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 感谢支持
当前位置:学习啦 感悟 正文内容

对齐鲁文化的认识和感悟(推荐3篇)

小编整理 | 日期:2024-03-22 11:58:19

对齐鲁文化的认识和感悟 第1篇

摘 要 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民间体育游戏也逐步由发展步入发达。民间体育游戏是一种专门的科学领域,它是随着人类的社会发展而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同时也随着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和繁荣得到衍生。这种游戏已经发展成了一种社会活动,它不仅可以使人身体上得到锻炼,而且使人精神焕发,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并且在人们有意识、有目的和有组织的情况下增强体质、快活心智,同时还丰富了人们的社会文化生活。

关键词 齐鲁 民间体育游戏 文化

一、以德为美的谦让精神

受齐鲁文化伦理思想的影响,齐鲁民间体育游戏中非常讲究“尚武崇德”,“德”为第一位,武在德之后。尤其是在比赛中,“以德服人”,“谦谦君子之风”的行为被崇尚。

齐鲁民间体育游戏在游戏理论上对道德的要求也很苛刻,这也是围棋一直颇有争议的原因。在先秦时期,齐鲁就对围棋的看法出现了分歧。一方面,人们在下围棋时的耗时影响了其它生产生活活动,更甚至有人对其爱不释手,终日沉迷,因此人们便对它进行了尖锐的贬斥。正如孟子在“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肢,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中将围棋列为五不孝的行为之一,可谓是对围棋之痛恶之极。这样看来,在游戏问题的道德观和伦理观上,也颇有孟子儒家的味道。而另一方面,围棋帮助人们开拓思维,并带来无尽的快乐。孔子的“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这句话充分证明了围棋等游戏活动在人们无所事事的时候打发时间是再好不过的。

齐鲁民间体育游戏在形式上对道德的要求也很重视。重男轻女、男尊女卑,在现今时候人摒弃和批判的。但是在古代,这种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在齐鲁民间体育游戏中性别的歧视的现象也尤为突出。受传统的社会政治道德的观念的深度影响,齐鲁民间体育游戏中没有女子的地位,女子可以玩的游戏可谓是少之又少,尤其是只针对女子开设的游戏也屈指可数,只有荡秋千、踢毽子、抓子儿、斗花草等等。同时,即使是在女子们玩这些游戏时,也肩负着道德的使命,缺乏男子游戏的娱乐性质。总之,齐鲁民间体育游戏被古人赋予强烈的道德意义,这种道德标准也是选择游戏的重要依据之一。

二、仁义至上的民族精神

“仁”是儒学精神层面上的重要内容,儒学重要著作《论语》,就有一百多个地方提到“仁”。单纯的竞技游戏,或许给人感觉只是一种活动,但是随着儒学思想的融入,这种游戏就蕴含着浓浓的人文气息,也就成就了竞技活动的对德的要求,并将这种单纯的竞技游戏活动融入了“仁”、“义”,也使其成为了最高标准的强身健体活动。“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礼记·大学》),“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礼记·大学》),这两句名句充分的突显着德的重要性,并且以德为先是练功习武、养生健体这样的民间游戏的首要准则。曹冬先生曾说过,“孔子的游戏思想可称为‘仁’学思想、儒学的‘仁’、‘义’思想,强化了竞技游戏中的‘泛道德’环境,对后来由‘天人合一’的思想所派生的中国古代民间游戏注重和谐的整体化伦理思想对中国竞技游戏形成协同合作、友谊第一的以群体利益为重的集体主义精神有积极影响。”在“蹴鞠”活动中,“不以亲疏,不有阿私,端心平意,莫怨其非”(《艺文类聚·刑法部·鞠城铭》),也充分的体现着德在古代体育活动的显要地位。上面这些例子,都把体育游戏的道德涵养摆在首位,而防御低人和增强体质则位居第二。在传统体育活动中,这样的极具名族特色的体育观念,是从道德至上的伦理思想演化而来的。

