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 感谢支持
当前位置:学习啦 格言 正文内容

很感人的故事简短(优选6篇)

小编整理 | 日期:2024-03-13 11:58:05

很感人的故事简短 第1篇

一、父爱从来最完整

她小时候始终没有弄明白,她的母亲为什么要嫁给一个患有小儿麻痹症的男人。这个男人后来还成了她父亲。她还小的时候,她父亲一直螺旋着腿,走路一瘸一瘸,样子及其滑稽可笑。为此,她常常暗自伤心,为母亲的选择,也是为自己那点可怜的自尊。

父亲性格开朗,一点点开心事就会惹得他哈哈大笑。因为父亲不能下地劳作,母亲把临胡同的一间小屋改成了卖酒的小店。这样一来,每天父亲都乐呵呵地坐在小店里,望着来来往往的人群。

不知道是因为人们可怜父亲是个残疾人,还是因为父亲爱笑,小店的生意一直很好。每当,她放学回家的时候,父亲总会张开那并不结实的臂膀,想要抱抱她。她则故意绕开他的臂膀。毕竟父亲张开臂膀,半蹲在小店门口的样子太“不堪入目”了。但是,父亲丝毫没有责怪她,还一个劲地和人讲,我闺女越来越有个性了,太像自己啦。父亲说这话的时候,丝毫没有在意她此时心里在“咬牙切齿”。

当然,父亲和她从未真正深情地拥抱过,更不要说,她主动扑到父亲怀里,像一飞女孩儿那样撒撒娇。

她从不把自己的父亲介绍给同学和老师。有一回,老师来家里做家访。老师的前脚刚跨入门槛,后脚还在胡同的时候,她就抢先说,老师,这是我家请来的卖酒师傅。父亲笑了笑,一个劲地夸她懂事,主动给老师端茶送水,还告诉老师说,她的父母都出门劳作去了。

每到放暑假的时候,她都拒绝其他的同学来自己家里玩。可她又爱玩爱闹,一刻也闲不住。于是,她经常和同学去附近山林里玩躲猫猫游戏。

在她8岁的时候,父亲的右腿病得严重,不得已到医院进行了一次矫正手术。手术还算成功,不过很长一段时间,父亲都需要借助一根拐杖才可以行走。这时候的他,走路的样子更加难看了。

也就是这年暑假,她和同学在躲猫猫的时候,不小心脚下一滑,整个身子滑到了一个陡峭的斜坡上,她紧紧抓住一株灌木,进退不得。父亲闻讯赶来,看着峭壁上的她,使劲爬到了峭壁顶端,蹲了下来,伸手去抓她的手臂。可,无论父亲如何努力,手也够不着她的手臂。

她几乎绝望了,她恨透了父亲,换做任何正常人,绝对会够得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她感觉死亡之神向自己靠拢。

“快,抓住拐杖。”他把拐杖和手臂绑在了一起,向她伸过来。

她抓出拐杖,他使劲一用力,她就和死神擦肩而过,平安地爬到了峭壁顶端。

她本以为父亲会责怪她。可是父亲没有,脸上却冒出了豆大的汗珠。原来,因为蹲的时间过久,加上用力过猛,父亲刚做过矫正手术的右腿再次变形了。

后来,母亲和邻居把父亲抬到了医院。医生说,他右腿刚愈合的伤口崩裂了,将终身依靠拐杖行走。母亲狠狠地瞪着她:“你啊——你”。父亲脸上依旧堆着笑,只是气若游丝:“不怪她,她还是个孩子,不懂事。”

听着父亲气若游丝的声音,她的心哆嗦了一下。抓起父亲的手,撕心裂肺地喊了一声“爸爸”,扑在父亲的身上。

后来,她也允许父亲来学校看她。但父亲从未去学校找过她。只是每天放学,胡同的小店门口,她不再拒绝父亲展开的臂膀。

她高中毕业后,未能考取一所满意的大学,她把自己锁在小屋里。那是一个不眠之夜,父亲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父亲拄着拐,在屋里来来回回踱步,“笃,笃,笃”的拐杖叩击地板的声音在夜里格外清晰刺耳。这声音一直响到清晨,出门去,顺着胡同越走越远。

