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 感谢支持
当前位置:学习啦 感悟 正文内容

人生哲学的感悟文章(合集24篇)

小编整理 | 日期:2023-11-21 13:23:37

人生哲学的感悟文章 第1篇

敏是单位有名的才女,三十岁就评为副教授,不到四十岁提拔为县处级干部,坐到学校教研部主任的位置上,同时还获得了“信阳市十大女杰”、“信阳市三·八红旗手”、“信阳市青年优秀社科专家”、“信阳市拔尖人才”、“感动信阳十大母亲”等许多荣誉称号。每次她出现在领奖台上时,台下的人无不为之欢呼雀跃,一双双充满羡慕和敬佩的眼神看着她的身影,看见她洋溢着幸福的笑脸,很多人都会认为,这是一个事业成功,生活幸福美满的女人,她的人生一定是完美的人生。

其实,了解内情的人都替她惋惜,她春风得意,在信阳小有名气;她家庭幸福,老公视她为知己,美中不足的是聪明、可爱的儿子是一个先天性脑瘫儿,十三岁了生活还不能自理,吃、喝、拉、撒以及康复训练都需要人帮助,面对这样的人生不如意,许多人都认为是缺憾,但敏却有自己的想法,她觉得上帝对每个人是公平的,让你在此处失,必会让你在彼处得,事实上就是这样,因为儿子的残疾,她在事业、家庭上比别人付出的要多,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获,她用不懈的追求换来事业的辉煌,用辛勤的汗水赢得了家人和朋友的尊重,既增添了生活的乐趣也弥补人生的'缺憾。她说:“感谢生活的不圆满、不如意,因为有缺憾,才激发了我人生奋斗的热情;感谢残疾的儿子,是儿子坚强不屈的意志鼓励着我去拼搏、去努力;感谢家人的支持,让我有时间、有精力去听讲授、搞调研,才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感谢领导、同事、朋友的厚爱,因为有大家的关心、帮助才让我和孩子看见了人间真爱,懂得许多做人的道理”。她还说:“人生的不完美,让我真正体会到亲情、友情,夫妻关系更亲近了,邻里关系更和谐了,朋友关系更亲密了”。所以不必苛求人生的完美,只要有一颗永不放弃的心,生活一样开心快乐。

其实,不完美的人生才是真实的人生、大气的人生,断臂的维纳斯,残垣的古长城,蜿蜒曲折的长江、黄河,都不是完美无暇的,但却以它们的坚强不屈、雄伟壮丽和一往无前的精神,彰显了不朽的灵魂。所以,我们只要用坦荡的心境、开阔的胸怀面对生活中的坎坷不平,不完美的人生一样可以焕发出迷人的光彩。

人生哲学的感悟文章 第2篇

【关键词】哲学视域;散文教学;神聚形散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一、散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的散文教学中仍存在不少问题,不利于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阻碍着语文教学新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散文教学本应是人文精神教育的好机会,但现实教学中却未必能得以实现。

(1)应试教育导致的功利化倾向

(2)教学上的思维定势与牵强附会

定势是个体在先前心理活动中形成并影响后继活动趋势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有的教师由于思维定势,“将散文教学与其他文体的教学混为一谈”。这就导致学生无法根据散文的特点来学习散文。散文作品的中心思想未必是什么大彻大悟的思想,可能只是一点人生的感悟,一丝美学的升华。有的教师却非寻求一种伟大的象征意义。各种牵强附会的做法以强不知以为知的形式出现在师生的讨论与追求之中,导致严重失真。

(3)浅尝辄止,忽视哲理教育

二、散文与哲学

人生哲学的感悟文章 第3篇

人生不过是演独角戏,就像一个骑独轮车的小丑,躲在帷幕后苦学苦练,只为等到别人看到自己技成的瞬间。我总是觉得时间不够用,却又不知道我的时间去了哪里,日子一天天过,而我,一直是不好也不坏。

有时候,我们不要想太多,顺着自己的心意就好了。人生就是一场又一场的相遇,都是缘分,没有好与坏,没有对与错。缘分来了,好好相待;缘分尽了,自会分离。

人生,就如一场场战争,我们总是渴望胜利,但不要拒绝失败。输掉了感情,心情还在;破灭了理想,思想犹存;丧失了机遇,还有机缘。哪怕再痛苦的过去,也是我们活过的印记,我们无须忘记。伤口是不用给别人看的,刺的是别人的眼,痛的却是自己的心。要相信,只要坚持,我们就不可能完败。

有一种懂得叫珍惜,有一种浪漫叫平淡,有一种幸福叫简单。生活中多一份思索,少一份迷茫。多一份淡定,少一份烦恼。多一份宽容,少一份狭隘。多一份坦然,少一份遗憾。心变得简单日子就会快乐幸福就会生长。

换个角度看问题,乐观是一种态度~人生没有痛苦,所有的痛苦都是你创造出来的,因为那个是你对事情的解释。没有音乐的世界将是枯燥的.,不喜欢音乐,也不会欣赏音乐的人生是极其的乏味、毫无意义的

人生的堕落,不是批发的,而是零售的。人心的窳败,不是突发的,而是渐进的。芊绵之树上掉下的一片枯叶,可能意味着这棵大树生命的结束。心灵之泉中减少的一点善念,可能意味着这个人性毁灭的开始。因此,人必须最严密地看护好自己心中的善念,不要让善念在生活的沙漏中点点滴滴地消失贻尽。

圆满的人生,不是拥有一切,而是学会了珍惜和付出。都会随着外界环境而改变,其实并不可靠,所以也不重要;真正要与我们长久相处的,并不是这一切可以看见的东西,而是内在的心灵。具有能量的心灵,能在富贵时不迷失,穷困时不消极,知道自己真正想追求的理想与目标,所以不轻易受到诱惑。

每个人身上都是带有能量的,积极、乐观的人带有正能量,和这样人交往能将正能量传递给你,令你感染到那种快乐向上的感觉,会让你觉得“活着是一件很值得、很舒服、很有趣的事情”。人生是一次漫长的、艰辛的跋涉。不同的人生态度,不同的生活磨砺

人生哲学的感悟文章 第4篇

人生感悟的哲理文章精选

失去的同时,你正在获得

得与失的界限,你永远也无法准确定位,自认为得到了想要的东西,可能也失去了已拥有的东西。有时候,你失去了一种东西,会在其他地方收获另一种东西。所以,要舍得放弃,正确对待你的失去。

有一个住在深山里的农民,经常感到环境艰险,生活难以为继,于是便四处寻找致富的好方法。一天,一个从外地来的商贩给他带来了一样“好东西”,其实那只是一粒粒不起眼的种子。据商贩讲,这不是一般的种子,而是一种叫作“苹果”的水果的`种子,只要将其种在土壤里,两年以后,就能长成一棵棵苹果树,结出数不清的果实,把这些果实拿到集市上卖,可以卖好多钱呢!

欣喜之余,农民急忙将苹果种子小心收好,但脑海里随即涌现出一个问题:既然苹果这么值钱、这么好,会不会被别人偷走呢?于是,他特意选了一处荒僻的山野来种植这种颇为珍贵的果树。

经过几年的辛苦耕作、浇水施肥,小小的种子终于长成了一棵棵茁壮的果树,并且结出了累累果实。于是,农民特意选了一个吉祥的日子,准备在那一天摘下成熟的苹果并挑到集市上卖个好价钱。

当这一天到来时,他非常高兴,一大早便上路了。但当他气喘吁吁地爬上山顶时,却发现那一片红灿灿的果实,竟然被飞鸟和野兽吃了个精光,只剩下了满地的果核。

想到这几年的辛苦劳作和热切期望,他不禁伤心欲绝,大哭起来。他的财富梦想就这样破灭了。在随后的岁月里,他的生活仍然艰苦,只能苦苦支撑,一天天地熬日子。

不知不觉间,几年的光阴如流水一般逝去了。一天,他偶然来到这片山野。爬上山顶后,他突然愣住了,因为在他面前出现了一大片茂盛的苹果林,树上结满了果实。

这会是谁种的呢?他思索了好一会儿才找到答案。原来这一大片苹果林都是他自己种的。

几年前,那些飞鸟和野兽吃完苹果后,就将果核吐在了旁边,经过几年的生长,果核里的种子长成了一片茂盛的苹果林。现在,这个农民再也不用为生活发愁了,这一大片林子中的苹果足以让他过上舒适的生活。

试想,如果不是当年那些飞鸟和野兽吃掉了苹果树上的苹果,今天怎么可能有这一大片苹果林呢?农民以为自己失去了一大片苹果林,实际上却收获了更茂盛的一片苹果林,

花草的种子失去了在泥土中的安逸生活,却获得了在阳光下发芽微笑的机会;小鸟苦苦练习飞行,失去了几根美丽的羽毛,却获得了在天空中展翅飞翔的机会。人生总在失去与获得之间徘徊着,没有失去,也就无所谓获得。

在人生的路途中,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一个目标,一个属于自己的象牙塔。然而在通往象牙塔的路上,会有许许多多的诱惑,譬如争奇斗艳的鲜花、绚丽迷人的景色等。但为了到达象牙塔,我们必须越过一道道诱惑,放弃路边的美景,因为象牙塔里有更精彩的人生在等着我们去体验。

上帝是公平的,他在让你失去之前,已经想好了安慰你的方法。所以,无论你失去了什么,都不要伤心失望,因为失去的同时你正在收获其他的东西。

在选择和取舍时必须要理性,要有睿智和远见卓识,不可鼠目寸光,不可急功近利,更不可本末倒置,因小失大。

别太在意人走茶凉,物是人非

人走茶凉,物是人非,简短的词语,道尽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人海茫茫,不论是一次偶然的擦肩而过,还是无意中的一次对视,抑或是人来人往中的一次相逢,都是一次难得的缘,皆应珍惜。

但当缘分过去,我们也不必执著,亦不必在意人走茶凉,物是人非。只有适时地放手、恰好地转身,才是淡定之人应有的选择。

人走,茶总是要凉的,你走了,肯定会有别人来,如果还一直为你热茶,那新来的人怎么办,如果人走茶不凉,那该有多累,所以你走了,茶自然就凉了,如果有机会回来再给你把茶热上,这才现实。

人一走,茶就凉,是自然规律,想明白这一点,就没有什么可感叹的。其实物是正常,人非也是对的,什么都正常,不正常的是你的心态。

人走茶凉,换人换热茶,这是人生经常要面对的问题。很多人想不开,看不透,痛恨此中人情世故。可是,人生的因缘际会确实如此,一路相逢,一路告别。

身边的圈子就那么大,人的精力就那么多,除却保持着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一二知己,其余多是会路过的人和事,过去了就过去了。

纵使面对人走茶凉,也要宽容,这样彼此在社会上才能找到各自的生存道路。生活为什么无奈?只是我们执拗着不肯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活着而已。想要拥有的越多,害怕失去的就越多。

既然世界是变化的,万事万物不断更新,那么,我们也要不断推陈出新,勇于接受改变。人既走,茶凉也罢。因为离开意味着重新开始,一个新环境的降临,一段新情感的产生。

过去的不能挽回,无需再耿耿于怀。以前的好与坏都会随着你的离开而变得越来越淡,就像一杯茶一样。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秋至枫必落,曲终人定散;物虽在,人却非,无须感叹,无须遗憾。

把杯畅饮世间情,物是人非尽随风。生命是一个不断飘移的过程,你我所路过的每一个地方、每一个人,也许都将成为驿站,成为过客;所以,别太在意人走茶凉、物是人非。

人生哲学的感悟文章 第5篇

关键词:灵感;迷狂说;妙悟说;悟

古今中外,许多天才型的作家在谈到自己的创作经历时都会不同程度地提到一种不受意志控制,不由自主的具有突发性与偶然性的创作力对文学创作的影响。由于这一神秘力量,才能使他们创造出瑰丽多彩、流传千古的艺术形象。这一神秘力量就是诗学领域通常说的灵感。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灵感都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本文试图从中西灵感说的不同渊源入手,进行分析与比较,把握其内在的相同点与差异性。

在中国古代文论中并没有灵感这一概念,但是早在公元3世纪就有关于灵感的描述,陆机在其《文赋》里描述到:“若夫应感之会,通塞之纪,来不可遏,去不可止。藏若景灭,行犹响起……”。[1](241页)“应感之会”就是他所谓的灵感的显现。而刘勰也在《文心雕龙・神思》中提到:“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夫神思方运,万涂竞萌,规矩虚位,刻镂无形。”[2](248―250页)这段话是刘勰对作家创作时的灵感状态的描述,在灵感到来时,各种意象就会不断地涌来,作家文思如泉涌,即所谓的“神思方运,万涂竟萌”。中国古代文论中对灵感的表述还很多,诸如“天机”、“感兴”、“神思”之类的,但最具代表性并且能与西方灵感说并驾齐驱的还是“妙悟说”。

先来看看“妙悟说”的发展渊源。“妙悟”又称“禅悟”,来源于佛教禅宗的一个重要范畴。“禅悟”的基本要义就是“识心见性,自成佛道”。(《坛经》)并最终达到一种虚静清远、空灵清澈的精神境界。“妙悟”一词最早见于东汉曾肇的《长阿含经序》:“晋公姚爽质直清柔,玄心超诣,尊尚大法,妙悟自然。”但此时“妙悟”只是在魏晋南北朝佛教领域内使用。 “妙悟”的灵感说形成时期是在南宋。南宋严羽所著的《沧浪诗话》对“妙悟”说赋予了新的内容,并成为“妙悟”说成熟的标志。严羽提出“入神”和“悟入”,他认为艺术的“悟”有如“禅”之“悟”,他说:“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3](11―12页)严羽的“妙悟”说强调诗歌艺术的奥妙既非理论所能阐明,也非语言所能表述,要凭借直觉思维与心灵去体悟,诗家的妙悟和禅家的妙悟具有内在一致性。由此可见,在中国古代文论领域中的灵感说的产生就与佛教禅宗是一脉相承的。

