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 感谢支持
当前位置:学习啦 名言 正文内容

北大校园里的六句名言(实用50句)

小编整理 | 日期:2023-11-23 14:05:05

北大校园里的六句名言 实用50句

1.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2. 这个校训包括两段四句话,共十六个字。其含义如下:

3. (唐.刘禹锡.《秋词.其一》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描写冬天的诗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

4. “春桃悄绽蕾,恐惊读书人”,三四句写花对人的温情。花开本无声,但四周环境是如此的雅静,作者沉醉于柳展风轻、春桃绽蕾的美景,自然而然地产生奇特的想象,好像真的听到了花开的声音,并且花亦有情,悄悄绽放,唯恐惊扰了树下读书之人。

5. 科学支撑着人类的认知与发展,人文延展了人生的宽度与厚度。

6. 前些日子,与电影院久违的我,被朋友拽去看《无问西东》。这是被北大称为“隔壁”的清华大学为校庆拍的一部电影。电影拍得不错,不但赚了朋友的钱,也赚了我的泪。更重要的是,它诠释了“以天下为己任”的中华文化情怀。于时下的中国与世界而言,这种情怀因其渐趋失落而显得弥足珍贵。

7. 北大精神是北大校园文化的本质和核心,百年来,北大精神一代代传承,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北大人承担着不同的历史使命,但始终本着“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从五四运动开始,北大人就一直有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社会生活的传统。北大的历史是不断革新的历史,北大是在新与旧的斗争中、在不断求得自我革新中发展起来的,这使北大产生了许多重要人物和思想,成为百年名校。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学术积淀是北大校园文化的基础。在北大的校园里,老师是一盏盏明灯,是他们为一代又一代的北大学子铸造铁打的营盘,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高素质人才;学生是北大的主人,各地精英在北大的空气中自由呼吸、展翅翱翔,他们突破创新、碰撞出绚烂的思想火花,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北大校园文化生活;北大精神是神奇的,它使老师和学生在这里自由快乐地交流、畅快淋漓地讨论,更使他们在这里水乳交融、共同进步。

8.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9. StudyExtensively,EnquireAccruately,ReflectCarefully,DiscriminateClearly,andPracticeEarnestly.

10. 人只有思想自由才有无限可能,价值再高的奴隶终也只是奴隶,而奴隶不可能为自己、为群体创造未来。北大在近代一直处于反帝反封建的前沿,追求自由的民主科学思想与爱国进步的价值观始终并行。北大的文化至今仍影响着无数北大学子,为他们的创造能力提供源源不竭的思想动力。

11. 一纸乡书来。问我何年,真个成归计。白首送春拼一醉。东风吹破千行泪。

12. 雨后春天的景色更加青翠美丽。只有那远离故乡的人,深沉的愁恨总洗不去。北固山下三面都是水。弧形的江面,仿佛是碧玉梳子,苍翠的山峰,好象是美人的发髻。

13. 寒更传晓箭,清镜览衰颜。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14. 俗话说“细微之处见精神“,一所大学的校训很大程度上能反映出其精神面貌。如果那么多报考指南、秘籍让大家眼花缭乱的话,不如换一种思路,来品一品各大高校的校训。

15. 北京大学校徽由鲁迅先生于1917年8月设计完成。“北大”两个篆字的上下排列,其中“北字”构成背对背的两个侧立的人像,而“大字”构成了一个正面站立的人像。北京大学校徽突出一个办学理念,即大学要“以人为本”。

16. 北大校园活动已经形成了一些自己的品牌,如: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北大社团是“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北大所成就的硕果,它的兴盛始于1916年,当时由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长。现在北大社团中的部分社团的影响已经超出了北大,如山鹰社、爱心社等,他们所从事的活动常常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山鹰社”成立于^v^年,通过日常训练、野外训练、冬训、进攀岩队等等,以挑战自我、勇于进取的精神先后登上了念青唐古拉、各^v^东、玉珠峰、桑丹康桑、雪宝顶、克孜色勒、玛卿岗日、^v^友、博格达等十几座山峰,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爱心社”成立于1993年11月,由十七位扫雪的学生发起成立,十几年来不断发展壮大,现有社员近一千人,现有儿童、助残、校园、护老四个部组,以及手语分社下辖的表演组、教学组及宣传组。爱心社社员们把爱的种子播洒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呼唤爱心,奉献爱心”的宗旨经过一届届社员们的传播与贯彻,深入人心。

17. 如果一个人有了这“两个翅膀”,他就能飞得高,飞得远。

18. SeekingTruthfromFacts.

19. 它应当针对北大或整个学界的流弊,具有警醒的含义。

20.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21.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22. 英译:LearntobeanExcellentTeacher;actasanExemplaryPerson.