“要不,报名去参军吧。”第二天傍晚时分,父亲推开她的屋门,手里举着一张报名表,说。

她茫然。

“知道自己考砸了是一回事,但更重要的一回事是接受自己考砸了。当我小时候知道了自己和别人的不一样,那一刻,你知道,我的心情有多么糟糕吗?后来我长大了,我知道命运将要留给我一个永恒的伤疤,而我不能每天对着伤疤哭泣,我唯一能做的是微笑,因为只有微笑的人才可以看到阳光。只有自己对着生活微笑,生活才会对自己微笑;你对命运微笑,命运也就对你微笑。”父亲给她做了个鼓励的手势:“要去上一个普通大学还是去参军,想通了告诉我。”

最后,她决定参军,还顺利通过了体检。前往军营的那一天,她坚持不要父亲送,她怕父亲跟不上送别的队伍。

就在她踏上军旅专列的那一刻,一转身,她发现了父亲。父亲就站在站台一隅,螺旋着腿,拄着拐,微笑着。那滑稽可笑的样子,此刻是她看过最美的风景。那斜倚的拐杖,似乎也笑了,撞击着她的心灵,朦胧了她的视线。

她知道自己已经接过了父亲微笑的生活,心里那些脆弱的地方日渐坚强起来。她知道,以后每一天的军旅生涯,有了父亲的微笑,她不再觉得有多苦,不再恐惧。

那一刻,她深深懂得,所有的父亲都饱含着父爱,即使有些父亲有残缺,但父爱不会因为残缺而暗淡。

二、我的娘

南方人喊自己的妈妈为“妈咪。”这样喊听起来洋气,听起来亲密。北方人喊自己的妈妈喊“娘,”这样喊,听起来好像有点“土鳖”。地方风俗习惯,我喊我的妈妈也是土鳖的喊法,“娘!”听着很土鳖却很贴心的称呼!

老娘,老了!过了今年就到古来西的年龄。老娘,真的老了,劳累一生的老娘,满脸的皱纹已经占据了她全部的额头!老娘,的确老了,岁月摧白了她头上的黑发,时光带走了她的青春年化!

老娘老了吗?是的,她老了。但是她的关爱自己子女的心还没老,她一心为家的爱没有少,她唯一少的就是时光!那无情的时光!

去年,过年到温州见了自己三年没见的老娘,老娘快到古来稀的年龄了,还坚持在外打工,用她的话说“自己能挣点钱就挣点,可以减轻我在城市中的压力,以后老了能少找自己的孩子要钱,省的以后再城里我为钱发愁!”我当时并没有感觉到什么,认为自己的老娘一辈子是个“老苦命!”

很感人的故事简短 第2篇

她不了解那种艰难和艰苦,因为她的父亲是一座省会城市的市长,她的生活从出生就被打上了优越的烙印。她猜测着,和她素不相识的他为什么会出手救她,是真的无私坦荡,还是别有用心?她这样想不是没有理由的。因为她特别的家庭背景,加上她漂亮的容貌和出众的身材气质,从进入这所大学后,她就成为众多异性追求的目标。在真情假爱的追求声中,她淡然从容地拒绝着。她懂得,在这个追求实际的年代,爱情有时候也无奈地沦陷为实现某种目的的手段,而她心目中的爱情是圣洁纯净得毫无瑕疵的。

出院后,她找到了他,执意邀请他一起吃饭,以表达自己的谢意,他却平淡地说了一句没什么,转身就走开了。他的回绝让她感觉到自尊心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室友纷纷建议她教训教训不知好歹的他。

一周后,在食堂吃晚饭时,她和3名室友坐到他面前,没等她和他说话,她的一名室友对他说道:“我发现你每次只吃咸菜和馒头,如果不嫌弃的话,我这些剩饭剩菜给你改善改善。”说着,不等他做出反应就把手中的饭盒向他伸过去,他愣怔了一下后,接过饭盒将饭菜倒进自己的饭盒,说声谢谢,便埋头吃起来。她和其他室友对视了一眼,一窝蜂似的把饭盒摆到他面前,他风卷残云般一扫而光后,站起身,说了句“多谢各位”后就走开了。看着他的背影,有室友惊诧道:“他咋这么能吃呢?平时他能吃饱饭吗?”她只觉得心底有一股酸涩。