三、顺应自然

在汉代以后,道家的原始养生理论继承了道家的自然原则,崇尚“五禽戏”、“太极拳”等以自然为基的活动也逐渐盛行起来,完善了增强体质的理论和方法。中国的养生思想来源广泛、历史悠久,就如现存甲骨文中就有了关于预防疾病、条理生活的阐述,《尚书·洪范》中“五行”理论在《易传》中就被用于养生理论,建议人们要从精、气、神、意四个方面来进行养生。包含广泛养生思想的古代书籍还有《黄帝内经》和《吕氏春秋》,这两本书也继续发展了“五行”的思想。这个“五行”理论因为齐国的邹衍的推广,得到了人们高度的评价,又随着战国时期稷下黄老之学的发展而升华到另一个高度。

齐鲁民间体育游戏取材于生活中的日常劳动的场景、人与人相处的情节,包含着浓浓的生活气息,融入了尊老爱幼、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优良品质。这样的游戏才真正的来源于生活,贴近生活,不仅可以让玩者在闲暇至于感觉轻松有趣,更可以拓展和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增长知识、强身健体。如民间的“抓迷藏”等都有很好的体现。

总之,在中国古代东夷文明是二大文明区域当中的比较发达的,到周代建立,东夷文明最为发达的诸侯国当属齐国。齐国秉承东夷人的喜战、好斗、尚功利的生活习惯,当然这种“尚功利”也促使着东夷文明的飞速发展。这些喜战、好斗、尚功利的行为支撑着齐鲁民间游戏,也为儒学的形成以及发展奠定基础。随着后续封邦建国采用周礼的“革其礼”,儒学中的“仁”、“义”为齐鲁的民间游戏的人了重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顾民杰.齐鲁文化史中的体育游戏[J].科技信息.2011(27):604.

对齐鲁文化的认识和感悟 第2篇

一、引言

从商周到先秦,齐鲁地区历来为国家的政治经济已经文化枢纽,有着丰富的人文积淀和自然遗产。作为人文遗产重点省份,山东的三孔和泰山较早进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大自然造化与人文遗产的相互作用,使齐鲁文化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发展特色,为当地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开发提供了有利条件。整体而言,齐鲁文化对山东旅游资源的形成影响主要体现在宗教文化、建筑艺术、地域民俗这三个方面。

二、齐鲁宗教文化对山东旅游资源形成的影响

齐鲁区域宗教文化的形成,受到了殷商文化、东夷文化以及周文化的共同影响,进而形成了兼收并蓄、底蕴深厚的文化特色。不同文化类型长期融合渗透,相互影响,最终形成了崇尚自然、追求本真的道家文化,主要以阴阳五行为基础,齐鲁也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山东道教名山是当地的一大特色,无论是尊享五岳第一的泰山还是道文化悠久的崂山,这些宗教文化以不同形式表现,形成了珍贵的文化遗产以及具有道家风格的特色建筑,如泰山的碧霞祠就是其中的代表。这些道教文化名胜,是山东文化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

同时,山东还有着深厚的佛教基础,从魏晋时期佛教传入中国开始,到唐代佛教进入鼎盛时期。随着佛教在山东的传播,一些佛教建筑相继建成,成为佛教文化传播的物质载体。尤其是依托山东的自然条件,除庙宇建筑外,形成了独特的摩崖石刻以及塔林等佛教建筑,而济南长清则建有灵岩寺,被誉为“海内四大名刹”之一。灵岩寺现已成为旅游者膜拜祈福的重要名胜,对齐鲁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而有“大字鼻祖”之称的石峪石刻“泰山经”,以及摩崖石刻《纪泰山铭》,更成为国内外游客争相观摩的重要旅游资源。济南历城区石塔以单层建筑结构闻名,是齐鲁佛教文化的又一特色建筑,深受旅游者喜爱。

同时,齐鲁地区还有着悠久的_教文化,1265年_教传入山东,并在齐鲁大地得以发展繁衍,并融入当地文化之中。齐鲁区域有著名的济南南大寺、北大寺,德州有北营清真寺,与传统民俗风格迥异的_文化同样吸引了旅游者的目光,宗教文化和_风格的宗教建筑为当地旅游业带来了更多发展机遇。

