角,大胆创设,虽然其内容和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可实现性,但是其间的指导思想仍对我们今天的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理想的教育

所谓理想的教育,笔者认为是指最趋近于人的心灵的满足并具有最大的价值合理性的教育,它能够最大限度地成就人的精神生命,使人能感到真正的自由和幸福。那么,怎样的教育才能被称为是理想的教育呢?笔者认为理想的教育首先应该能够突显主体的自由个性。能够尊重、信任学生,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个人自由和人格尊严。承认学生的实力,相信学生能够自我教育,给予学生充分的发展空间。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包容错误。其次应该能够涵养德行。品德不好的学生,即使是人才也可能沦为社会的败类。再者应能够回归生活。教育源于生活,生活是原生态的教育。理论与实践应该相融并进而不是步步脱节。笔者所认为的回归生活并不仅仅指知识的回归,还包括人们精神的回归,回归到属于自己的不为外界所羁绊的理想的精神生活。

启示

中国现代的教育制度与人才培养方案虽总体上来说比较合理,但它的弊端与缺陷不断显现,而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中所包含的部分精华对其中的一些问题正具有启示作用。

无庸讳言,当今学校道德教育的整体质量不高,出现了道德教育边缘化、教育过程形式化等问题。虽然国家不断倡导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三好学生,但是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竞争异常的激烈,学生已经不能完全遵从自己的兴趣爱好,而被迫为升学而学习,数理化的附加学习已经挤占了音乐、体育、美术等的位置。而且学校对学生道德的教育多限于小学时期,以后的教学中逐渐淡化,家庭由于繁重的工作压力也无暇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化。这样,久而久之,像药家鑫事件这样的悲剧会发生也不足为奇了。柏拉图十分重视知识教育与道德教育的相结合,每个阶级所进行的教育都要伴随着相应的道德教育,这种具体的道德要求或许并不适合当代社会,但这种做法值得借鉴,如果缺乏德育,一个人的能力越强,那么他带来的危害也就越大。所以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道德要求也应该相应提高。

当代校长的教育理想作文 第2篇

新世纪思想战线若干重大命题的形成及其意义

论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知识论负载

新形势下高校稳定工作长效机制及策略研究

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向度

从政治的意识到意识的政治——思想政治教育起源的政治哲学探析

试析现代中华民族精神教育的基本内容

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须处理好四对关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的时代化更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修订需要进一步凸现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

关于《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材建设的思考

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修订的建议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建设刍议——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法制教育部分)修改完善问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建设和使用若干断想

教材建设应充分体现教育者的智慧和对教育规律的把握——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修订的几点思考

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加强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机制建设研究

论大学生求职就业中的职业法律准备

基于胜任能力培养的岗位就业能力模型构建

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及管理的体制机制探索与实践研究

上海电机学院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改革60年回顾与思考

历史视野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与现展——新中国60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性考察

论政治价值和理论大众化的一般表征和特征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客观真理性和价值合理性

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育人机理探析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状况调查研究

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和启示

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

建国6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

欢迎订阅2010年《思想理论教育》杂志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功能发挥

试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案例的导入机制——基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视角

加强高校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思考

构建促进研究生自主创业支持体系的思考

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服务体系的若干思考

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的制度创新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理路

高校学生干部职务违规与职务犯罪年轻化的因果分析及治理

上海市闵行中学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在统一性

民族自觉与凝聚民族精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试析亚里士多德的文艺育德思想

木雕花板风俗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探析

充分认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关系

大众传媒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位

注意商业广告中的价值导向——以房地产广告为例

德育责任视野中的家庭与学校教育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学科意识及若干重要关系

标语口号的功能研究

新时期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战略思想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及其评价

80后大学生政治信念和道德状况调查研究

研究型大学基层党组织带领群众和谐发展的能力研究

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探析

当代校长的教育理想作文 第3篇

论道德想象力及其培养

“德智一体化”辨析

“男孩教育”研究综述

美国和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的层次性分析及启示

课堂里的和谐与关怀:关注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内心需求

进城务工人员亲子两代对亲子关系感知差异的比较研究——以某公办小学的调查为例

让所有流动的花朵都绚丽绽放——上海市华灵学校的融合教育实践

户籍改革困境下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的思考

对人的关切是一切教学艺术的灵魂——记钱梦龙老师的为师为学为人之道

“沉默的大多数”,需要怎样的教育?——论班级建设实践之教育理论内涵

习惯养成:学生成长的重要引擎

关于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绩效考核的现状调查与思考

以人为本,改进中学哲学教学(二)

