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 感谢支持
当前位置:学习啦 格言 正文内容

民间报恩小故事(推荐28篇)

小编整理 | 日期:2024-03-27 14:05:14

民间报恩小故事 第1篇

今天,我看了一本非常有意义的书《老鼠报恩》,故事说的是:有一只凶猛的狮子在森林里睡觉,一只小老鼠不小心吵醒了它,狮子很生气,愤怒的想要吃了小老鼠,机灵的老鼠连忙对它说:“狮子大王,我不是故意的,你饶了我吧,不要吃了我,我会报答你的。”于是狮子就放过了小老鼠。过了几天,狮子外出不小心掉进了猎人的陷阱了。正当绝望的时候,小老鼠出现在狮子的面前,咬穿了猎人的网,救出了狮子。狮子对小老鼠感激不尽。

狮子对小老鼠的不杀之恩,换得了小老鼠的报恩之情,在它陷入险境时,能得到别人的帮助。同时,也说明了,小老鼠懂得知恩图报,不忘狮子的不杀之恩。在关键时刻,及时的救出了狮子。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我们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学会懂得回报。就像老师对我们的教育之恩,老师不厌其烦的教我们知识,同学们不会的题目,老师一遍又一遍,耐心的解说,直到同学们会。我们要认真学习,用优异的成绩报答老师的教育之恩;还有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爸爸妈妈在日常生活中无微不至的照顾着我们的生活起居,对我们总是那么的慈爱和宽容,我们更要好好表现,做个懂事的孩子,来报答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

学会感恩,懂得报恩,让世界充满爱!

民间报恩小故事 第2篇

阿T在地上发现了一个头盖骨。

他想,这人真可怜,死后没人安葬。

于是出于怜悯他就把这个头盖骨埋了起来,并在埋的地方插了几根树枝摆了一圈石头。

当夜他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白影一直拉着他走,直到走到一处垃圾桶旁才停住。阿T定睛一看这不是我们小区口的垃圾桶嘛?不错,就是。

白影示意他打开,他感到莫名其妙。梦到这里就醒了。

第二天他怀着好奇来到了这个垃圾桶前打开了它。天哪,里面竟然有两叠百元大钞!于是阿T很高兴地笑纳了。

晚上阿T再次梦到了那个白影,白影告诉他钱是用来感谢收葬之恩的,不必客气。

后来阿B听说了这件事情,心动不已。

于是阿B天天苦苦寻找,终于有一天在地上找到了一块散落的骨头。于是阿B也把骨头埋葬了。晚上阿B躺在床上美美的幻想着明天的收获,渐渐地就进入了梦乡。

终于,一个黑影出现在了阿B的梦里,阿B见到黑影后兴奋地就跟着走。走到一处地方停了下来。阿B一看,咦哈,前面不就是小区口的那个垃圾桶嘛?

黑影示意他打开。阿B得意道:“不慌不慌,明天再开,梦里开了不算数。”

第二天阿B起床后脸也没洗就急急忙忙的就直奔小区口的垃圾桶而去。到了之后他一把把垃圾桶盖掀开,却不料里面除了一个黑色的塑料袋什么都没有。

阿B想,也许东西就在塑料袋里了。于是他把手伸了进去。

“孩子,你在干嘛啊,那东西不能碰!”一个清洁工大妈喊道。

阿B皱着眉头把手伸了出来,只见他手上还挂着一些粘稠的`东西。

大妈叹气道:“让你别碰你非不听,我孙子刚拉的粑粑。”

阿B听此话后又羞又怒的回家了。晚上他再次梦到了黑影,正想找黑影算账,可仔细一看这哪是人影啊:四肢着地,点头哈腰,还有条小尾巴,这分明就是只狗狗啊!黑影嬉皮笑脸的对他说:

哈哈,没想到我死后都有人给收葬了,本汪万分感谢,万分感谢,汪汪,可是本汪没有钱,那坨新鲜的屎本汪没舍得吃,就赏给你吧。

民间报恩小故事 第3篇

宋朝浙江瑞安府永嘉县,有个姓陈名侃字君和的人,因事亲至孝,名遍四方。他奉侍双亲,温顺孝敬,从来不让父母心中有忧虑之念。偶遇父母有病,则衣不解带,日夜陪床服侍,亲自做汤熬药。二老逝去后,陈侃悲痛欲绝,真正做到了“事生尽力,事死尽思”的圣人垂训。他的孝行被整个家族引为典范。所以后代子孙人人效法,尊老爱幼,兄弟团结,夫妇和睦,妯娌相亲。以后陈氏家族五代同堂传为佳话.宋皇树坊旌表,赐额曰:“孝门陈君”,百姓则称其为“陈孝门”。

民间报恩小故事 第4篇

一个炎热的夏季里,有一只蚂蚁被风刮落到池塘里,命在旦夕,树上有只鸽子看到这情景。“好可怜噢!去帮他吧!”鸽子赶忙将叶子丢进池塘。

蚂蚁爬上叶子,叶子在漂到池边,蚂蚁便得救了。“多亏鸽子的救助啊!” 蚂蚁始终记得鸽子的救命之恩。

过了很久,有位猎人来了,用枪瞄准树上的鸽子,但是鸽子一点儿也不知道。这时蚂蚁爬上猎人的`脚,狠狠咬了一口。“哎呀!好痛!啊!”猎人一痛,就把子弹打歪了。

使得鸽子逃过一劫,并且蚂蚁也报答了鸽子的救命之恩。

民间报恩小故事 第5篇

冀东山区长城脚下,有个叫“义虎沟”的村子。这个山村至今仍流传着义虎报恩的传说。

这个村在宋代时归辽国统治,村里有一户王姓人家,男人早逝,丢下孤儿寡母相依为命。儿子王义小的时候,靠母亲给人织布、纺线和浆洗勉强度日,常常是吃了上顿愁下顿。儿子大了,生活也没多大改变,母亲干不动了,王义上山砍柴挑到山外卖给守长城关口的军营,一天一结账,等于天天有俩钱。那时战乱不断,官府时不时地就向百姓征讨军粮,粮食特别吃紧。王义打一天柴买的粮食只够娘俩勉强糊口,有时遇有阴天下雨就得断顿儿,要是冬天大雪封山,就得饿几天肚子。

话说这一年冬天,飘飘扬扬地下了一场大雪,堵门塞户的。山上的大雪还没融化,王义就带上斧头扁担上山砍柴了,腊月的雪寒如铁,十天半月也不会融化,等到雪化,他和娘不得饿死呀!他好不容易砍够两捆柴,插上扁担挑起来,踏着没膝深的大雪,“咕嚓咕嚓”地往山下走,只听“呼”的一声从林子里窜出一只斑斓猛虎,把王义吓得“妈呀”一声扔下柴担撒丫子就跑,可他哪能跑过老虎?老虎一跃就落在了王义的前面,他左跑老虎左挡,他右跑老虎右挡,把王义吓得全身冒汗,腿肚子都转筋了,他心想这下完了,眼前一黑就吓晕过去了。

王义醒来时,他觉着身下硌得疼,原来他躺在自己的柴担上了,一翻身,“妈呀!”大老虎在他身侧趴着,毛紧紧地挨着他,他没敢再动。他心里琢磨,野牲口哪有不吃人的?这只虎为啥没吃他?他又怎么躺在柴担上的?他猜想可能是老虎有什么事想让他帮忙,还猜想自己晕倒后老虎怕他冻死,就把他叼到柴担上,又用它的毛为他取暖。王义想到这里心里说,反正自己也难逃虎口了,起身试探一下。他一挪身,老虎也起来了。王义要走,谁知老虎前腿跪地,对着王义张开大口,并没有要咬王义的意思,王义疑惑地向虎口里望了一下。“哎呀!”原来虎口里卡着一根大骨头棒子。这时王义明白了,老虎是求他给取出卡在嘴里的骨头呀,他对老虎说:“老虎呀,你是让我帮你拿出嘴里的骨头吗?”老虎点点头,摇摇尾。

王义把棉袄袖子绾巴绾巴,冲老虎说:“老虎呀,我给你拿出骨头,你可别咬我呀?你吃了我不打紧,我那年迈的老母可就没人养活了。”

老虎又冲他点点头。王义就把胳膊伸进虎口,骨头卡得挺死,王义左摇摇右撼撼,费了一会儿工夫才把骨头拿出来,骨头的两头都带有脓血,看来这根骨头卡在虎口里不是一天两天了。骨头拿出来后,老虎没咬他也没走,而是对王义百般亲昵,用它的长舌头舔王义的手,用头往王义的身上蹭,好像是猫见到了主人。

王义挑起柴担向山下走,老虎就在后面跟着,撵也撵不走。王义进村,村里老少爷们儿见王义身后跟着一只猛虎,都吓得呜嗷喊叫四处奔逃。王义回家,老虎也跟进了院子。把王义的老母吓得当即就昏了过去。王义一看不好,急忙将母亲抱到炕上,又是捶胸又是拍背,急得哭天喊地,花了一袋烟的工夫才把母亲唤醒。老母睁开眼睛,见老虎还在地下趴着,吓得浑身哆嗦,说不出话来。王义对母亲说:“妈呀,不要怕,儿子救了这只虎的命,它不会伤害咱们。”他把到哪座山上去砍柴,怎么遇上了这只老虎,老虎怎么拦他,又怎样为老虎取出卡在嘴里的骨头的事向母亲叙述了一遍。老母这才稍稍安定一些。其实王义心也是悬着的,在这凶兽面前谁敢保不出事儿,吉凶未卜啊!王义取出家里仅有的一点干粮给老虎吃,老虎摇摇头就回山里去了。

娘儿俩见老虎走了,心里才宽敞了许多。老母说:“儿啊,你没把娘吓死呀!你说你冷不丁带进一只老虎来,谁不怕呀?那可是凶兽呀,谁知道它啥时发威呢?”

王义安慰母亲说:“妈,您就放心吧,这只老虎通人性,它不会再来吓唬妈了。”

打来的柴还得卖呀,王义就挑着柴担出沟卖柴换米去了,回来时太阳已经落山了,他一直担心老虎回来吓母亲,还好,回家一看平安无事。吃罢晚饭,娘儿俩正谈论老虎的事儿,只听后院“咕咚”一声,王义家的后院墙是个高坎儿。王义到后院一看,是一只死狍子掉进了后院,他再抬头,老虎就在后院的坎儿上蹲着呢。王义明白了,这只狍子是老虎叼来的。他冲老虎说:“老虎大哥,谢谢你了!你下来吧。”听王义这么一说,老虎一跃就跳进了院子。

王义找来刀子,剥了狍子皮,狍子的内脏还是热的呢,看来被老虎咬死的时间还不长。王义剐下肉给虎吃,老虎不吃,王义把狍肉煮熟之后给老虎吃,老虎也不吃。王义娘儿俩吃了肉,吃不了就带到集市上去卖。自打这天起,只要听到后院有响动,就是老虎叼来了猎物,有了老虎,王义就不用天天到山上砍柴了,卖野牲口肉也能换米,家里要米有米要柴有柴,也能存下俩铜子儿了。

有一天,老娘说:“儿啊,自从你虎大哥到咱们家,咱们娘俩可是吃不愁穿不愁。娘就为一件事发愁。”

王义说:“娘啊,咱家吃穿都不愁了,还能有啥愁事?”

老娘说:“你都二十七了,还没娶上媳妇呢,娘能不愁吗?”

王义劝母亲说:“娘啊,儿这姻缘还没动呢,如果真说不上媳妇,我就侍候娘一辈子,您老就放心吧。”

“唉!我不要紧,死后这把老骨头搁哪儿都没关系,只担心咱王家断了香火呀!”