心底有花儿悄然绽开,她知道,她爱上了他。她开始向他展开爱情进攻,他则找各种理由拒绝着:“如果你只是为了感谢我,这个玩笑就开大了”、“你和我之间隔着太多东西,我不适合你”、“我的未来在家乡的小山村,那里非常清苦。你的未来是高楼大厦、灯红酒绿的都市”……

在她锲而不舍的追求中,他们的胳膊挽在了一起。虽然她和他几乎完全不同的成长背景让他们之间有着很多差异,但在爱的融合下,她自然的迁就着他,靠近着他,一切都变得曼妙而美丽。

很快,距离大学毕业越来越近了,她希望毕业后他能够同她去她长大的那座城市共同创造两个人的未来;而他却坚定地表示,毕业后他要回到家乡的大山深处做一名教师。

一次次争论、一次次互不相让。

毕业的日子终于到了,到处弥漫着离别的忧伤。她几乎是哀求着他:“从小到大,我一直是父母掌心里的宝贝,被身边的人娇宠着。自从遇到你,我开始不断努力地改变着自己,让自己适应着你。我为你做出了那么多的牺牲,难道你就不可以为我让步一次吗?”他神色凄凉,但语气仍旧异常坚定:“我答应过家乡父老,毕业后一定要回去的,我不能言而无信。”泪水噼啪地滚出她的眼眶,她哽咽着说道:“我们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表达对乡亲们的感恩。捐款、建学校……我只求你留在我身边。”他的回答仿佛刀子般割着她的心:“有些事情不是钱能够解决的,我必须回去。”希望彻底破灭,绝望让她的理性崩溃了,她哭喊着:“我为你付出了那么多,你却一次都不肯为我牺牲。你根本就不爱我……”

他背起行囊回到了家乡的小山村,做了一名普通的山区教师;她则回到了她出生长大的那座城市,在政府机关工作。

从此,两人天各一方,再无联络。

6年后,两千余个沉浮的日子终于让她渐渐平和了心中的伤痛,那一年的10月,她终于做了那个苦苦追求了她6年的男人的新娘。丈夫的疼爱、事业的顺畅让她的脸上重新开始有了笑容。一切沧桑都过去了,生活似乎重新开始有了美丽。可是,婚后一年左右的时候,她的丈夫突然被查出患尿毒症晚期,延续生命只剩下一个办法:换肾。

因为没有适合的肾源,丈夫的生命进入了倒计时。她四处奔走呼号,试图挽救丈夫的生命:报社、电视台、网络……求助通过各种媒介迅速传遍了他们所在的城市,并向更远处蔓延着。然而,丈夫特殊的RH血型让她的努力变得渺茫无望。

这天,医生突然告诉她,有人要捐肾给她的丈夫,但对方提出了一个非常奇特的要求,拒绝医院向任何人透露他的情况,包括不见她和她的丈夫。满心想着挽救丈夫生命的她连连点头,向院方保证不问及丝毫有关捐肾者的情况。

配型成功,移植手术的当天,她虽然满心是对丈夫的牵挂,可还是悄悄地守在供肾者的手术室门前,她要见一见那个肯无私帮助她丈夫的人,她要表达自己心中的感谢。手术室的门终于打开了,躺着供肾者的病床被推进了一间普通病房。她记下了房间号才回到丈夫的手术室前。

她丈夫的肾移植手术非常成功,手术后开始在无菌室里观察治疗。当天傍晚,她走进了那名供肾者的病房,病房内只有一张病床,病床上的人已经从麻醉中苏醒过来,当她看到供肾者的脸时,一下呆住了,供肾者竟然是他。