再观西方灵感说的发展渊源,“灵感”一词最早出现于古希腊。它在希腊原文中的意思是“神的气息”,用在诗人或艺术家的创作上,是指感受神的灵气而代神立言。他们得到神灵凭附,在创作中就会具有一种超凡的艺术创造力。最早提出“灵感”说的是古希腊的德谟克利特。他说:“荷马由于生来就得到神的才能,所以创造出丰富多彩的伟大诗篇”,“没有一种心灵的火焰,没有一种疯狂式的灵感,就不能成为大诗人。”[4](35―36页)对德谟克利特的观点进行系统阐述的是柏拉图。他在《伊安》篇中提到:“凡是高明的诗人,无论在史诗或抒情诗方面,都不是凭技艺来做成他们的优美的诗歌,而是因为他们得到灵感,有神力凭附着。科里班特巫师们在舞蹈时,心理都受一种迷狂支配;抒情诗人们在做诗时也是如此。他们一旦受到音乐和韵节力量的支配,就感到酒神的狂欢,由于这种灵感的影响,他们正如酒神的女信徒受酒神凭附,可以从河水中汲取乳蜜,这是她们在神智清醒时所不能做的事。抒情诗人的心灵也正像这样的,他们自己也说他们像酿蜜,飞到诗神的园里,从流蜜的泉源吸取精英,来酿成他们的诗歌。他们这番话是不错的,因为诗人是一种轻飘的长着羽翼的神明的东西,不得到灵感,不失去平常理智而陷入迷狂,就没有能力创造,就不能做诗或代神说话。”[5](8页)柏拉图认为真正优秀的艺术作品是诗人在神灵附体时创作出的,诗人在神灵的感召下,在追求真正的智慧时,获得艺术灵感,才能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艺术创作。这不是普通的技艺所能企及的。后世把柏拉图的灵感说概括为“迷狂”说,具有两个特点:灵感是获得神灵的启示和感召,在追求智慧的过程中产生;诗人在艺术创作中处于迷狂状态。我们发现,古希腊的灵感说都带有一定的宗教色彩,柏拉图的“迷狂说”更是加强了诗歌创作的神秘性,并影响了整个西方灵感说的发展,长期在欧洲盛行,但灵感说的神秘色彩随着历史发展逐渐减少了。黑格尔在《美学》著作中也谈到:“想象活动和完成作品技巧的运用,作为艺术家的一种能力,单独来看,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灵感。”“灵感就是这种活跃地进行构造形象的本身。”[6](363―364页)在黑格尔看来,灵感是一种艺术家的能力,包括想象力与创造力,它的神秘色彩已经淡化了很多。

在对中西不同的灵感说渊源梳理的基础上,我们发现了中国的“妙悟说”和西方的“迷狂说”的发展渊源都与宗教有一定联系,且有以下共同点:

第一,两者都具有共同的灵感说特征:首先,灵感都具有突发性,它总是在艺术创作中不经意地出现,不是作家能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其次,当灵感到来之时,作家处于一种迷狂紧张的精神状态之下,作家的意识似乎不再受理智的支配,任凭“下意识”的推动,其才智似乎超出了平时的能力;最后,灵感到来之时,作家就会文思泉涌,创作得心应手,各种意象都会纷至沓来,作家如获神助,具有巨大的、雷鸣电闪似的综合创造力,许多流芳千古的绝世佳作由此诞生。

第二,无论是西方的“迷狂说”还是中国的“妙悟说”,它们的发展渊源都来自于宗教,与神有一定的关系。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提出“入神”和“悟入”,认为艺术的“妙悟”与禅家的“禅悟”有着内在一致性。明清之际的陈宏绪也强调禅悟与诗悟的相通点,认为两者都表现人类最普遍的情感如悲悯情谊等方面是相通的,赋予妙悟说以宏阔的眼光。清代李渔在《闲情偶寄》中也有文章“通神”的论述:“文章一道,实实通神,非欺人语。千古奇文,非人为之,神为之,鬼为之也,人则鬼神所附者耳!”(《闲情偶寄》卷三)而柏拉图则认为诗人的灵感来自于神力,诗人是神的代言人,把灵感看作是“神性的着魔”,有幸获得灵感的诗人是“着魔于神的人”,能凭借神力创造出不朽的诗篇。由此可见,“妙悟说”和“迷狂说”的灵感论都呈现出与宗教紧密的联系,尽管各自的内容不尽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点不容忽视:在文学创作中灵感闪现的非自觉,突发状态与进入宗教的不自觉思维状态有着内在的相似性。尽管“妙悟说”和“迷狂说”都与宗教思维有联系,但是它们各自受的宗教思维的影响以及它们呈现的状态与特点却有巨大的差异,并且这一差异性还取决于中西不同的文化背景与哲学底蕴。我们在第三部分还会进一步论述。

通过第二部分对“妙悟说”与“迷狂说”的相同点的分析,我们进一步对其差异性进行分析与论述。东西方不同的文化传统与哲学背景决定了其不同的思维方式。分别代表中西诗学灵感论的“妙悟说”与“迷狂说”也不例外。西方世界是一个宗教性与商业性融合的社会,西方文学艺术的发展也自然打上了宗教的印记,可以说西方整个文化传统一直存在神性的维度。在古希腊的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迷狂说”深远的文化根源,《荷马史诗》中的呼告诗神缪司和酒神祭者的兴诗,阿波罗的神谕等都从不同角度暗示灵感来自“神力”。柏拉图的“迷狂说”正是植根于这一文化土壤,并蕴涵着深刻的哲学思想。而中国作为一个宗法制国家,更注重达到情理平衡以获得社会性、伦理性的满足,追求一种禅定虚静,静中体悟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中国灵感论“妙悟说”也是与这种文化传统密切相关的。正是中西不同的文化与哲学背景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灵感论,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差异:

第一,“妙悟说”与“迷狂说”具有不同的哲学与美学内涵。“妙悟说”来源于佛教禅宗的“禅悟说”。“悟”是佛教禅宗的“终极话题”。“悟”是禅的灵魂,禅的生涯始于开悟之处。尤其在南宗思想中,强调与日常生活本身保持直接联系中当下即得,在四处皆有的现实境遇中悟道成佛。在日常普通的感性体验中可以超越,“妙悟”,以获得永恒不灭的佛性。在中国古典美学理论中,“悟”也是个十分重要的美学概念。“悟”作为一种直觉,是刹那间获得的个人体验,是基于本觉直性的一种直观,消融于自心的体悟,具有深厚的宗教哲学思想与美学意蕴。诗学视域下的“妙悟说”沿袭这一美学传统而来,将禅悟融入诗心,使诗心与禅境合一;将具有禅学智慧的悟用于文学艺术创作中,体现出理性与直觉的结合。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提到:“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3](26页)他认为诗歌有特别的趣味,并非空洞的说理与议论就能成为诗歌。但这并不能说明他的诗歌理论是“不涉理路”的,他的诗禅学理论体系中以“妙悟”为中心分别阐述了“识”、“第一义”、“顿门”等五个基本要点,其中“识”即为理性认识,指佛学的“顿门”与“透彻之悟”。可见,“妙悟说”在深厚的佛教禅宗美学背景下,包含了禅学的理性智慧与直性体悟的思维方式,并内化为中国文学艺术创作思维与精髓。

再来看看柏拉图的“迷狂说”。众所周知,“迷狂说”的哲学前提是柏拉图的“理念论”。柏拉图认为“理念世界”才是真实的世界,才能代表真理。而人只有依靠“回忆”,进入“迷狂”的状态,才能见到真理。柏拉图提出了回忆说,他认为回忆是灵魂对理念世界的渴慕与返回,是人回到理性家园的中介。在他的《会饮篇》中,柏拉图描绘了灵魂回忆“美”本身的过程,这是个从个别到一般,最后上升到美的理念的过程,同时也是灵魂不断上升,返回自身,回到理性家园的过程。迷狂则是灵魂在进行回忆时的一种极端亢奋的心理状态,在看到美本身的瞬间,心中荡漾的虔诚,情绪的高热与激动内化为诗人的创作灵感和冲动。这是一个生命摆脱肉体束缚,灵魂高飞远举的过程。看到理念世界的美,回忆起生前观照美的喜悦,对着理念的“影子”油然而生的眷恋,摆脱各种束缚,这就是一种迷狂的状态。但是,这种境界并非是丧失理智、陷入激情不可自拔,而是由于热爱智慧而摆脱世间束缚,进入凝神观照,超然物外的状态,创作的灵感油然而生。是故,“迷狂说”的本质并不是非理性的,只有哲学家和天才型的诗人才能进入迷狂状态,达到绝对的美的境界。柏拉图的“迷狂说”并非否定理智,而是否定人类自以为是的知觉、意见而追求更高的绝对的智慧。在此哲学与美学前提下,那些认为柏拉图的灵感论“迷狂说”具有非理智性,完全否定理智的说法自然是不攻自破了。我们不能仅停留于柏拉图的“迷狂说”中灵感的产生来自于神灵的附体的肤浅表层理解,还应该结合柏拉图深刻的哲学思想进行分析与研究。由此可见,中西不同的哲学与美学内涵造成了中西灵感说本质的差异性。

人生哲学的感悟文章 第6篇

人人都羡慕著名舞蹈家杨丽萍曼妙的舞姿和她在舞台上享受万众瞩目的快乐。其实,大家并不知道,在每一个人的人生中,都有属于自己的大舞台,人人在自己的舞台上展示着自我才华,演绎着人生百态……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这是一句央视经典广告词。这句话的内涵正诠释了我对人生舞台的理解,告诉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辉煌!

医生的舞台是他工作的手术台。在那里,他是主演,救死扶伤,是他演出的主要内容。他争分夺秒地抢救一个个危重病人,以崇尚的医德,演绎了一场美轮美奂的精彩节目。当一个个被病魔缠身的人康复出院,当一个个危在旦夕的生命再一次起死回生,这就是他们人生中最大的成就,象征着在他们的舞台上,演出获得了成功。

教师的舞台是一个不过几平米的讲台,但就是这个不过几平米的讲台,让他们为此付出了毕生心血,完成着教育人类的这项灵魂工程。有人把老师比做园丁,辛勤培育着祖国的花朵;有人把老师比做蜡烛,无私奉献自己的一切,直到化为灰烬;有人把老师比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我认为,老师是在一个硕大的舞台上,扮演着一个至高无上的角色,取得了一次又一次辉煌成就。

最平凡的要数我们那可爱的城市美容师工作的舞台——马路。他们在此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挥洒了无尽的汗水,换来的是我们干净美丽的城市。我认为他们那平凡的'工作服是最美丽的演出服。

无论我们从事着什么工作,都站在人生这个小小的舞台上。而你在这舞台上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你的心,依赖于你的态度,就如同那句话所说的:“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而“心”,则是人生的理想。中国从来不缺乏在在平凡的舞台上创造辉煌成就的事例。像和我父辈一起共事的“脐带妈妈”——江尔·热哈提,她在用心迎接着一个个新生命;在汶川地震中为抢救学生而失去宝贵生命的教师谭千秋……他们都是凭借着自己对理想的追求和热爱,在平凡舞台上演绎着不平凡的故事。

心是人生的舞台,让我们充实心灵,让平凡造就奇迹!让我们在“心”这个大舞台上,将我们的人生演绎的美轮美奂,无限辉煌!

人生哲学的感悟文章 第7篇

对人生感悟哲理文章

低头要有勇气 抬头要有底气

人生是什么?有人说就是低头与抬头。仔细一琢磨,这话还真是简练、精辟、深刻。其实,人的一生就是在低头与抬头中度过的,人的历史也是由低头与抬头谱写的,其成败、荣辱、尊卑都体现在这低头与抬头之间,由此造成了千差万别的人生,演绎出五彩缤纷的世界。

低头想,抬头看。人生就是一本书,撰写这本书既不能打草稿,又不能重新写,这就突显出“想”和“看”的重要作用。低头想,就是对自己的人生进行规划,自我设计。抬头看,就是观察你所处的环境,借鉴别人的经验教训,因为“以人为镜,可知得失”。只有低头想得深、抬头看得远,并使二者配合默契,结合紧密,才能书写出人生精彩的篇章,实现人生成功的梦想。

低头拉车,抬头看路。在人生的路上,每个人就像一辆车,要把这车拉稳拉好,不仅要低下头、卯足劲、出大力、流大汗,还要抬头看路,因为人生的路尽管漫长,但关键处就只有几步,这几步只有看准了、选对了、走好了,才能不走或少走弯路,不摔跤,不翻车,顺利到达人生的彼岸,攀登到应有的高度。

低头做事,抬头做人。人来到这个世界,是为了干事的。要把自己承担的事情干好、干出色,就要低下头、安下心、坐下来、钻进去,这既是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实现价值的途经,更是奉献社会的平台。因此,我们要堂堂正正抬头做人,做一个懂冷暖、知荣辱的人,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做一个光明磊落的人,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低头哭泣,抬头微笑。常言说,人生不如意事常十之八九。当遇到工作挫折、身体疫病、感情创伤等等,难免会有软弱的时候,哭泣几声,宣泄一下,是应该的。虽低头有阴影,但抬头有阳光,就应该微笑。自古以来,多少名人或伟人在人生低潮时,也有过苦闷和彷徨,但都能抬头笑对生活,迎来辉煌的未来,这才是懂得低头中抬头的人。

在台上要低头,在台下要抬头。人的一生,基本上就是在台下和台上度过的。即使是普通老百姓,也有一个由“台下的儿子”变成“台上的老子”的问题。在“台上”要学会低头把别人当人,低头处世,不事张扬;在“台下”要做到抬头把自己当人,不卑不亢,乐观面对。只有这样,才算是领悟了人生的真谛。

低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底气。人非圣贤,一个人只要干事情,难免有失误,甚至犯错误。有了失误,犯了错误,并不可怕,关键是要能认识和改正。所以,只要有敢于低头承认错误的勇气、勇于抬头改正错误的底气,就一定能从摔倒的地方再爬起来,得到别人的`谅解,获得他人的理解,为人民做出新的贡献。

该低头就低头,该抬头就抬头。一般地说,人在春风得意或做出成绩时,应该懂得低头、记住低头,做个谦虚谨慎的人。而在身处逆境或遭遇失败时,应该挺胸抬头、勇于抬头,做个顶天立地的人。所以,把握好低头与抬头的时机,处理好低头与抬头的关系,才算掌握了人生的大智慧、大学问!