王义又说:“娘啊,您想那么远干啥,儿孙自有儿孙福,有后代没后代是命中注定的事儿,强求不得。”

“唉!”老母长叹一声,也就没再言语。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王义娘儿俩说的这些话老虎都听见了。从这天起,老虎不知哪儿去了,几天不照面儿,以前多说隔一两天就能回来,这次已经六天了,老虎还没回来。这时王义问母亲说:“妈,虎大哥都出去这么多天了,还没回来,您没惹着它吧?”

母亲回答说:“儿子,你那虎大哥对咱家很好,何况你我又胆小,怕那些凶物,我能和它说什么?”娘儿俩正叨咕着,却听后院又“扑通”响了一下。王义欣喜地说:“是虎大哥回来了。”他跑到后院一看,吓得是七魄跑了六魄,三魂只剩一魂叫着往回跑,结结巴巴地说:“娘啊!这下咱家算完了,虎大哥叼来了一个死人,吓人不说,这官司可怎么办呀!”老母亲也吓得不知所措:“这可如何是好呀!我就说嘛,这老虎早晚是个祸害,找个地方先把那尸首藏起来再说吧。”娘儿俩来到后院,老太太说:“先藏柴垛里吧。”娘俩去抬尸体,原来是个女的,俊眉俊眼挺好看,穿着打扮也不一般,老太太壮着胆儿伸手摸摸死者的身子,还热乎着呢,再摸心口窝还跳着呢。她急忙让儿子把姑娘背到屋里,放到热炕上,老太太忙点着灶火,熬了一碗姜汤慢慢给姑娘灌下去,不一会儿就见姑娘脸蛋有了红色,像桃花一样好看。过了一会儿,姑娘忽然睁开了眼睛,挣扎起来,惊惶失措地说:“我这是在哪里呀?你们是什么人?”

老太太说:“姑娘莫怕,我们不是坏人,是一只老虎把你叼到我家院里来的,放心吧,我们不会害你的,等你身体好了,就送你回家。”

姑娘大哭不止,问她是哪里人氏,她也不肯说。老太太为姑娘收拾出一间屋子,王义抱来一捆柴柈子,点着灶火把炕烧热,让姑娘住得舒服。老太太见姑娘举止高贵,不像是小户人家的姑娘,对姑娘也就格外小心照顾,还背地里嘱咐儿子:“不许欺负人家,这姑娘可不是一般人家,若打她的主意,人家寻来,吃不了兜着走。”

王义笑笑说:“娘,你儿子是那样人吗?人情道理,什么叫廉什么是耻,儿子还是懂的,您就放心吧。”

姑娘在王家住了将近一个月,也没见有人找到这里来,王义出去卖柴时也是四处打听,也没听说谁家丢了闺女。这天,姑娘与老太太闲唠嗑儿,姑娘说:“大娘,我在你家都住一个月了,咋没见着没过门的嫂子来过?”

老太太勉强笑笑说:“傻闺女呀,你说我们这穷家,又是孤儿寡母的,谁家肯把闺女往这穷坑里推呀?”

姑娘有些害羞地低着头说:“如不嫌弃,我愿意给大哥做饭烧水,侍候大哥和您老。”

老太太听了喜得眼闪亮光,忽而又暗淡下来,连连摆手说:“这可使不得呀,看你知书达理,不是穷人家的孩子,落到我们这穷山沟里会受委屈的。不行,绝对不行!”

姑娘说:“大娘,我到你们家这么长时间,你们娘俩对我这个无依无靠找不到家的外乡姑娘没有一点嫌弃,让我感激不尽,你们是好人啊!我大哥诚实勤快,我看上他了,我这辈子非他不嫁。”

老太太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但表面上仍劝姑娘说:“这怎么成啊?婚姻大事不比一般,姑娘可要想好啊,要不然你会后悔的。”

姑娘说:“您老放心,我不会后悔的。”

老太太见姑娘是真心实意,老泪纵横地说:“感谢苍天!我们王家是哪辈祖上修的福呀,修来你这么一个好媳妇!”

王义自然同意,欢欢喜喜地与姑娘结了婚,夫妻恩爱和美。老母亲高兴,老虎也高兴,捕捉的野物也多起来。一晃有半年时间了,媳妇也有了身孕。这天晚上,媳妇对王义说:“明天咱们走吧,也省得你一辈子靠打柴为生。”

王义听了忙说:“看你说的,我不打柴干啥去?自小就生在这山沟,外面无亲无故,你既肯做我的妻子,就在山沟待着吧,这也是命。”

媳妇笑笑说:“你娶我做妻子,这不就有亲有故了,你也就不是打柴的命了,我带你们娘俩去享荣华富贵。”

王义说:“你快拉倒吧,是不是发烧了?你自个儿连家都找不着了,还带我们享荣华富贵呢?说梦话呢!”

“啥!你说我是做梦?是你做梦都想不到的,你可知道我是谁?我是大辽国三王爷的二郡主,你就是郡马了。”

王义听了,伸手摸摸妻子的头说:“没发烧呀,你今儿个咋净说胡话呢?别说了,咱们睡觉吧。”

媳妇说:“我真的是郡主,那天我随同哥哥来箭笴山游玩打猎,突然从林中蹿出一只大老虎,把我给吓晕了,等睁开眼睛,就稀里糊涂地到你家的炕上了。”

王义下意识地后退一步,惊讶地说:“我的妈!这是真的?你咋不早说呀?我要是知道决不敢娶你,你走吧,委屈你了!朝廷的郡主做了我半年的媳妇儿?真是罪过呀!”

媳妇微微笑笑说:“怎么?你赶我走,不要我了?你这个王义真是忘恩负义。”

王义着急地说:“不是我不要你,是我不敢要哇,我一个穷打柴的,怎能配得上郡主,不是找死吗?”

“我们已是夫妻了,你跟我走就不是打柴的了,一下就变成郡马了。”

王义说:“我可不去,一到京城还不得掉脑袋呀。”

媳妇笑笑说:“有我在你怕啥,实话跟你说,我找不到家那是假的,开始是我怕说出身份你们加害于我,后来我就看上了你,你和娘都是好人,你诚实勤快,模样儿也挺俊,要是再学点东西,不会比别人差。我为什么现在才说出来呢?是因为我怀孕了,这样我父王就必须得接受你,我就说是你把我从虎口里救下的,你是我的救命恩人,这么一说,父王肯定不会难为你的。”

王义听媳妇这么一说很是高兴,就到母亲的屋里与母亲商量,老母亲一听,一夜之间儿子成了郡马,更是欢喜得不得了,感慨地说:“这是你虎大哥为了报答你的救命之恩,才给你选了这么一个好媳妇呀!咱这一走,你那虎大哥咋办?”

王义说:“虎大哥对咱家好不假,可咱也不能把一只老虎带到京城里去吧?咱们这一走,它找不到咱们,也就自然入山林了,也省去了它为咱家捕食的劳累。”老母亲听儿子这么说,也觉得在理儿,就点头同意了。

第二天一大清早,王义娘儿仨就收拾行装和左邻右舍打一声招呼就进京城了。

可是人走了,老虎不知道呀,它照样每天往后院里扔猎物。一天没人动,两天没人收,屋里也没动静,老虎纳闷了,是都病了?又一连三五天,后院横躺竖卧不少獐狍野兔了,有的都腐烂了。老虎就更加奇怪了,它就跳到院子里撞开门,见屋里没有人,而且东西也少了不少,这下老虎急了,它以为是村里人把王义一家人赶走了呢,暴躁起来,见人就追,见牲畜就咬,闹得村里鸡犬不宁,家家都关紧门窗,闭门不出。有一夜,老虎蹲在一家的碾房里,听这家的两口儿说:“这王义也太坑人了,进京城也得跟老虎说一声啊,这可倒好,弄得全村人不敢出屋,水缸里的水都没了,也不敢出去挑,这可如何是好呀!”

老虎听了这话就明白了,立刻跃起往京城里奔。

再说王义母子随郡主到了京城,进了王府,老守门官一见是失踪很久的郡主回来了,不敢怠慢。郡主带着丈夫和婆婆直奔正厅拜见父王。王爷一见失踪近一年的女儿突然出现在面前,高兴得泪水涟涟。郡主把被老虎叼走又被王义救下,母子如何对她好,又如何爱上了他,没经父母同意就嫁给了他的事向父王述说了一遍。王爷见王义一表人才, 女儿又有了身孕,就认下了这个女婿。王义真的一下子由穷砍柴的樵夫一步登天,成了地位显赫的王室郡马了。

这一日,王义在几个护卫的陪同下逛京城,王义长这么大也没离开过小山沟,见到这么繁华的城市,心情别提有多兴奋了。正玩得兴致勃勃,突然从东面惊惶失措地跑来一群人,一边跑一边喊:“不好了,老虎进城了!老虎进城了!”王义一听老虎二字,就想起了他的虎大哥,他心里说莫非是我虎大哥找来了。别人由东向西跑,可王义却往东跑。护卫喊道:“郡马爷呀!跑错方向了,您想喂老虎呀!”王义也不言声,不一会儿就与老虎相遇了,果然是他的虎大哥。老虎见到王义就一下子趴下了,全身直哆嗦,王义蹲下身子一看,老虎的前腿受伤了,直冒血。这时一队京城卫队追了过来,搭箭就要射虎。王义大喊一声:“住手!”军卒一看是王义,就停下手。王义说:“军爷们,这是我的虎大哥,只要有我在,它是不会伤害人的,你们回吧。”

王义把老虎领到了郡主府,请来兽医为虎疗伤,没几日老虎的伤就好了。

当时天下,战争不断,辽国的大部分军队都派去征讨渤海国去了。这时宋朝想乘机攻打辽国,边关向朝廷送来了加急战报:宋军已突破边关防线,长驱直入。看到战表,皇上犯了愁,兵将都派出去了,朝中没有良将可选了。皇上突然想起,三王爷前些时选了郡马,就下令郡马王义率兵迎敌。王义一接到圣旨可就傻眼了,自个儿是个穷打柴的出身,哪会带兵打仗?去了也是送死呀!可皇上的命令谁敢违抗,抗旨也是死。王义只得硬着头皮出征了,老虎也跟着,撵也撵不回去。话说到了战场两军对阵,王义还没动,老虎先蹿了出去,三跃两扑,死伤了好几个,敌军阵脚大乱,宋军都是中原人,很少见到老虎,吓得喊爹叫娘,拼命奔逃,王义率兵乘胜追击,一直把敌军赶出边境,得胜而回。

王义凯旋回京后,皇上高兴,称王义真乃将帅之才,加官晋爵,官至二品。

到后来,东北的女真族部落首领完颜阿骨打举兵反辽,建立了大金国,所向披靡,攻克江宁州,不久辽五京之一的东京失陷,很快辽上京临潢府也被金兵占领,当金兵攻入辽中京大明城时,辽天祚皇帝一边逃跑一边传旨派王义带虎拒敌,可是来自东北的金兵不是当年中原的宋兵,他们不惧老虎,两军一对阵,金兵一阵乱箭就把老虎给射死了。王义拼着性命才把他的虎大哥抢回来.王义败下阵来,仗也不打了,一家人偷偷地带上死虎回到原来居住的山沟里,流着泪把虎葬到一个山坡的向阳处。从此这条沟就叫“义虎沟”了。

民间报恩小故事 第6篇

长汀县河田镇的汀江河道有一个地方叫部堂潭,这里流传着一个故事。

部堂潭西岸是为修坊村。很久很久以前,修坊村蜡烛园有个姓修的孩子,人长得聪明端正,心地十分善良。有一年春天,发大水。大水退下去后,他来到溪坝沙滩上抬大水冲来的树枝当柴烧,看到沙滩上有一只红鲤鱼张大嘴喘息,十分可怜,他就跑去过,把穹捉起来,放回部堂潭中去了。