三、齐鲁民俗文化对山东旅游资源形成的影响

民俗文化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这一特性正是文化旅游进行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民俗文化的形成有着历史的积淀和淘洗,是一个不断丰富、淘汰、精炼、完善的过程。齐鲁文化有着兼收并蓄的特点,从而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加之齐鲁商业历来发达,在商业交流的同时,也促进了齐鲁文化的交流和传统,同时也为外来文化的渗透和融合起到了有效的推助作用。齐鲁文化以泰山文化、黄河文化、儒家文化为代表,这些深厚的文化历史形成了齐鲁地区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由于受到不同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的影响,齐鲁各地的民俗文化也各具特色丰富多彩。在东部沿海区域,日照、长岛一线以渔业为主,为典型的外出经商特色;而山东东南部的沂蒙区域,则受到黄河文化的影响,在民间剪纸艺术、曲艺等方面有着突出的艺术成就。

这些民俗文化为山东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带来了良好基础,在当前开发的旅游项目中,主要有民俗节庆旅游、农家原生态旅游、渔家风情游、民俗博物馆、齐鲁美食文化游、齐鲁民俗艺术游等多种类型,这些旅游类型极大丰富的旅游者的出游体验。以齐鲁美食文化游为例,这是典型的民俗旅游项目之一,游客可以在农家品尝地道的山东农家饭,享受美不胜收的田园风光,在享受美食美景的同时体会当地的民俗风情,放松身心压力。而曲阜孔府的满汉全席更是世界级的美食奇珍,源源不断的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品味。齐鲁民俗旅游为山东旅游资源的的发掘注入了新活力。

四、齐鲁古建筑文化对山东旅游资源形成的影响

山东有着丰富的人文遗产,尤其是在古建筑方面形成了数不胜数的名胜古迹。这些古建筑凝聚了齐鲁文化的智慧,是了解齐鲁历史、民俗文化、地方风情的一扇窗口。在东夷文化的影响下,建筑文化得到长足发展,这些古建筑不但结构合理、造型独特,而且类型丰富,能够反映出当时政治、文化、军事、民俗等多方面的特点,同时也为现代齐鲁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不可复制的宝贵资源。

譬如著名的齐长城修建于春秋时期,规模宏大气势可观,体现出二千五百年前齐鲁人民的建筑智慧,同时也彰显春秋首霸以及战国七雄的历史雄风,更成为当今旅游者追寻历史足迹、揽胜探幽的好去处。济南长清灵岩寺特色建筑辟支塔,体现出了杰出的建筑艺术,同时又富有深厚的民俗底蕴,辟支塔以别具一格的建筑风格形成了强大的旅游号召力,成为国内外游客赴齐鲁旅游的目的地。同时,齐鲁古建筑还融合了齐国和鲁国的文化特点,反映出建筑文化兼收并蓄的特色,不但是中国古建筑领域的一支奇葩,更是开发齐鲁旅游资源、发展山东文化旅游的新途径。

五、结语

对齐鲁文化的认识和感悟 第3篇

在黄河的滋养下,齐鲁大地很早便出现了人类活动的足迹。伏羲、女娲、后羿、蚩尤、虞舜等为辉煌灿烂的先古文化做出了贡献。当时,他们被称为“东夷人”。“东夷”尽管有排除在华夏主流文化之外的意思,但毫无疑问它是黄河文明重要起源这一事实,大汶口文化就是最好的证明。

大汶口文化的年代约相当于仰韶文化的中晚期,它以泰山南北为中心遍布黄河下游南岸一带,其穿孔石斧、扁薄的石铲、鹿角质地的短柄鹤嘴锄等生产工具标志着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其墓葬中出现了男女合葬墓且墓的规模大小不一,随葬品多寡悬殊体现了其社会组织发展水平,更值得一提的是其陶器制作精美,上面刻画的陶尊文字比甲骨文早约1500年,是中国汉字的重要起源。