从“年”的传说故事、图画书、图像话文化传承和时代变迁——以人教版《品德与社会》教材第三单元的教学为例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与对策

心理健康教育应关注学生的发展性问题

党组织参与学校重大问题决策的思考

不换不知道 一换吓一跳——在“角色换位”中体味师德内涵

给儿子的信——谈爱情

我拒绝接受你的礼物

以小见大:班主任的工作智慧

让德育活动少一些形式,多一些实效

教师的“礼”:“选举意外”考量民主管理的真实和有效——回应《民主推选主持人的困惑》

这样的民主程序何以会出现意外?——回应《民主推选主持人的困惑》

并非什么事情都必须走民主程序——回应《民主推选主持人的困惑》

如何完善民主程序——回应《民主推选主持人的困惑》

对班级民主建设的辩证思考——回应《民主推选主持人的困惑》

尽量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回应《民主推选主持人的困惑》

教育因生成而美丽——回应《民主推选主持人的困惑》

程序公正大于结果公正——回应《民主推选主持人的困惑》

民主教育,我们还需要探究——回应《民主推选主持人的困惑》

德国学校职业指导简介

日本着手解决“小一问题”

南京市中小学教师的15条礼仪中美学生责任教育的比较分析——简析奥巴马对全美中小学生的讲话

价值分层:道德教育的路径选择——论道德教育的“高标”与“底线”

家长组织建设的理论意义、实践特点及发展趋势

演绎世博主题回归生活德育本位

世博科技点亮未来希望

世博“低碳盛宴”的“绿色财富”

文化:震撼心灵的力量

把握世博育人契机 升学生社会责任感

党员教育培训:党建的一项基础性工程——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局党工委“党员进党校”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中职校团委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生命,责任与爱意——怀念霍懋征先生

博客,承载教育反思

班主任工作中的语言策略

高中校园民主模式研究——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为例

从学科知识到课程价值

历史教学莫忘“国际理解教育”

活用教材,充分挖掘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

从特殊个案看校园危机干预

当教育遭遇“科学”——一个“多动症”学生的个案研究

学生偷窃:一个值得深思的教育问题

母女之争:你的头发你做主

学生教会了我宽容

清明的思念

笋娃娃漫游聪明国——“00后”学生的习惯教育

苦恼的一年级

“摘菜”

唤醒自尊——回应《信任》

给他个台阶——回应《信任》

批评教育需要采取适当的方式——回应《被激起来的耳光》

在教育叙事中凝练出实践智慧——回应《被激起来的耳光》

当代校长的教育理想作文 第4篇

是经师也是人师是老师也是朋友

立法委员洪秀柱首先指出:过去,国人对于“老师”这个角色一直非常看重,例如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天地君亲师”的说法。这两句话中,将老师看作是父亲或是仅次于双亲的角色,地位崇高而重要。

随着社会的变迁,师生关系有相当大的转变。过去把老师奉为威权化身的观念逐渐解体,在“自由”、“民主”意识普遍抬头之下,学生对老师行为不满,敢公然提出抗争,这无疑是对老师的一记当头棒喝。解决校园问题的根本之道,是从现代师生关系的定位谈起。

洪委员认为,重新定位师生关系时,一方面打破了老师威权的偶像,另方面对老师角色的期许,也得随之而调整。过去,一直把教人读书及做人的老师看做是“神”。既是神,便不会犯错。可是老师毕竟也是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如果老师做法失当,只要愿意承认错误,仍然可龋今天的学生不再像过去只愿做个听众,不敢表达。因此,尊重学生自由意志,成为现代老师必须接受的新观念。当然,尊重学生并不表示老师得一味顺从学生意见而放弃管教责任。今天学生的特质已是:活泼有余,自我控制能力不足;抱负水准提高,受挫能力、忍耐力、包容力、勤奋精神均降低。根据一项统计,台湾9--13岁学生的科技、数学能力名列世界前13名,而道德判断力却瞠乎其后,面对此种辅导学生性质的转变,老师的管教更显重要。