什么是人生的懂得

人生该懂得的事很多,但有一种懂得就是彻悟;即悟得生命的真正意义和价值。当你真的懂得以后,不再有迷茫,不再会伤感,不再会畏惧,不再会退缩。

一份懂得,静静的行走,默默的感受,不喧哗,不落寞,它的眉间眼梢,都写满岁月朴素的歌;不用言语,你懂,我亦懂。

懂得,是一种欣赏,一种默契,一种幸福,让心灵静守淡然,一切在起起伏伏中行进,亦在平平淡淡中饱满,亦在深深浅浅中永恒,在渐行渐远的日子里,折叠所有纯美的时光,温婉无语的眷恋。

一任情愫缱绻,轻握一份懂得,不为暂时的绚烂,只为那份悠远、深情与安恬!

生命中,有一种懂得,虽不是在最美的年华,却如此的温暖着心灵,它是阳光,是雨露,是春风,润泽着枯涩的生命。它是明灯,是航向,是港湾,是我们心中暖暖的乡情。

自从拥有那份懂得起,心,便不再飘零,不再孤单,

一份懂得,让心境宁静澄明,令岁月沉香,无需言语,拈一支墨笔,写一段心灵的独白。铭记一份懂得,握一路相随的暖,心在静静天地间,让心灵贴的更近。

世上的风景万千,而心中的风景独幽。当记忆的风吹来时,便漾出心海的微澜,念也悄悄,思也无言,让思绪在拈花的指尖淡淡飘香。心念,会莫名地安静下来,任由往事在眼前历历在目;在似水的流年中,轻倚一袭心湖的斑斓,让真情点亮夜的星光,在纯净的音乐里,倾听心灵的纤尘不染。

人生,经历了才深深懂得,人生的起起落落,总会有一些情怀需要安静回味,总会有一些经历需要独自体会,总会有一段路需要一个人走过,总会有一些事需要坦然面对。

轻捻滑落指尖的光阴,寻找生命的厚度,拥有那些静谧的时光,让心不再疲惫。人生最美是淡然,笑看红尘纷扰,不过是一种千帆过后的空寂;接受生命中的遗憾,学会珍惜生命中的感动,让心溢满宁静与感恩。

看到了才相信,经过了才明白,往事是用来回忆的,幸福是用来感受的,伤痛是用来成长的,一份懂得,成长了你,也成长了我,温暖了你,也温暖了我。

人生有两条路,一条需要用心走,叫做梦想;一条需要用脚走,叫做现实。心走得太快,脚会迷路;脚走得太快,人会摔倒;心走得太慢,会苍白了现实;脚走得太慢,梦不会高飞。人生的精彩,是心走得好,脚步也刚好。掌控好自己的心念,让它指挥脚步走正,走好;加快我们的步伐,让梦想生出美丽的翅膀!

有个懂你的人,是你最大的幸福;你要是懂得别人,是你最大的智慧。要想懂得透彻,就要先学会做人:

1。遇到爱你的人,学会感恩;遇到你爱的人,学会付出。

2。遇到你恨的人,学会原谅;遇到恨你的人,学会道歉。

3。遇到欣赏你的人,学会感激;遇到你欣赏的人,学会赞美。

4。遇到嫉妒你的人,学会低调;遇到你嫉妒的人,学会转化。

5。遇到不懂你的人,学会沟通;遇到你不懂的人,学会请教。

善良是一种修养

感恩是一种善行,我们要感恩一切善待自己的人,感恩世间万物,并且要知恩图报,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大智慧,一个人只有心怀感恩,才会懂得珍惜,懂得尊重,懂得付出,才会感受到人生的美好,常怀感恩之情,必得善念之恩泽,心境自然安宁。宽恕别人,就是善待自己,是一种福分。

每个人的心底都有一颗善良的种子,善良是灵魂的微笑,善良是对生命的感恩,是一种至善至美的心灵境界,善良可以驱赶寒冷,横扫阴霾,人生路上用一颗善良的心来对待生命的际遇,生活就会处处明媚。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每一份感动如花瓣,绚丽生命的春夏秋冬,与人和善,于己宽容,每一份善良如雨露,浸润着生命的最美,岁月流逝,即使有一天容颜不再,生命也会因为善良而年轻美丽,永不凋零。

善良是一种修养

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要想得到别人的爱,首先要学会爱别人,一个善良的人一定是温暖的人,乐于助人的人,懂得珍惜和感恩的人,不会因为因为小事而斤斤计较,也不会因为得失而过喜过悲,做事肯为他人考虑,小到帮助一个人,大到心里装着芸芸众生,每一次伸出双手都带着暖意,每一次回眸都留下浅浅的笑靥。善良是人生舞台最动人的旋律,如湛蓝的天空,干净通透,如开在红尘岁月中的兰,散发着宁静与淡泊,诠释着生命的云淡风轻。

做一个善良的人,善良是心湖绽放柔媚的花朵,它如雪花一样晶莹纯洁,是人生的底色;它如太阳一般温暖明媚,是爱与爱传递的桥梁;它如山间泉水一样清彻透明,荡涤生命的尘埃;它如琴音一样拨动心弦,在心湖上奏出最动听的音乐,善良是一盏心灯,照亮人们前行的脚步,装点生命的诗行,善良是人生最美的风景。

一个人的美是由内而外的,心灵美才是真正的美,女人可以不漂亮,但一定不能不善良,善良的女人格外美丽,如花中之莲,纯洁而高雅,她们有一颗清澈见底的心,将温暖藏在唇边,将美好根植在清清浅浅的岁月中,善良的女人并不需要满腹诗华,但懂得相夫教子,修心养性,温暖和善,举手投足间散发着淡淡清香,如春天的细雨,润物细无声的将善良播种,温暖自己,芬芳他人。

善良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种善因,得善果,种下善良,收获感动,种下美好,收获幸福,善良的心可以把岁月装点成诗,将生命装点成画,生活中有了善良,就像生命中溢满了阳光,定会百花争艳,绿树成荫,蝶飞花舞,芳香四溢,你给我一个拥抱,我还你一个笑脸,你给我一滴水,我倾其一片海洋,播种善良,传递温暖,让心中有爱让生命无悔。

人生哲学的感悟文章 第8篇

在孟子看来,要想成为圣人就必须“保养本心”、善养“浩然之气”。孟子说这种“浩然之气”“至大至刚”,能够“塞于天地之间”,听起来似乎充满故弄玄虚的神秘色彩,实则仍以保养本性和加强仁义道德修养为旨归。纷繁世间,酒色财气,人生总是充满了欲望和诱惑,要想学做圣人就必须摆脱这些干扰。孟子认为,人们的差别不在于富贵贫贱,而在于能否保持高尚的道德,即做“仁人”。君子“以德服人”,“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抵御外在物欲干扰,保养良好天性,既需要好的`环境,更需要个人持之以恒的努力。因此,孟子更强调个人的立志和坚持,强调君子必须“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孟子反对的是大家都将“仁义”抛诸脑后而把眼睛紧盯在“利”上,反对“见利忘义”和“后义而先利”。他认为,如果人人都“怀利以相接”,“为人臣者怀利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利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利以事其兄”,那就会导致人们不顾廉耻、互相倾轧,天下大乱。因此他提倡君子应该做到“仁民而爱物”,在鱼和熊掌“不可得兼”时,要舍利取义、“舍生取义”。

与老子的清净无为不同,孟子奉行积极入世的人生观,有一种“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轩昂霸气,这比孔子的“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无可奈何更为坚毅和充满斗争意志。他相信即使暂时遇到挫折和困难,那不过是一些必经的考验,人要想成功,必须经风雨、见世面。孟子认为人只有在逆境中奋斗,才能激发出强烈的进取精神。在面对困境时,“君子不怨天,不尤人”,“自任以天下之重”,以实现人生价值。

孟子还提出了理想的人生典范——大丈夫人格。在孟子看来,保持自我和完善人格才是理想的人格即所谓大丈夫:“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只有人格独立自主才能“无为其所不为”,才能“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仁人无敌于天下”,有了这样的修养和“浩然之气”,就能够无所畏惧。

人生哲学的感悟文章 第9篇

人生天地间,若白驹之过客,奔波忙碌都是为了抵达,有沉沉浮浮,也会有海阔天空的完美,恩怨是非,也终是云淡风轻的历练,花开花落轮回间,风景在辗转,总有些留不住的,也总有抵达不了的,淡定豁达才会释然,内心明朗才会踏实快乐。

人活着,心中要种一轮太阳,在寒冷的日子里用来取暖,在黑暗的日子里用来照亮,在迷茫的日子里用来指引方向,生活并非事事如意,不是所有的期盼都贴合想像,也不是所有的珍惜,都会再无离散。有的时候你想单纯,但是这个世界太复杂,有时候,你以经很努力了,依然得不到别人的认可,有时候你坦诚相对,还是会得到别人的质疑,于是你消沉,你气馁,觉得前路迷茫。

一个心中藏着远方的人,心胸自然是开阔的,不会因为眼前的得失而计较,也不会因为挫折而感伤,即便生活,不必须是你想要的样貌,你也要学会坦然应对,即便这个世界对你冷漠,你也要报以温暖,因为只有内心明朗,才有坚定的脚步和远方。

人生本过客,何必千千节,你一无所有,就学会释怀,你觉得累了,就抱抱自己,想拥有的就去努力,失败也是一种历炼,无论生活给我什么,我都报之以微笑。

做一个内心明朗的人,以一朵花的姿态行走世间,穿越季节的轮回,风雨中坚强。在轮回中释然,不颓废,不失色,于晨光中看朝阳升起,于夕阳中笑看暮色,花开成景,花落成诗,不与风动,兀自芬芳,心中存爱,满目是完美,将走过的路,经过的事,看过的风‘景妥贴收藏,常握一份懂得,迎风含笑,暗香盈袖,开成自己喜欢的样貌。

林清玄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要常想一二,忘记八九,生活总有这样或那样的烦忧,你若每一天愁眉苦脸,生活也会阴云密布,你若情绪明朗,快乐也会多些,愁也是一天,乐也是一天,为何不让自己快乐呢,人生,忘记一切不如意的微笑,远胜于记住它的愁苦,正如那首禅诗中写道,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枝头挂,便是人间好时节。

做一个内心明朗的人,与人交往,心存温暖,你温暖了,你的心才会柔软,才会唤醒最纯朴的情意。阴暗是心魔,让人的心胸变得狭窄,猜忌是一道墙,隔着一颗想要靠近的心,狡诈更是入不了人的眼,唯有内心的善良与真诚,才能建起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做人,要胸怀宽阔,多一些宽容和理解,无论何时,都要坚持自己的善良,并相信善良的力量,心有慈悲,眼里才会有爱,生命定会更完美。

内心明朗的人,常常持续着让人愉悦的亲和力,那份来自心底的明媚,是灵魂深处真正吸引人的地方,她们从不逃离喧嚣的世界,相反,能在人声中,静守内心,倾其所有的去生活。她们很懂得把握自己,明白什么该舍弃,什么该保留,对生活有所选取,对未来永久持续这一份完美的期许,靠近了,会激起你心底里对生活的热爱,一个人只有内心秀丽了,世界才会秀丽。

做一个内心明朗的人,脚步坚定的迈向远方,努力的生活,好好的爱,相信岁月能够给你的那些完美,正在来的路上。

人生哲学的感悟文章 第10篇

大家在庙里做了很多事,积了很多资粮。

刚刚来的,说明你很有善根,与佛法很有因缘,如果缺乏善根因缘就找不到这个地方。

反过来说,你能够找到这里,就说明同佛法有因缘,同三宝有因缘,你的善根已经被发现了,今后就很有希望。

我们久修久学的同学、同修和出家的法师,就需要去发大心、发大愿,就要不断在佛法的修学上去用功、去努力。

我们初学的人、刚来的人怎么办呢?要超越自我。

超越自我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超越世间的我。

世间的我目标都比较近,很多的行为都有问题。

刚才我谈到了,一个人有了嫉妒、骄慢就不容易去利益别人。

那怎么办呢?就要去超越。

超越自己,那是很不容易的。

因为大家都按错误的认知去做事,反而变成错的都是对的。

你要去超越,要去解脱,就要在这方面去努力,超越“以自我为中心”。

所谓“以自我为中心”,就是时时刻刻都想到自己的利益,时时刻刻都想到自己的问题,忽略了别人,忽略了很多很多的人,所以我们要去超越,超越人生的短暂性,超越人生的局限性。

因为你眼光很短浅,你看的只有今天的事情,只有明天的事情,只有很近很近的事情,远的你就看不清楚。

超越局限性,就不是只顾到你一个人,或者是你家里几个人,或者是你单位里边的少数人。

我们的心胸格局不容易扩大,我们的思路放不开,我们的思维模式有问题,这些就需要去超越。

用“超越”这个词,大家比较容易理解,比较容易认识,也比较容易接受。

一个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团体都有历史。

我们整个人生的过程就是自己的历史;我们这个团体的过程就是寺院的历史、佛教的历史;我们国家各个民族、各个人走过的历程就是国家的历史。

我们要在这个过程当中做出一些丰功伟绩,做出一些对大家都有利、大家都能够接受、大家都能够欢喜、大家都能够快乐的事情。

这对自己好,对团体好,对国家也好,何乐而不为呢?我们所呈现的种种面貌,我们来庙里念经也好,一起煮饭也好,一起研讨也好,交流也好,扫地也好,说话、做事、行住坐卧,所有一切的一切,都是过程,都是我们的生活。

这些过程和生活记录下来,就是文化,就是历史,就是人生。

我们要在有限的'人生当中去体现无限生命的价值,在很有局限的时空因缘下,去实践和完成我们最宽广的佛法事业和自己生命的蓝图。

所有这些,一点一滴,我们都要用心去体会,用心去接受,用心去学习。

感悟人生哲理文章:为人解渴,自获清凉

你听说过复制快乐吗?你知道如何播种快乐吗?你知道“傻人”为什么有福吗?