隔着7年的时光,她突然发现,那些她以为已经在匆匆的流年里老去的花儿,当所有的花瓣都飘散之后,留下了一粒粒晶莹的种子,而这些种子在7年后这个无法预见的日子,将繁花开满光阴的两岸。

泪水悄然盈满了她的眼眶,她怔怔地问他:“你为什么把自己的肾移植给我丈夫……”他憨憨地一笑,像是在安慰着她:“不是所有相爱的蝴蝶都可以双飞的,既然我不能陪你一同飞翔,我可以帮助你,让陪你飞翔的蝴蝶不被厄运折断翅膀……”

很感人的故事简短 第3篇

周继发哪里会晓得,唐大财卖的这十口井,其实都是废井,他提前就做了手脚,把含盐高的卤水悄悄注入到井里,待周继发来验货时,又制造出盐场工人忙得热火朝天的场面,周继发自然上了套。

唐大财怕周继发发现上当后,带人找他生事,所以卖井后,吩咐好家丁,就出去游山玩水了。一月后,唐大财玩够了,回来了。不料,管家急匆匆上来禀报:周继发买下废井后,按照北方人做事严谨的习惯,首先在盐井周围修筑起高高的围墙,外面闲杂人等不得进入,然后才开工取卤。按唐大财在盐井做的手脚,卤水最多只能开采五天,可奇怪的是,周继发的十口井,不但没停工,反而出盐量越来越多!打探的人去过多次,亲眼所见白花花的盐巴,不断从盐场运出。

唐大财感到好蹊跷,管家忽然想起什么了,又说:“老爷,前天上午,周继发来找过你。他见你不在,就走了。不过看他脸色,不像来生事的。”

唐大财紧张的思绪稍微松缓了,一挥手:“不管他,下去吧。”

接下来,唐大财心里不平静了,究竟需不需要去牛市坝走一趟呢?心里很纠结。最后,还是决定以静制动。

第二天,唐大财在下湾的几口井,也发现没卤水了。唐大财得知这不幸的消息,反而有些高兴,这正好可以用来搪塞周继发,这地下深井里的事情,谁也难以预料,今天开采着,说不定明天就没卤了。

这天中午,周继发又来了。唐大财起身到客厅迎客:“哎呀,周老板,什么风把你给吹到寒舍来了?”

“是这样,你卖给我的井,现在产盐不错,我来就是特意感谢你的,感谢你唐老爷看得起我这个外地人,给了我一个发财的机会!”周继发说着,摸出一叠银票,“这点儿小意思,请唐老爷务必收下,以后我们还得继续合作呢。”

这周老板演的是哪一出呢?不过,看在钱的分儿上,唐大财也不管那么多了,口里客气一番,心里却毫不留情地收下了。

没过几天,唐大财就坐不住了,迫不及待赶到牛市坝,想一睹究竟。唐大财在周继发的陪同下,把牛市坝的十口井一一看过。每到一口井,看到的可不是当初自己制造的假象了,而是真真切切取卤的繁忙景象。唐大财好生奇怪,但又不好开口问。

五天后,唐大财一个人再次去了一趟牛市坝,悄悄暗查,发现景象依然,这哪里还有假?

很感人的故事简短 第4篇

有个渔人捕鱼技术一流,被人们尊为“渔王”。然而年老的“渔王”非常苦恼,因为三个儿子的捕鱼技术都很差。

于是他经常向人诉说苦恼:“我从他们懂事起就给他们传授捕鱼技术,我的经验都毫无保留地教给他们,可他们竟然赶不上一个普通的渔民!”

一位路人听了后问:“你一直手把手地教他们吗?”

“是的,为了让他们得到一流的捕鱼技术,我一直手把手教。”

“他们一直跟随着你吗?”

“是的,为了让他们少走弯路,我一直让他们跟着我学。”

路人说:“问题就在这里,你从来没给他们独立捕鱼的机会,你只能传授给他们经验,却无法传授给他们教训。要想学会一种本领,教训与经验一样重要,缺了哪一项都不能成大器!”

