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 感谢支持
当前位置:学习啦 格言 正文内容

水浒传关于忠义的故事情节(实用7篇)

小编整理 | 日期:2023-11-29 14:16:06

水浒传关于忠义的故事情节 第1篇

这个暑假,父亲让我看些名著,我的首选便是《水浒传》。看了真觉得《水浒传》不愧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中外闻名。

《水浒传》一书记述了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好汉从聚义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辽兵,最后剿灭_,却遭奸人谋害的英雄故事。读完全书,印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的只有两个字——忠,义。

忠,即是对自己的祖国,对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尽心竭力。宋江在种种威逼利诱之下,仍然对自己的祖国忠心耿耿,这就是忠;林冲的妻子在林冲被逼上梁山之后,对高俅之子的侮辱,宁死不屈,最终上吊自杀,这也是忠。想想当今社会,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一个“忠”字。但是,却很少有人能够做到一个“义”字。

一个“义“字,包括了太多的内容。《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好汉为兄弟,为朋友赴汤蹈火,两肋插刀,就只为了一个“义“字;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为一个“义”字。由此可见,一个“义”字虽然只有三笔,有时却要用一个人的生命去书写去实现。在现实生活中,给人让座几乎谁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于危难之中却不是谁都可以做到的。因为它需要有相当的勇气,甚至是一命换一命的.决心。只有真正能够舍己为民的人才能做到,只有真正的英雄才能达到的高度。在我们看来是那么的高不可攀。

义,可以解释为正义。一个具有强烈的正义感的人,就是一个精神高尚的人;就是一个真正的伟人;真正能为他人付出的人。孟子曰:“生和义,定舍生而取义也。”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好汉做到了舍生取义。难道是他们不怕死吗?他们为了正义,为了真理可以奋不顾身,因为强烈的正义感清楚地告诉他们,什么是不该做的,什么是值得用生命去奋斗获取得的东西。一个没有正义感的人,是不能够理解得到这些的。因为他们的正义已被麻木被吞噬,奋斗的激情像万年冰川一样的被冻结。那是他们的灵魂被社会中一些丑恶的东西同化了。

《水浒传》教会了我做人最重要的东西——忠与义。

水浒传关于忠义的故事情节 第2篇

“仗义疏财,忠肝义胆”“梁山呼保义,郓城宋公明”这一切的声音都在共同呼喊着一个名字——宋江。一个父兄眼中“孝字为先”的孝子贤弟,一个众人眼中“替天行道”的侠义之士,一个朝廷眼中“水泊草寇”的顽劣之徒。

施耐庵笔下的“忠义”的宋江,他心中充满矛盾——想忠君报国,又感叹报国无门,想伸张正义,又不要被冠以“不孝”“反叛”之名。他在最核心的”忠君“与“仁义”的问题上做者艰难的'抉择。

宋江是“仁义”的。“呼保义”的称谓非他莫属。“救晁盖”“济武松”“三打祝家庄”这一幕幕悲壮剧至今历历在目。“生死之交一碗酒”是他的人生信条,“急人所急”是他做事准则。正是这一切树立了他在一百单八将中的崇高威信和地位。从此,位列天罡,执掌地煞,何等荣耀;大块吃肉,大碗喝酒,何等畅快;劫富济贫,替天行道,何等威风。

然而这恰恰是施耐庵为他谱的挽歌。宋江毕竟还担当了一个郓城小吏的角色,在他的骨子里,透着的是对大宋王朝忠贞报国的志向。“敢笑黄巢不丈夫”是宋江留在望江楼的诗,看似轻视朝廷的狂言,实为他报国无门之叹息。然而他忘了,在腐朽的赵宋王朝里,哪有一个郓城小吏的生存空间,可悲呀,可叹呀!可怜梁山一百单八将盛极一时,最后却落得个屈死的可悲下场。

忠与义的交织,使宋江放下了曾经紧握的刀qiang;忠与义的交织,使宋江选择了招安;忠与义的交织,使宋江选择了朝廷的毒酒;忠与义的交织,酿成了梁山的悲剧……

宋江完成了他的使命,他在忠与义的交织中,迷失了自己,在“忠君”与“仁义”之中最终选择了忠君——一条看似美好却无出头之日的道路。

宋江走了,或许,他依然会笑对朝廷,依然毫无怨恨,单留给历史与我们的却是无尽的感慨和遗憾啊!

水浒传关于忠义的故事情节 第3篇

鲁智深在东京大相国寺里看守菜园,结识了当地的一帮泼皮。这一天,鲁智深正在菜园里给泼皮们演习武艺。墙外一个官人看见,高声叫好,原来是禁军教头林冲。两人一见如故,就结拜为兄弟。

林冲因高衙内一事得罪了高俅,被高俅设计陷害,刺配沧州。高俅还指使解差董超、薛霸,让他们在半路杀死林冲。

而鲁智深营救林冲不成,担心林冲会在刺配途中被害,便一路暗中随行保护。董超、薛霸行至野猪林,用计将林冲绑在树上,要打死林冲。鲁智深及时出现,打倒董超、薛霸,救了林冲一命。他本想打死董薛二人,却被林冲劝住。

鲁智深便一路护送林冲,一直送到沧州城外七十里,方才辞别林冲,返回东京。此时,前方已再无僻静处,董超、薛霸无法再暗害林冲。林冲得以安全到达沧州。

水浒传关于忠义的故事情节 第4篇

梁山好汉行侠仗义敢抱天下不平,令人敬仰在这些好汉中,还有些都有浑名。如武松是行者,李逵是黑旋风,鲁智深是花和尚……不过,在这里也不多说了,在这些好汉中,我最敬仰的就是行者——武松。武松最著名的故事就是《武松打虎》了!