《孟子·梁惠王下》中,孟子与梁惠王有这样几句对话,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梁惠王曰:“不若与人。”孟子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梁惠王曰:“不若与众。”这几句对话的意思是,一个人欣赏音乐所获得的快乐,比不上和众人一起欣赏音乐所获得的快乐。

与少部分人欣赏音乐所获得的快乐,比不上与多数人一同欣赏音乐的快乐。

懂得分享,快乐就会增长。

英国作家王尔德有一篇童话故事《巨人的花园》,讲的是一个巨人看到孩子们在自己的花园里玩耍,很生气,于是在花园四周筑起高墙。

从此,花园里只有冬天,一片荒凉。

一天,孩子们从墙洞爬进来,春天随之而来,园内恢复生机。

后来巨人醒悟了,他拆除了围墙,与孩子们一同分享漂亮的花园,从此,快乐无比。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把你的痛苦与人分享,你的痛苦将减少一半;把你的快乐与人分享,你的快乐会增加一倍。”春天和冬天、快乐与痛苦,原来就在一念之间。

她是一位传奇人物,一生跨越了3个世纪。

她是一位现实中的菩萨,百年人生,尽献他人。

她叫许哲,18出生于广东,_期间,在一个反战的国际救伤队里做义工,_结束后,开始义务照顾贫病的老人,还自己办养老病院,免费收容老人。

人生哲学的感悟文章 第11篇

问时间为何走得匆匆?朱自清也无言以对。

我漫不经心地向前努力,遇到一个垂死的人,他说:“给我点时间,让我再看一眼。”遇到一个垂暮亡年的老妇,她说:“给我点时间,让我重温一次青轻年华的精彩。”走着,又看到一位牧师,他说:“主啊!给苍生一点时间去忏悔吧!”无论你是笑还是黯然忧伤,它都无声无息地匆匆走过,一切也无法让它驻足,它就是——时间。疾病

疾病?有何可害。上医院治一下不就可以?像我们给电脑杀毒一样,易如反掌,毫不留情,就是时间上也不会记录下来。

难道不是吗?

那么在悲与欢的世界又得到了什么?浮躁、欺骗、冷漠、密密麻麻地获取,以及不计其数的失去与拥有。这个时候,我们又在想什么呢?

但是疾病、消极以及不存在的疯狂。被误会,被肢解,被融化,仍是健康的介词。寂寞

年龄的愈增,愈佩服那些成功者,那些千古风流人物。纵观其寂寞因素,也是多有几分相似。

在某种意义上说,孤独是一杯浓茶,猛喝一口,很苦,只有少数人坚持喝,慢慢地饮,饮着饮着,便在苦涩中品出味来。寂寞也像一棵树,傲然屹立于天地之间,被狂风袭过,被暴风蹂躏过,风雨过后,抖掉一身残枝败叶,树不是树,依然顶天立地。但愿我能学会品寂寞,品那即苦涩又香甜的人间奇珍。山水

“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何等秀丽之景可以止息一个人的心!山,那一座青山,高插云天,青树挺拔,云遮雾缭,飘然胜似仙镜。千古墨客骚人无不为之震撼,留下千古名篇。留于后世,而山依然如我,依然不变。水——清澈见底,一览无余,它透明的骨质律动着诚恳真实的心,它纯洁而毫无杂质的身躯流露着明净淡泊的心志,时而阴柔,时而清新,时而淡雅,时而婉约……笼子

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鸟在孤独地徘徊;同样,也有许多空空的笼子在静静地等待。等什么?等鸟钻进笼子呗!是那魔鬼撒旦在作祟吗?鸟居然发现了笼子,并钻了进去。有的`钻进了“名”;有的钻进了“利”;有的钻进了“享受”;还有的拒绝了笼子,找了些清静的地方,躲起来。

不知怎的,上帝给它们改了名字,“鸟”改成了“人”,“笼子”被换成了“红尘”。

人生哲学的感悟文章 第12篇

经典人生感悟的哲理文章

和正确的人在一起

和不一样的人在一起,就会有不一样的人生。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的成长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败。

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和勤奋的人在一起,你不会懒惰;和积极的人在一起,你不会消沉。与智者同行,你会不同凡响;与高人为伍,你能登上巅峰。

科学家认为:“人是惟一能接受暗示的动物。”

积极的暗示,会对人的情绪和生理状态产生良好影响,激发人的内在潜能,发挥人的超常水平,使人进取,催人奋进。

远离消极的人吧!否则,他们会在不知不觉中偷走你的梦想,使你渐渐颓废,变得平庸。

积极的人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态度决定一切。有什么样的态度,就有什么样的未来;性格决定命运,有怎样的性格,就有怎样的人生。

有人说,人生有三大幸运:上学时遇到好老师;工作时遇到一位好师傅,好老板;成家遇到一个好伴侣。有时他们一个甜美的笑容,一句温馨的问候,就能使你的人生与众不同,光彩照人。

生活中最不幸的是:由于你身边缺乏积极进取的人,缺少远见卓识的人,使你的人生变得平平庸庸,黯然失色。

有句话说得好,你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和谁在一起。古有“孟母三迁”,足以说明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雄鹰在鸡窝里长大,就会失去飞翔的本领,怎能博击长空,翱翔蓝天;野狼在羊群里成长,也会“爱上羊”而丧失狼性,怎能叱咤风云,驰骋大地。

原本你很优秀,由于周围那些消极的人影响了你,使你缺乏向上的压力,丧失前进的动力,而变得俗不可耐,如此平庸。不是有这样的观念吗?“大多数人带着未演奏的乐曲走进了坟墓。”

如果你想像雄鹰一样翱翔天空,那你就要和群鹰一起飞翔,而不要与燕雀为伍;如果你想像野狼一样驰骋大地,那你就要和狼群一起奔跑,而不能与鹿羊同行。

正所谓“画眉麻雀不同嗓,金鸡鸟鸦不同窝。”这也许就是潜移默化的力量和耳濡目染的作用。

如果你想聪明,那你就要和聪明的`人在一起,你才会更加睿智;如果你想优秀,那你就要和优秀的人在一起,你才会出类拔萃。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之所以会出现一个宿舍都考上研究生,同一班级能考上多个名校生,大概就是这方面的原因吧。

读好书、交高人乃人生两大幸事。一个人身价的高低,是由他周围的朋友决定的。朋友越优秀,意味着你的价值越高,对你的事业帮助越大。朋友是你一生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因为朋友的相助和激励,你才会战无不胜,一往无前。

人生的奥妙之处就在与人相处,携手同行。生活的美好之处则在于送人玫瑰,手留余香。

人生就是这样。想和聪明的人在一起,你就得聪明;想和优秀的人在一起,你就得优秀。

和不一样的人在一起,就会有不一样的人生。爱情如此,婚姻也如此;家庭如此,事业也如此。

你以为,我想活得这么累?

生活的样子,就是自己一边负重前行,一边为自己加油打气。有时候,我也想活得轻松自在一些,可是我发现自己并不能“潇洒走一回”,因为有些事情,除了自己,没有人能帮自己做。

忙着挣钱

都说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这个年头,你有钱才不用做房奴、还车贷;有钱了你和亲朋好友在一起不会因为这顿饭谁买单而斤斤计较;有钱了你不会因为看病贵不去积极治疗而拖垮自己的身体;有钱了你才有底气回答别人“我过得很幸福”。你说,钱这么重要,我能不抓住分分秒秒去挣钱么?

念着孩子

不管孩子们年纪多大了、身在何地、工作如何,当父母的总是放心不下,心心念念着孩子的冷暖。要知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不是我爱唠叨、不是我爱瞎操心,而是我已经习惯将孩子作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只要我活着一天,孩子永远有需要照顾的地方。

迷恋“位置”

我们每个人都厌恶关系户,最看不惯那些看病找关系、上学走后门的人,可是你自己扪心自问下,你想不想坐上这种位置呢?你是不是也想让自己的亲朋有关系可走呢?你的位置就是你的资源,资源越多你的能力就越强,你说,大家挤破头都想抢的位置,我敢轻易地放弃么?

揣着“面子”

人争一口气,庙争一炷香,你是不是牛人不是自己封的,你优不优秀不是自己说了算。都说要跟着自己的心走,自己觉得快乐就好了,无须在意他人的眼光,可是活在世界上的人不只你一个啊,得不到别人的认同与肯定,你真的能幸福快乐么?

喜欢“做梦”

我有自己丰满的理想,无奈现实太残酷,以至于年纪大了都不敢提自己的梦想了,可是我也不能为了一时安逸而放弃自己的理想呀!你不得不承认,很多时候你的一句“人生在世,何必活得那么累”是对自己失败的一种心理安慰。即时梦想不能马上实现,你也不能放弃做梦的权利,万一哪一天实现了呢?

真的,我也不想活得这么累,可是我怕没有了这些“累”的生活将会是一滩死水,这样的人生不要也罢!

人生哲学的感悟文章 第13篇

生活是一个无法破译的谜,一万个人就有一万个谜;生活是一部无字的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读法;生活是一道无解的题,无论怎么演算都是徒劳。

生活是一种经历,是一种感觉,是一种悟性,是一种心境。

我不曾经历过大风大浪的洗劫,对生活有些一知半解。往事回首,有过成功的喜悦和自豪,也有过失败的悔恨和自责,曾有欢声笑语伴随耳旁,也曾有寂寞孤独与我相伴。

生活的片断犹如点点风帆,随波逐流,顷刻间,即消失的无影无踪,只留下一片生命的大海和天边合而为一。我站在生命的海边玩耍,总觉得自己太平凡,太渺小。烦闷的我躲了起来,生活从此平淡,与世无争。但这静得像沉睡的夜一般的生活,有着更多的孤独与苦闷。于是,我再次返回轰轰烈烈的大海,重新扬帆出发。我突然明白--生活无法逃避,只有面对。

当夕阳渐渐在视线中下滑,晚霞染红了半边天的时候,我喜欢喊上邻居家的孩子(与我同龄)一起出去走走。一次,我们看夕阳西下时,空中正好一群麻雀叽叽喳喳地飞过,她说:“你我都是‘空中鸟’,天空好比生活的大笼子”。我颇有所悟,“无论我们怎么飞,都飞不出生活的大笼子”。

慢慢地,我开始注意生活的点点滴滴。品尝过生活的苦与乐之后,我发觉生活的确很苦,但苦中有乐却是以前所不曾发现过的 ......

人生哲学的感悟文章 第14篇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所有物种都有自己存在的意义,一切生命都有机会体现自我的价值······

花,静静地绽放,在适合的时间尽力展现绚烂的自我,也许,未来会有风雨,但盛开不会因为恐惧而停止,美丽不会因为艰险而终结,即便是魂飞香散,也会在寂寥的大地上留下美好的印记;

树,默默地矗立,在四季变换中品味岁月冷暖,孤独是树的玩伴,寂寞是树的知音,当时光流逝,你会发现树已变得高大、强壮!原来,孤独与寂寞也是成长的营养,原来,没有花的芬芳与色彩,依然能够让生命精彩;

花与树,只是大千世界千万种生灵的一个缩影,任何一个生命来到这世上,都有自己的故事,而所有故事都有一样的开始与结局——生与死,不同的是故事的过程······大地孕育了万物,只是为了生命更加丰富、更加精彩;让生存更有意、义更加和谐,故而,谁也不可轻视出现在我们生命中的一切,因为,只要存在,必有道理!