23. 北京大学没有校训,但这八个字却伴随着北大学子入学直至毕业,其产生的影响也足以将其与各校校训并提。

24. 上林苑中的花白白地开放了,细柳营前的柳叶也徒有新芽。

25. 北京大学并无校歌。《燕园情》作于1952年北大迁入燕园之后,一度被认为北京大学校歌,但从未得到校方的正式命名,在创作之初也并没有被当成校歌来写作。

26. 后,我们再来看看国外名校的校训,中外对比,你更认可哪一个?

27. 在那个反封建、求民主的年代,北大的学子们探索救国图强之路,将人民的自由与国家的解放作为研学进取的目标,不断汲取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养分,在波澜壮阔的五四运动中与工人阶级一起登上历史舞台,为民族发挥出中流砥柱的作用。

28. ——杜牧《江南春》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渭城曲》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29. 由于篇幅原因,对其他大学的校训不再做详细介绍,附上一些大学的校训及其英译,来感受校训之美吧。

30. 英译:Self-disciplineandsocialcommitment.

31. ——白居易《忆江南》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32. 校训的四句话环环相扣,前前是因,后后是果。兼收并蓄是为了融会贯通,融会贯通是为了修身进道,修身进道是为济世安民的崇高理想。前两句话侧重说学,后两句话侧重说用;前两句话侧重说知,后两句话侧重说行,其所体现的是中华文化关于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

33. 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迁回清华园。

34. 一个是吃亏,一个是吃苦。做人不怕吃亏,做事不怕吃苦。吃亏是福,吃苦是福。

35. 携友京城转。猛抬头、高楼大厦,眼花缭乱。记得当年观景路,今却纷纷拓展。只好把、公交车换。纪念碑前张目望,客如潮、来往穿梭键。抒感慨,巨龙变。

36. 译文:大地一片雪白,风色寒厉,纷纷的雪花片片如大手。笑死了陶渊明,就因为你不饮杯中酒。

37. 外的家乡来了一封信,问我哪年真的能回去?我只有回头拼命喝酒,送春归去,春风倒还多情,抹去我的行行泪涕。

38. 一个是图书馆,一个是运动场。到运动场锻炼身体,强健体魄。到图书馆博览群书,不断的“充电”、“蓄电”、“放电”。

39. 北大校园文化的政治文化生活也别具特色。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北大一直与中华民族的崛起奋进同呼吸、共命运。改革开放以来,从1981年喊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时代强音、1984年国庆35周年道出“小平您好”的由衷呼唤、到1997年初发出“再道一声小平您好”的深情呼唤,北大人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弘扬着时代的主旋律。宣传部、团委、学生会、研究生会、工会等积极开展各类政治文化活动,更加完善了从学校、团委到基层、班级、支部立体的综合学习活动。

40. 一个叫理想,一个叫毅力。一个人有了这“两个翅膀”,就能飞得高,飞得远。

41. 北京历史上曾叫过幽州、涿郡、幽都、南京、永安、宛平、燕山府、圣都、中都、大兴、大都、汗八里、北平、顺天府、京师等。

42. 大学,因大师而大,更因大学生而大。也有人说,上面的是学生,下面的是老师,教师就是要甘为人梯;学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是要青出于蓝胜于蓝。校徽的象征意义在于,北大当肩负开启民智的重大使命。

43. Erudition,Honesty,EndeavorandPerfection.

44. 北大是中国近代以来以国家高学府身份创立的学校,初也是国家高教育行政,行使教育部职能,统管全国教育。

45. 总体而言,北大的校园文化有北大精神为本质和内核,坚持着“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以“兼容并包,思想自由”为总特征,所形成的氛围是令人神往的!校园文化也许不仅是北大的风骨,更是北大的生命了”。(注:为便于读者阅读主要内容,作者将部分文字加深)

46. 查询的结果抚平了先前因为不知道北大校训与校歌而隐隐产生的羞愧之心,却也触发了“号称学府的北大何以没有校训”的疑问,以及“北大到底应该有什么样的校训”的思考。

47. 一种是思想的力量,一种是利剑的力量。思想的力量往往战胜利剑的力量,这是拿破仑的名言。一个人的思想走多远,他就有可能走多远。

48. 这十所大学是2019年中国好大学排名前十的高校,这些校训中让和尚难理解的莫过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校训“红专并进,理实交融”,若说“理实交融”还好理解,那么“红专并进”又是什么意思?带着这个疑问,和尚特意查询了资料,没想到这个校训还有如此背景。

49. 1916年12月,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1916年至1927年,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的这十年,被视为北京大学校史上的一段辉煌期,奠定了北大的传统和精神。

50. (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唐.杜甫.《春望》)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