几年后,这个小孩子长成了一个年轻力壮的后生仔,有一回他背一只鱼篓泅入河中捕鱼,只见一只红鲤鱼在前头,他主不赶上去。鲤鱼紧走,他就紧追。到了部堂潭,鲤鱼一转身,钻入一个石洞,他也跟着钻进去。入洞后,鱼不见了,只见洞中的另外一个世界,不知不觉来到一座宫中,宫中摆设的东西十分好看。他正惊奇时,一个美丽的妹子穿着一身绫罗绸缎向他慢慢走来,对他说:“您来了,请坐吧!”他感到十分不好意思。漂亮妹子对他说:“你还记得那年沙坝的'红鲤鱼吗?”他低下头,一脸绯红,一句话也不讲。她又说:“那年发大水,我因贪玩,被搁在沙坝,是您救我的。”她停了一下,看了看他,又说:“我看您忠厚老实,您就留在这里吧!”他听到这里,连忙摇头说:“不!不!我要回家。”“您要回家?我这里比你家中安乐得多,有吃、有穿、有玩,我们还可以结成一对,共同生活。”这时,他更加不好意思了,结结巴巴地说:“不,不,不!……我要回家,我家中还有爹、娘要我服侍。”红鲤鱼精见他执意不肯留下,只好说:“那好吧!你等一阵子,我就让您回家。”说罢,她拿起他的鱼篓,转身入内。一会儿,她提着鱼篓出来说:“这点东西,您带回去吧!”他一看,是一篓谷壳,当时他不好意思嫌弃,向姑娘道谢后就出宫了。出宫后,他想,谷壳我家里多得很,这鱼篓还要装鱼呢!就把谷壳倒掉,又去捕鱼了。

等他回家后,发现鱼篓里有东西的闪光,仔细一看,原来鱼篓缝中夹着几粒瓜子金。他明白这是鲤鱼精送给他的,心中很感激。他用瓜子金换来一张新鱼网,辛勤地在汀江上捕鱼。从此不再愁吃愁穿,一家人过得十分幸福。

民间报恩小故事 第7篇

结草与衔环都是古代报恩的传说,出自《左传》。前者讲春秋时期一个士大夫在其父死后,没有将其父的爱妾陪葬,而是令其自行嫁人,不使殉葬,爱妾的父亲为替女儿报恩,在该士大夫一敌人的一次战争中,将战场地上野草缠成乱结,导致恩人的敌手因脚步被袢而被擒报答了对方的恩情;后者讲有个儿童挽救了一只受困黄雀的性命,黄雀衔来白环四枚,声言此环可保恩人世代子子洁白,身居高位。后将二典故合成一句,比喻受人恩惠,定当厚报,生死不渝。明朝时冯梦龙在《醒世恒言》中写道:大恩未报,刻刻于怀。衔环结草,生死不负。

民间报恩小故事 第8篇

你可以亲身去体验并发现它的重要;我真不知道自己要让恩师为这一天等多久。蛇报恩的神话故事听完,我把身子转向HS,很严肃地告诉她:_我想咱们三一班了_。可是后来,我开始对红领巾撒手不管?学校正好在改造音乐室,音乐室被砸烂只剩下一个壳。后来,录音机、黑白电视机也进入了寻常百姓人家。

不久,邻县的一位姓任的_的女儿得了一种怪病,头上长了一颗大肿瘤,访遍了名医,都没有治好。于是任_只好贴出一张告示:“只要有人能医好小女的病,我愿将女儿许配给他。”崔炜听说了这件事,想起了自己的'灵药,就抱着试试的心态到了任_的家。

果然就像青蛇所说的,任家小姐敷上艾草后,不到两家就消肿痊愈了。就这样,崔炜娶到了温柔可爱的任家小姐为妻,而艾草的功效也被人们广为使用。

当阳从吧台走过的时候,小夕又闻到了那久违的熟悉的味道,淡淡的烟草味里裹着暖暖的香甜;”听着这番话,我的脸噌地红了,我算哪门子好学生,好事摆在眼前我都不做,还配挂红领巾吗。蛇报恩的神话故事因为有了电,我们的生活多么灿烂。”说完,垃圾筒大哥又低下了头?我最敬佩的人,不是数学家,不是科学家,也不是明星,而是——清洁工。

民间报恩小故事 第9篇

半个世纪前,在中国的西北部,一群远赴西北的工作人员在一次远巡时遇上大风雪,大卡车陷在一个雪坑里抛锚了。车上工作人员都跳下车合力推,雪坑虽不深但滑,所以必须要用物体或树枝垫付车胎才能移动。(这个情景我曾在多年前出外拍摄遇到过,大暴雨天车陷泥泞里走不动天也黑,那种彷徨焦虑记忆犹深)但此时天已黑茫茫雪地去哪里寻树枝,没有办法,工作人员只能继续合力推着大卡车,希望车能移动。正在这时,有人看到远方有隐隐的亮点,一点一点,越来越多,越来越近——不得了!是狼!亮点是狼的眼睛!

大伙不约而同迅速攀爬回大卡车,狼群跑近,和车上的工作人员对峙着。狼很瘦,一看就知道是饿极了的一群狼。很久,狼还是没有离去。工作人员无奈,逐把卡车上的食物一一抛向狼群前,希望狼群能离去。狼,真的狼吞虎咽起来。吃完食物,狼群终于离开了。工作人员终于松了一口气,但也害怕还有其他狼群来袭击,又都纷纷跳下车鼓足干劲再次合力推着卡车。

过了好一会了,卡车似乎移动了一点,大伙正觉得有希望。可是这时候,远方的亮点又出现了!这次大家迅速爬回卡车,能搏斗的工具都全拿在手上,因为车上已没有食物可以再给狼群了,如果狼群袭击,就只有拼了!狼群奔跑着来了,滚起一层雪雾。跑近了,跑近了,这次狼的数目比之前还要多。可是,工作人员发现——每一只狼的'嘴里都叼着一根根或大或小的树枝!

狼群跑近,放下嘴里叼着的树枝,然后就离开了。噢!工作人员明白了,狼是来报恩的!

民间报恩小故事 第10篇

从前,南国的山里住着一个猎人,他的箭术非常高明,可以说百发百中。

有一次,猎人又带着弓箭进了山林。中午时分,他躺在一块大石头旁边睡着了。

睡梦中,他感到有点儿不对劲儿,睁开眼睛一看,吃了一惊,原来一头大象用鼻子把他卷了起来。他心中害怕,使劲儿想挣脱,但他哪有大象的力气大,只好听天由命了。

不知要遭到什么样的残害啊!

正想着,却见大象已经把他带到一棵大树底下,将他轻轻放到树下。这只领头的大象,仰天长啸,无数只大象纷纷向猎人靠拢,却并没有要伤害他的样子。

猎人不解地看看这头大象,又看看那头大象,不知它们要干什么。忽然,领头的大象趴在他的身边,眼睛看看树上,又看看他,这样反复几次,猎人似乎懂了,大象是让他爬上树去。

猎人踏着象背,爬到树上,站在树顶上。可是,猎人仍不明白大象要自己做什么。

突然,传来一声狮子的吼叫,所有的大象都吓得趴在地上,浑身发抖,用祈求的'眼神望着树上的猎人。

猎人明白了。他拿出弓箭,对准凶猛的狮子射了过去。狮子被箭射中,倒在地上死了。

群象从地上站起来,围着猎人把长长的鼻子伸向天空,表示着它们的喜悦和对猎人的谢意。

猎人也很高兴,他拍拍这头大象的鼻子,拍拍那头大象的大腿。这时,那头领头的大象用鼻子扯着他的衣服,然后屈腿趴在地上,让他骑在自己的背上。

大象把猎人带到密林深处的一个地方,用鼻子掘开厚厚的落叶,下面露出一个深坑,深坑里全是脱落的象牙。

原来大象是要用象牙来答谢猎人,猎人明白了,就用绳子捆了几根。然后大象把猎人和象牙驮到山下,与他告别。猎人回到家之后,见到人就讲:“原来大象是很讲义气的动物啊!”

民间报恩小故事 第11篇

一天,狮子在树下睡觉。狮子睡得正香,一只老鼠从旁边经过,不小心,小尾巴碰到了狮子的胡子。狮子醒了,非常生气,他一下子把老鼠捉住了。

“你这个坏家伙,竟敢吵醒我!”说着,狮子就要动手捏死老鼠。

“饶了我吧,”老鼠请求说,“也许有一天,我能帮上你的忙呢!”

狮子大笑:“你这只老鼠,怎么会帮得上我的忙?”那天狮子的心情很好,他看见老鼠可怜巴巴的样子,觉得很好玩,就抬起爪子放走了老鼠。

不久,狮子被一个猎人抓住了,捆在了一棵树上。第二天猎人就会杀死狮子。

狮子拼命地叫啊,叫啊,但是没有谁敢来帮他。是啊,连森林之王都被抓住了,谁还可以救他呢?

谁知道,老鼠听到了狮子的叫喊声,她偷偷地跑到树后,咬断了绳子,救了狮子。

狮子非常惭愧,也很感激。面对感激的狮子,老鼠说:“你当时笑我,不相信能得到我的`报答,现在你相信了吧?”

关于报恩的寓言故事3:狮子与报恩的老鼠

狮子睡着了,有只老鼠在他的周围爬上爬下,很快吵醒了狮子,狮子很生气,一把抓住了老鼠。

“饶了我吧,”老鼠请求说,“也许有一天我能帮上你的忙呢。”狮子觉得很好笑,他想:“这只小老鼠怎么能帮上我的忙?”但他还是抬起爪子放他走了。

不久,狮子被陷阱困住了。猎人们想将活狮子献给国王,就把他捆在一棵大树上,然后去找马车。

这时,老鼠路过这里,看到了绝望中的狮子。他走过去,很快啃断了绳索,说:“我虽小,可是我也能帮上你的忙。”

寓意: 有些朋友也许平时看似微不足道,但却有可能在我们身处困境的时候提供巨大的帮助。

民间报恩小故事 第12篇

狮子睡着了,一只老鼠跳到他身上。狮子 给弄醒了,立刻把老鼠捉住,要吃掉它。老鼠请求饶命,说将来会报答狮子的恩情。狮子朝它笑了笑,把它放掉了。后来狮子被猎人捉到,用绳子捆在树上。老鼠听 到狮子的叹息声,跑过来咬断了绳子,把狮子放跑了。老鼠说:“你当时笑我,以为我报答不了你的救命之恩,现在该晓得我还是有用的吧!”

狮子说:你说得对,真该谢谢你!不过你能不能再帮我一次忙呢?老鼠问:还要我帮什么忙呢?狮子说:我现在肚子有点饿。见老鼠不解,狮子便张开口往老鼠身 上靠,老鼠顿悟,忙说:且慢,先说说道理,我再献身不迟。上次你没吃掉我,这次我救了你,咱俩扯平了,你怎能再吃掉我呢?再说,你一会儿放了我,一会儿又 要吃我,这算怎么回事呢?

狮子笑笑说:上次我肚子还不饿,现在是真饿了,再说你也该懂得什么叫弱肉强食吧?

老鼠没等狮子说完,一溜烟逃走了。逃走后的老鼠以后只要听到有人称“鼠辈”,气就不打一处来。老鼠愤怒异常:什么叫鼠辈?难道那些威猛的.大家伙里就没有小人吗?