管教学生是老师的责任。老师与学生应建立亦师亦友的观念,不妨多关心他们,多用他们的语言与之交谈,尽量使学生愿意与老师亲近。去除他们对老师威权的防线后,学生便很愿意向老师倾吐心底的话。

老师除了改变观念之外,还应接受再教育,做老师的不要以为教书就可以不必读书了,现在孩子接受四面八方资讯管道多,老师亦非唯一的资讯来源,唯有老师不断学习,跟着知识的发展脚步而自我成长,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才能立于不坠之地。

另外,强化老师的辅导观念与技巧亦属迫切。如果教学方式、教材内容能随时更新,适合学生的需求,则教育效果当会更好。

在增进师生互动方面,校方应主动设立一个具公信力、公正、客观的申诉管道,使学生得以表达意见,宣泄不满情绪,或许可以降低师生关系紧张的程度。

归究起来,校园问题的发生,家庭、学校与社会三方面皆有责任。根据青辅会出版的青少年白皮书所作的统计,近6年青少年问题的产生,以家庭因素居首,约占40%,社会因素居次,占20%--24%,包括交友不慎或社会环境不良等情形。

再其次是心理因素只占5%--9%,可见家庭教育责任之重大。

社会方面造成的青少年问题颇值得深究的是大众媒体所塑造的暴力现象,常使是非不明、价值观念混淆的青少年不自觉地受到潜移默化。

家庭教育不健全,社会环境不良,光靠学校如何能教育出健康的下一代。教育下一代不只是学校的责任,出现有问题的学生,也不仅仅是学校的错、家庭、社会都难辞其咎,当然学生本人也该检讨。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是个经师,更是个人师。任凭社会变迁,应该还是不能摇撼传统老师的角色。如果未来的校园像一个超级市场,老师是售货员,资料与课本是产品,学生是顾客,买方视需要而定,向卖方买取国文、英文、数学等产品,学成后,银货两讫,互不亏欠。如果校园这样的商品化,非但不具人性,而且悲哀。

师大附中校长苏清守表示:师生冲突一事,古今中外皆然,并不能因为特殊案例,而使老师找到放弃职责的借口。一般而言,老师具有训导、教育、辅导的义务。师生发生冲突,应找到原因,寻求解决之道,决不能放弃自己应尽的职责与义务。

之所以发生校园案例,大半是不明事理的学生、家长碰上不称职的老师造成的。如果有好学生、好象长、好老师,岂能有不正常的校园文化。不要一有问题发生,就拼命揭人隐私。只看到校园的阴暗面,对于那些发挥人性光明面的感人事迹,既不闻问,也不鼓励。要知道老师也需要家长及社会的肯定与鼓励,这样老师才会愈教愈起劲。

就文化观点来看,东西方文化有所不同。东方文化是仁道的思想,强调人情、伦理;西方文化较为理性,强调科学、民主。近来欧风东渐,许多人想放弃自己的伦理、道德、却又无法尽取西方文化理智之精髓,社会的价值观将随之而混淆。

太过强调西式“速食文化”的结果是:学校、家长都渴求教育的成果,特别是以升学率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指标。须知辅导、教学、训导无法速成,要靠长期耕耘,才能见效。

就伦理方面来看,现在的社会是“父不父,子不子”,伦理已趋破产。虽不敢说有家庭问题的孩子,必然产生不良行为,但却可归纳出:有不良行为的孩子,必然源于有问题的家庭。例如夫妻感情失和、分居、意识不同、管教不一致的家庭,孩子缺乏父母之爱,行为必然乖戾,问题便显现于学校。

人口政策也与学生行为有关系。现在“两个正好,一个不少”的时代政策下的宠儿,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由早期的“重量”转变成“重质”;由于子女数少,家长格外宠爱。过分宠爱、溺爱的结果,就宠坏了小孩。其实,小孩犯错,就应该管教、纠正,不应该因为生得少,就把他当宝贝而宠坏了他。

家庭是孩子最早社会化的机构,孩子的行为,最早是向父母学习而来。如果父母亲的管教强调自我管理、自治,孩子也会懂得洁身自爱,自我约束;而如果父母放任小孩的行为,小孩便会目中无人,无法无天。在家里如此,在校亦然。