没有谁知道花开花落时的心情,没有谁在意玉树临风后的孤影,或许,在这世界上我们感知的一切生命都是一种表象,永远无法了解全部。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世界,所有生命组成了这个大千世界,在自己的世界里是感受自我,在大千世界里是分享自我······如果置身于大千世界,却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就不会发现生命的精彩、无法分辨世间的善恶、不能感触人性的温存······其实,生活在这世界上,没有谁必须为谁而改变,只要将自我世界里的那一份善意,适当融入这大千世界,就必能发现世界如此美好、生命充满温馨!

一个人也是一个世界,每个人都是怀揣自己的世界去认知别人的世界、融入大千世界。人与人之间之所以快乐,是因为只感受到他人的善意,而人与人之间之所以痛苦,是因为接受不了他人的真挚,因为只要是真的就会有瑕疵。人之初遇,只看对方的善意,人之久处,但见彼此的瑕疵,这是人性的弱点,亦是人性的悲哀,友情反目、亲情成仇、爱情陌路皆因于此······

这世界没有天生的仇敌,若无瓜葛哪来苦楚?若不相识哪来陌路?若不相知哪来仇恨?当情缘已尽我们不得不自省,花与树本无纠结,却相依相存,各自在这世界上展露出最积极最和谐的一面······而我们人呢······?友情、亲情和爱情为什么就如此脆弱?难道连花草树木都不如?黑夜又白昼如此更替,无论发生什么只要世界还存在,这样的更替就不会终止,这是定律。定律是不可改变的,一切生命都应该遵循大自然的定律,是啊,既然无法改变,我们为什么还要改变呢?此刻,我懂了·······

花开花落之所以从容、大树之所以强壮挺拔、万物苍生之所以各安其道都是因为心无旁骛!人类之所以傲立于众生之首,是因为人有情感,而人恰恰是因为情感伤了自己!其实,万事有得必有失·······

人之所以感到轻松,是因为身心少了负担,多了些淡然;

人之所以感到幸福,是因为懂得了取舍,学会了放下;

人之所以烦恼,是因为凡事太过执着,不善于放弃;

人之所以痛苦,是因为期待的过高,不懂得珍惜拥有的;

人之所以困惑,是陷入的太深,无法看清现实;

人与人之间出现的一切情感裂痕,都是源于要求别人过多,要求自己过少。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没有不明不白的成功,也没有不明不白的失败;因果循环自有条理,是与非、得与失皆有定论······

一个成功的人,做人做事必是善始而善终,善始善终就是好的开始和好的结局。这样的人平日里与人为善从不投机取巧,因为他们懂得只要自己选择了开始,就要承受过程中的一切可能,实现预期的结局;他们无论在友情、亲情还是爱情方面都处理得当,切实能做到宁愿人负我不愿我负人,带着这份善意的处世心态,就算做再大的事业也会成功,因为他们左右积攒了太多成功因素,而这种成功因素,不是刻意的也并非偶然的。

一个失败的人,做人做事必是虎头蛇尾,虎头蛇尾就是良好的开始失败的结局。这样的人平日里处世看似圆滑,而事实上他们总是费尽心机保全自己,因此,无论是友情、亲情还是爱情方面就他们算有再好的开端,也难逃众叛亲离、千夫所指的结局。持有这样心态和行事风格的人,在事业上就算再好的机遇、再好的开端也无法改变失败的恶果,因为他们周围有太多的不利因素,而这些不利因素,都是自己亲手制造的······

人生难免对与错、是与非,有人及时自我反省,有人长久执迷不悟,有人固守自欺欺人。自我反省者可赞,及时悬崖勒马回头是岸;执迷不悟者可悲,身陷愚钝囹圄却一直浑然不觉;自欺欺人者可耻,早已路人皆知却依然掩耳盗铃!

人生不必在意太多,该留的留,该丢的丢!这世间没有什么一定是你的,唯有自己的良知与品格;这世间没有什么让你解不开的,只需安顿好自己的心态即可;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人生本苦短,万物皆禅意······

人生哲学的感悟文章 第15篇

生活中真正的快乐是心灵的快乐

人生一个梦,生活靠颗心,只要心态不老,只要信念不消,不管多远的路,都会有尽头;不论多深的痛,也会有结束。选择其实很简单,往自己心里感到踏实的地方走,静下心听自己的心声。

用一颗美好之心,看世界风景;用一颗快乐之心,对生活琐碎;用一颗感恩之心,感谢经历给我们的成长;用一颗宽阔之心,包容人事对我们的伤害;用一颗平常之心,看人生得失成败。

忙碌里,谁都有难处,现实中,谁都有苦楚,人生,总有太多的纠结,让我们无助;总有太多的奈何,让我们无可。所以,有些事,可以认真,但不要较真,心若轻松,路才顺当。

有些事想不通,就不去想;有些人猜不透,就不去猜;有些理悟不透,就不去悟;有些路走不通,就不去走。生活就是一部百科全书,包罗万象,人生,由人不由天,幸福,由心不由境。活着的核心是健康快乐,健康是身和心的叠加,心健才能身健,身健必须心健。

路在脚下,是距离;路在心中,是追求。有追求,就会有坎坷;有希望,就会有失望;风有风的方向,云有云的心情,别奢望人人都懂你,别要求事事都如意。平常一颗心,淡然一些事。与人相处,真诚一点;与人误解,宽容一点。

把尘事看轻些;把人际看浅些;把得失看淡些;把成败看开些。不和别人比较,不和自己计较,下心去做人,埋头去做事,脚踏实地的走,顺其自然的活,做人如饮酒,半醉半醒最适宜;做事如执笔,半松半紧最自然。

一个人的成就,不是以金钱衡量,而是一生中,你善待过多少人,有多少人怀念你。生意人的账簿,记录收入与支出,两数相减,便是盈利。人生的账簿,记录爱与被爱,两数相加,就是成就。

不管世界多么拥挤,都要让心自由跳动。因为生命的每一瞬间,都存于心,贮于忆。那些拥有,那些给予,那些珍贵的收藏,都会拥于怀,融于情,长眠于心。一些人,一些情,一些事,都装在心里,会累,会挤,懂得卸载,给心一个空间,让心得以喘息,让阳光给以沐浴。

相信自己的坚强,但不要拒绝眼泪;相信物质的美好,但不要倾其一生;相信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但不要指责虚伪;相信努力会成功,但不要逃避失败;相信上帝的公平,但不要忘了,当上帝关上门的时候,学会给自己画扇窗()。

三件让人感到幸福的事情:有人爱,有事做,有所期待。有人爱,不仅仅是被人爱,而且有主动爱别人爱世界的能力;有事做,让每一天充实,事情没有大小,只有你爱不爱做;有所期待,生活就有希望,人不怕卑微,就怕失去希望,期待明天,期待阳光,人就会从卑微中站起来拥抱蓝天。

生活中真正的快乐是心灵的快乐,它有时不见得与外在的物质生活有紧密的联系。真正快乐的力量,来自心灵的富足,来自于一种教养,来自于对理想的憧憬,也来自于与良朋益友的切磋与交流。

有些事情,拿不起,就选择放下;有些东西,要不得,就把它放弃;有些理念,想不通,就不去理会;有些过客,留不住,就让其离开;有些感情,理不顺,就忍痛割舍;

有些伤痛,挥不去,就学着遗忘;有些过去,忘不了,就藏于心底;有些工作,做不好,就求助别人。人生,总有路可走,风雨人生,淡然相随。只要快乐,你就什么都不缺。

过清晰日子做简单的人

似水流年,四季轮回。那些已经淡忘的平淡或仍会翻腾的涟漪,就这样被写进记忆里装订成册,归于昨日的夕烟暮雨,成为了美丽的回忆,让人遐想难忘。

拉开窗帘,看着一地和煦的阳光,我的心霎时也洒落了一地的明媚。看着旧台历上的圈圈点点,记录的片言碎语,在我的记忆中沉淀了……银鼠辞旧岁,金牛踏春来,新的一年,新的开始,一切都那么的欣欣然……

我仍是茫茫人海中的一员,上班下班,做饭洗衣,周而复始。没有令人羡慕的职位,没有耀眼的容颜,甚至青春也离我越来越远,我平凡得如一棵卑微的小草。安静的我,梳理着那些付出的、过往的、历练的事儿,心中百感交集,快乐的、痛苦的、激荡的、回归的,让我比过往更加的感悟,魂灵触动和心境敞开。经过沉淀、过滤的情感,使我的人生更趋向于简单、平实和坚定。

过清晰的日子,做简单的人是我读懂了过程之后的纯净,是我贪恋的思维及生活方式。

岁月是一种神奇的催化剂,它使我逐渐懂得选择浮躁过后的安慰,懂得释怀些许不足的瑕疵,懂得坚定并不轻易的坚持,懂得珍惜容易忽略的点滴,懂得担当悄然转换的责任,懂得履行勿需许下的誓言,懂得有一种智慧是舍得,懂得放生愧疚于己的纠缠……

清闲与忙碌交替着。上午,有同事突然问我,今天是几月几号?我愣了一下,本不想把今天做一个很清晰的日子来对待的,但还是准确地告诉了她,这也难免打破了对所说数字的刻意隐讳。其实每一个日子都是一样的,只是我们有时刻意将其赋予色彩,自讨其扰或自娱自乐而已。若不如此自扰或自娱,我想心里的那份空洞可能更令人难以承受。还是感受一下外面的好天气吧,连路边树上的残叶都努力地呈放出所剩无几的绿光,而窗台上那生机盎然的丛丛花朵则越发娇嫩艳丽了,真好,这个日子。

总以为自己把生活看的很透,凡人就是一个“平”字道尽一生。做人恰如其分,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做事恰到好处,是人生的大学问;做人做事有度,在于把握人生分寸。一分一寸,日积月累,叠加成人生高度。人心多欲望,淡泊就好;尘世总纷繁,宁静就好;生活有恩怨,宽容就好;凡事要有度,适度就好。

时间在一点一滴过去,然而,自己还活在梦里。或许这也说明我还有对未来的希望。有时候觉得自己是什么,就会慢慢变成什么。常常的,我想做一个愚不可及的人。

做个愚不可及的人。不对人撒谎,哪怕是和自己利害相关的人。可以沉默,可以离开,但决不让违心的话说出口,即使那些话就在嘴边。

做个愚不可及的人。上树去摘高高飘挂着的塑料袋,给车站门口的乞丐一个苹果,和路边的孩子尽情嬉戏,给刚刚在超市认识的人手机号码,并且请她去家里喝茶。

做个愚不可及的人。半夜打电话告诉某人我多么想他,挨了骂对骂的人道声辛苦,在公共汽车上替人买票,尾随着一个看起来有些痴呆的老人直到他安全回家。

做个愚不可及的人。不写一个没有来源的字,不出一本无聊炒作的书,一笔笔,一行行,一页页地写着自己的文章,稿子寄出去就不再关心它的结果。稿费有多少从来就不做统计。没有一丝名利双收的虚荣幻想,只要能写着自己喜欢写的东西,就是最大的满足和快乐()。

做个愚不可及的人。忏悔的时候对着一千张蔑视的脸也承认自己的错;坚持的时候对着一万双抗议的手也唱自己的歌。不流连于人生的游戏,只遵循内心的原则。即使迎春已笑遍原野,也不散淡手里一缕美好的清香。

做个愚不可及的人。这是我常常期望自己能达到的一种境界。聪明的人越来越多,都想投机取巧,都想捷足先登,都想事半功倍,都想_群峰。没有人想陷入愚蠢,可我真的只想做个愚不可及的人,点点滴滴踏踏实实地做自己的事情。宠辱不惊,去留无意,干净天真,强大泊远,心境安然,灵魂纯粹。

真的很想。然而还是没有功力去达到。所以现在只是偶尔聪明,偶尔愚蠢。偶尔聪明地愚蠢,偶尔愚蠢地聪明。

是否这样也会让自己,做了个简单的人呢?

简单的人不一定是旁征博引的哲人,却能是一个洞悉世界的智者。认识世界不只靠博闻强识和繁琐的推证,而那些熟捻自然,超然顿悟的大师往往是一颗简单纯朴之心的人。

做简单的人就是不世故,不虚伪,不自欺欺人,不故作高深,不在错综复杂的关系网中作茧自缚。做简单的人需要真诚,需要坦率,需要勇气,需要不断舍弃那些心灵的累赘和种种执迷,不去计较个人的得失,以一种博大的胸怀去容纳一切。

做简单的人不是变得的幼稚,更不是一种退化,而是在经历人生的风风雨雨后对生命作更高层次的回归。

做简单的人并不是要我们头脑简单,不做思考,而是要我们洗净心灵的积垢,保持心灵的简约和宁静,不为纷繁所扰。

做简单的人是一种无所失落的选择,是对宇宙秩序与人类的深刻理解。因为简单本身就是捷径,是轻松,是自由,如精神之箭。“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撑起地球!”简单有时就是那样不可思议。

一天,一天,日子过得清晰,波澜不惊,却有几分的惬意。我想,很多没有实现的愿望,还有我钟情的文学,依恋的文字,都会一起融入我的生命过程中……

人生哲学的感悟文章 第16篇

十岁那年,爷爷给我送了一本棋谱作为我的生日礼物。从那以后,我便与象棋结下了不解之缘。

而今,我学习象棋已经六年有余了。从最初的那个什么都不懂的新手,成为可以与爷爷在棋盘上叫板的“学徒”。回忆那六年的时间,象棋好像融于我的血肉,存在于我的生命之中。

初学时的尴尬在记忆中犹如昨日一般。想到我从开始连棋都无法排在正确的位置,不觉菀尔一笑。那时的自己还真如白纸一样,未有任何象棋的痕迹。再想到自己第一次于别人“交手”,被别人杀的片甲不留时的气急败坏……种种一切,一切种种都涌上心头,无法言语,也无法忘怀。

下棋久了,自然也就懂得认识,懂得思考了。不会像最初的毛头小子,只知道将那“前线”的卒拱上去,以为自己抢占了先机,但不知这位自己埋下了何种的坟墓。然而久而久之,当自己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后忽然获得一次胜利时,那是多么的激动啊!这种心情永远也不会忘记,就像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又一村啊!而这种经历,或许是所有的人在自己的艰苦奋斗后获得成功的写照吧!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一次又一次的爬起,一次又一次的努力,最后,还不是会赢得胜利吗?