民间报恩小故事 第13篇

有个姓朱的小叫化,和几个叫化住在岩洞里。由于他年幼,大家有好吃的让他先挑,遇天阴下雪,则让他留在洞里,大家讨回来和他分享。

叫化们从岩洞进城,必须经过一条小河。河上架了几根木棒当桥,夏天水涨,冬天结冰。

有年冬天,雪下很大,叫化们又成群结队进城。朱叫化从早等到晚,也不见同伴们回来。半夜,朱叫化出去找人,到了小河边,只见河上的木棒承受不了积雪和行人的重压,折断了,几个叫化子都掉进河里,冻死了。

朱叫化哭了一阵,想先回岩洞去。谁知雪压岩崩,岩洞也塌了。

朱叫化只得去找藏身之所,终于,他找到了一个废弃的砖窑。他钻进去,准备挖坑生火,他用竹签挖地,居然挖到了一块石板,掀开石板,下面是一个装满银子的瓦罐。

朱叫化心说:有了这罐银子,便能吃顿饱饭,买件暖和衣服,说不定还能盖一间茅草房呢,但现在自己是吃饭吃肉一人饱,穿衣穿鞋一人暖,如果同伴们都没死就好了。朱叫化想到死去的同伴,又流下了眼泪……

第二天一早,朱叫化把银子全部捐了出来,他在同伴们冻死的河上修了一座桥,当地人将桥命名为“叫化桥”。

民间报恩小故事 第14篇

一头狮子正在睡觉,一只小老鼠没有见过狮子。这是什么草呀毛茸茸的,它看见狮子的`尾巴还以为是一种奇怪的草,它拿着狮子尾巴又拉又扯把狮子痛醒了。

狮子一甩尾巴把小老鼠摔在地上。“好痛呀”,狮子说:“该死的老鼠,你竟敢欺负我的头上”!“对不起,我不知道你是大王呀,大王你饶了我吧以后我一定会报答你的!”狮子听了得意地哈哈大笑起来,放走了小老鼠。

过了一段时间,狮子中了猎人的陷阱,被套在了网里,“救命呀,救命呀”,小老鼠听到狮子的呼救声跑了过来,说:“大王你别着急,我来救你”,“你这么小怎么救得了我”。

小老鼠说:“你放心,我自有办法”,它看到树上的绳子心里有了主意,小老鼠爬到了树上,咬断了绳子,救出狮子,狮子非常感激地说:“没想到你还有这个本事,真是太谢谢你了!”狮子驮着老鼠高兴地离开了!

民间报恩小故事 第15篇

有个乞丐婆很多天没有吃饭,饿得头昏眼花,走路也摇摇晃晃,不小心撞到了一个青年。青年气势汹汹地要乞丐婆赔偿,不然就要挨揍。

一个叫崔炜的穷书生路过,他同情乞丐婆,虽然他身上也没有钱,但仍脱下衣服来替她赔偿。崔炜才排解了纷争,一转头,乞丐婆竟然不见了。但崔炜生性豁达,毫不在意地回家了。

这天晚上,崔炜梦见有一条青色的蛇向他道谢:“下午多亏公子搭救,真是非常感激。特地送来一些艾草作为报答。这艾草妙用无穷,它可以去除各种肿块,只要一点点就可以了,不要多用!”

崔炜从梦中惊醒,觉得真是不可思议,但是伸手一摸到床边,竟然真的有一束艾草。

不久,邻县的一位姓任的_的女儿得了一种怪病,头上长了一颗大肿块,访遍了名医,都没有治好。于是任_只好贴出一张告示:“只要有人能医好小女的病,我愿将女儿许配给他。”

崔炜听说了这件事,想起了梦境中青蛇所说的话,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到了任_的家。

任家小姐敷上艾草后,不到两天就消肿痊愈了。就这样,崔炜娶了任家小姐为妻,而艾草的功效也被人们广为使用。

民间报恩小故事 第16篇

相传某地有个姓张的小孩子,虽是七八岁,却生有一种仁慈的心。有一日,刚在庭中戏玩的时候,忽然花盆中有一只小小的`娱蛤,给那花土掩住,差不多要埋死了,张孩看了大大不忍,将那娱蛤救起,收在一个小小的箱里。

流水似的光阴,转瞬间,张孩已经二!·多岁了,那娱蛤却也有一尺长,驯服得会解人意。张孩爱护得像兄弟一般。

在满清的沿例,只年有一次应试,张孩便预备行装,将那娱蛤收在衣箱里赶路赴考。

一日行到某镇,忽遇着一个相命先生对他讲:“相公今夜有危险,若度过今夜,富贵双全口”张孩似信似疑。晚上宿在客栈,睡到半夜里,忽然半空中一个霹雳,满屋一阵冷风,吹得全身战栗,开眼一看惊得魂不附体,原来帐顶有一只大蛇,头像斗大,两眼睛像光一般,忽然一阵砰……声,那娱从衣箱里跳起,向那大蛇颈中一咬,二只一直滚出房外。张孩惊魂始定,一直追到后园,那娱蛤和大蛇死做一堆,旁边还有两粒明珠,这张孩知是宝物,便想:“此时赴京应试,得中否还在希望中,不若将此宝珠进贡,一定会得一官半职,也不负娱蛤的一片忠心。”果真宝珠到京献上,那皇帝就封他一个进宝状元了。

民间报恩小故事 第17篇

段修遇过一条很特别的蛇。

蛇身纤长,通体青绿。段修偶然路过翠竹林,隐约察觉有妖气时瞥见蛇身掠过竹枝。待他走近,却看见个穿青色衣衫的漂亮姑娘。眼睛滴溜圆,又黑又明亮。

青蛇被猛然扼住咽喉,即刻现了原形。

那妖物死到临头却毫不挣扎,段修疑惑,渐渐放开桎梏。

青蛇说,她是故意在此等候段修。

段修问,这是为何。

“为了报你上世之恩。”青蛇道,你上世为搭救于我,不幸失去性命。

段修只觉好笑,你又如何知道我是你要找的人。

青蛇化成人形,转到他面前,认真端详。

“你的模样都不曾改变,我断不会记错。”

段修张张嘴,似有话讲,却没说。

青蛇叹息,原本想送你一世福报,或万贯家财。可谁知造化弄人,这世你竟做了修道人。

段修道,你大概不曾害过人,所以我不杀你。

“但是,此番以后,你不要出现在我面前。再让我遇见,我会杀了你。”

三日后,段修接到一处村落传来的消息。

说村中牛羊一夜间被咬死了一半,怀疑是精怪所为,求他帮忙除妖。

待他赶到却有村民告知,精怪已经被抓住了,是位姑娘帮的忙,还慷慨出钱补了村里的损失。

段修有些气闷:“姑娘?”

青蛇悄然上前,吐吐舌头:“抱歉,帮个小忙。”

段修把她拽到避人处,冷下脸。

“我记得我说过,再见面,我会杀了你。”

青蛇无所谓:“你杀了我也好,就当是还恩。”

段修轻叹一声,面色柔和了一些:“你帮了我的忙,此番,我还是不杀你。”

青蛇忽然笑了,眉眼弯弯。段修瞧着,倒是有几分可爱。村民热情,段修推托不过,在此逗留六天。第七天却收到家中来信,问他事情是否办完,母亲病危。

段修即刻与村民告辞,青蛇跟着他。

“你不要跟着我。”

我能治病,”青蛇笑道,我可以医好你的母亲。

青蛇以大夫的身份到达段修家中,有人递了杯茶过来,她接过。

“谢谢你啊,段修。”

“我不是段修,”那人耸耸肩,我是他的胞弟。

眼前两张分毫不差的面容。

青蛇看得失神,失手打翻了茶杯。滚烫的茶水浸湿胞弟衣袖,青蛇连忙把他的袖子挽起,却看见他手臂上一块暗红色的胎记。

段修看到青蛇眼里的光芒逐渐熄灭。

“你找错人了,是吗?”

心底的失望,不知从何而来。

青蛇依约治好母亲,段修却下定决心,还是要她走。

“我同弟弟一母所生,你救她性命,算你还恩。这是最后一次,不要再出现。”

青蛇果真就没再出现过。

时如逝水,一晃百年。

其间段修依旧斩妖降魔,潜心习得修仙之法。待他终于熬过百年孤寂,羽化登仙,才清楚自己已历过情劫,竟是青蛇度了他。

当年那场孰真孰假的错认,斩断段修刚刚破土的情芽

一世福报,万贯家财,都抵不过助他站于九霄云上。

兜兜转转,挂念百年,她终是还了他上世恩情。

民间报恩小故事 第18篇

12个古代经典名人故事

12个古代经典名人故事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项羽,身历七十余战,攻无不克;起兵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

项羽这个人物的致命弱点是什么?缺乏政治远见,一味沽名钓誉是项羽的致命弱点。他欲得天下,又图虚名,既准备推翻怀王之约,又害怕世人指责。他不用范增之计,反映了他的刚愎自用,迷信武力,而根本原因则在于心理上的脆弱。

刘邦对项羽的评价:“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即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高中第二册学习了课文《鸿门宴》,让我们对项羽这个人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原文再现】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却……”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摘自《鸿门宴》

素材评析

从上段节选中可见沛公能亲自的忍辱屈从,这正是大丈夫的襟怀,也是他后来能成就帝业的性格因素。然而,一生总是刚愎自用、狂妄自大的项羽,对沛公来赴鸿门宴赔罪,不但心里毫无疑惑戒备,反而出卖了为他通情报的曹无伤。不但如此,自己还坐在宴席上的尊位,一副天下非他莫属的傲气,而对范增决意要杀刘邦的示意示而不见,以为刘邦早晚得臣服于他。

适用话题

项羽性格上的某些闪光点,如不畏_、不耍阴谋诡计、光明磊落应当给以肯定,此性格特点适合话题“心灵的选择”、“诚信”、“张扬个性”、“倾听”、“快乐幸福与思维方式”等;而性格上的缺点如刚愎自用、缺乏远见、软弱、优柔寡断等则应该扬弃,此性格特点适合话题“包容”、“人与路”、“谈意气”等。

屈原所在的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他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最终被逐出郢都,到了汉北。顷襄王二十一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几起几落的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屈原在20多年的流放生活中,始终关心着楚国的命运,陆续地写出了《离骚》、《天问》、《招魂》、《哀郢》等诗篇,表白了自己不愿与黑暗腐朽的势力同流合污的立场和决心。

高中课文《屈原列传》、《离骚》、《湘夫人》等,都说到屈原。

【原文再现】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摘自《屈原列传》

【素材评析】

在屈原的作品《涉江》一诗中他自己写到:“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这是屈原受到奸臣谗陷,被楚王流放时,在愤激之下而写的。正如司马迁所说:“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所以作诗《离骚》泄愤。但是,屈原的高洁之处,在于他无论遭受什么样的打击与谄害,但他总是执著地坚持自己的操守,所以司马迁赞美到:“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适用话题】

适用“肩膀”、“位置与价值”、“我想握住你的手”、“感情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责任”、“理想”、“执著”等等。

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是一位奸雄,生活的信条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是奸诈、残忍、任性、多疑的反面人物典型。读过“三国”的人,一提起“奸雄”,谁都知道是指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句话,最能体现曹操的奸恶。

但现实生活中的曹操,却有着对理想的追求,是一个矛盾的复杂体。原以为曹操是一代奸雄,又以为只是一介武夫,读了他的《短歌行》等诗篇,才知道他的内心世界是极其丰富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这是否也印证了一条真理:人是一个复杂的组合体?

