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 感谢支持
当前位置:学习啦 格言 正文内容

何梅的故事感想(实用3篇)

小编整理 | 日期:2023-11-26 15:08:24

何梅的故事感想 第1篇

《说文解字》云:“德者,得也。德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也”。何老师说只有认认真真的把课上好,让学生有所“得”,才是最大的师德体现,师德的光辉才会持续闪烁。因此,哪怕是简单的试卷讲解,都会挑出重点题型制作PPT,做好学生的试卷考察学生的能力迁移训练,会认真的分析学情,琢磨教学方法,用怎样的方式才会让学生有收获,对于教学的思考从踏上教育工作的那天起从未停止。

从教十余载,何老师经常说“讲台就像是自己的一个疗治台”,生活中遇到的坎坷挫折,狂风暴雨、身体病痛,从踏上讲台那一刻起,就全部都抛到了脑后,眼里心里全是课堂,全是学生。2011年,何老师脚踝骨折时,她并没有请过一天假,每天拄着拐杖准时准点的进入教室为学生上课;疫情期间感染后的何老师,为了不耽误学生的课程,戴着双层口罩坚持为学生上课,一节课下来汗水湿透衣背……类似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很多,何老师始终坚信那个讲台赋予教师的精神力量会抵挡一切外在的伤痛。

关爱学生,是教师最真的品性

在何老师的教育专著《我的语文教育之路》中写过“天上的星忽明忽暗,学生正如那星,有弱有强,你的微光,我来点亮。”何老师的学生说她一直在找各种形式、各种机会去了解学生。

何老师担任班主任工作时,曾制作了一个特殊的表格,不是为了调查学生的成绩好坏,而是了解学生从小到大他们的兴趣、爱好、特长等,也因此她发现了她的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都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收获过的奖项、有着自己的兴趣、特长、爱好……看着无数的奖状,奖牌、奖杯的堆叠,真心感受到,如果有心,便会发现每一个学生都是优秀的,哪怕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班级也会发现这个班宝藏的一面,这一切源于教师对学生的爱。

2020年初突发疫情,何老师组织了班里的同学向抗疫英雄致敬的献诗活动,组织线上主题班会,最后她还亲自到教室里给学生录了视频,同学们纷纷留言,想念教室,想念何老师……学生由衷的想念教室,想念老师,这真是对人师最大的褒奖。教育是向美而生的事业,师生彼此钦慕,才能相互成全。担任班主任工作11年,深受学生、家长 喜爱,多次获得优秀班主任的荣誉称号,所带班级多次获得优秀班集体、文明班级、先进团支部的荣誉称号。2020年9月被安顺市教育局评为安顺市优秀班主任。所带班级多次获得“文明班级 ”称号、班级风采展示、班级文化建设、书香校园等活动获得第一名。

教师的工作平凡而有趣,只要用心用爱就能不断的发现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何老师一直以来没有停止过用笔记录自己在这条教育路上遇见的风景,发表了数十篇教育案例,十几篇德育类的论文,工作中常常用文字记录学生的点滴瞬间,这无疑不是一次次对学生爱意的表达。

 不断提升,是教师不懈的追求

教师的工作为美而生,向美而行,包含着太多丰富内涵,需要用一生去挖掘,唯有这样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道路才会走得更顺畅。教师需要在学识、心智都不断修炼,成为更好的教育者。何梅老师一直在反问自己,老师是专业技术人才,老师的岗位是专业技术岗,我是否专业?我如何变得专业?有多年教学经验就等于专业吗?因此在何老师的工作之余认真积极的参加各类研修,专注于研修内容,线上的课她经常录频后反复学习,认真的在“暂停”“播放”中做好听课笔记,了解自身教学经验之外的教学专业知识。

专业上不断钻研,探索创新,与时俱进;教学中利用语文学科的优势,语文教学内容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成为有家国情怀、责任担当有文化自信的卓越学生。其中撰写了并发表了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论文 8 篇 《传承红色基因,提升语文课的育人功能》《在地坛感受生命的坚强》 《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融入爱国主义教育》,近年来,带领学校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并完成市级课题 2 项,在本校及校外开展示范课、专题讲座 20 余次,担任各级各类活动专家评审 10 余次。指导师范院校本科生、研究生及本校、外校青年教师发展 14 名。

心智上不断磨炼、总结反思,不断成熟;近几年来,何老师于2020年在学校开设德育类校本课程《安顺红色旅游文化选讲》后更名为《红色安顺》,依托本土资源,打造富有特色的红色文化课程。在负责的班主任队伍建设时,在工作中与科研工作结合完成了《高中智慧型班主任队伍建设研究》结题工作。从2019年起至今主持、参与了4项课题研究工作,取得了3项教育科研成果奖。

何梅老师在自身的专业发展、学生发展、教师发展方面都不懈努力,同时也在学校的特色育人文化发展建设中,积极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在学校升类工作中作为学生发展领域负责人,整理总结学生发展特色工作,得到评估专家一直称赞与好评。

何梅老师说2023年5月成为教育部“中小学学科领军教师”培养对象后深感肩上的责任之重,在之后的工作中要更加努力,做好表率,以身示范,成为更好的自己,在教育的道路上踏实的走好每一步,坚守初心,真正的发挥示范作用。

何梅的故事感想 第2篇

2006年,何梅被分配到赫章县朱明乡磨角小学。

当时,农村家庭普遍比较困难,交通不便,有的学生每天要走很远的山路上学,中午没有时间回家,就自带洋芋作为午餐充饥。少数家庭较困难的,连午餐充饥的洋芋都没有,要挨到下午放学才能回家吃饭。何梅就经常喊来学生和自己一起用餐。某一次,有个孩子一边吃一边说:“老师,我妈妈外出打工了,我很久没有吃到这么香的饭了。老师,你就当我的妈妈吧!”

