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 感谢支持
当前位置:学习啦 读后感 正文内容

马斯克读后感1000字(精选8篇)

小编整理 | 日期:2024-03-23 13:45:09

马斯克读后感1000字 第1篇

>为什么收购推特

在帕洛阿尔托的一场小型晚宴上,阿尔特曼和马斯克决定创办一个非营利性的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他们将其命名为“OpenAI”。

马斯克和阿尔特曼还详细讨论了一个目标,名为“人工智能对齐”——它在2023年OpenAI推出一款聊天机器人ChatGPT后成为热门话题,这一目标是让人工智能系统与人类的目标和价值观保持一致,就像艾萨克·阿西莫夫在他的小说中设定的那些预防机器人伤害人类的规则一样。

马斯克认为,确保“人工智能对齐”的一个方法是将机器与人类紧密联系起来。它们应该是个人意志的延伸,而不是一个可能叛变并形成自己的目标意图的系统。

因为意识到,一个人工智能系统能否成功,取决于它能不能从真实世界获得大量数据供机器学习。他想到特斯拉是一个“金矿”,然后他又想到另一个宝库就是推特:截至2023年,推特每天要处理5亿条人类发出的帖子。

马斯克读后感1000字 第2篇

>掰手腕

和开发出PayPal的Confinity公司合并后,后者的联合创始人列夫琴和马斯克产生了分歧:到底应该用微软的Windows系统还是Unix系统来作为公司产品的主要操作系统?马斯克钦佩比尔·盖茨,喜欢Windows NT,认为微软会是一个更可靠的合作伙伴。列夫琴和他的团队感到震惊,认为Windows NT不安全、有漏洞,也不够酷。他们倾向于使用各种类似Unix的操作系统,包括Solaris和开源的Linux。

一天晚上,午夜过后,列夫琴正在会议室里独自工作,马斯克走进来,准备继续争论这个问题。“最终你也会看到我看到的东西,”马斯克说,“我知道接下来事情的走向会是什么。”

“不,你错了,”列夫琴用他平淡的语气回答道,“用微软的系统行不通。”

“这样吧,”马斯克说,“咱俩掰手腕决定。”

列夫琴认为,不管他俩怎么解决软件系统的分歧,掰手腕都是最愚蠢的一种,而且马斯克的块头几乎是他的两倍。但他因加班太过疲惫,所以同意速战速决。列夫琴用上整个身体的力量跟他较劲,但还是很快就输了。“说白了,”列夫琴告诉他,“你块头再大,跟我做技术决策也没半毛钱关系。”

马斯克笑着说:“好的,我明白。”但他还是如愿了,他花了一年时间让自己的工程师团队重写列夫琴为Confinity编写的Unix代码。

列夫琴发现自己搞不懂马斯克这个人。他掰手腕定输赢是认真的吗?他时而疯狂地专注,时而又充满幽默和戏谑,他是工于心计还是真的疯了?“他的一举一动都具有某种讽刺意味,”列夫琴说,“如果用游戏术语来说,他的讽刺能力可以达到11级,并且从未低于4级。”马斯克擅长的技能之一就是引诱其他人进入他的反讽语境,然后他们就可以讲内部梗。“他展现出对讽刺的巨大热情,就像喷射火焰一样讥讽连篇,向周围人传递出一种氛围感:‘你们懂我,都是我埃隆俱乐部的专属会员。’”

马斯克读后感1000字 第3篇

>满足感

当马斯克缓缓坐上他那辆价值百万美元的迈凯伦的驾驶座时,他对正在现场录制节目的CNN记者说:“对我来说,真正的回报是创造了一家公司的那种满足感。”这时,一位美丽婀娜的年轻女子用双臂搂住了他,这是他的女友。“没错,没错,不过这辆车也是哦,”她咕哝道,“就是这辆车,实话实说吧。”马斯克似乎略感尴尬地低下头,开始查看手机信息。她叫贾丝廷·威尔逊,后来成为马斯克的第一任妻子。

马斯克读后感1000字 第4篇

>法式闹剧

一个非常怪异的尴尬局面,听起来匪夷所思,堪比新时代的“法式闹剧”。当齐里斯因妊娠并发症住在奥斯汀医院时,一位代孕妈妈也在这里住院,她肚子里怀着的是马斯克和格莱姆斯在试管中秘密孕育的女婴。由于这位代孕妈妈在怀孕期间遇到了麻烦,格莱姆斯在她身边陪床,她还不知道齐里斯就住在附近的房间里,肚子里也怀着马斯克的孩子。所以马斯克这么做也就不足为奇了:他决定在那个感恩节的周末飞往美国西部,处理火箭工程中一些“更简单”的问题。