曹操是建安七子之一,有极高的文学造诣。我们学过的《观苍海》《龟虽寿》《短歌行》等作品都是曹操写的。

【原文再现】

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素材评析】

民间报恩小故事 第19篇

韩信少年时家中贫寒,父母双亡。他虽然用功读书、拼命习武,却仍然无以为生,迫不得已,他只好到别人家吃“白食”,为此常遭别人冷眼。韩信咽不下这口气,就来到淮水边垂钓,用鱼换饭吃,经常饥一顿饱一顿。淮水边上有个为人家漂洗纱絮的老妇人,人称“漂母”,见韩信可怜,就把自己的饭菜分给他吃。天天如此,从未间断。韩信深受感动。韩信被封为淮阴侯后始终没忘漂母的一饭之恩,派人四处寻找,最后以千金相赠。

后人有诗赞曰;

至孝事亲世颂扬,子孙代代仰遗芳;

同居五世人崇敬,感动枫宸诏表彰。

民间报恩小故事 第20篇

从前,有一位国王,他的国家很小并不富有,却乐意帮助他人。

一个特别冷的冬天,国王带着手下去森林里打猎。黄昏的时候,国王在一条结冰的小河边,发现了一只冻僵的啄木鸟。这只啄木鸟长得很特别,它的羽毛是彩色,闪着炫目的光泽。此时这只鸟双目紧闭,嘴角流血。国王可怜这只鸟儿,就把它带回了宫殿。国王让人把宫殿的火炉烧得很旺,找来了医生精心医治这奄奄一息的鸟儿。过了两天,啄木鸟就醒了过来。它十分感谢国王救了自己,对他说:“尊敬的陛下,如果您遇到了什么困难,就去您救我的.小河边,向水里投三块石子,我就会来的。”啄木鸟说完这句话,就飞走了。国王心想:我有什么事会求一只啄木鸟呢?就没把这句话放在心上。

几年后,王后生了重病,四处求医不见效果。最后国王想到了啄木鸟。他来到小河边,向水里投了三块石子,啄木鸟出现了,还街着一支散发出奇特香味的玫瑰花。

王后闻见这支花的香味,病就好了。国王要重金酬谢啄木鸟,啄木鸟笑着对他说:“尊敬的陛下,您不用谢我。我是森林王的小女儿,那年冬天我外出遇到坏人的攻击受伤,是您救了我,这样我才有机会救您妻子呀。”

民间报恩小故事 第21篇

一只赶路的小蚂蚁,刚好路过一个池塘,他走到池塘边,想喝口水解解渴,可一不小心滑到了水中。救命啊!”蚂蚁不会游泳,在水中挣扎着。这时,住在池塘边大树上的鸽子恰好看到了,可是鸽子也不会游泳,他急中生智,忙丢下一片树叶给蚂蚁,说:“小蚂蚁,快爬到树叶上去!”蚂蚁赶紧抓住树叶爬上去,得救的小蚂蚁向鸽子说:“谢谢你救了我,以后有机会我一定报答你。”几天后的'中午,蚂蚁又经过池塘,看到鸽子在睡午觉,便不想打扰他。这时,蚂蚁突然发现一个猎人正拉弓向鸽子瞄准。啊!鸽子有危险!喊叫已经来不及了,蚂蚁刚好在猎人的脚边,他张开嘴,在猎人的脚上狠狠地咬了一口,猎人突然感到脚上一阵痒痛,身子一晃射出的箭钉在了树干上,没有打中鸽子。蚂蚁趁机大叫:“鸽子,快飞!”鸽子惊醒了,展翅飞走了,猎人只好丧气地离开了。过了一会儿,鸽子飞回来感谢小蚂蚁,小蚂蚁说:“我很高兴,终于有机会报答你的救命之恩。”

小朋友,知恩图报不仅是动物,更是人类的一种美德。

民间报恩小故事 第22篇

清朝时,长江口外的崇明岛上,有吴氏四兄弟,小时候因家境贫困,父母不得已把他们卖给富家为童仆,以求一条生路。他们长大后,个个勤奋节俭,赎出卖身契,回到家乡,合力盖起房舍并各娶妻成家。这时,他们已理解当日父母之苦心,故争相供养父母,以示不忘养育之恩。开始认定每家供养一月。后来,贤惠孝顺的妯娌们认为隔三个月才能轮到供养,时间太长了,故改为每家供养一日。以后又改为自老大起每人供养一餐,依次排下。每隔五天,全家四房老少合聚一起,共烹佳肴,奉养父母。席上子孙、儿媳争相端菜敬酒,百般孝顺,真是合家欢乐乐陶陶。二位老人安享天年,福寿近百岁无病而终。

诗云:

父母育恩深似渊,不尤被鬻孝犹虔。

弟兄争奉酒甘旨,纯孝妯娌浑归贤。

民间报恩小故事 第23篇

在非洲辽阔的大草原上,有一只狮子正在树荫下睡觉。

有只老鼠从它身边经过时,以为狮子头上的毛是茅草。老鼠得意地想:“这草可真是好东西,又软又温暖,正好带回去给孩子们做垫子。”于是老鼠便使劲扯着狮子的毛。狮子一痛,醒了过来。狮子咆哮着说:“谁这样大胆,打扰了我的好梦?”说完,狮子一把就把吓呆了的老鼠给抓住了。老鼠哭着乞求说:“狮子先生,饶了我吧!我家还有七个孩子呢!”狮子的心软了,它想起了自己死去的小狮子。老鼠继续哭着说:“再说,像我这么小的一只老鼠也不够你充饥呀,如果你放了我,我会报答你的。”

狮子听了这话,大笑起来,它说:“你这么小怎么能报答我呢?”最后狮子为了小老鼠的孩子,还是把它放了。老鼠非常感谢地说:“谢谢你,狮子先生,请相信我会回报你的。”狮子摇摇头,它才不相信小老鼠的`话呢。

几天后,狮子一不小心掉进了猎人布置的捕猎网中。狮子绝望地挣扎着,怒吼着,却不能从捕猎网中挣脱出来。正在这时,几天前它放了的那只老鼠带着它的七个孩子正好经过那里。老鼠妈妈看到了正在挣扎中的狮子,它严肃地对孩子们说:“准备好了,我们要一起帮助狮子!”孩子们本来很害怕强壮的狮子,但听到妈妈这样说,也都很勇敢地回答:“是的,妈妈,我们要一起帮助狮子!”听到孩子们的回答后,老鼠妈妈满意地笑了。

它大声地对狮子说:“狮子先生,我们来帮你了,千万不要紧张!”说完,老鼠妈妈爬到网上,用尖利的牙咬了起来,并叫孩子们也来帮忙。孩子们也跟着妈妈一起用力地咬着捕猎网。不一会儿,捕猎网就被老鼠妈妈和它的孩子给咬了一个大洞。狮子终于重新获得了自由。

民间报恩小故事 第24篇

老刘今年七十多岁了,多年来孤身一人生活在老家。老刘只有一个儿子,是做木材生意的大老板,可儿子对老刘不孝顺,已有好几年没回家看望他了。

最近一段日子,老刘觉得身体越来越差,没几天就卧病在床,起不来了。老刘给儿子打电话,让他回来看看,可儿子只回了句“生意太忙,走不开”就匆匆挂了电话。再打,却无人接听了。

两天后,老刘简直连呼吸的力气都没了,这时屋门忽然开了,一个人走了进来。

老刘一喜,却发现来者并非儿子,而是一个陌生的瘦高个老汉。瘦老汉一见老刘的样子,便大声惊叫道:“老伙计,才几天不见,你咋就病成这个样子了?”

老刘糊涂了,说:“你认错人了吧?我不认识你啊。”瘦老汉不接这茬,自顾自又是做饭又是买药地忙了起来。

吃了饭、喝了药,老刘稍微有了点精神,他不想白白享受,于是不好意思地说:“老哥,恕我记性差,实在想不起咱们有什么交情,麻烦你提个醒?”

瘦老汉笑道:“真是贵人多忘事。你不记得我,我可一直记得你这个大恩人,你对我的救命之恩我一刻也没敢忘!”

老刘也不好再说什么,这瘦老汉很健谈,没多久,两人便像老朋友一样无话不说了。老刘说起自己生病、儿子不孝,悲从中来,流下泪水。瘦老汉气愤得直跺脚,叹道:“枉你一生为善,却不幸生了这等儿子,真是可悲!”

从那以后,瘦老汉天天都来照料老刘,不过半月,老刘便痊愈了。老刘感激涕零,连连拜谢,瘦老汉却不以为然:“比起你的救命之恩,我为你做的这点事算啥?放心吧,我接下来还要找到你儿子,让他无论如何也要担负起赡养你的责任。”

老刘叹了口气:“唉,他眼里只有钱,哪还容得下我这个爹?”

瘦老汉脾气很倔,说去还真的转身就走。老刘直摇头,暗想这人真怪,也没问我儿子住在哪里就去,怕是连人都找不到,还谈什么劝他回心转意呢?

一连数天,老刘再也没见到瘦老汉的影子,心中正疑惑,这时儿子却回家了。老刘又惊又喜,难道真是瘦老汉在中间起了作用?

儿子还带来了两个工人,他一见老刘就连声嘘寒问暖,又颇为自责地说:“爸,一听您病重我都急死了,恨不得长双翅膀飞回来。现在看您平安无事,我总算放心了。”

这天晚上,老刘被一阵声音吵醒,出门一看,见儿子正指挥那两个工人锯院里的大槐树。老刘吃惊地问儿子:“你半夜不睡觉,跑来锯树干啥?”

儿子说有个客户向他订了一批槐木,可他手上的木料还差一点,而家里这棵老槐树枝干粗壮,拿它顶数,可解燃眉之急。儿子赔着笑说:“我怕您舍不得,只好先斩后奏了。您也知道现在生意难做,这次就当是帮我吧?”

老刘围着槐树转了一圈,心里很不是滋味:这棵树是在他五岁那年父亲种下的,如今已屹立了七十来个春秋。近几年来,老刘耐不得寂寞,常常来到树下说些心里话,不觉间,已将槐树当成可以倾诉心声的伙伴。他有点舍不得,但也不想为了一棵树而影响到父子感情,只好勉强说:“锯吧,应该能卖个好价钱。”

第二天,儿子一早就说生意忙,要马上赶回去。他掏出两千块钱递给老刘,说:“爸,我不能常陪在您身边,这点钱您留着用吧。”

老刘高兴地接过钱,他都记不清上次儿子给他钱是多少年前的事了,看来儿子这回真是转性了。儿子大声招呼两个工人,让他们把锯断的两截槐树拖上货车,可任凭他们如何用力,愣是连一截槐树也拖不动。儿子气得大骂“废物”,也上前助力,可合三人之力仍是不行。

老刘看了说:“看来这树太重了,你们把它再锯一次吧。”

老槐树的树干十分坚韧,两个工人忙到天黑,总算把树锯成四段。显然今天他们是走不成了。两个工人直喊辛苦,老刘的儿子没办法,只好说带他们去附近的小酒馆里慰劳一下。

他们几个人刚走,许久不见的瘦老汉来了。他面容憔悴了很多,头上、胳膊上还打着绷带,看样子是受了伤。老刘见了甚感心疼,忙问:“老伙计,出了什么事?你怎么伤得这么重?”

瘦老汉尴尬地笑笑,若无其事地说:“前几天不小心摔了一跤,如今基本好利索了。我听说你儿子回来了,就想过来问问他对你还好吗?”

老刘笑着说:“儿子比以前强多了,他关心我的身体,还留了两千块钱呢。”

瘦老汉突然脸色大变,怒道:“只有两千?简直禽兽不如!”说完这话,他愤愤地摔门而去。看着他的背影,老刘直犯疑:他这唱的又是哪一出?儿子给我两千块钱,怎么就禽兽不如了呢?

天亮了,老刘依依不舍地把儿子送到门口。奇怪的是,槐树两次遭到腰斩,但两个工人还是抬不动一截树木。老刘的儿子只好再次上阵,抓住树身的一头猛一用力,还真把那截树掀了起来。可是谁也没料到,这根看上去不起眼的枯木,居然如同千钧重锤般跌落下来,重重地砸在老刘儿子的腿上,他当即被压翻在地,杀猪般地号叫起来。

老刘和工人忙上前解救,但任由三人用尽吃奶的力气,断树竟纹丝不动。儿子痛得连声骂道:“这棵树_是个妖精,亏它还自称是什么宝贝,要我回家花二十万买它。看来它是存心害死我啊!”