武松那是行了几日,来到了阳谷县地面,当时晌午他非常地饿,到了一家客栈叫店小二拿酒来,刚过一会儿就把酒喝完了,武松就叫店小二再拿三碗酒来,客店小二不肯,说,客官你没看见我们的招牌吗,上面明明写了“三碗不过冈”。武松不相信,店小二没办法了,只好拿酒来。武松就这样连续喝了18碗武松借着醉意上了冈,然后赤手空拳打死了猛虎。

他的事迹轰动了很多人,我觉得我也应该像他一样,勇敢,机智,无论遇到什么什么事情都不怕!

水浒传关于忠义的故事情节 第5篇

晁盖七人劫了生辰纲不料事情败露,缉捕使臣何涛逮捕了白胜。在严刑拷打之下,白胜不得已招出了晁盖是黄泥岗事件的主犯。

济州太守命令何涛秘密赶赴郓城县调动当地官兵对晁盖等人实施抓捕。期间,何涛对宋江泄露了抓捕晁盖的计划。

宋江遂稳住何涛,以处理家事为由奔赴晁盖家中告知,晁盖十分感激。之后朱仝雷横率官兵协助何涛夜袭东溪村。

晁盖对庄中事务进行善后处理,准备携带“赃物”撤离,何涛等赶到。朱仝故意以埋伏为由分散兵力,自己带人前往后门埋伏。晁盖率众人夺路奔逃,朱仝追赶。

朱仝假装闪了脚,和手下们停止追击。晁盖等人安全撤退到石碣村阮家。

水浒传关于忠义的故事情节 第6篇

曾头市一战,晁盖意外死亡,留下了让宋江难受不已的遗嘱,谁杀了史文恭谁当老大。宋江为摆脱这个遗言,由吴用设局让卢俊义进了大名府的大牢。石秀、杨雄被派往大名府打探情况。

当时卢俊义已被判发配沙门岛,但两名公安被李固收买,欲途中结果卢俊义。燕青虽及时射杀两名公安、救下了卢俊义,但卢俊义还是被后面追捕的公安抓走了。

这时候,石、杨两人遇上燕青,当场决定杨雄同燕青回梁山求救,而石秀继续前往大名府关注事态的发展。当石秀赶到大名府时,正是法场行刑之时,原来由于涉及到两名公安之死,梁中书怕夜长梦多,决定将卢俊义立即就地正法。正当蔡福举刀行刑的千钧一发之际,石秀当机立断,孤身一人劫了法场。

水浒传关于忠义的故事情节 第7篇

我最爱不释手的书便是《水浒传》了,因为我欣赏草莽英雄的兄弟情和国家义。新版电视剧的主题歌唱道:“兄弟情是没有色的酒,兄弟情是没有墙的家。”在当今时代,坦诚、真挚地对待他人的纯真感情和为国家除残去暴、勇于献身的大义仍然是值得我们歌颂、学习的正能量。

在《水浒》中,宋江是众兄弟的头领,也最能够体现异姓兄弟之间的情感。

想当年,宋江因题反诗被捉入大牢时,李逵摒弃了喝酒无度的坏习惯,日日夜夜寸步不离地守着宋江,保护着他的安全。戴宗也为了拯救宋江而送假信被抓入死牢与宋江为伴。这些难道不是愿为对方付出的深厚的兄弟情吗?

后来,在戴宗、宋江要被斩首的那一刻,各路英雄好汉都冲了出来。他们不顾生死,与敌军拼得你死我活,硬生生地杀出了一条劫法场的血路。你敢说这不是绿林好汉之间的兄弟深情吗?

说到兄弟情,林冲和鲁智深的感情也足以打动人心。

林鲁二人在相国寺萍水相逢,产生英雄相惜的豪迈之情,直到野猪林救命之恩,东京城照顾妻儿之义。平定方腊后,鲁智深坐化浙江,林冲在鲁智深坟前独饮薄酒,想着过去的两人的情谊,最后抑郁而终。他们一个是力能倒拔垂杨柳,见义勇为的铮铮铁汉;一个是武功盖世,能屈能伸的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和鲁智深的情谊是我认为《水浒》里面最朴实的、最触动人心的兄弟情感。

《水浒》告诉给我们的道理除了兄弟之间的感情,还有普通百姓对于国家的忠义。

对于朝廷,在封建社会就等同于国家,梁山好汉对国家的感情是既质朴又纯真的。宋江的理想就是“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具体说,他的志向是“替天行道”。在宋江等人看来,皇帝本来是好的,只不过是被小人蒙蔽了,梁山好汉该做的,就是拨去太阳边的乌云,使之重焕光明而已。因此,无论是对付高俅的朝廷小人也好,还是远征方腊也好,梁山好汉不惜损兵折将,其本质都是出于对国家的忠义之情。

只可惜,在当今社会,这种“情”与“义”有时却淡薄得令人难以找寻。

前几年屡屡发生的'大学投毒案令我们震惊不已,最离谱的是往往因为一点小矛盾而将对方杀死在寝室的。要知道,这可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好室友啊!不仅如此,现在“扶不扶”的现象也越来越多,被诬陷的对象也千篇一律的是那些好心人。更过分的是,一些子女也不明好歹、不分青红皂白地勒索好心人。难道这些人的心中就只有钱,没有“情义”!

“情义”到底去哪儿了?我也不知道,我更没法知道,我只能默默地捧起书去品味,静静地放下书去寻找。汲一口苦茗,让心灵伴着苦味,和着享受,一起成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