下棋也有他的原则,行棋本无悔。下棋的过程中,强者是不会悔棋的。而且,在人生这盘棋中,本就没有“悔棋”这不路可以走。其实人生本就是一场棋,而命运就是你的对手。是被命运牵着鼻子走,还是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这都由你自己来决定,棋盘上一次次的放弃,就如同人生中的一次次抉择。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每个人都会面临不同的选择,只有心不骄,气不燥,保持正确的判断力,才能做出正确的抉择,赢得人生这盘棋的胜利!

棋,简单的结构,简单的步法。但每走一步,对手回应一步,你的步伐也就跟着改变,棋,也就不在简单。动起来的棋是那样的美妙,每一步都是那样的提心吊胆,心理上对对手的判断,战术上对对手的回应。若于泰山崩临之势而面色不改,心不骄,气不燥,那对手有何可怕呢!

棋,本是人生的缩影。从最初的沙盘战法,到如今的怡情之事,从传统到现在,棋对我们的影响可见一斑。或许,接下来的人生旅途我会遇到许许多多的人与事,但棋终将在我的心中,永远的流淌在我的血液。

人生哲学的感悟文章 第17篇

有人把自己当作人生的主角,便感觉自己神圣的存在,努力去演出;有人把自己当作人生的配角,总认为自己微乎其微,殊不知缺少了自己的故事就会单调乏味;也有人把自己当作人生的观众,在别人的故事里旅行,而不知道挖掘自己的能量;但强者会把自己当作生活的编导,人生态势由自己操控,故事情节由自己安排,演绎出灿烂的人生。

并不是每个夜晚都是能浩月当空,也并不是每一个梦想都能如愿以尝,更不是每个时刻都能拥有一份好心情。生活中,七彩俱触,五喂皆尝。人生是一门深刻的艺术,读懂人生是对生命最好的诠释。

受挫一次,对成功的内涵则透彻一遍;失误一次,对生活的醒悟就增添一阶;不幸一次,对世间的认识能成熟一级;磨难一次,对人生的理解会加深一层。要读懂人生,就要把失败;不幸;挫折和痛苦读懂。

人生如一条河流,奔腾向前,永不停歇;人生是一首诗,写满了悲欢离合,却挥不走哀愁忧伤;人生像一滩清水,偶尔的几粒石子,也能激起层层波动;人生是一张白纸,需要的是自我奋斗,为之增添色彩,人生是一条漫长而又短暂的路,当你遥望将来,依然是前途无量,当你回首过去,你居然发现时间的仓促。人生如同故事,重要的并不在于有多长,而在于有多精彩。所以,人活着就应该好好对待有限的生命和生活,学会美化它,欣赏它,让有限的生活更大限度地充满阳光和欢乐。

人生哲学的感悟文章 第18篇

这个世界是一个大舞台,我们每个人都在其中扮演着一个小小的主角,一幕又一幕的剧情渐次上演。有的人扮演亮丽的主角,所有的灯都聚焦在他身上,理解大家欣羡的目光。有的人扮演配角,孤单地走在一个小角落里,不为人所知。可这并不妨碍这是出精彩的戏剧,正因每个人都在发奋饰演着自己的人生。

葛优说的好啊,21世纪最需要的是什么?人才!何谓人才,就是你在某一领域有所成就,能扮成事儿。如何有所成就,那就要看你如何付出了。当代著名作家池莉写过一篇文章《一生做好一件事》,大凡有所成就的人,能把事儿办好的人,其背后艰辛的付出是很难用文字表述出来的。像黄岳渊先生,购买田地十余亩,聚精会神,抱翁执锄,废寝忘食,盘桓灌溉,甘为花之保姆。果然,黄家花园欣欣向荣蒸蒸日上,花异草奇,声名远扬。每逢花时,社会名流裙屐联翩,吟诗作赋。更有文人墨客指点花木,课晴话语。黄先生的执着最终成就了他的养花传奇。

如果想做好一件事,仅凭一时之兴趣而后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精神肯定是不行的`,正因你不下一番苦功夫,到头来肯定会一事无成,就像那猴子掰玉米的故事一样,最后落得两手空空。

每个人都有自己不一样的人生,我们是自己世界里的国王,别人的人生不代表自己的,只要我们发奋,活出自己的路线,没有什么不能够也没有什么不可能。我的人生我做主!

人生哲学的感悟文章 第19篇

关键词:《悟净出世》;生命哲学;荒诞;怀疑主义

一、“荒诞”―自我的觉醒

荒诞既是一个心灵感受,也是一种生存处境,它是人类特有的,确切的说,他是一部分人特有的。自我意识是产生荒诞的前提,一只鸡作为人类的食物而活着,然而它并不觉得荒诞,因为鸡缺乏的是它自己明白它只是一只鸡的“自我意识”和超越能力。一只鸡拥有了自我意识和超越能力,鸡就会明白它只是一只鸡,作为人类食物而活着,不可能超越“鸡”的存在。“荒诞”于是便产生了。

《悟净出世》中悟净的荒诞感的产生也开始于自我意识的觉醒――“我到底是什么”“我从哪里来”。这些问题不断困恼着悟净,这些问题之所以困扰着悟净而非其他妖怪,首先是由于悟净对于自身独特性的深刻体认,他常常问自己,“为什么只有我和大家不一样呢?”。对自我特性的认识让他从他者中超越了出来,这是自我意识觉醒的条件。自我意识一旦觉醒,“意义”的需要便开始呈现,于是“为什么”的问题便出现了。接着,深刻的怀疑精神又让悟净拒绝接受那种未经审视的“约定俗成”的答案。比如大家都想相信“悟净曾经是凌霄殿的卷帘大将这个事实”,然而悟净自己“偷偷地对这种转世说抱有怀疑”。在其他妖怪那里,“我是谁”,“我从哪里来”都有约定俗成的答案,他们将这些答案视为最终的答案因而他们不会感到荒诞。悟净偏偏对这些长期以来被视为“不证自明”的东西发起穷根究底的追问――迄今为止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所有的东西都变得可疑而且不可理解。由于悟净所追问的每一个问题都是一个无法解答的悖论,因而陷入意义的虚妄当中。正如老鱼怪对沙悟净所说的那样:

一旦得上了这种病,一百个人中有九十九个人将会度过悲惨的一生。……得上了这种病的人啊,不管看见什么,都不能够真诚地接受。不管看见什么,便马上会想到“为什么?”,一心想要思考这个只有真正的神灵才能明白的“为什么”。要是整天思考这些问题,有生命的东西将无法再继续生存下去。……最难办的事,得上这种病的人会对自己产生怀疑。为什么我要认为我是我呢?[1]116

“荒诞”从一定程度上说源自于对于世界和自我的深刻怀疑和追问――对世界(以及观念世界)产生了无法解释的疑问。故加缪在《西西弗斯神话》中认为,“荒诞之所以产生,是因为未能满足我们对于意义的要求”[2]19。然而意义的丧失或者不确定,并非是世界发生了什么根本的变化,而是自我的内心深处产生了冲突。人类有一种特殊的超越能力,这种能力让人们从日常的琐碎中超越出来,“一旦如此,他们发现,支配他们行动与信念的整个辩护与批评系统所依赖的是我们从未置疑的反应与习惯。对于这些反应和习惯,除了循环论证以外,我们不知道如何去为它们辩护”[2]20。自我意识和超越意识的觉醒后,人们开始追问生命与世界的意义。而一旦去寻求意义,人们发现,以前被视为不证自明的东西现在都变得不可信。于是生命便陷入了一种处境――一方面试图寻找确定的价值体系以及确定自我与世界的意义,另一方面又发现那些价值体系都不可信。荒诞就是明知意义的虚妄,却要继续坚持。由于任何一个观念体系都可能产生这种无法解决的疑问,因此荒诞的产生的原因不在于外,而在于内心深处的矛盾。

荒诞意识一旦产生,便难以长久的生存在其中,悟净认为自己的周围“已经笼罩上了一层厚厚的讨厌的空气” [1]117不管碰到什么事,他都会觉得自己很讨厌。走出这种“荒诞”的生存境遇是悟净的必选之途,于是他便开启了漫长的求救之旅。

二、寻问――中西人生哲学的批判

主体一旦意识到荒诞就会陷入焦虑之中,因此没有人愿意长久的处于荒诞之中,他们总得想方设法为自己的生命找一个安身立命之处。悟净就是在这种焦虑之中踏上了生命的精神苦旅,试图在流沙河底的各派妖怪的生命哲学中寻找那个安身立命的基石。

沙悟净最先拜访的老师是黑卵道人。这人是实利主义者的典型。在他眼中,生命的目的就是占据更多的财富,他们不会去思考悟净那种虚无缥缈的精神问题。因而悟净最终被这些妖怪当成“笑柄”赶出了“三星洞”。黑卵道人代表了一种世俗的存在哲学,本着这类哲学的人将人生归结为一系列主体的行动与选择,并将这些行动与选择的结果视为生命的结果。这种人的精神生命是混沌,自然理解不了悟净的内心困惑。

悟净拜访的第二个老师是沙虹隐士,沙虹隐士是一个经年的蛇精,它是虚无主义者,它认为:“世间一切都是空的。”“我们只是在现在这个瞬间生存”“因此没有必要去思考那些复杂的理由”[1]122。这种人生观确实能缓解内心的荒诞感。因为“荒诞”的产生需要两个条件,一是意义的不可确定性,二是对确定意义的执着。两个条件缺一便不可能有“荒诞”。沙虹隐士正是通过对永恒(确定)意义的彻底放弃来将自己从荒诞的焦感中解脱出来――对一切永恒都不抱希望时,主体才不会为意义的不确定性而忧虑[3]177。然而沙悟净不甘心彻底放弃自我与意义,相反,他试图重建起坚定不移的价值体系,于是他又开始了新的精神之旅。

接着,悟净来到了“坐忘先生”那里求道。坐忘先生常常在禅时睡去,一睡就五十天,醒来不久又会睡去。在坐忘先生看来,现实的世界是虚幻的,忘我的无意识世界才是真实的。在坐忘先生的世界里是不存在荒诞的,因为“自我意识”是产生“荒诞”的先决条件,如果连“自我意识”都没有了,何来荒诞。因此消除“自我意识”是缓解荒诞感的重要方法,“要么从来没有它(自我意识),要么遗忘它”。坐忘先生代表东方文化中的人生哲学,即“放弃人们尘世的,个体的,人类的生活。以便尽可能完全的认同那种使人类生活显得随心所欲,无足轻重的宗教观点。如果人们做到了,他们就不必拖着那种高傲的意识,过着一种紧张而庸俗的生活,而荒诞就将会消失”[2]24。为了阐明这个观念,中岛敦还仿照《庄子》塑造了一个丑陋的乞丐形象。这个乞丐“以无为胸,以生为背,以死为臀”,超脱了普通的形体进入了不生不死之境。相较于前面的各派哲学而言,悟净对这种人生哲学报以了极大的赞赏,认为这个乞丐或许才是真人,然而悟净发现自己做不到这一步,因为“坐忘”与“逍遥”并不是由我们意志能控制的。

除了上述人生哲学外,《悟净出世》还描述了一种“愤青”式的人生哲学。这种哲学认为日常生活中的琐碎、渺小事情是无关紧要的,没有意义的。因为人都是被戴上了枷锁的死囚,在每一个瞬间,我们当中便会有几个在我们的面前被杀死,我们没有任何希望。他们认为只有将自己投向某个比他们自身更大的事业或价值体系中,才能获得安全与永恒。当人们以自己在这个伟大事业中的作用与职责来证明自己的价值时就会以为从那里就不能后退了――找到安身立命的基石。古往今来,这派哲学常常鼓励人们投入为国家服务、为革命服务、为历史进步服务以及为上帝服务的事业来实现人生的意义。人们常常以为“当自己成为一个更大的存在的一部分时,他们最终会感到它也是他们的一部分。他们不太为自身的特有的东西操心,而是把自己认同于那个更大的事业,在它的实现中发现自己的作用”[2]18。于是人们便停止刨根究底的怀疑,心安理得的将自己交付于这个更大的事业。然而这对于悟净来说,却是无效的,因为他缺乏的正是那种能够让他安身立命的更大的事业。他对身边一切“伟大”事业的伟大之处都持怀疑态度,“对每一件事进行概念性的解释”[1]117,这种怀疑态度一旦产生便永远无法消除。

人生哲学的感悟文章 第20篇

关于人生感悟的哲理文章

知止定静安虑得

《大学》有言:“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每一个人,若想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有所得、有所成,离不开一个“静”字。

