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 感谢支持
当前位置:学习啦 感悟 正文内容

亚运会感悟200字(优选3篇)

小编整理 | 日期:2023-11-15 13:42:31

亚运会感悟200字 第1篇

亚运会演讲稿

广州亚运,在期许的眼光中渐行渐近。5天后,精彩绽放,霎时惊艳。

广州给亚运会一个惊喜,亚运会给广州一次机遇:一次展示作为开放的、国际化的、宜业宜居的现代化城市的机遇;一次励精图治、求新求变、超越自我的机遇。亚运为抓手,协力同治,广州无时无刻不在“变”:路变宽了,水变清了,天变蓝了,房变靓了,城变美了,场馆变多了……全方位、多维度的变化,令广州生机勃发,新姿焕然。

新建或改扩建40多条集散道路;新建4条总轨道交通;建成公里的BRT项目;完成城市交通整治20项工程和24条主干道的道路中修;斥资80亿元进行体育场馆建设、改造,设置了53个比赛场馆、17个训练场馆。亚运城、奥体中心、天河体育中心等一大批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环境优美的体育场馆将为本届亚运会比赛提供最可靠的保证。

如果果说亚运会是一场盛大的“PARTY”,那么所有的运动员、裁判员、工作人员、志愿者以及每一个观众,都将是这场欢宴的主角。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有了文明的观众和观众的文明,奥林匹克的精神才真正得以展现和提升。

广州人历来有着热情好客的传统,从每年两届的广交会,到有着“文化奥林匹克”之称的九艺节;从商店里始终微笑的服务员,到有着包容胸怀的普通市民,热情服务、礼貌待客早已成为广州一张重要的城市名片。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城市精神将有助于广州人做好东道主,当文明观众,从而将礼仪之邦的精神风貌展现给世人。

要做一个文明的观众,其一须“观看有礼”。现代体育比赛是一种文明的展示,观看比赛更是一种高雅的精神享受。热情、有序、尊重,礼仪就是每一个观众最好的“入场券”,也是展现个人素质和东道主形象的最好方式。广州人不缺乏热情和激情,在观赛中,需在一种有序的氛围中散发这种热情和激情。每一个比赛场馆,每一项亚运赛事,都有各种约定俗成的文明礼仪,比如说,赛前应尽量提前入场,赛中不要让手中的闪光灯干扰选手比赛,赛后退场时随身捎上垃圾袋……一个整洁有序的观赛环境,靠的就是观众的文明。

热情有序中还须学会尊重。奥林匹克的精髓就是尊重、友谊、平等、不歧视,做一个文明的观众,就要对运动员、裁判员给予最大的'尊重、理解和宽容。体育无国界,无论什么赛事,无论来自哪里的运动员,我们都当发自内心地为其加油喝彩。

其二要“欣赏有道”。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做一个文明的观众,还当熟悉比赛的基本规则,什么时候能鼓掌,什么时候不能出声,都应做到心中有数。否则不但会影响运动员的水平发挥,还会破坏体育比赛的美感。比如说,当跳水运动员正走上跳板或跳台,等待裁判员发令起跳时,却突然传来观众的掌声,这就不是“加油”,而是干扰了。因而,“加油”要加到点子上,鼓劲要鼓在需要时,只有学会并懂得欣赏比赛,了解观看各种比赛的礼仪,才能在竞技体育中获得情感的升华和审美的愉悦。

古人云: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作为东道主,广州人的热情服务体现在迎接五湖四海的嘉宾中,广州人的礼仪风范体现在文明观赛中。让我们携起手来,做一个文明有礼的广州人,为广州亚运添彩,向世界展现一个现代文明的广州城市形象。亚运会,不仅是一场全亚洲的体育盛会,更因它将留下大量有形的、无形的“亚运遗产”而让广州站在新的起点,开启新的征程。

亚运会感悟200字 第2篇

“等你来,一起来,钱江潮涌澎湃热情豪迈;等你来,一起来,感受西子湖畔翠谷花海……”2023年9月23日晚,随着一声声倒计时,中国人民期盼已久的亚运_终于在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点燃,中国也正式进入了亚运时间。16天16晚的体育盛会,展现着亚洲各国健儿的矫健身姿,更体现了中国辉煌的发展成就和每一位中国人昂扬向上,拼搏奋斗的精神面貌,拉近了中国人民、中国运动员和亚洲各国人民、各国运动员之间的距离,也使世界各国人民加深了对中国的了解。从去年的中秋之约变成今年的秋分之诺,变的是时间,不变的是我们相聚“浙”里,让梦远“杭”的共同期待。