现代家长得从自身做起,身教更重于言教。

社会化的每一个过程,的确影响到学生的行为表现,因此,有怎样的社会,也就有怎样的学校;有怎样的文化,也就有怎样的次级文化。我们的社会,尤其媒体及商业活动,处处充满了不良示范,对于一个涉世未深、缺乏是非判断力的学生而言,容易受到蛊惑;而新来文化与原来学得的文化未必相容,导致角色混淆,价值观益加模糊。对于这样的次文化,老师更不能放弃辅导的责任。

学校教育讲求五育并重,各校落实此一理念的情况不一,为使学生五育均衡发展,校方应重视个别差异,因材施教,鼓励每位学生视性向而定,发展自我才能。不论德育、体育、群育、美育都与智育一样重要。只要在任何一项领域里,有杰出的表现,都值得鼓励、如此一来,学生各有其才,各展所长,便能减少校园问题之发生。

增进师生互动,固然是减少师生冲突之道,但是师生间的关系仍是一种上对下的关系,并非平行关系。教育本来就是一种具有价值判断的活动,老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去引导学生改过迁善。不过师生之道,仍有其分际,不能全然打破。

欲解决校园问题,学校应建立一套由资深老师、辅导人员、训导人员所组成的网络,适时共商合宜的解决办法,以求化问题于无形;此外,校外的资源及家长会的功能,也应多加发挥,可使校园冲突降至最低点。

全华国中寇师林孟华的教学心得是:媒体的报道,经常有失公允、客观。只要老师对学生的管教稍加严格,即大加挞伐。相反,对于受学生恶言恶行相待的老师,媒体却不讨论学生的做法有无可议之处,反以双重标准只追究是否老师管理过当,否则怎会招致学生如此对待?她期待具社会责任观的媒体,能够多站在老师的立场也为他们说说话。

林孟华说:“老师兼导师的苦,没人知!老师每天7点半进教室,陪学生早读、整理教室,8点钟开始上第一堂课。到了中午得陪学生午修,自12点40分起至1点10分,下午4点30分放学,又得陪学生搞卫生,一天要忙上9个钟头,已逾越了劳基法每日工时的规定了!”

以1:40的师生比例而言,老师的工作责任真是太重了。国中生是人格最具有可塑性的时期,也最容易情绪激动。每位学生都是一个“风暴”。40位学生轮流来个周期性风暴,那做老师的简直要疲于奔命。

在社会价值观的转变下,出现了一群有别干传统思维、行为的“新新人类”。

他们特异的穿着打扮与崇拜明星偶像的心态,转移了他们对课业的注意力。最让人不能接受的是,新新人类对物不珍惜,对人不关怀的冷漠感,使老师教起书来不但难上加难,而且毫无成就感。

为走向教学正常化,学校以常态分配方式编班,不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完全以同样的方式、同样的教材教学生。为使资质平庸的学生都能听懂,老师教得浅显,又使得资优的学生感到不满足。若要满足他们的需求,课讲得太深,则又使资质平庸的学生跟不上进度。常态编班的结果是顾此失彼。

我们当老师的绝对愿意付出爱心、耐心,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小孩一样来教。

可是面对社会对老师常有些不平的怨言,实在令人心灰意冷;究竟什么时候大众才能以平常心来看待老师这个角色?我们也是人,同样需要关爱!

台北师范学院初等教育系杨龙立教授指出:以前和现在一样都有校园问题,只不过过去未加报道,局外人不清楚。其实,古今校园问题不同之处还在于问题的严重程度。目前师生关系的紧张程度的确令人心忧。

校园师生关系的转变,可从师范教育的方式说起。五六十年代,培植师范生的方式为军事化管理。他们逆来顺受,责任心强。当这群师范生毕业踏入校园执教后,对于校长的要求也是唯命是从。即使负担过重,还是二话不说,一肩扛了下来。不过,现在的师范生,要求自主、自律的声浪大为提高,所受教育环境及方式有别于从前。当老师后,对于校长的要求他不照单全收,而是衡外情量己力,老师对上级的关系已有所转变。