充足的水源,宜人的气候,平坦的地势,肥沃的土壤造就了黄河中下游古老的农业文明。在这里,人们过着聚族而居的定居生活,社会生活不仅呈现浓厚的宗法血缘关系,而且还带有鲜明的政治色彩,这为礼乐制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周礼即是重要代表。至周晚期,礼崩乐坏,诸侯争霸,经世治国成为时代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先哲深沉思考,各抒己见,中国进入了德国学者雅思贝尔斯所提出的“轴心时代”。

这时,齐鲁大地上各种思潮奔涌,最终以孔子的儒家思想胜出。儒家思想以“仁”、“礼”为核心,呈现出非常明显的政治伦理型特征,这对于农业文明社会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因此,它逐渐走出齐鲁大地,成为“经学时代”的国家正统思想。

黄河在哺育了中华文明,成就了齐鲁文化,但,她还是中国人难以释怀的忧患。所谓“华夏水患、黄河为大”,“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是其真实写照:在1946年以前的三四千年中,黄河决口泛滥达1593次,其中大规模的改道有6次。山东更是深受黄河灾害之影响:

由于地处下游入海口,几乎每一次黄河决口改道,齐鲁大地都会成为泽国,这在距离现在最近的一次大改道上体现得非常明显。

1855年,黄河在河南兰阳铜瓦厢决口后,如脱缰野马四处奔流,终夺山东大清河入海,山东近一半地区为黄水所淹没。由于时处晚清多事之秋,黄河治理陷入混乱,灾难持续了近百年。在天灾人祸的持续打击下,黄河沿岸地区人口流徙,经济衰退,百姓谈“黄”而色变。近代史上掀起的一次又一次山东人“闯关东”浪潮就与黄河水灾密切相关。

由于河床为黄河所侵占,大清河两岸的繁华景象顿然消失。沟通南北的大运河,受黄水侵灌,淤积严重,济宁、聊城、临清等得运河之利的城镇逐渐衰落,加上近代化因素的影响,山东一省的经济重心逐渐由黄运地区转向了沿海。这一格局延续至今。

山东人在享受着黄河母亲般慈爱的同时,也不得不承受着她时而暴虐的性格。他们生于斯长于斯,血脉与黄河紧紧相连,不仅淳朴、豪爽的性格得益于黄河的滋养,而且生活的方方面面也与她密不可分:

鲁菜作为中国四大菜系之一,是黄河流域烹饪文化的重要代表。鲁菜中的糖醋鲤鱼堪称经典,色如琥珀,外焦里嫩,兼具香酥、酸、甜、咸的独特风味。这道传统名菜所用的主材就是黄河鲤鱼,它生长在黄河深水处,头尾金黄,全身鳞亮,肉质肥嫩,没有母亲河的慷慨馈赠,我们难以品尝到如此美味。

“沙土布袋”是黄河岸边儿童的摇篮,也是他们的被褥。选取黄河岸边淤积的细沙土,在阳光下暴晒数日,再用细筛子筛出,放到铸铁土锅内炒,等到其温温吞吞时,装在用棉布缝制的布袋里。把小孩放在在里面,仅露出头与手,小孩拉尿了,只需换土便罢。老人们说:“泥娃娃睡沙,消炎败火,不落毛病。”多少孩子都是听着这样的摇篮曲枕着黄河涛声甜蜜地进入梦乡啊:“黄河的小孩呀,真有福。穿上呀,不出屋”。

在黄河岸边,最具特色的民居应数台房。在滨州市近郊的黄河滩上,有的人家自生男丁之日起即垫房台,每垫一层,任风雨为之夯实,积年累月,时作时辍,二十余年成一台,正好为成年的儿郎造房娶妻。这里更有一种特别的台房,叫“垛房”或者“四角青”,其土坯墙壁的四角特意用砖砌成四个垛柱,洪水来时,主人事先将墙壁推倒,人爬到房顶避水,房子就成了一座孤立的“桥”,洪水过后,重新垒墙筑壁,仍可居住。而没拆墙的房子必被洪水冲倒。人们戏称之为“过水房”、“墙倒屋不塌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