老刘一头雾水,忙问儿子是怎么回事,可儿子已痛得连话也说不出来。一个工人解释说:“前些天,老板说梦见个自称树神的瘦老头,称用它可以做成万年不坏的根雕。老板醒了就嚷着非要赶回来运树。我们都不相信,可无论怎么劝,他都听不进去。唉,现在看来哪有什么树神,根本是树妖啊!”

这些天发生的稀奇事逐一在老刘脑中闪过:自称来报恩的瘦老汉、忽然不请自归的儿子、一个听上去古怪荒诞的梦、像着了魔一样的槐树……忽然他想起来,早在五十多年前,他还只是少年时,槐树曾闹过一次严重的虫灾。虫子几乎啃光了槐树的叶子,整棵树看上去已毫无生机。老刘舍不得槐树就这样死掉,每天坚持给它打农药杀虫。家里人都觉得树没救了,劝他不要做无谓的努力,但老刘就是不甘心。没想半个月以后,奇迹出现了,槐树竟又长出了新的枝叶,起死回生了!

刹那间,老刘明白了:原来在自己病中,一直照料他的就是这棵老槐树啊,它给儿子托了梦,以二十万的价钱把自己“卖掉”了。可它没想到老刘的儿子这么贪婪,只留下两千,它这是在惩罚一个不孝的逆子!

顿时,老刘眼中泪水汹涌,他走上前轻抚着树干,喃喃道:“老伙计,你的心意我都领了!可不管他多么忤逆,毕竟是我儿子,求你看在我的面子上,放过他吧……”

真是神了,老刘的话音刚落地,那截槐树便无声地滚到了一边……

3.怪鸟报恩

从前,河内县有一名私塾先生,名叫蒋大仁。

这天早上,蒋大仁经过一个柳树桩,听到树桩里发出一阵“噗噗”声。蒋大仁蹲下身子,从树桩里拽出只身形硕大的鸟。这鸟是中了捕鸟人在洞里下的套子。

大鸟模样怪异:红色的眼睑,金色的尾羽,背部墨绿,腹下却是一片白。蒋大仁从未见过这种鸟,正诧异,忽见大鸟眼里流出泪,朝他不停哀鸣。他觉得鸟有灵性,想了想,把套子解开,放飞了这只鸟。

过了段时间,河内县发生了虫灾,几日工夫,麦田被啃食个精光。虫灾使不少人背井离乡,私塾散了,蒋大仁也打算远走他乡。

这日,蒋大仁在家收拾行李,妻子蒋氏兴冲冲跑进来,说在院子的草垛里发现了几个鸡蛋。蒋大仁随妻子到了柴房旁的草垛前,果然看到了三个白花花的鸡蛋。蒋大仁听见墙头上响起了鸟叫声,抬头望去,一只红眼睑白肚子的大鸟在鸣叫,他一眼认出,是自己前些日子放飞的大鸟。

“大鸟是报恩来了!”蒋大仁不由连连感慨。

这之后,每日草垛里都会多出几个蛋。有时大鸟独个飞来,见了蒋大仁就鸣叫几声向院外飞,蒋大仁一路小跑跟上去,大鸟总能把他带到一些动物的尸体旁,有时是只野兔,有时是只野鸡。就这样,蒋大仁没有背井离乡,在大鸟的帮助下,倒也度过了饥荒。

虫灾后,蒋大仁重回私塾教书,大鸟成了蒋大仁家的常客。在家时,蒋大仁总会执笔蘸清水到院中一块青石上写诗,每每此时,大鸟都蹲在墙头饶有兴味地看。

这天,蒋大仁出门买纸墨笔砚,遇到熟人,被邀去喝了顿酒,回家时已暮色苍茫。蒋大仁借着酒劲,拿出刚买的笔砚,在离家不远的墙上挥毫起来,尽兴之后才摇摇晃晃地回到了家中。

第二日早上,蒋大仁醒来,猛地想起昨晚写的诗,心中暗道不好。原来,他写的是前朝重臣方孝孺的两句诗:“花前饮酒无与俦,酒酣意气轻王侯。”方孝孺誓死忠于前朝皇帝,结果被当朝皇上朱棣处死,并株连十族。因此,与方孝孺有关的文字不能碰,否则会掉脑袋。

蒋大仁一下冒出冷汗,只好暗暗希望相安无事。但半晌时分,两名捕快还是闯进塾堂,不由分说把蒋大仁押了出去。

妻子蒋氏大惊,忙问个究竟,捕快说有人检举蒋大仁题反诗。

到了县衙,知县望着跪在地上的蒋大仁,不紧不慢地问:“本官问你,为何题反诗?”

蒋大仁咬紧牙关说:“大人,那反诗并非小人所题!”

听了蒋大仁的答话,知县逼问:“河内县有几人能写出那么端庄的字?何况那墙离你家不远!”

蒋大仁不露声色:“小民不知,有笔迹相似之人也很正常。”

听了蒋大仁的辩解,县官冷笑着准备动刑逼供。此时,门外衙役跑上堂来,向知县禀报:“大人,衙门外有群鸟在题诗!”

知县纳闷地出了县衙,立时惊得张大了嘴巴,只见县衙高墙之上,一群鸟在展翅飞舞,它们的喙子中都衔着一团黑色的破布团。领头的是只红眼睑白肚子的大鸟,舞着翅膀将喙子对准墙划出一道墨线,其余的鸟都用衔着的布团,整齐有序地依次将大鸟划出的墨线描粗描重。一会儿的工夫,墙上便显出了一句诗:“花前饮酒无与俦。”

“鸟竟然会写诗!”围观的人们都惊叫起来。

衙役们从地上捡起石子土块朝鸟群掷去,大鸟用力扇了几下翅膀,“忽”的一下飞跑了。

人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到群鸟留下的诗句上,有人细瞅了会儿,说道:“莫非,墙上的诗句也是这群鸟写的不成,瞧那字迹很是相仿!”

会题诗的鸟飞走了,蒋大仁又死不招供,知县只好回头再审。

第二日下午上了大堂,蒋大仁却冷不丁听知县说了句:“塾师蒋大仁,即刻起重返自由之身!条件是,你得帮本官驯化一只鸟。”说着,派人从大堂后提出一只大鸟笼,鸟笼子里装着的,正是那红眼睑的大鸟。县官笑了笑,说:“明日开始,你就到衙门来教化这只鸟。”

蒋大仁到家之后,妻子蒋氏止不住喜极而泣。蒋大仁顾不上安慰妻子,便急问怎么回事。

妻子蒋氏告诉蒋大仁,他被官差押着出了家门之后,过没多久便见大鸟带领着一群鸟儿飞来,那些鸟的喙子都衔着一团絮状破布团,它们从敞开的窗口飞进屋子,将所衔的东西吐到书案上的砚台里,逐个翻滚搅和,又一一叼走,飞了出去。后来,官差到家中要挟,让她要么将大鸟交于官府,要么舍了夫君。思忖再三,她只好在大鸟再次飞来时,借抚摸它的机会,将大鸟捉住,送给了官府。

整整一宿,蒋大仁都没睡好,他想责骂妻子蒋氏,可想到妻子也是为了救自己,只能暗自神伤。

第二日早起,他便赶到县衙,迫不及待地见了大鸟。笼中的大鸟缩着头,精神不振,当见到蒋大仁时,立马扬起了头,发出悲伤的哀鸣,蒋大仁眼中的泪,不禁流了下来。一旁的知县拍了拍手,说:“好一个人鸟情深!本官给你与鸟增进感情的机会,继续驯化这只鸟,不能写反诗,而应多写好诗。”

原来,知县要将大鸟作为贡品,在朱棣皇帝大寿时献到京城去。知县又说:“若鸟被你放走,反诗之事自然会落你头上,好自为之。”

蒋大仁让大鸟衔了块湿布作笔,随他一起写字。写了几个字,蒋大仁惊诧地发现,大鸟能将他所写的字一一临写下来,笔迹颇为老练。蒋大仁一思索,恍然大悟:大鸟先前常在院墙上看他蘸水写字,看得久了,已经悟到了写字的技法。

大鸟天资聪慧,没多久,就学会了许多赞颂皇帝的诗文。

知县挑了个日子,将大鸟送往京城。路上又发生了一件奇事:行有三五里地,忽然飞来一大片鸟,严严实实遮住了鸟笼上方,群鸟朝着护送大鸟的官差们啄了下去,几名官差顿时鲜血淋漓。这时,只听笼中大鸟发出一长串高昂急切的嘶鸣,群鸟听到大鸟的嘶鸣,随即将队形收拢,在上空盘旋两圈之后,飞走了。经过这场风波,大鸟总算被送到了京城。

蒋大仁听到这个消息,认定此鸟非同小可,必定是鸟中之王。他后悔自己喝酒铸错,竟连累了一只如此有灵性的鸟王为自己扛罪。

蒋大仁前思后想,做了个惊人举动—休掉妻子,又与族人断绝关系。做完这些,蒋大仁便去往京城。到了京城,蒋大仁在一家酒楼找了份打杂的差事,从食客们口中,他时不时可以探听到大鸟的事。有人说大鸟住在金屋子里,有画师专门给鸟画像;还有人说大鸟见了朱棣皇帝,用喙子写了句“人须立志,志立则功就”,很讨朱棣喜爱。

得知大鸟无碍,蒋大仁放了心。这天,蒋大仁听到食客议论,说街上贴出皇榜,大鸟生了重病,御医无计可施,重金寻人给鸟治病。蒋大仁一惊,毫不犹豫去揭了榜。

蒋大仁进了宫,在太监的带领下,到了个绿荫掩隐映的院子里,院门口牌子上题着“奇鸟苑”,廊下有个巨大的金色鸟笼。笼子分为几个部分,每个空间外都悬挂着精致的小牌子,上面分别写着:寝室、餐室、书室。

金色的笼子里,大鸟颓丧地趴着。大鸟瞥到了蒋大仁,顿时双眼放光,叫了几声。

这时,只听一个细细的声音传了过来:“这鸟得了什么病?”

听太监发问,蒋大仁赶忙回答说:“是心病!”

那太监轻轻地拂了拂手:“我头次听说鸟也会得心病。那你可有方子医治?”

蒋大仁稍稍抬起头,说:“需要陪聊!”

太监“呵呵呵”一阵笑,说:“亏你想得出!”太监瞅了瞅蒋大仁,“那你先试试,如果奏效,本公公可以奏请圣上,封你为陪聊师!”

一个时辰后太监再来,大鸟已精神焕发,胃口也恢复了。就这样,蒋大仁当上了奇鸟苑的陪聊师。

转眼,数月过去,北京城下了一场厚厚的大雪,蒋大仁站在雪地里哈着气,时不时和笼里的大鸟说着话:“若不是我醉酒题诗,你也不会失去自由。委屈你了……”

正说着,大鸟忽然竖起脖子,叫了起来,蒋大仁一回头,看到奇鸟苑门口,一个身着金色龙袍的人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威严的声音传了过来:“朕早该料到你和这鸟是旧相识。说,怎么回事!”

蒋大仁“扑通”一声跪倒在雪地上,斗胆把事情经过一五一十地说了。他还特意提到,上京前已与妻子和族人割断了关系。

朱棣叹道:“幸好它是只鸟,若是人,指不定又是个方孝孺!”

听皇帝说起方孝孺,蒋大仁直觉得心口“怦怦”地跳。但接下去,他又听到朱棣说:“朕虽然株了方孝孺十族,从心底来讲,朕还是敬佩其心!方才听你所言,这鸟是鸟中之王,竟能舍掉王位来报恩,实在让朕敬重。朕留着这只鸟,不仅因为它能写字,而是许多话,朕只能说给它听。它听完了,能根据朕的心情,给朕题上几句舒心的诗,其实它是朕的陪聊师哪。看在这鸟情义忠厚的分上,朕恕你无罪!”