尽管老师之于校长的自主性提高,但在对下的权威上也逐渐丧失。从前自校长老师学生顺向发展,现在则是校长、老师都丧失了对学生的权威性。因此,校园不再像过去由上而下那么单纯,每一角色多少都对上有些反作用力,使得冲突时有发生,愈演愈烈。老师逐渐丧失权威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学生自主性的提升,另方面也是资讯多元化的结果。现在学生的资讯来源可多了。从小家长就把孩子送进才艺教室、科学教室。长期下来,某些学生在某单项学科的能力可能已超过老师,老师的权威性自然丧失。还有在外补习功课的学生,受补习班老师的影响甚深。传统的教学方法及内容已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对老师的依赖度、信赖度已大大降低。

再者,学生对知识不看重,也导致师生关系疏离。从前的学生执著于课业,认为以后的发展与所学密切相关;现在的学生则轻视课业。认为书念得好不一定有成就,而且在他们所崇拜的偶像之中,有很多不见得书读得好,因此更增加了他们不必靠读书求成功的信念。

在如何减少冲突方面,杨龙立指出:老师的观念得改变。必须认清“学生不像从前一样会言听计从”的事实。在向学生传达命令之前,请先以他的立场想想:“真的是对他好吗?”其次,以前直来直往的教学方式亦得调整。现在的教学,不要以为有传播,必会有效应。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运用说服技巧,巧妙地使学生经由认知而改变其态度,进一步改变其行为。这些说服的技巧与理论,可以经由老师再教育而得,所以老师也不能停止学习。

在学生方面,如果对老师某些做法感到不满时,可以先向老师反映,如果确有其事,他却不虚心接受,反而有些失态,学生不要立即与老师正面冲突,退让一步后,再适时向训导人员报告,在理字上站得住脚,在事件上学生已拥有较多的优势。有一位体育老师处罚女学生事件,曾被公诸报端。固然老师处置过当,但追究事件发生的原因,女学生也难辞其咎,因为在事发之际,她并未退让,也恶言恶行以待。所以在整个事件上,她虽是受害者,却不全然是个赢家。

要重建校园伦理,师生双方必须定出合情合理的规范,双方在游戏规则的制约下互动,只要彼此不逾矩,师生冲突的事件,即能化弭于无形。

重建校园伦理,不单是学校的责任,追本溯源得从家庭做起。在家庭中,家长对于小孩不能大放松,也不能大严苛。要让他们养成自津的习惯,看似自由,其实又有规范,这样的管教技巧,父母有必要学会。

学校则要主动教导学生如何判断是非,并循正常管道反映自己的意见。至于那些不配当老师的人,主管机关及学校应该把他清除出去,以保持校园的安定与健康。

天真可爱,在他们的眼中老师是个神;师生之间除了“亦师亦友”的关系外,国小学童与老师更有“亦亲”的关系。平常,老师像是孩童们的家长一般,无微不至地守护着他们。

对于近来时有所闻的校园事件,毛颖芝的看法是,个案不足以推断所有的校园皆如此,就像父母虐待孩子的事情也频频发生,但是否就可推断天下父母都会虐待孩子呢?事实上,大部分老师仍是敬业乐群,认真负责的。只是新闻报道多持“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的原则,致使外界对优良教师的事迹一无所知!

随着都市化的发展,校园的班级数目增多,学生人数增长快速。因此,学生呈现一种“匿名性”的倾向。心想除了班主任、授课老师外,大部分老师及训练人员都喊不出他的名字。任何不适当的行为,反正也不容易引起老师的注意。于是校规形同虚设,管教学生益加困难。

教小孩并不困难,得降低自己的心理年龄与小孩谈话。大人们不能用自己经验内的事物和他们谈,这样便无法交流,另一方面,爱心、耐心仍是教育孩童的不二法门。该童的智慧是逐渐增长的,并非一蹴可就。大人千万不可过于急躁。

事缓则圆,等他的年龄到了,开了窍了,自然能达到我们的要求。

教导小孩时,遇事如何能疏通自己的情绪也颇为重要。在学得这些方法后,便能在不伤害人的情况下宣泄情绪,也能减少与人发生冲突的机会。

专业作家温小平指出:父母亲的价值观有别子小孩,对于一些牵涉孩童事物的问题,常会以主观想法做价值判断。就拿交友这件事来说,父母亲多半会要求小孩与好孩子一起,不要与坏孩子做朋友。但什么是好孩子,什么又是坏孩子?