很感人的故事简短 第5篇

一天老鼠去森林里游玩。

他一不小心走到老 虎家,老鼠兄弟不小心把老 虎大哥弄醒了。老 虎大哥很不高兴,他猛然强扑了过来,把老鼠兄弟抓住了,老鼠兄弟吓得魂飞魄散。老 虎大哥很生气地说:“是你把我吵醒的吗?”老鼠兄弟刚回过神,全身发着抖说:“是的,对不起,把您给吵醒了。”老 虎说:“我要吃了你!”老鼠可怜兮兮地说:“你就饶我一次吧,您一定会善有善报的。”老 虎说:“那我就信你一次吧,不要再吵醒我了。”老鼠飞快地跑了。

不一会儿,老鼠听到了老 虎大哥在叫,老鼠一听就赶紧跑了过去。他一看,原来老 虎大哥被猎人的枪打中了,老 虎大哥走不了了,猎人也快追上了。老 虎说:“我的人生就这么短吗?”这时老 虎看到老鼠正在用树叶帮助他包扎。包扎完了,老鼠带着老 虎找了一条小路跑了,猎人没有追上他们。

老 虎躲过了猎人的追捕,到了一个树下,对老鼠说:“谢谢你,我们做朋友吧!”老鼠说:“好呀。但是我也要谢谢你。”两人都笑开了花。

很感人的故事简短 第6篇

我的家在一个偏僻的山村,父母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

我有一个小我三岁的弟弟。有一次我为了买女孩子们都有的花手绢, 偷偷拿了父亲抽屉裏5毛钱。

父亲当天就发现钱少了,就让我们跪在墙边,拿著一根竹竿,让我们承认到底是谁偷的。

我被当时的情景吓傻了,低著头不敢说话。父亲见我们都不承认,说那两个一起挨打。说完就扬起手裏的竹竿,忽然弟弟抓住父亲的手大声说,爸,是我偷的,不是姐干的, 你打我吧!父亲手裏的竹竿无情地落在弟弟的背上、肩上,父亲气得喘不过气来,

打完了坐在炕上骂道:“你现在就知道偷家裏的,将来长大了还了得?我打死你这个不争气的。”

当天晚上,我和母亲搂著满身是伤痕的弟弟,弟弟一滴眼泪都没掉。

半夜裏,我突然号啕大哭,弟弟用小手捂住我的嘴说,姐,你别哭,反正我也挨完打了。

我一直在恨自己当时没有勇气承认,事过多年,弟弟替了我挡竹竿的样子,我仍然记忆犹新。

那一年,弟弟8岁,我11岁。

弟弟中学毕业那年,考上了县裏的重点高中。同时我也接到了省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那天晚上,父亲蹲在院子裏一袋一袋地抽著旱烟,嘴裏还叨咕著,俩娃都这麼争气,真争气。

母亲偷偷地抹著眼泪说争气有啥用啊?拿啥供啊?

弟弟走到父亲面前说,爸,我不想念了,反正也念够了。

父亲一巴掌打在弟弟的脸上,说,你怎就这麼没出息?我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把你们姐俩供出来。

说完转身出去挨家借钱。

我抚摸著弟弟红肿的脸说,你得念下去,男娃不念书就一辈子走不出这穷山沟了。弟弟看著我,点点头。

当时我已经决定放弃上学的机会了。

没想到第二天天还没亮,弟弟就偷偷带著几件破衣服和几个乾巴馒头走了,在我枕边留下一个纸条:

姐,你别愁了,考上大学不容易,我出去打工供你。弟。

我握著那张字条,趴在炕上,失声痛哭。

那一年,弟弟17岁,我20岁。

我用父亲满村子借的钱和弟弟在工地裏搬水泥挣的钱终於读到了大三。

一天我正在寝室裏看书,同学跑进来喊我,梅子,有个老乡在找你。怎麼会有老乡找我呢?

我走出去,远远地看见弟弟,穿著满身是水泥和沙子的工作服等我。我说,你怎和我同学说你是我老乡啊?

他笑著说,你看我穿的这样,说是你弟,你同学还不笑话你?