安静,不是要让自己脱离现实,而是要在现实中以一种淡定的姿态,去看清自己的本质。只有看清自己的本质,才能更加直接地设法提升。浅薄的热闹于我无益,我便不取。丰富的安静可促成长,我便谨守。

静者不避闹市,躁者难立深山

真正能够守住内心之宁静者,是能够适应任何环境的人。若是处于僻静处,他能心安理得地享受独处之安乐。若是处于喧闹处,他能稳如泰山地听取内心的声音。

我们时常能够看到老人悠然自得地坐于榕树之下,他们的神态是安详的,是宁静的,纵然过往有贩货之小车,周遭有嬉闹的儿童,他们也能气定神闲。秘诀在于内心丰富的安静。

反观内心躁动之人,他们因为渴求太多,而导致失去了内心之平静。这些人即使让他们身处于深山之中,或者隐没于古刹禅房,他们也只会感到焦灼难安。这是因为他们的内心并不富足,因此不能享受安静之乐趣。

安静发乎童心,修炼贵在持恒

既知安静之可贵、躁动之纷扰,那么怎样才能尽量达到心境平静的状态呢?其实最重要的是每个人都要找回自己的童心。

要像一个孩子一样细腻地生活,少计较功名、少计较得失,即《大学》所谓的“知止”;多去想想什么能让自己快乐,我们的内心才能回复到平静的状态,我们的灵魂才会变得丰富和厚实。

在日常生活之中,我们需要依赖一些修炼的方法。比如在工作之中,要养成拟定计划的习惯,今天该干什么,明天该做什么,都要有一个明晰的计划。

人在有计划的时候,内心自然会安定踏实很多。比如我们在生活之中,要养成定期收拾家居物件的习惯,让自己在摆放整齐东西的时候,感受到一种“各安其位”的良好情绪。这些小细节往往被我们所轻视和忽略,但却能切切实实地帮助我们通过一种持久的方式找回平静。

充实不假外求,丰富觅于内心

很多人会以为,自己拥有很多东西,比如物质,比如名声,生命就是圆满的。但事实上这是一个误区。

这种所谓的“充实”不过是绣花枕头,外表光鲜,而内里却堆满了禾草。物质再多,一旦够用,其余即为浪费。名声再大,岁月推移旋即所剩无几。

真正的丰富只能从内心中寻找。多接受点哲学的思辨训练,从文学的人物里获得力量,读点历史书籍,从浩瀚的知识中充实自己,让自己生命的深度得以延伸,让自己生命的广度得以拓宽,才是真正的圆满,也只有这种圆满才能让我们感到真正的平静。

浅薄的热闹如过眼云烟,转瞬即逝;丰富的安静如万顷碧波,永恒深沉。去做一个内心安静的人,不骄不躁;去做一个充实丰富的人,且行且乐,

生命是一场永不停息的旅行,丰富的安静是沿途最美的风景。

人生路上需勤奋

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勤奋。你想拥有勤奋吗?但愿你,请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幸福的链条,一生为你滚出无限的幸福。

世界上最宝贵的除了良好的心里素质,还有一个东西,就是勤奋。最宝贵的勤奋,不光是身体上的勤奋,而是精神上的勤奋。勤奋靠的是毅力,是永恒。文学家说,勤奋是打开文学殿堂之门的一把钥匙;科学家说,勤奋能使人聪明;而政治家说,勤奋是实现理想的基石;而平凡的人则说,勤奋是一种传统的美德。可见,勤奋富有了多么巨大的底蕴与魅力,人类如果丢弃了它,绝对不行。

勤奋是走向成功的唯一途径。没有它,天才也会变成呆子。成功=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勤快的双手创造出来的。勤奋的劳动,可以获得丰硕的成果。要想在仕途中成功的收获,还须我们一双勤劳的手。

自古以来功名成就的人,都离不开一个“勤”字。人的一生在于勤,勤能补拙,不劳无获,勤劳可得,不勤则饥,不勤则愚。人生之路上,以勤为劲,焉得幸福,还须苦行舟。勤劳一日,可得一夜之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之长眠。

自古以来学有建树的人,都离不开一个“苦”字。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人生的大道上荆棘丛生,生活之路上烽烟滚滚,只有意志坚强而勤奋吃苦的人,才可以在笑中达到目的地。

人生不向前走,不知路远;人生不得勤奋,不明智理。天才源于勤奋,蠢人出自懒惰,明智之人甘当勤奋的小蜜蜂。勤奋,是智慧的双胞胎,懒惰,是愚蠢的亲兄弟。勤奋的人,擅于利用时间,懒惰的人,总是没有时间。勤奋,是时间的主人,懒惰,是时间的奴隶。人的一生须得忙碌,忙碌才能体现价值,赢取向往的收获。

世界之中,没有任何动物会比蚂蚁更勤奋,然而,它却最沉默寡言。如果每一条路上的人们,都能学学做蚂蚁,那么,碌碌无为的人即将远离。春天不播种,夏天就不会生长,秋天就不能收割,冬天就不能品尝。人类要在竞争中生存,便要勤奋,要在社会中发展,便要奋斗。古往今来,任何的成功与收获,无不是脚踏实地,艰苦卓着,勤奋辛劳的结果。

我们绝不鄙视勤奋。只有勤奋,你才可以采摘到收获。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扛着一把采摘丰收的阶梯,那就是勤奋。手懒的,要受穷;手勤的,得以富足。要想拥有富足,就必须无畏的攀登,像登山运动员攀登珠穆朗玛峰一样,要克服无数前进中的艰难与险阻。懦夫和懒汉,是不可能享受到丰收果实的喜悦和拥抱富足而幸福的`。

通向面包的小路,蜿蜒于勤奋劳动的沼泽之中,通向衣裳的小路,从一块无花的土地中穿过。无论是通向面包的路,还是通向衣裳的路,都是一段需要勤奋与艰辛的历程。青春的光辉,理想的实现,生命的意义,乃至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全都包含在这两个字之中——勤奋!

只有勤奋,才能治愈贫穷的创伤;只有勤奋,才能闪耀幸福的光环;只有勤奋,人类才能看到希望和光明的前程。闪光的人生由勤奋打造,智慧的人生由勤奋堆积,伟大的人生由勤奋炫耀,平凡的人生由勤奋夯实,坚强的意志和承受的能力通过勤奋得以深化,这乃是立足于每一时代的根本。勤奋不是嘴上说说而已,而是实际的行动,在勤奋的苦度中持之以恒,永不退却。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在人生的仕途上,我们毫不迟疑地选择勤奋,她是几乎于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催产婆。只要我们拥着勤奋去思考,拥着勤奋的手去耕耘,用抱勤奋的心去对待工作,浪迹红尘而坚韧不拔,那么,我们的生命就会绽放火花,让人生的时光更加的闪亮而精彩。

人生哲学的感悟文章 第21篇

人生感悟哲理文章

过清晰日子做简单的人

似水流年,四季轮回。那些已经淡忘的平淡或仍会翻腾的涟漪,就这样被写进记忆里装订成册,归于昨日的夕烟暮雨,成为了美丽的回忆,让人遐想难忘。

拉开窗帘,看着一地和煦的阳光,我的心霎时也洒落了一地的明媚。看着旧台历上的圈圈点点,记录的片言碎语,在我的记忆中沉淀了……银鼠辞旧岁,金牛踏春来,新的一年,新的开始,一切都那么的欣欣然……

我仍是茫茫人海中的一员,上班下班,做饭洗衣,周而复始。没有令人羡慕的职位,没有耀眼的容颜,甚至青春也离我越来越远,我平凡得如一棵卑微的小草。安静的我,梳理着那些付出的、过往的、历练的事儿,心中百感交集,快乐的、痛苦的、激荡的、回归的,让我比过往更加的感悟,魂灵触动和心境敞开。经过沉淀、过滤的情感,使我的人生更趋向于简单、平实和坚定。

过清晰的日子,做简单的人是我读懂了过程之后的纯净,是我贪恋的思维及生活方式。

岁月是一种神奇的催化剂,它使我逐渐懂得选择浮躁过后的安慰,懂得释怀些许不足的瑕疵,懂得坚定并不轻易的坚持,懂得珍惜容易忽略的点滴,懂得担当悄然转换的责任,懂得履行勿需许下的誓言,懂得有一种智慧是舍得,懂得放生愧疚于己的纠缠……

清闲与忙碌交替着。上午,有同事突然问我,今天是几月几号?我愣了一下,本不想把今天做一个很清晰的日子来对待的,但还是准确地告诉了她,这也难免打破了对所说数字的刻意隐讳。其实每一个日子都是一样的,只是我们有时刻意将其赋予色彩,自讨其扰或自娱自乐而已。若不如此自扰或自娱,我想心里的那份空洞可能更令人难以承受。还是感受一下外面的好天气吧,连路边树上的残叶都努力地呈放出所剩无几的绿光,而窗台上那生机盎然的丛丛花朵则越发娇嫩艳丽了,真好,这个日子。

总以为自己把生活看的很透,凡人就是一个“平”字道尽一生。做人恰如其分,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做事恰到好处,是人生的大学问;做人做事有度,在于把握人生分寸。一分一寸,日积月累,叠加成人生高度。人心多欲望,淡泊就好;尘世总纷繁,宁静就好;生活有恩怨,宽容就好;凡事要有度,适度就好。

时间在一点一滴过去,然而,自己还活在梦里。或许这也说明我还有对未来的希望。有时候觉得自己是什么,就会慢慢变成什么。常常的,我想做一个愚不可及的人。

做个愚不可及的人。不对人撒谎,哪怕是和自己利害相关的人。可以沉默,可以离开,但决不让违心的话说出口,即使那些话就在嘴边。

做个愚不可及的人。上树去摘高高飘挂着的塑料袋,给车站门口的乞丐一个苹果,和路边的孩子尽情嬉戏,给刚刚在超市认识的人手机号码,并且请她去家里喝茶。

做个愚不可及的人。半夜打电话告诉某人我多么想他,挨了骂对骂的人道声辛苦,在公共汽车上替人买票,尾随着一个看起来有些痴呆的老人直到他安全回家。

做个愚不可及的人。不写一个没有来源的字,不出一本无聊炒作的书,一笔笔,一行行,一页页地写着自己的文章,稿子寄出去就不再关心它的结果。稿费有多少从来就不做统计。没有一丝名利双收的虚荣幻想,只要能写着自己喜欢写的东西,就是最大的满足和快乐

做个愚不可及的人。忏悔的时候对着一千张蔑视的脸也承认自己的错;坚持的时候对着一万双抗议的手也唱自己的歌。不流连于人生的游戏,只遵循内心的`原则。即使迎春已笑遍原野,也不散淡手里一缕美好的清香。

做个愚不可及的人。这是我常常期望自己能达到的一种境界。聪明的人越来越多,都想投机取巧,都想捷足先登,都想事半功倍,都想_群峰。没有人想陷入愚蠢,可我真的只想做个愚不可及的人,点点滴滴踏踏实实地做自己的事情。宠辱不惊,去留无意,干净天真,强大泊远,心境安然,灵魂纯粹。

真的很想。然而还是没有功力去达到。所以现在只是偶尔聪明,偶尔愚蠢。偶尔聪明地愚蠢,偶尔愚蠢地聪明。

是否这样也会让自己,做了个简单的人呢?

简单的人不一定是旁征博引的哲人,却能是一个洞悉世界的智者,

认识世界不只靠博闻强识和繁琐的推证,而那些熟捻自然,超然顿悟的大师往往是一颗简单纯朴之心的人。

做简单的人就是不世故,不虚伪,不自欺欺人,不故作高深,不在错综复杂的关系网中作茧自缚。做简单的人需要真诚,需要坦率,需要勇气,需要不断舍弃那些心灵的累赘和种种执迷,不去计较个人的得失,以一种博大的胸怀去容纳一切。

做简单的人不是变得的幼稚,更不是一种退化,而是在经历人生的风风雨雨后对生命作更高层次的回归。

做简单的人并不是要我们头脑简单,不做思考,而是要我们洗净心灵的积垢,保持心灵的简约和宁静,不为纷繁所扰。

做简单的人是一种无所失落的选择,是对宇宙秩序与人类的深刻理解。因为简单本身就是捷径,是轻松,是自由,如精神之箭。“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撑起地球!”简单有时就是那样不可思议。

一天,一天,日子过得清晰,波澜不惊,却有几分的惬意。我想,很多没有实现的愿望,还有我钟情的文学,依恋的文字,都会一起融入我的生命过程中……

人品才是你最高的学历

人品是最高的学位,而品德是人格的灵魂。所以,人品的修养比博士等学位更重要,更有价值,更俱魅力。

一个人既有人品又有学位,那一定是事业有成;而虽有了学位却坏了人品,学位就可能成为一张废纸,人就可能坠入深渊,甚至毁掉人生。文凭、学位的作用,仅在于证明一个人经历了什么样的学校,读书多长时间,学何种专业,而对于一个人的能力水平、素质来说,文凭、学位并不能完全证明。而有识之士也并不太看重文凭、学位。人品与智慧的结晶不是文凭、学位,德才兼备才是真正的人才,社会需要之才!