丹桂飘香,岁稔年丰——相聚“浙”里,亚运会的“中华底蕴”让梦远“杭”。

每个中国人都会为悠久的历史文化而自豪。本次亚运会吉祥物“江南忆”,名字取自白居易《忆江南》诗中“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一句,是一组在造型上融入满满“未来科技感”的机器人,它由“琮琮”“莲莲”“宸宸”三位成员组成,分别取材于文物“玉琮”、西湖“莲叶”、大运河“拱宸桥”,同时将被誉为“中华文明的曙光”的良渚文化和独特的江南风韵融入其中,为世界呈现出亚运会现代科技与中国文化的“双向奔赴”。正值秋分节气,亚运会的筹备到表演,展现了人民在收获季节的憧憬与喜悦,弘扬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从钱塘江畔的江南水乡,到奥体中心体育场的“莲花瓣中”;从西子湖边的“淡妆浓抹”,到火炬“薪火”的手手相传;从《嗨,亚运》的盛大播出,到奖牌“湖山”的陆续官宣,一个个文化符号,用“诗画江南”之笔不断为杭州亚运会“上色”,在“浙”里汇集世界的焦点,展现“诗画江南、活力浙江”的独特魅力,打造国家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让“中华底蕴”随梦远“杭”。

钱塘记忆,科技跃动——相聚“浙”里,亚运会的“中国成就”让梦远“杭”。

每个中国人都会为伟大的发展成就而自豪。杭州地铁“亚运号”专列的乘风而生,复兴号亚运智能动车组串联起6个办赛城市,赛事场馆内3D GIS(三维地理信息系统)、BIM(建筑信息模型)、IoT(物联网)和5G等技术的巧妙应用,一系列的令人直呼“硬核”的基建,充满了“赛博朋克”未来感,现代化科技让我们看得见、摸得着城市“颜值”的持续攀升,基础设施的愈发完善。开幕式表演中更是展示了一系列创新伟大成就:创造性地采用了“数字点火”的方式,超过1亿的“数字火炬手”汇聚到钱塘江上共同点燃主火炬,开幕式上别样的绚烂“数字烟花”盛景震撼了世界。中国的发展成就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和人民的艰苦奋斗,相信以此次亚运会为契机,中国人民更会不断勉励自我,团结一心,在未来的道路上书写新的辉煌。

浙江精神,时代脉搏——相聚“浙”里,亚运会的“亚洲舞台”让梦远“杭”。

每个中国人都会为开放的包容心态而自豪。这次盛会不仅是中国人民的盛会,更是亚洲人民的盛会,45个国家的健儿来到中国,打破以往的隔阂,消弭长久的矛盾。在这里,只有和平,没有战争。在这里,只有微笑,没有悲鸣。在这里,只有喝彩,没有炮火。56个亚运竞赛场馆将“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理念深入应用到场馆的每一处,成为展示大国文明和海纳百川的大舞台,是“中国”和“世界”的交融呼应。开幕式上,五星红旗入场BGM是我爱你中国,引起全场合唱,引发观众共鸣,感动无数国人,体现了中国人民对祖国饱含的赤诚热爱与对和平盛世的骄傲自豪,也表达了愿与全亚洲和平相处的美好愿望。潮起亚细亚的表演,也和现在我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相契合。同时,开幕式上的“_”点燃,也彰显着诗画江南、数智杭州的开放与魅力,传递着东方大国不畏挑战、共迎美好和勇往直前的期许,表达对和平、团结、梦想、传承、勇气和力量的赞美。当今的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姿态和大国担当,为全人类的命运提供中国智慧,而每一位中国人都展现出大国公民的包容和素养。

亚运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的盛会、健儿的盛会,更是一场文化的盛会、交流的盛会。“浙”里,是运动健儿梦想绽放的舞台,也是逐梦未来,让梦远“杭”的新起点。未来之途,大国之光将恒久闪耀,中国力量将持久绽放。让我们为每一位运动健儿喝彩,向亚洲展现新时代中国人包容开放的大国心态,向亚洲展现新时代中国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采!

亚运会感悟200字 第3篇

1、印度新德里,1951,红色太阳。

2、菲律宾马尼拉,1954,永远向前。

3、日本东京,1958,生命的天空。

4、印尼雅加达,1962,翱翔吧!朋友。

5、泰国曼谷,1966,光明!自由!

6、泰国曼谷,1970,_之光。

7、伊朗德黑兰,1974,橄榄永久绿色。

8、泰国曼谷,1978,不一样的国度,共同的精神。

9、印度新德里,1982,让激情永远存心。

10、韩国汉城,1986,腾飞的起点。

11、中国北京,1990,团结、友谊、进步。

12、日本广岛,1994,亚洲人的`融合。

13、泰国曼谷,,友谊不分国界。

14、韩国釜山,20xx NewVision,New AsiaOne Asia Global Busan.

15、20xx,你生活中的运动会。

16、20xx,一起来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