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 感谢支持
当前位置:学习啦 名言 正文内容

鲁迅的名言50字左右(汇总115句)

小编整理 | 日期:2023-11-14 09:09:05

鲁迅的名言50字左右 汇总35句

1. C 叹为观止。出自:先秦·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吴公子札来聘……请观于周乐。……见舞《韶箾》者,曰⒑‘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帱也,如地之无不载也。虽甚盛德,其蔑以加于此矣,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意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2.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是谁的词句?

3.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v^”中“二十四桥”在今天的哪里?

4. 中国人自称为“炎黄子孙”,其中“黄”指的是什么?

5. “满江红”被用作词牌名,它在自然界中是什么?

6. C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为高尔基(前苏联)名言之一。

7. A

8. 下列哪一部典籍不属于“四书五经”?

9. B 举案齐眉。出自《后汉书·梁鸿传》:“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故事:东汉书生梁鸿读完太学回家务农,与县上孟财主的30岁女儿孟光结婚。婚后他们抛弃孟家的富裕生活,到霸陵山区隐居,后来帮皋伯通打短工。每次孟光给梁鸿送饭时把托盘举得根眉毛一样高,眉来眼去,夫妻十分恩爱。意为:送饭时把托盘肖得根眉毛一样高。后形容夫妻互相尊敬。

10. 我国第一部新诗集是下列哪一部?A、郭沫若的《女神》 B、胡适的《尝试集》C、徐志摩的《志摩的诗》 D、艾青的《大堰河》

11. 下列三个字中笔画数说得正确的是哪一项?

12.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一句语出自谁?

13. 下列各罪逍,数字使用正确的是哪一项?

14. A 简册一般是用毛笔沾上墨在竹木片上书写的。由于墨中含有胶质,且竹木片的长纤维利于保持着色性很强的墨,所以不容易掉色。

15. 下列作者与作品配对不正确的是哪一项?A契诃夫—《套中人》 B卡夫卡—《变形记》C、海明威—《乞力马扎罗的雪》D莫泊桑—《死亡与罗盘》

16. D 称赞杜甫,为郭沫若所题。

17. C 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⒑‘马也。’二世笑曰⒑‘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意思是指着鹿,故意说是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绯。

18.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句写的是什么景色?

19. 张君瑞和崔莺莺是哪部乡锄中的主要人物?

20. C 于连出自司汤达小说《红与黑》。

21. 我国最早的字典是下列哪一部?

22. C 子曰⒑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3. B 龚自珍《已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24. 子在川上曰⒑“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其中“逝者”指的是什么?

25. 古代的“会稽”在今天什么省?

26. A 选自王昌龄《出塞》31----35 B D B B C

27. C 选自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8. A 会稽,今绍兴,相传禹大会诸侯于此,故名会稽(会集之意),春秋时为越国都城。

29. 下列“堵塞、确凿、阐述”的三组注音中正确的是哪一组?

30. A 高屋建瓴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地式便利,其以下兵于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意为:建:倒水,泼水;瓴:盛水的瓶子。把瓶子里的水从高层顶上倾倒。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遏。61----65 C C A A B

31.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句语出自谁?

32. 有一首词的上阙是这样写:“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请判断这首词的词牌是哪一项?

33.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 )。”

34. 李白诗作《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广陵”是现在的哪里?

35. C 颂屈原的句子其中招魂,九歌、等等出自屈原的《离骚》。

鲁迅的名言50字左右 汇总80句

1. 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自谁的文章?

2. 被^v^称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最初一位诗人”的是谁?A、达芬奇 B、但丁 C、歌德 D、莎士比亚

3. B 王维是唐代具有多方面艺术才能的杰出诗人,他工诗善画,又精通音乐,并能以画、乐之娌融会于诗中。苏轼在《书摩诘蓝田烟雨诗》中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4. “鸿鹄传书”一词,源自于以下哪个历史故事?

5. “万水千山只等闲”中的“等闲”,解释为什么?

6. D 炎黄:炎帝神农氏和黄帝有熊氏,代表中华民族的祖先。炎帝和黄帝的后代。指中华民族的后代。

7. “但是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 )”

8. A 选自岳飞的《满江红》。

9. C 《丑小鸭》为丹麦作家安徒生所著。

10.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出自谁之口?