马斯克读后感1000字 第5篇

埃隆·马斯克自小就热爱学习,喜欢看书,专注思考。他每天读书10个小时,周末一天可以看完两本书,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他开始读《大英百科全书》,并且过目不忘,在家里享有“天才少年”的美誉。10岁的时候,他第一次接触到计算机,就用三天三夜学完了需要6个月学完的BASIC语言。这种学习能力贯穿他生活的始终,让周围的人都钦佩不已。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他更是将这种高效的学习能力发挥到淋漓尽致。

在准备进军太空领域时,他用几个月的时间研究航天工业以及背后的物理原理,阅读了诸如《火箭推进原理》、《天体动力学基础》、《燃气涡轮和火箭推进的空气动力学》等专业书籍,如饥似渴地吸收关于太空的知识,除此外,他还跟他的员工——顶级的工程师学习,这让他成为火箭制造的专家,而不是不懂业务的CEO。

特斯拉在开发电动车时,埃隆·马斯克贡献了不少idea,他在周末把Model S开回家,周一来就提出了80个改动之处,他是怎么让自己成为设计专家的呢?答案是:学习。他有很强的视觉感,见识过很多好设计,再加上他深谙消费者心理,将这些知识融会贯通,让他拥有不俗的鉴赏力,他设计的Model X的“鹰翼门”,既创意十足,又很人性化,收割了一片赞赏。

纵观埃隆·马斯克的学习经历,让我想到查理·芒格的话:“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没有一个不是每天读书的--没有,一个都没有。”这样的例子不要太多,扎克伯格、比尔·盖茨等都有读书习惯,聪明人都在持续学习,作为普通人的我们,更应该保持学习。这是突破局限,提升自我最有效的途径。

整天说自己没时间读书,没时间学习的人,不妨扪心自问下,你是真的没时间读书,还是觉得读书不重要?说到工作繁忙,相信大多数人都没有刚才提及的几位精英忙,你之所以没时间读书,是因为觉得读书没那么重要

马斯克读后感1000字 第6篇

>降本增效

他对成本的关注,以及他天生的控制欲,让他产生了这样一种想法:尽量多在公司内部制造零部件,而不是从供应商那里购买,这是当时火箭产业和汽车行业的通行做法。穆勒回忆说,有一次SpaceX需要一个阀门,供应商要价25万美元。马斯克说他们心太黑了,并对穆勒说我们应该自己制造。他们在几个月内就以很低的成本完成了这项工作。另一家供应商负责提供一种能使上级发动机的喷管旋转的驱动器,报价12万美元。马斯克说这东西并不比车库门开关复杂多少,于是他要求手下的一名工程师以每个5 000美元的成本把它造出来。

马斯克读后感1000字 第7篇

有强烈使命感的人,都有个共同点——精力旺盛,执行力强,他们就像炽热的岩浆,体内蕴藏着惊人的力量。想做什么事情,立马就付诸行动,说干就干,从来不会犹豫纠结。遇到问题就想办法解决,不会浪费时间去自我怀疑,消耗不必要的情绪和时间。

埃隆·马斯克就是这样的果断的行动派,电动车Roadster的碳纤维车身出问题时,他立刻乘坐私人飞机,到英国搜集新原料,并送到法国的工厂,确保电动车能够赶上进度。

筹建SpaceX之前,埃隆·马斯克原本想从俄罗斯购买导弹用来运载火箭,当发现无力承担高额费用时,在回程的飞机上,他在笔记本电脑上噼里啪啦就列了份预算表出来,并决定自己制造火箭,以便节省发射费用。

看到这段的时候,真的让人惊掉下巴。制造火箭这么大的事儿,就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愉快地决定了,就跟我们临时决定要去哪里吃饭一样。

也正因为有这样强大的执行力,埃隆·马斯克才能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坚定地朝着自己的目标迈进。没有行动,所有的梦想都是空谈。

通常,人们自己缺乏什么,就会特别关注什么。我自己在执行力上还是会有一定保守与摇摆,看到那些果断的行动派,总忍不住肃然起敬。分析了下,大多数执行力欠佳的人,要么是完美主义,要么性格优柔寡断。执行力差会导致他们错失很多机会。

追求完美的人,总想做好充分的准备再行动,如果没有deadline,他可能永远都没准备好。这类人不妨改变下观念,尝试下“先完成,再完美”。

马斯克读后感1000字 第8篇

《埃隆·马斯克传》插图

>燃烧!燃烧!

升空后不久,3个发动机中的1个出现故障,火箭随即爆炸。沉默片刻后,他让场地管理人员把厢式货车开过来,这样他们就可以开到焖烧的废墟附近。“你不能这样!”场地管理人员说,“太危险了!”马斯克说:“我们要去,如果它还要爆炸,我们还能走过那些燃烧的碎片,机会难得啊!”

每个人都紧张地笑着,跟着一起过去。这就像雷德利·斯科特电影中的场景:地面上有弹坑,灌木丛在燃烧,到处是烧焦的金属碎片。史蒂夫·尤尔韦松问马斯克,他们能不能捡些碎片作为纪念品。“当然可以!”他说着,自己也捡拾了一些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