一个人的才能是一个人智商、知识、能力的集中体现。一个人若没有“才能”,就不能胜任一个部门、一个专业的工作,这是众所周知的。然而,人才的人品问题,自古以来就是权衡一个人是否真正是才,是否担当起“才”这个称谓的原则问题。人的才能是可以后天训练的,但哪怕是“才高八斗”的人,倘若轻视人品的自我修养和塑造,就绝对成不了“才”!因为人品和人才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借势的。一个人的人品本身就是一种价值,就是“支撑”才能的基础,如果没有了这种价值和基础,也就不能体现出人才的真正价值。好人品与好人才对一个人的事业成功,对一个人是否为社会所用,有着同样至关重要的作用。

聪明、才学、才干失去良好品德的驾御,就会变成一只猛兽;聪明、才学、才干一旦被缺乏道德的人所拥有,不仅产生不出智慧,而且会转化成罪恶。 制造犯刘招华 的化学天才就连大学教授都认可,但他缺乏道德,研制的 如同猛兽吞噬着人的生命。美国罗斯福说过:“有学问而无品德,如一恶汉;有道德而无学问,如一鄙夫”。古人云:“德者才之王,才者德之奴。”可见,人品何等重要!

人品是其他东西无法替代的,金钱、地位、权力、学历、学位、才学、才干都无法弥补一个人人品的缺陷。一个人无论他多富有、多大权力、多少学位、多高学问,如果在他的人品中找不到诚实与正直,那么他就永远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成功者。当人民提到他的名字时即使有羡慕之心,也不会有敬佩之情。所以一个人不仅要培养自己的才智,更要修好自己的品德,两者都是极其重要的,缺一不可,既要有学问,更要有人品

而今,是诚信、和谐的社会,人品特别能体现人的价值,试想,在一个企业里,有人天天动脑挖公司的墙角,这个人能要吗?在一个机关里,有人天天搞小动作,破坏团结,这人能用吗?在一个集体里,有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这人能相信吗?试想,一个非常有能力的人的人品出了问题,不是能力越大而反作用越大吗?一个单位无论管理制度多么严谨,一旦任用了品德有瑕疵的人,就像组织中的深水炸弹,随时可能引爆。可见,人品是多么的重要!一定意义上讲,智慧是德与才的统一,人才是德才兼备、对社会贡献较大的有智慧之人。

因此,人生可以没有学位,但不可以没有学问,更不可以没有人品!人品是最高的学位!德与才的统一才是真正的智慧,真正的人才!

人生哲学的感悟文章 第22篇

感悟人生哲理文章

【一】

纷纷扬扬的雪花,落在指尖。伸出手,接住这来自天堂的礼物。落在手心的那一瞬,融化了……

这个冬天,似乎比以往的冬天都要寒冷。早晨,被闹铃从暖和的被窝中叫醒,我睁开朦胧的双眼,却看见天还没亮。只想就这样闭上眼睛,继续睡,因为这个梦,很甜蜜。很想沉浸在梦中,至少这是一个暖暖的夏日。

窗玻璃上的那层雾气,在手指的飞舞下,变成一行字迹——这个冬天,虽冷,却暖。

天微微亮,便走出家门,去看看这个冬天的早晨是怎样的一番美景。刚踏出门,便是一阵寒气袭来。紧了紧棉袄,拉了拉围巾,似乎暖和些许。我在想,这个冬天似乎有着别样的美丽。听老人们说,今年闰九月,所以冬天会冷些,但是阳光不会少。听上去很不错,因为能在寒冷中得到一份暖暖的阳光,那将是怎样的心情呢?

冬日的阳光格外美丽。它带着温和与柔情,没有灼热的夏日热情,因此,别具一格。有人说,冬天的阳光不会超过十度。

雪花还没开始从空中飘下,却已经带着那一溜烟的白色被阳光吸收了。这是一种怎样的不舍和分离呢?我想,这或许是白和黑的界限,亦或许是日和月的隔别。如果雪花能在阳光下曼舞,那么这样的美景,我必将裁下一片,放进梦里。纵使冬天的夜晚是寒冷孤寂的,却还有这样一份暖景陪伴着我,度过这一个漫长,漫长的黑夜。

笔友妮说,我喜欢冬天的那一份纯洁,虽然没有春天的生气,夏天的热情,秋天的丰收,但是冬天却有着其他季节都没有的,让我感动的温度。因为十一度的阳光下,刚刚好。能将冬天的寒气挡住,能带给我不一样的温暖。

我笑着说,做一个风一样的女子,便是要在这样的冬天里起舞,即使寒冷,也会觉得快乐。心灵上的寄托远远比物质上的所需重要得多。

笔友杰说,其实我不看好这样的冬天,毕竟冷得让人发颤。若是奔放的季节里,能够一起奔跑在阳光下,或许那样才是作为一个风一样的男孩所追求的。

我不语。我只是在想,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东西都有它独特的美丽。何必要去用现实的眼睛看待原本就不是那样残酷的事物呢?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冬天,只是在这个冬天里,我们不要只想这寒冷的温度,要试着去发现,在十一度的阳光下,我们依旧可以被阳光所照耀。带着独特光环的去生活。人生的瓶颈便是如这样寒冷的冬天一样,虽然会感到迷茫与无奈,但不要忘记,当冬日的阳光升起时,你依然要自信的站在阳光下,接受阳光的洗礼。接受这个世界对你的期待和关怀。

朋友,当你遭遇人生瓶颈的时候,请不要轻言放弃,艰苦的日子里,你要更加坚强。你要相信,黑夜已经来临,黎明还会远吗?

【二】

世界上有永远不凋谢的花吗??答案是肯定的.,世上没有永不凋谢的花,如果有也一定是假的。

世界上有完全红透的苹果,而且能持久的苹果有吗?答案也是肯定的,没有。如果有也一定是蜡做的或是塑料制品。一个人一生不可能永远生活在欢乐与幸福中或痛苦与悲伤中,幸福的时刻总是短暂的,而痛苦确在内心深处是漫长而无边际的。但是,只有能够品尝忧伤的人心灵才是真正能健康起来的人,那些拒绝忧伤就如拒绝长大一样,不能健康地成长,到他生命终止时刻他仍然是一个最脆弱的人生,最后会收获更深更深的痛苦之果。

欢乐与痛苦同样是一种很高的人生境界。是人性达到一种高处状态的表现,一个人要有一种永恒欢乐的心态,必须在经历无数次痛苦、品尝无数次忧伤之后、体会人生坎坷之后,才能真正明白人生的意义,才能真正体会什么是快乐与痛苦的并存,才会明白欢乐并不是一时的高兴,而是一种乐观向上、积极进取,淡泊宁静的人生态度。忧伤并不是人生绝境、坎坷并非无止境,没有谁能剥夺你的欢乐,因为欢乐是心灵结出的果实。欢乐将指引你在人生正确方向里寻找自己的错误,寻找自己人生的正确目标,并执著地走下去。

没有谁能阻止痛苦的悄然来临,许多人经常痛苦、忧伤,就是因为他们总追求人生的一帆风顺,追求人生的所谓完美,并不清楚地认识人生本身就是一个痛苦加快乐的过程,并不是谁与你过不去,所以有些人,稍有不顺就觉得上帝不公而怨天尤人,或者找任何借口为自己脆弱的心灵寻找一份突破口,为自己的失败找一份灵魂的空白,好像只有这样人生才能更加绚丽多彩,其实这本身也是一颗不成熟的人。他们不明白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真正的欢乐就是在这许多的不如意中寻找一条通向如意人生的路。

真正的快乐就是在不断的痛苦之中找到突破自己心灵的钥匙,自信、从容地面对人生每一个阶段给予的痛苦及坎坷,并坚定地走下去。世上无数成功者都能乐观、豁达,并不是他们没有经历过不如意,而是他们有能力承受并最终战胜了,超越了它带来的痛苦与忧伤。

不经历风雨的如何能见到彩虹,但有时经历风雨后依然见不到彩虹。那就是面对一切现实给予的困惑与痛苦,因为你面前除了面对你还是面对,只有不断的痛苦之中才会有你多彩而丰富的人生。

在不断一次又一次面对的过程之中,让我真正感悟,什么才是真正的人生!面对浩如烟海的海天一色,自己是如此的渺小,但我在一天一天长大,我自豪地说:我学会了面对,尽管我残缺,我依然是独一无二的自己,如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一样,因为没有谁与我一样,这就是我生命的价值。就如我不能拒绝我所该经历的一样,也因为我有所经历才能有现在的我。

学会经营自己,学会创造自己的人,才能有丰富多彩的人生与未来。人生只是一个或长或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我们一天天缩短生命的距离,我们只有用宽容与爱心去拉长生命的每一天,学会并懂得去面对现实生活,去面对每一个给予我痛苦与快乐的时刻,丰富着我人生的每一天......

人生哲学的感悟文章 第23篇

在20世纪50年代朝鲜战场上的一场惨烈的阻击战中,20多岁的他永远地失去了双手,下肢从小腿以下也都被截去,他变成了一个“肉骨碌”,住进了荣军院。

看到自己成了处处需要人照顾的“废人”,他心情极为沮丧,绝望的他几次企图自杀都没成功——那时,他连自杀的能力都没了。

后来,在别人的讲述中、在影视作品中,他认识了奥斯特洛夫斯基、海伦·凯勒、吴运铎等一些中外钢铁战士,他们在残酷的命运面前的永不屈服的坚韧品性,深深地震撼了一度迷茫的他——原来,生命的硬度远在钢铁之上。

于是,他开始近乎自虐地学习生活自理,在常人难以想象的跌跌撞撞中,他终于学会了照顾自己生活起居的本领,并毅然地告别了他完全有理由享受安逸的荣军院,回到了当时还很贫穷的沂蒙山老家。

不满足于只能做到生活自理的他,又拖着残躯,无数次在山上沟下摔打,带领着乡亲们开山修路、架桥引水、种树、建果园……直到贫困的山村真正地富裕起来,他这个无手的村支书一当就是30多年,令乡亲们敬佩不已。

从村支书的位置上退下来后,不甘寂寞的他,为给后代留一份精神遗产,又开始艰难地写书——他用嘴咬着笔写字,用残臂夹着笔写字,用嘴、脸和残臂配合笨拙地翻字典。写上几十个字,都要累得他浑身是汗。

要知道,从未上过学的他,仅仅在荣军院的习字班里学会了几百个字,虽说他后来一直在坚持读书看报,但文学素养几近于零。很多人都不相信他以那样的文化功底、那样的身体条件,还能够写作,许多知情者劝他别自讨苦吃了,可他写作的信念毫不动摇,他硬是花了3年多时间,七易其稿,写出了令着名军旅作家李存葆都惊叹的撼人心魄的30多万字的小说——《极限人生》。

他就是中国当代的保尔·柯察金——特残军人朱彦夫。

没有双手、双腿残疾、视力仅有0。25的朱彦夫,硬是凭着自立、自强的渴望,凭着挑战命运的坚韧与执着,打破了生活中的一个个“不可能”,以无手之臂书写了传奇人生,留下了熠熠闪光的生命 篇章。就像他那部小说的名字一样,他打破了人生的许多极限,创造了耀眼的生命辉煌。

其实,谁都可以像朱彦夫那样,只要信念在握,热情永不泯灭,虔诚地努力向上,有些极限是完全可以被超越的,有些奇迹完全可以在拼搏中诞生。

人生哲学的感悟文章 第24篇

十七八岁的我们是早晨初绽的阳光,透过离荡的白云,照耀正在苏醒的大地。年轻的我们是希望,是力量,朝气蓬勃,奋发向上。年少的我们正步入青年,多了一份成熟,多了一份感悟......

我是一只孤独的小船,渴望那温暖的港湾,不管天涯海角多么遥远,我也会驶来轻轻的靠岸,诉说风浪中的思念。

家是我们永远的港湾,不变的岸。游子在外漂泊多年,每遇到坎坷,首先想到的就是远方天空的那片熟悉而又陌生的土地,那里仿佛蕴藏着一股神奇的力量,只有它才能抚平心灵的伤口,挥去心中的阴影,照亮黑暗的角落,在那里我们可以尽情释放自己,诉说往事的辛酸与甜蜜,放下心中的重担。

家,温暖的港湾,不变的岸。

三毛说:“父母是守望的天使,一直用他们的翅膀护卫着自己的孩子,直到翅膀僵硬也不肯放下。”

父母给予我们生命,教会我们怎样做人。每个做父母的都心甘情愿为子女默默的付出,燃烧自己的青春。这便是爱的力量,青丝变银发,多少个日夜的守护。他们从未想过付出了所有,在将来会不会得到回报,他们只要儿女们过得幸福,这便是最好的安慰。儿女长大了,有了事业,爱情,家庭,他们告别了父母,去寻找自己的天空。正像鸟儿告别母亲,去拥抱天空,小帆告别大海,去迎接挑战,树叶告别大树,去孕育希望。事业可以再打拼,亲情一去不再来。做儿女的有空时,千万不要忘了常回家看看你那年迈的父亲,他们无时无刻不在等待着你们的归来,站在门前大树下向远方翘首眺望。时间不待人,青春易逝去,不要让自己遗憾,留下终生的`悔恨。

父母,守望的天使,给我们伟大的爱。

蝴蝶说:“作为用的我,有三年的生命,而破永成蝶后的我只有三天的生命,我选择了蝶变,让蓝天白云见证我的美丽,悠闲的飞舞在花间,至死也保持着冷艳的美丽。”

其实,生命价值的大小不在于它多长久,只要能够活出自己的价值,让生命绽放光彩,即使很短暂,也一样会像彩虹那样值得留恋。

生命如花,当它还在的时候,就让它绽放美丽,就像花儿一样,既然我在这里就让我的方向留在这里,生命如花,就让我们不断努力,让生命绽放美丽。

生命就是拼搏,就要前进,即使短暂,也要留下瞬间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