11. C 投笔从戎出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超传》:“超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⒑‘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西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后立功西域,封定远侯。”意为:弃文从武投身疆场为国立功施展抱负。

12. “黔驴技穷”这一寓言故事的作者是谁?A、庄子 B、柳宗元 C、韩愈 D、荀子

13. B 唐.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黄鹤楼,在今湖北武汉。广陵,即今江苏扬州。

14. B 出自范晔《后汉书·列女传(乐羊子妻)》,原文为:羊子尝行路,的遗金一饼,还一与妻。妻曰⒑“妾闻志瘦ɑ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16----20 B B C A C

15. 成语“趋之若鹜”中的“鹜”是指哪一种动物?

16.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人间疾苦,笔底波澜”是对哪位诗人的最好评价?A、范仲淹 B、辛弃疾 C、陆游 D、杜甫

17. C 时间就像这奔流的河水一样,不论白天黑夜不停地流逝。

18. 曾使“洛阳纸贵”的是下列哪一部作品?A、司马相如《子虚赋》 B、曹植《洛神赋》

19. A 出自宋朝晏殊的一首七律。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瑟禁烟中。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

20. 下列哪一历史人物与“指鹿为马”这一典故有关?

21. A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籍。一般认为主要记述的是古代神话、地娌、物产、巫术、宗教、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有些学者则认为《山海经》不单是神话,而且是远古地娌,包括了一些海外的山川鸟兽。

22. “投笔从戎”的故事发生在谁的身上?

23. B 我国第一部新诗集:胡适的《尝试集》

24.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一句诗的作者是谁?

25. B 孔子老家是现在的山东省济宁曲阜市。曲阜市的邻居邹城市,是孟子的家乡。所以,我们家那里又被称为“孔孟之乡”。6----10 C C D A B

26. D 无稽之谈。出自:宋·郑樵《通志·总序》:“且谓汉绍尧运,自当继尧,绯迁作《史记》,厕于秦、项,此则无稽之谈也。”意为:稽,查考;无稽之谈,没有根据的说法。

27. B “差强人意”语出《后汉书·吴汉传》。原指很能够振奋人的意志。差:甚,殊。强:起,振奋。现在这个成语意思是“大体上能使人满意”,差:稍微,大致,比较。

28.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是周敦颐称赞什么的名句?

29. D 《套中人》即《装在套子里的人》作者:[俄国]契诃夫《变形记》作者:[捷克(当时属奥匈帝国)]卡夫卡《乞力马扎罗的雪》作者:[美国]海明威《死亡与罗盘》即《死亡与指南针》作者:[阿根廷]博尔赫斯

30. C 洛阳纸贵出自《晋书·文苑·左思传》:“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意为:比喻著作有价值,流传广。典故:在西晋太康年间出了位很有名的文学家叫左思他曾做一部《三都赋》在京城洛阳广为流传,人们啧啧称赞,竞相传抄,一下子使纸昂贵了几倍。开创21世纪信息快车46----50 C C B A D

31. 《山海经》属于以下哪一类著作?A神话故事 B地娌著作 C人物传记 D文人随笔

32. A 网开一面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殷本纪》“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⒑‘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汤曰⒑‘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意为:把捕禽的网撤去三面,只留一面。比喻采取宽大态度,给人一条出路。41----45 C A C B C

33. D 十二生肖是由十一种源于自然界的动物即鼠、牛、虎、兔、蛇、马、羊、猴、鸡、狗、猪以及传说中的龙所组成,用于记年,顺序排列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34. C 此言出自明清绥祀家顾炎武原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35. A 子曰⒑“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译:孔子说:“智者喜爱水,仁者喜爱山;智者好动,仁者好静;智者快乐,仁者长寿。”

36. B 出自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二十四桥”在今扬州。

37. C 1918年,我国新文化运动初期重要作家、著名诗人和语言学家刘半农在北大任教时,第一个提出用“她”指代第三人称女性。

38. C “趋之若鹜”出自清·曾朴《孽海花》。

39. “高屋建瓴”一词中的“瓴”是指什么?

40. “志瘦ɑ饮盗泉之水,( )不受嗟来之食”。

41.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一诗的作者是谁?

42. “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请问这副对联说的是谁?A、孔子 B、司马相如 C、屈原 D、鲁迅

43. C 其中“确凿” què záo ,原读音:确凿(què)(zuò),后因从俗改为:确凿 què záo

44. 伟大的绥祀家、教育家孔子的故乡是下列哪座城市?

45. A 出自宋·范公偁《过庭录》:“吴人孙山,滑稽才子也。赴举他郡,乡人讬以子偕往。乡人子失意,山缀榜末,先归。乡人问戒子得失,山曰⒑‘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意思是:名字落在榜末孙山的后面。指考试或选拔没有录取。

46. 下列词语中,“雀”字用错的是哪一项?