不日,蒋大仁与大鸟双双启程回河内县……

4.义牛有灵舍命报恩

明朝时江山有一个书生,名叫朱恺,表字寿仁,性情淳厚,自幼好学。朱家过去三代,不吃牛肉、狗肉。朱恺从小失去父亲,由于身体瘦弱,经常得病,每次只要喝牛肉汤就会好转,所以从小吃了不少牛肉。因为家里比较贫困,朱恺就到邻村教书。

这一年端午节,朱恺准备回家,从主人家拿到酬金,一共八两银子。回家路上忽然下起大雨,朱恺就到路边古庙避雨,看见墙壁上贴着两张纸,第一张写着杀牛的果报,另一张则写着吃牛肉的果报。两篇文字浅显易懂,却又哀伤恳切,朱恺想起自幼吃过不少牛肉,不禁非常惭愧,汗流不止,他怅然地想道:“我今年已经二十九岁了,至今没有考中秀才,未必不是吃牛肉的缘故。况且我们朱家原本就有祖训,已经三代不吃牛肉、狗肉,如今我却违背祖训,属于不孝。牛为我们耕耘田地、运输粮食,功劳很大,我却食用牛肉,属于不仁。放任自己口腹之欲,贪图一时之乐,属于不义。看到这种行为将有严重报应,却不痛改前非,属于不智。我犯下这四条重罪,恐怕灾祸就要降临,哪里还有什么功名福禄?”于是朱恺就走到神像前叩头祷告,立誓从此以后再也不吃牛肉。

雨停之后,朱恺正要出来继续赶路,碰到村里的屠夫尤光宇进庙。朱恺问尤光宇:“你为何来庙里?”尤光宇回答说:“我家最近买了一头瘦牛,担心亏本,特来庙里求签。”朱恺又问:“那头牛在哪里?”尤光宇说:“就在庙外。”朱恺出来一看,看见一头瘦牛,双膝跪在地上,泪如雨下。朱恺心里非常怜悯,就问尤光宇牛值多少钱,尤光宇说七两银子,朱恺如数给他。尤光宇嫌银子成色太低,又要再加三钱银子,朱恺也如数补给他。朱恺买下这头牛后,拿来一块木板,在上满写了“神明放生”四个字,挂在牛脖子上,然后解开拴在牛鼻上的绳子,把它放了。

冥冥之中,或许就有感应,就是在这一年,朱恺终于考取秀才,并且成为本乡王贤家的上门女婿,王家乃是这一带颇有名望的家族。这一天朱恺和岳父一起喝酒,谈起以前放牛之事。仆人进来禀报:“门外有一头牛,脖子上还挂着一块木板,怎么也赶不走。”朱恺出来一看,认出正是自己放生的那头牛,于是就让仆人牵到后园的空房里。乡里原先有个惯犯,外号叫“人猕猴”,对王家很熟悉。因为看到他家女儿嫁妆丰厚,这天夜里就在养牛那间空房旁边,从墙上挖了一个洞进来,直接来到朱恺所住新房,把衣物首饰都装进袋子,准备出门溜走。那头牛突然闯进来,撞倒桌子,发出很大响声。朱恺马上惊醒,大声喊道:“有贼!”全家人也随即惊呼,纷纷起来抓贼。盗贼感到害怕,就从牛身子底下往外爬,牛发了怒,抬起蹄子绊住袋子。这时“抓贼”喊声更急,盗贼只好丢掉袋子,狼狈逃走。朱恺岳父见袋子里物品完好,也非常感激这头牛,仍旧给它系上鼻绳,养在原来的空房里,从此岳父家也立誓永远不吃牛肉。

过了不久,又一个下雨的晚上,这个盗贼再度来到王家,砸开后园的门,进来看见那头牛好像很愤怒,因为上次入室偷盗被牛所败,所以这次没敢继续进去。他顺手把牛牵出去,扔掉脖子上的那块木板,把它卖给屠户,得到四两银子。恰逢朱恺这一天替岳父外出收债,经过屠户家大门口,一眼就看见这头放生牛,赶紧询问原因,屠户将实情告诉他。牛还像上次那样在朱恺面前跪着流泪,朱恺再度将牛买下,重新挂上一块木板,写上“雷电放生”,然后解开绳子把牛放走。

又过了好几年,朱恺在古田富户钟宽家中当教书先生。当时附近村庄也有一伙强盗,他们聚众抢劫,钟宽因为家境富裕,非常担心。朱恺替他出谋划策,组织人手修缮房屋,加高围墙,以防不测。忽然小僮进来禀报:“不知从哪里来了一头牛,脖子上还挂着一块木板,一直站在教书的房子外。”朱恺大吃一惊,说道:“这就是我以前放生的牛,一向都很机敏警觉,它现在来这里,预示着强盗们也快到了。”于是朱恺就对钟宽详细讲述这头牛在岳父家赶走盗贼的事情,并敦促他严加防范。到了第三天后半夜,二更时分,强盗果然来了,拿着刀在钟家外面放火。钟宽爬上梯子向外观望,在火光中,看见有一头牛,大声怒吼,横冲直撞,四蹄如飞,用牛角奋力顶撞众盗贼,盗贼们都溃散而逃。等到家中众人聚集在一起时,这伙盗贼开始纷纷逃窜而去。这时牛已筋疲力尽,仰天顿足而死。牛的旁边,还横躺着两个盗贼,众人拿着烛光一照,发现正是尤光宇、人猕猴。大家将他们捆绑起来押送到县衙,顺藤摸瓜,缉捕其他盗贼同伙,这一带的盗贼终于平息。钟宽感激牛的恩德,将这头牛安葬,并且立碑,碑上题“义牛墓”三字,钟家也从此立誓不再吃牛肉。

没过多久,三年一度的大比开始,朱恺参加这场考试。他的考卷由担任考官的归安县令批阅,批阅后对朱恺的试卷感到不满意,就摆放在一边(落选)。这天晚上,他梦到一头牛跪在地上,一边哭泣一边哀求。醒后他又重新阅读一遍,文章写得确实不怎么样,他想:“此人肯定积了阴德。”于是勉强推荐上去,最后居然被主考官录取。发榜之后,朱恺去拜见这位阅卷考官时,考官问他:“可曾积过什么阴德?”朱恺想了想回答说:“没有。”考官再次询问,朱恺仔细思量,这才讲了近年几次放牛之事。考官听后,称叹此事不同寻常,并把自己的梦告诉朱恺。等到来年春天礼部会试,朱恺再次考中,当时负责阅卷的考官也遇到奇异征兆。朱恺考中进士之后,外放担任商邱县令,政绩很好。在任期间,朱恺严禁杀牛,并将那头义牛救人之事详细记录下来,以此劝说全县百姓,这一带的民众多数多被感化。后来朱恺获得擢升,官位显赫,不过朱恺最后辞去职务,回家奉养母亲。朱恺母亲享年九十一岁,他自己也活到九十六岁。朱恺共有两个儿子,全都步入仕途,至今子孙兴旺。

有人曾点评说:怜悯牛而买下放生,竟然出自贫寒教书先生之手,比起有钱人来功德要大得多。只是难以理解,盗贼还没有到,牛是怎样预先知道此事?而且已被放走的牛,又是如何知道朱恺最新住所?是鬼神在指使?还是这头义牛灵光闪现,自己能不告而知呢?

5.特殊的乘客

那天,朱师傅五点半交车,看看表已经五点一刻,便把“暂停载客”的牌子竖了起来。正是周末,四十中门口涌出大批的寄宿生。朱师傅忍不住习惯性地把车停了下来,盯着来来往往的学生。他们一律穿着朴素的校服,脸上的笑容格外灿烂。

“师傅,我,我想坐您的车。”一个跛足女孩背着书包走了过来,看看左右,急急地说。

朱师傅说得交车了,他只是停下来歇一会儿。女孩低下头,过了几秒钟,她又恳切地说:“谢谢您了,师傅。我只坐一站地,就一站地。”

那一声“谢谢”让朱师傅动了心。他看看女孩身上洗得发白的校服,一个旧得不能再旧的书包,忍不住叹了口气,说:“上车吧。”

女孩高兴地上了车。走到转弯处,她突然嗫嚅着说:“师傅,我只有三块钱。所以,半站地也可以。”

朱师傅从后视镜里看到女孩通红的脸,没说话。这个城市的出租车,起步价可是五元啊。

开到最近的公交站台,朱师傅把车停了下来。女孩在关上车门时高兴地说:“真是谢谢您了,师傅!”

朱师傅看着她一瘸一拐地往前走,突然有些心酸。

也就是从那个周末起,朱师傅每个周末都看到女孩等在学校门口。几辆出租车过去,女孩看都不看,只是跷着脚等。女孩在等自己?朱师傅猜测着,心里突然暖暖地。他把车开了过去,女孩远远地朝他招手。朱师傅诧异,他的红色桑纳娜与别人的并无不同,女孩怎么一眼就能认出来?

还是三块钱,还是一站地。朱师傅没有问她为什么专门等自己的车,也没有问为什么只坐一站地。女孩心里都有自己的小秘密,朱师傅很清楚这一点。

最后一次乘车

一次,两次,三次,渐渐地,朱师傅养成了习惯。周末交车前拉的最后一个人,一定是四十中的跛脚女孩。他竖起“暂停载客”的牌子,专心等在校门口。女孩不过十四五岁吧,见到他,像只小鹿般跳过来,大声地和同学道“再见”。不过五分钟的路,女孩下车,最后一句总是:“谢谢您,师傅。”

似乎专为等这句话,周末无论跑出多远,朱师傅也要开车过来。有时候哪怕误了交车被罚钱,他也一定要拉女孩一程。

时间过得很快,这情形持续了一年,转眼到了第二年的夏天。看着女孩拎着沉重的书包上车,朱师傅突然感到失落。他知道,女孩要初中毕业了。她会去哪儿读高中?

“师傅,谢谢您了。这可能是我最后一次坐您的车,给您添麻烦了。我考上了辛集一中,可能半年才会回一次家。”女孩说。朱师傅从后视镜中看了一眼女孩,心里很不是滋味儿。女孩果然很优秀,辛集一中是省重点,考进去了就等于是半只脚跨进了大学校门。

“那我就送你回家吧。”朱师傅说。

女孩摇摇头,说自己只有三块钱。

“这次不收钱。”朱师傅说着看看表,送女孩回家一定会错过交车时间,可罚点儿钱又有什么关系?他想多和女孩待一会儿,再多待一会儿。女孩说出了地址,很远,还有七站地。

半小时后,朱师傅停下了车。女孩拎着书包下来,朱师傅从车里捧出一只盒子,说:“这是送你的礼物。”

女孩诧异,接过礼物,然后朝着朱师傅鞠了一躬,说:“谢谢您,师傅。”

看着女孩一瘸一拐地走进楼里,朱师傅长长叹了口气。女孩,从此就再也见不到了?他甚至不知道她的名字。

寻找十年前的好人

一晃过了十年。

朱师傅还在开出租车。这天,活儿不多,他正擦着车,却听到交通音乐台播出一则“寻人启事”,寻找十年前胜利出租车公司车牌照为冀Azxxxx的司机。朱师傅一听,愣住了,有人在找他?十年前,他开的就是那辆车。

电话打到了电台,主持人惊喜地给了他一个电话号码,朱师傅疑惑了,会是谁呢?每天忙于生计,除了老伴他几乎都不认识别的女人了。

拨通电话,朱师傅听到一个年轻女孩的声音。她惊喜地问:是您吗?师傅!