有一次,朱明乡遭遇瓢泼大雨,何梅担心学校附近的小河涨水,孩子们上学有安全隐患,于是她只身一人跑到河边接孩子们过河,下午放学后,又把孩子们一个个平安送过河去。

何梅说:“那时我虽然没结婚,但我会情不自禁地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那种爱的感受真的很神奇,促使我不断去体验幸福与美好!”

2012年,何梅调到赫章县城关镇中心幼儿园工作。

从小学教师转岗成为幼儿教师,以前所用到的教学方法全不凑效,刚入园的小班宝贝们哭成一团,哄好这个,那个又哭了;这边的在跳舞,那边的却在打闹……

有位由爷爷奶奶照顾的留守儿童,刚来幼儿园时常常要人背,不然就哭闹。何梅就天天背着他,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让孩子过渡适应。

“要有慈母般的爱心,凡事不厌的心态,才能让孩子们健康成长。”这是何梅成为幼儿教师后的体会。

有位孩子的爸爸妈妈离婚了,平时由奶奶照顾,缺少父爱和母爱,孩子在学校很孤僻,爱哭闹。何梅了解了情况后,主动找孩子经常交流沟通,细心观察孩子的行为表现。她发现这位小朋友喜爱画画,擅长于讲述绘本故事。何梅就找机会展示孩子的绘画作品,让孩子在小朋友们面前讲绘本故事,并给予激励和表扬,渐渐地这个孩子爱笑了、自信了、合群了……

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人言道,爱是教育的起点,何梅就是这样,用平凡之举诠释了教师的神圣之爱。

何梅的故事感想 第3篇

“房屋晃动了,我的第一感应就是地震,就在那瞬间,我想到距离安全出口最远的大二班在二楼最边上,如果房屋倒塌,肯定要从最边上开始,那里是最危险的。”何梅回忆起当天的场景,仍有些激动,“我在办公室里喊了声‘地震了’就拔腿跑到大二班。”

从视频监控上看,何梅进入教室的时间是11:18:07。

进入教室后,何梅看到大部分孩子都按照平时演练的要求藏到了课桌下,少数孩子的头还露在外边。何梅赶紧帮助他们把头藏到课桌下去,并安抚孩子们说:“不要慌张,要听老师的指令安全撤离。”

几秒之后,房屋晃动幅度小了。

“这时候是撤离的最佳时机,否则,余震一来,孩子们的危险系数非常大。”何梅回忆道。

在和同事王礼春简单沟通后,大二班开始了撤离工作。

监控显示,第一个孩子在老师的保护下走出教室的时间是11:18:23,紧接着,何梅护着孩子冲出教室后便背靠阳台的护墙,两手不停的护着孩子们,监控显示最后一位小朋友跨出教室门的时间是11:18:40。

11:18:57,大二班的孩子们全部撤离到操场,整个撤离过程不超过1分钟。

在问到是什么力量驱使她如此奋不顾身的保护孩子安全的时候,何梅说:“我是一名党员,我对党旗宣誓过,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另外,就是平时养成事事冲在前头的好习惯。”

“何梅以_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关键时刻身先士卒,兑现了入党誓词。”这是赫章县教育局局长王琳对何梅的评价。

以行动回答何为师者

与何梅同为赫章人的文朝荣,以“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愚公移山、改变面貌、造福子孙”的精神,带领全村老百姓将“苦甲天下”的海雀重塑成了林茂粮丰的美丽村庄,获得“全国优秀_员”“时代楷模”“最美奋斗者”等认可。在何梅心中,这位优秀同乡的精神和事迹深深感染、激励着自己。

2019年,何梅怀孕流产,按规定她可以请假15天。但她3天后就回到工作岗位。同事问她:“你咋不多休息几天再上班呀?”

何梅笑着说:“文朝荣为海雀村的发展奉献了一生,我只为孩子的成长奉献了几天病假啊!”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虽然没能到想去的抗疫一线,但何梅用孩子们喜欢的动画剪纸素材创作了一套生动有趣的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剪纸作品,用孩子们感兴趣的方式讲解疫情防控基本知识。

近段时间,何梅被调整到办公室工作、辅助抓好安全工作,经常加班到深夜,压力大、休息少,但何梅却总是劲头十足地忙碌着。

“高强度的工作正是锤炼一个人意志的最佳条件,也是弘扬文朝荣精神的好时机。”何梅说。

按照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何梅一丝不苟与全园教师一起坚持每周开展一次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安全主题教育活动,每月开展一次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每学期开展一次防震演练;采取主题班会、家访、电话、微信、告家长一封信、发放各类安全宣传画册等方式,开展安全知识宣传活动,切实提高家长对孩子的安全保护能力和意识。

何梅说:“我们幼儿园是老旧园,安全隐患相对多一些,孩子们年龄小,要多进行安全教育和逃生演练,提高孩子自我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