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 感谢支持
当前位置:学习啦 格言 正文内容

纪检监察人物故事(4篇)

小编整理 | 日期:2023-12-23 08:01:46

纪检监察人物故事 第1篇

无论是在雪域高原的边防连任排长,还是在绿洲垦区的人武部当参谋,无论是在达坂城镇作基层干部,还是加入纪检监察战线成为一名执纪尖兵,梁超总是干一行、爱一行。

2018年底,为推动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向基层延伸,乌鲁木齐市各区(县)监察委员会派出片区(街道、乡镇)监察办公室正式挂牌成立。梁超也成为了达坂城镇纪委的兼职委员。2019年11月,梁超正式成为了达坂城区监察委员会派出达坂城镇监察办公室的一名监察员。

作为监察员,需要正确行使监督、调查、处置职能,面对本领考验,梁超没有畏惧。达坂城镇纪委书记、监察办主任丁春梅回忆说:“梁超学习特别认真,无论是集中培训还是业务实操,他从没落下过一堂课。”

在梁超的办公室里,一本本业务学习资料放在案头。他在《党员学习笔记本》上记下了这样一句话:“应对挑战要出实招硬招,坚定信心,激发斗志,有力推动工作。”

达坂城镇纪委监察办人手少,但按照工作规范,谈话、调查取证等环节都需要两名以上工作人员一同开展工作。2020年的夏天,该镇在查办一起案件过程中,一天要去三四个地点调取证据,每个点他都得去,有人建议有些地方让别人去就行,梁超却说,多跑跑腿没啥,收集证据很关键,不能有一丝马虎,只有这样才能把案子办成铁案。

纪检监察人物故事 第2篇

初春的夜晚,耿马自治县纪委县监委案件审理室依然灯火通明,唐定生和同事还在忙于审理一起严重违纪案件。

由于该案涉及人员多,案情复杂、敏感,调查工作难度极大。唐定生临危受命参与该案的提前介入工作,负责站在案件审理的角度,把好调查工作的方向。他便与同事一起加班加点,及时熟悉案情,审查证据材料,出良议、献良策,为案件定性、取证方向及案件突破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这一切忙完,回到家已是凌晨两点多,而妻子和孩子都还没睡,一直在等他回来。唐定生的妻子表示:“曾经一起在检察战线上奋斗,我深知丈夫对反腐工作的热爱,如今他成为纪检监察干部,为他感到高兴和自豪,也会义无反顾地支持他、理解他。”

有了家人的支持,唐定生全心全意投入工作,审查案件材料、撰写审理报告、与涉案人员见面谈话……

一边,是亲爱的家人;一边,是热爱的工作。唐定生用自己的执着和坚持,平衡好了家庭和事业。唐定生说:“我是一名纪检监察干部,我要对得起组织的信任。对家人,我愿用我的爱、用一生去弥补。”

时光荏苒,岁月更替。50多岁纪检监察“老兵”唐定生青春虽已远去,但热血依旧,铁骨铮铮敢于碰硬、铁面执纪不辱使命、无怨无悔倾情奉献,在平凡的生活和岗位中勇往直前,以实际行动诠释一名_员的信念和追求,用青春和汗水书写一名纪检监察干部的忠诚干净担当。(刘冉冉)

纪检监察人物故事 第3篇

丝路要驿达坂城,曾因西部民歌《达坂城的姑娘》而名扬四海。风车旋转、驼奶甘醇、大豆飘香、雪菊芬芳……产业带动为生活在这里的农牧民增收致富带来了更多机遇,这其中也凝结着许多纪检监察干部在一线保驾护航的汗水。

达坂村是梁超除了办公室之外最常去的地方,那是他对口监督的村。查看“四议两公开”工作台账,向村监察信息员详细了解监督经过,田间地头、百姓屋里常能看到梁超的身影,脚下沾满泥土,心中沉淀真情,在梁超的带领下,达坂城镇纪委监察办把监督触角延伸到百姓身边、多听群众知心话,多知群众烦心事,及时监督纠正群众怨气背后政策落实的不到位,严肃查处群众面带难色后面的“微腐败”,让群众感受到纪检监察工作就在身边。

百姓的小事在梁超心里都是大事。当得知达坂村新安装了太阳能路灯,梁超白天到村委会核实项目资金使用情况,晚上又把130余盏新装路灯挨个查看了一边,确保这项“惠民”工程把钱花在“刀刃上”,把事办到百姓“心坎上”。

“他在生活上非常俭朴,从不讲究吃穿。但他看到来办事的干部群众没处坐,他就自掏腰包买了张沙发放在办公室里。”95后年轻干部肖雅钟提起与梁超共事的往事,依然历历在目,“他心里从没有自己享福,却从来看不得群众受苦。”

“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最大的‘德’应表现在对事业的热爱,对群众的感情和对工作的责任心上。在基层的锻炼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要想干好应具有‘四心’,那就是崇高的事业心、热心、诚心、细心。”梁超在生前曾这样总结自己的基层工作体会。戒骄戒躁,根植基层沃土,只争朝夕,不负韶华,梁超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这份诺言。

2021年1月,梁超被追授“自治区优秀_员”称号。如今,这份沉甸甸的荣誉始终激励着梁超生前的同事们,在新时代的号角中接续奋斗,在纪检监察工作中创造新的业绩。

纪检监察人物故事 第4篇

在纪检监察室工作8个月后,鉴于唐定生对刑事审查起诉、刑事审判工作的了解,他被调整至县纪委县监委案件审理室工作。至此,唐定生整日与堆积如山的案卷相伴,与凝结在文字中的正邪较量,敢于“挑刺”、深入“挑刺”,严把每一道程序、抓牢每一个细节,守住案件质量“生命线”。

列事件要素,检查错误行为发生的全过程是否清楚明了;列证据清单,核查证据链条是否完整闭合;做对比图,检验不同涉案人员对同一违纪违法行为各构成案件要素的言词证据是否相符……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唐定生如同老师批改作业一样,从行文、格式、内容这些细枝末节入手,在定性量纪上、条规引用上、证据材料是否能锁定违纪事实、手续是否完备等方面予以严格审核把关。“每次送卷宗给唐定生,他都是看了又看、审了又审,哪怕就是几个字的表述不当,他都要‘揪’出来。”谈起审案经历,办案人员称只有唐定生这道“关卡”过了,才敢长舒一口气。

“该案件对违纪行为获得的经济利益认定证据不充分,请继续补充调查。”“调取证据清单只有1名调查人员签名,请认真校对。”为使案件质量经得起检验,唐定生坚持对个案开展全面“体检”,根据具体问题进行梳理分析,作出单项“诊断”,出具“一事一提醒”清单,在点出问题的同时,提出整改建议、整改时限,引导办案人员在实践中学、在实践中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