我鼻子一酸,眼泪就落了下来。我给弟弟拍打身上的尘土,哽咽著说你本来就是我弟,这辈子不管穿成啥样,我都不怕别人笑话。

他从兜裏小心翼翼地掏出一个用手绢包著的蝴蝶发夹,在我头上比量著,说我看城裏的姑娘都戴这个,就给你也买一个。我再也没有忍住,在大街上就抱著弟弟哭起来。

那一年,弟弟20岁,我23岁。

我第一次领男朋友回家,看到家裏掉了多少年的玻璃安上了,屋子裏也收拾得一尘不染。

男朋友走了以後我向母亲撒娇,我说妈,咋把家收拾得这麼乾净啊?

母亲老了,笑起来脸上像一朵菊花,说这是你弟提早回来收拾的,你看他手上的口子没?是安玻璃时划的。

我进弟弟的小屋裏,看到弟弟日渐消瘦的脸,心裏很难过。他还是笑著说 ,

你第一次带朋友回家,还是城裏的大学生,不能让人家笑话咱家。

我给他的伤口上药,问他,疼不?他说,不疼。

我在工地上,石头把脚砸得肿得穿不了鞋,还干活儿呢……!

说到一半就把嘴闭上不说了。

我把脸转过去,哭了出来。

那一年,弟弟23岁,我26岁。 |

我结婚以後,住在城裏,几次和丈夫要把父母接来一起住,他们都不肯,说离开那村子就不知道干啥了。弟弟也不同意,说姐,你就全心照顾姐夫的爸妈吧!咱爸妈有我呢。

丈夫升上厂裏的厂长,我和他商量把弟弟调上来管理修理部,没想到弟弟不肯,执意做了一个修理工。

一次弟弟登梯子修理电线,让电击了住进医院。我和丈夫去看他。

我抚著他打著石膏的腿埋怨他,早让你当干部你不干,现在,摔成这样,要是不当工人能让你去干那活儿吗?

他一脸严肃地说,你怎不替我姐夫著想著想呢?他刚上来,我又没文化,直接就当官,给他造成啥影响啊?

丈夫感动得热泪盈眶,我也哭著说,弟啊,你没文化都是姐给你耽误了。

他拉过我的手说,都过去了,还提它干啥?

那一年,弟弟26岁,我29岁 。

弟弟30岁那年,才和一个本分的农村姑娘结了婚。

在婚礼上,主持人问他,你最敬爱的人是谁,他想都没想就回答,我姐。

弟弟讲起了一个我都记不得的故事:

我刚上小学的时候,学校在邻村,每天我和我姐都得走上一个小时才到家。有一天,我的手套丢了一只,我姐就把她的给我一只,,她自己就戴一只手套走了那麼远的路。回家以後,我姐的那只手冻得都拿不起筷子了。从那时候,我就发誓我这辈子一定要对我姐好。

台下一片掌声,宾客们都把目光转向我。

我说,我这一辈子最感谢的人是我弟。

在我最应该高兴的时刻,我却止不住泪流满面.....

最新感人故事 一个没挤上火车的人

火车越来越快,年轻的父亲跟着车子,拼命奔跑,跑着、跑着……这是1994年的大年初一。

1993年大年三十的前一天,我从珠海到广州,赶乘火车回家。当天没买到票,天就黑了。一队巡逻的人跑过来,把广场上的人群驱赶出去。

我回家的路费是向朋友借的,舍不得去住旅馆。原本打算在广场坐上一夜,没想到会被赶走,只好背了包一直往前。

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是想象不出这么个壮观而凄凉的场面的。已经是除夕的前夜了,火车站附近的路边、公园、高架桥下的空地上,挨挨挤挤全是人。许多人已在这里坐了几天了,像无家可归的难民。在一个不知名的公园门外,我靠墙坐着,一觉睡到清晨,响着音乐的洒水车过来都不知道,被冷水浇了一头一脸,才醒过来。