一般而言,父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小孩子成绩好,最好还是模范生。基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他们便希望小孩与这类自己认为是“好孩子”的人做朋友。不过换个角度来说,小孩则不认为成绩好、有钱有地位家庭的孩子就是好孩子,因此做父母亲的也得设身处地用小孩的想法来看事情,不要只重成绩,不重操守。

如何增进师生互动,家长也有责任。例如联络簿扮演师生沟通桥梁的重要角色,许多家长往往只是签名了事,从不利用它与老师作进一步沟通;甚至有的让小孩自己拿了图章盖,从不过问小孩学校的事。而家长会,顾名思义应该是由父母亲共同参与的盛会。教育不单是妇女的责任,男女共同参与,可以帮助老师与学生的互动。

另外,家长应该安排固定时间与小孩聊天,主动谈他的学校、他的老师、同学,不要以为把他放到才艺班就是对小孩好,父母亲若能经常和小孩谈心,可以掌握到小孩成长的脉动及分享他成长的喜悦,不会和他成长的经验脱节。等到小孩长大,才赫然发现他怎么改变那么多,甚至变得有点陌生了。

小孩也有双重性格的特征,如果为人父母不主动了解小孩在家与在校的行为,将只能了解在家里的表现。有些小孩在家懒散,可是在学校却热心公益。做父母的如果不主动向老师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也不与他谈心,便以为小孩不乖,经常给予苛责,小孩的心里将难以平衡。原来父母对他的行为只有批评,得不到赞美,因此在家不愿做家事,说不定连带影响他在学校服务的意愿。

小孩非常希望他人的认同及肯定,父母亲或老师如果经常只给他批评,而不给他赞美,小孩的情绪便大受影响。根据许多学生的反映,毕业后还会怀念的老师,通常都是能够以他们的心态和学生相处的老师,可见了解小孩的需求非常重要。

小孩最天真无邪,内心世界有许多丰富多彩的幻想,可以通过演讲、作文、绘画、周记等多种渠道表达出来。学校愿主动为学生设计一些比赛活动、观摩活动,让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得以尽情发挥,借以培养出孩童的自信心。

目前各校的辅导人员极为缺乏,每15班才配备一位辅导人员。如果能在现有导师制度之外,每班再加一位辅导老师专门管理学生的生活,由于没有分数压力,师生关系或许更为融洽。

大众传播媒体具有议题设定的效果,荧屏或语言所塑造出来的形象经常构成青少年的价值观。在媒体一片崇尚金钱主义、崇拜偶像声浪的影响下,青少年的次文化也以此为核心。倘若媒体能因拥有如此巨大影响力而激浊扬清,隐恶扬善,则功利主义的青少年次文化便可改变,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必须双管齐下,教育才能产生效用。

教育部训育委员会第三组主任郑崇趁表示:校园出现问题,事实上必须由家庭、学校、社会三者共同负责。因为学校无法独立于社会之外自成一个体系,家庭则是构成社会的最基础单元,与学校具有密切的联结关系。

据研究,青少年犯罪率与成长率均较成人为低,显示青少年问题不如成人问题严重,更何况青少年的犯罪倾向,也多半是向成人学习而来,因此把青少年问题一味归给学校颇不公平。

为改善校园问题,教育部已制定辅导工作7年计划,自1991年7月开始实施,至1997年6月截止,活动重点分短期、长期两大项。就短期而言,系针对中小学老师开办辅导进修课程。课程分三种:(一)基础辅导知能的研习,提供辅导课程的训练,使具有初步辅导观念、辅导态度;(二)在师范学院开设辅导学分班,鼓励更多老师修辅导学分;(三)举办主题辅导工作坊研习会,把一些老师们耳熟能详的辅导理论,借由工作坊研习,实地应用出来。

就长期而言,有三项努力重点:

一、建立辅导网络。解决青少年问题,光靠老师力量并不够,若能结合学校辅导人员、社区服务社会工作人员、综合医院心理治疗人员、心理卫生单位心理卫生人员、热心辅导的社会义工组成一个网络,利用电话语音系统或服务手册分发的方式,提供各级学校、学生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