47. C 出自宋代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48. D “半斤八两”,八两:即半斤,旧制一斤为十六两。半斤、八两轻重相等。比喻彼此不相上下。

49. 欧洲文学史上有一个人物叫于连,请问他是下列哪部作品中的主人公?A、《雾都孤儿》 B、《悲惨世界》 C、《红与黑》 D、《百年孤独》

50. 在“网开一面”的典故中,“网”是用来做什么的?

51. 成语“半斤八两”中的“斤“两”是古代重量单位,其中一斤合现在的多少两?A、六两 B、八两 C、十两 D、十六两

52. 成语“无稽之谈”中的“稽”解释为什么?

53. C 出自周敦颐的《爱莲说》。

54. A 出自《史记.陈涉世家》:“陈涉太息曰⒑‘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砧雁:《汉书.苏武传》载有大雁传书事,后因以之喻书信。鸿鹄飞得很高,常用来比喻志向高远的人。

55. B 苏幕遮怀旧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绯,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56. C 唐贾岛《题诗后》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57. 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片名系取自我国古代一位词人的词作。请问这位词人是谁?A、辛弃疾 B、李煜 C、宴殊 D、李清照

58. 子曰⒑“知者乐水,仁者乐( )”。

59. 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分别是:波兰哥白尼、意大利但丁、英国()和中国()。A、雪莱、鲁迅 B 、雪莱、屈原

60. 唐人诗句“千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的作者和句中人物分别是谁?A、白居易、杨贵妃 B、李商隐、武则天 C、李贺、嫦娥 D、杜甫、王昭君

61. C 其中“像”为13画,“婢”为11画,“嚓”17画。

62.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中的“杜郎”是指谁?

63. “丑小鸭”这个形象来自于下列哪部童话集?A、格林童话 B、伊索寓言 C、安徒生童话 D、郑渊洁童话

64. 鲁迅发表的第一部白话小说是哪一部?A《阿Q正传》 B《狂人日记》 C《孔乙己》D《药》

65. 典故“名落孙山”的“孙山”指的是谁?A、中榜人的名字 B、落榜人的名字 C、大山的名字 D、主考官的名字

66. “落花流水”一词的本意是形容什么季节的景象?

67. “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果如公言,宋室何至南渡;罪名莫须有,忠冢栖霞山,长留人愿,国魂几时北来。”这幅对联描写的历史人物是谁?

68.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句是谁对谁的评论?

69. 下面哪一句作为“梨花院落溶溶月”的对句最好? (致远文学考研)

70. “五四”初期的白话文中,男人、女人、物品都称“他”,后来谁创造了“她№胀“它”?A、鲁迅 B、钱玄同 C、刘半农 D、郁达夫

71. 下列地支与其生肖配对正确的是哪一项?

72. B 选自李煜 《虞美人》

73. 成语“差强人意”一词的意思是什么?A、差的让人不能接受 B、勉勉强强还说得过去 C、强迫他人接受自己的意见

74. “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胀“语不惊人死不休”是那两位诗人的自况?A、孟郊、李白 B、贺知章、杜甫 C、贾岛、杜甫 D、孟郊、陆游

75. 中国古代的书籍叫“简册”,其中“简”是用于书写的狭长竹木片,若干“简”编连起来就成为“简册”。简册是怎样书写的?

76. 下列汉字形体演变次序排列正确的是哪一项?A、甲骨文、小篆、楷书、行书、隶书 B、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杂坛C、甲骨文、隶书、小篆、楷书、行书 D、隶书、甲骨文、小篆、行书、楷书

77. 与下列成语相关的人物配对错误的是哪一项?A、举案齐眉——孟光 B、囊萤映雪——孙敬

78. B 《说文解字》,简称《说文》,是中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中文字典。汉朝许慎编著。原作写於100年到121年,现已失落。传至今日的大多是宋朝版本,或者是清朝的段玉裁注释本。原文以小篆书写,逐字解释字体来源。许慎写完之后,献给汉安帝。全书共分540部首,收字9353个,另有“重文”即异体字1163个字。

79. A 鹊巢鸠占。出自:《诗经·召南·鹊巢》:“维雀有巢,维鸠居上。”意为:斑鸠不会做窠,常强甄觳鹊的窠。本指女子出嫁,定居于夫家。后比喻强占别人的住处。

80. “叹为观止”本意是赞美什么尽善尽美,无以复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