第二天,已是大年三十,广场上买票的队伍依然长不见尾,一动不动。天渐渐黑下来,我知道,又无望了。我背了包,跑到窗口,想看个究竟。售票的窗子开着,里面一个穿着制服的女人端端正正地坐着,并不售票。再看别的窗口,也是一样。是票卖完了么?怎么没贴告示?为什么还开着窗口,让一广场的人傻傻排队呢?正疑问,几个带了臂章维持秩序的人走过来,恶狠狠地让我到后面排队。

一种荒谬感涌上心头。我离开火车站,重又回到那个不知名的公园边上,坐下来,这是昨晚睡觉的地方。

夜深了,被驱赶的人们,蔓延到了这个不知名的公园边上。半夜12点多,忽然被孩子的哭声惊醒。昏暗路灯下一对年轻的夫妇,轻声哄着孩子,小女孩6岁多,揉着眼睛大哭。怕是被噩梦缠着,醒不过来。妈妈抱在怀里拍着、拍着,孩子哭声低下去,睡了。

我睡不着。老家这会已在放新年的鞭炮了吧。老家的习惯,子夜一过,便立即放鞭炮祈福,放得越早越有福。父亲其实夜里12点前是不睡的,守着时间,放了鞭炮,上了香,再睡。

我跟弟弟睡一张床,一颠一倒。大年初一,天刚亮,便默不作声地起床,新棉袄、新裤子、新布鞋、新棉袜。我和弟弟互不搭理,一句话不讲。为什么?新年开口第一句话就得拜年,而拜年,必须按长幼次序来。

先到爷爷床前,“恭喜您,爷爷。”“恭喜您,爷爷。”“恭喜你们。”爷爷咳嗽一声,从枕头底下掏出两个红包,一人一个。拿了,飞跑到父亲房间。“恭喜爸爸。”“恭喜你们。”爸爸妈妈的红包年三十晚上就给了,给了其实也没什么意思,过了年还得还给他们。爷爷的就不要还了。这时候,弟弟还是不跟我讲话,因为还没给妈妈拜年。(伤感 )妈妈在厨房,早饭已经做得差不多。“恭喜妈妈。”“恭喜你们,相公。”妈妈说。“恭喜你,哥哥。”弟弟终于回过头跟我说。这是一年中,他唯一一次喊我哥哥。

我点点头,摆出哥哥的样子:“也恭喜你,弟弟。”我也是唯一一次喊他弟弟,平时都是互喊名字。

我靠在墙根底下想着这过年的事,那小女孩又哭起来。我回过头。孩子的爸爸朝我歉意地笑笑:“孩子几天没睡,受苦了,做梦呢。”我点点头:“也没买到票啊?”“票买到了,没挤上车。”“啊?你怎么买到票的?窗口根本不卖的啊。”“窗口是不卖,我们开始也不知道,后来听人说要去住宾馆,宾馆能帮买票,贵一点。”“这样啊!你们住哪家宾馆?”

在离火车站不远的一家叫“环西”的招待所交了住宿费、车票费、手续费,终于拿到车票。看了看发票,上面随便写了个日期。我并不在意。

我很高兴地抓着票进到候车室,愉快地坐在包上等火车。忽然走过来一个穿制服、没有戴帽子的人,让我把票拿出来,说是查票。我很笃定地说:我有票。我把票递给他。他一拿到票,抬脚就跨到了长椅的另一面。我大喊起来:“有人抢车票啦!”那人隔着椅子站着,并不走,对我说道:“再喊就撕掉。你拿一百块,就还你。”喊是没用的,候车室又吵又乱,没有人管。也没法去追,因为我不能扔下我的包。我没有一百元,我只有五十元。他接过五十元,把票还给我,一转身,立即消失在人群当中。我死死地握着票,呆子一样坐着,努力不肯流下泪来。

大年初一,去南京的火车一动不动地停在站台。人山人海,我不要命地往上挤,终于挤上去,被扁扁地卡在一个窗子的边上,脸朝外。火车缓缓启动,门关上,许多人跟在后面跑着、跑着。忽然看到昨晚坐在我边上的那个小女孩的父亲,跟着车子,拼命奔跑。只有他。小女孩和她的妈妈怕是已经挤上了车。

火车越来越快,年轻的父亲跑着、跑着……这是1994年的大年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