朱师傅愣了一下,这声音,这语速,如此熟悉!他却一下子想不起是谁。

“谢谢您了,师傅!”女孩又说。

朱师傅一拍脑门,终于记了起来,是他载过的那个跛脚女孩。是她!朱师傅的眼睛突然模糊了,十年了,那个女孩还记着他!

两人约在一家咖啡馆见面,再见到女孩时,朱师傅几乎认不出了,眼前亭亭玉立的这个女孩,是十年前那个只有三元钱坐车的女孩?女孩站起身,朝朱师傅深深鞠了一躬,说:“我从心底感谢您,师傅。”

喝着咖啡,女孩讲起了往事。十二年前,她父亲也是一名出租车司机。父亲很疼她,每逢周末,无论多忙他都会开车接她回家。春节到了,一家人回老家过年,为了多载些东西,父亲借了朋友的面包车。走到半路,天突然下起了大雪,不慎与一辆大货车相撞。面包车被撞得面目全非,父亲当场身亡。就是那次,女孩的脚受了重伤。

安葬了父亲,母亲为了赔朋友的车款,为了她的手术费,没日没夜地工作。而她,伤愈后则拼命读书,一心想快些长大。她很坚强,什么都能忍受,却惟独不能忍受别人的怜悯。

所以,她没告诉任何人路上发生的事故。放学回家,当被同学问起现在为什么坐公共汽车?她谎称父亲出远门了。谎言维持了半年多,直到有一天遇到朱师傅。她见那辆出租车停在路边,一动不动,就像父亲开车过来,等在学校门口。

她只有三块钱坐公共汽车,可她全拿出来坐出租车,只坐一站地,然后花一个半小时徒步走回家去。虽然路很远,但她走得坦然,因为没有人再猜测她失去了父亲。

“您一定不知道,您的出租车就是我父亲生前开的那辆。车牌号,一直印在我的脑海里。”

女孩说着,眼里淌出泪花,“所以,远远地,只一眼,我就能认出来。”

朱师傅鼻子一酸,差点儿掉下泪来。

“这块奖牌,我一直戴在身边。我不知道,如果没有它,我会不会走到今天。还有,您退还我的车费,我一直都存着。有了这些钱,我觉得自己什么困难都能克服。虽然失去了父亲,但我依旧有一份父爱。”说着,女孩从口袋里拿出一枚奖牌,挂到了身上。那是一块边缘已经发黑的金牌,奖牌的背面,有一行小字:预祝你的人生也像这块金牌。

这块金牌,就是十年前朱师傅送给女孩的礼物。

滴水之恩何言报

女孩挽着朱师傅的胳膊走出咖啡馆。看到女孩开车走远,朱师傅将车停在路边,让眼泪流了个够。那个跛脚女孩,那个现在他才知道叫林美霞的女孩,她和自己十年前因癌症去世的女儿,简直是一个模子印出来的!女儿生前每个周末,朱师傅都去四十中接她。女儿上车前那一句“谢谢爸爸”和下车时那一句“谢谢您,老爸”让他感受过多少甜蜜和幸福?

那块奖牌,是女儿在奥林匹克竞赛中得到的金牌,曾是他的全部骄傲和希望。可女儿突然间就走了,几乎让他猝不及防。再到周末,路过四十中,他总忍不住停下车,似乎女儿还能从校门口走出来,上车,喊一声:谢谢爸爸。

就在女孩坐他车的那段时间,他觉得女儿又回到了自己身边,他的日子还有希望,他又重新找回了幸福!只是,这情形持续的时间太短,太短……

在回家的路上,朱师傅顺便买了份报纸。一展开报纸,朱师傅就看到了跛脚女孩的照片。

她对着朱师傅微笑,醒目的大标题是:林美霞———最年轻的跨国公司副总裁,S市的骄傲……朱师傅吃惊地张大嘴巴,一目十行地读下去。边读报纸,他边习惯地从口袋里掏烟。

突然,他的手触到了一个信封。拿出来看,里面装着厚厚一沓美金。朱师傅愣住了,他想不出,林美霞何时把钱放进了自己外套口袋?就在她挽起自己胳膊的瞬间?

美金中间,还夹着一张纸条:师傅,这是爱的利息,请您务必收下。本金无价,永远都会存在我心里。谢谢您,师傅!

朱师傅的眼睛再一次模糊了。

民间报恩小故事 第25篇

一位富家小姐去山里游玩,路途正下山回家的时候,迎面跑来一只受伤的白色狐狸,富家小姐心地善良,让白狐钻进自己的裙摆里躲藏。

猎人随后追来,问说:“请问小姐有没有看见一只受伤的'白狐经过。”

小姐摇头说:“没有。”

猎人走了,富家小姐将自己裙摆打开,白色的狐狸趴在地上感谢小姐的救命之恩,随后便走了,富家小姐回到家后,没过几日,便得了瘟疫,镇子上的人接二连三的都得了瘟疫。

小姐躺在病床山奄奄一息,这时候当日小姐所救的那只白虎出现,口里还叼着一种草药,富家小姐吃下白狐带来的草药瘟疫去除,病全好了,富家小姐还将狐狸送给自己的这种草药,给镇子上得瘟疫的人吃,大家的病也都全部好了起来。

民间报恩小故事 第26篇

14个古今中外的名人故事

1、肖邦的遗愿

1830年11月,费列德利克·肖邦(波兰作曲家、钢琴家)决定到外国深造,为祖国争光。出发前,朋友们为他举行了一个送别晚会。肖邦满怀感激之情,接受了朋友们赠送的装满祖国泥土的银杯,表示永远不会忘记可爱的祖国。肖邦辗转于维也纳、伦敦、巴黎等地,通过他的艺术活动,增进西欧人民对当时正在受难的波兰人民的同情和了解。可是,在辗转流离的生活中,他得了重病。1849年秋天,肖邦临终时告诉从华沙赶来的姐姐,波兰反动政府是不会允许把他的遗体运回华沙的,他要求至少把他的心脏带回去。

肖邦的心脏,按照他的遗愿被送到华沙,埋葬在曾哺育他成长的祖国大地中。

分析:叶落归根,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对祖国的眷念,是每一个爱国者的共同期望。

2、_的风趣

20世纪20年代初,郑振铎在上海结婚,新娘为商务印书馆元老高梦旦之女高君箴。婚礼采用当时最为时髦的“文明结婚”仪式。按仪礼规定,结婚人的双方家长,均须在结婚证书上加盖私章,以昭信守。婚礼前日,郑振铎才想起他母亲还没有印章,于是去信请_代刻一方应急。当天收到_的回信,并无信笺,只一张“秋白篆刻润格”,内言:“石章每字二元,一周取件。限日急件,润格加倍。边款不计字数,概收二元。牙章、晶章、铜章另议。”郑振铎一见,以为这是_事忙不能代刻的托辞,乃另请人急刻一方备用。次日上午,婚礼即将开始之际,有人送大红喜包一件,上书:“振铎先生君箴女士结婚志喜,贺仪五十元。_。”喜包内并无现金或礼券,乃是三方田石印章。一方是郑老夫人的;其余为新郎新娘各一方。郑老夫人是单章稍大,新郎新娘的两方合成一对,边款分刻“长乐”二字,祝贺新人长乐永康,白头偕老。郑振铎与高君箴皆为福建长乐县人,取意双关。三章均玲珑雅致,主人把玩欣赏之后,才悟出所书“贺仪五十元”之缘由。原来三章共刻12字,润格应为24元;急件加倍,则为48元;边款2元,故曰“贺仪五十元”。_这一出人意料之趣举,给郑高二人之婚礼增添了特别的喜庆气氛,一时传为佳话。

分析:大才华者,大幽默也;大幽默者,大才华也。如此才情逸致,当为一时佳话。

3、居里夫人“幸运”的失恋

1883年,16岁的波兰姑娘玛丽亚,即后来的居里夫人,到某贵族之家当家庭教师,她计划挣一些钱出去上大学。两年后,这家的长子卡西米尔与玛丽亚相恋,玛丽亚刚过19岁,他们计划结婚。当然,上大学是不可能的了。可是,由于门第不同,他们的婚姻遭到卡西米尔父母的坚决反对,意志薄弱的卡西米尔屈从了父母。玛丽亚痛苦万分,竟准备“同尘世告别”,但她终于凭着顽强的意志克制住自己。于是,她把个人的不幸化为献身更大目标的动力,化为教育培养当地贫苦孩子的`善心以及只身赴巴黎求学的勇气。人们认为,这是一次幸运的失恋。否则,她的历史将会重写,人类将失去一位迄今为止最伟大的女科学家。分析:居里夫人的失恋是她人生的一次挫折,从挫折与痛苦中解脱出来,重新振作,投入到科学研究中,她才有了后来的成功。

4、贫穷造就了作家

年轻时的左拉很穷。为了抵挡饥饿,他拿捕雀器在屋顶上捉麻雀,用挂窗帘的铁丝将麻雀串起来在火上烤着吃;为了坚持写作,他把仅有的几件衣服也送进了当铺,只能用被子来御寒。偶尔得到一个蜡烛头,他竟会如过节似的高兴,因为今夜可以读书写作了。正是贫穷磨砺了他的意志,他终于写成了轰动一时的《卢贡•马加尔家族》。分析:有人面对贫穷时会一蹶不振,有人却能以贫穷为动力,实现自己的目标,左拉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5、哥白尼充满好奇心的童年

波兰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小时候就非常喜欢问问题。他对世界充满了好奇,经常缠着爸爸妈妈问这问那:太阳为什么总是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晴朗的夜空有那么多星星,为什么到了白天却无影无踪?小鸡为什么从鸡蛋里出来,而不从母鸡的肚子里出来……哥白尼后来对科学奥秘的不懈探求,正是从这些稀奇古怪的“为什么”开始的。

6、杰克·伦敦面对失败和贫困

杰克·伦敦自幼家境贫寒,但他雄心勃勃为自己设计了一个做大作家、用笔杆子改造社会的远大前程。为了当作家,他在中学补课一年,然后考入加利福利亚大学,但因难以支付学费,只读了半年就辍学了。失学并没有动摇他当作家的决心,他改变主意,以社会为学习的课堂,更加孜孜不倦地学习。达尔文、马克思、尼采等的作品使他学会思考;莎士比亚、歌德、巴尔扎克等的作品使他学会写作。他开始写稿投稿,但却一次次地被退回。可他并不灰心。生活困难,就靠典当过日子,挤时间写。白天时间不够就晚上写;勤奋地做笔记,搞索引,抄卡片。终于在1890年发表了处女作《给猎人》,后来名著累累,成为一名大作家。

7、田家炳拿矿泉水的富翁

一位记者随同一所受捐助的学校教师迎接一位捐助者,在机场为了解渴,大家买来矿泉水。刚喝几口,飞机到了,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把手中的矿泉水扔掉。这时他们看到_从飞机上走下来,手中拿着的似乎是一只空瓶子——瓶底只有一口水。_下飞机后和大家谈笑风生,随着他手的晃动,矿泉水发出轻微的声音,直到他坐上前来接他的车子,还没有扔掉瓶子。车里有水,有人就递给他一瓶,可他摆摆事实手,直到喝完那瓶中剩下的最后一口水,才放下瓶子,接过满瓶的矿泉水。这位_就是香港知名实业家、慈善家田家炳。20年来为慈善事来捐款10亿元人民币。

8、_的风趣

20世纪20年代初,郑振铎在上海结婚,新娘为商务印书馆元老高梦旦之女高君箴。婚礼采用当时最为时髦的“文明结婚”仪式。按仪礼规定,结婚人的双方家长,均须在结婚证书上加盖私章,以昭信守。婚礼前日,郑振铎才想起他母亲还没有印章,于是去信请_代刻一方应急。当天收到_的回信,并无信笺,只一张“秋白篆刻润格”,内言:“石章每字二元,一周取件。限日急件,润格加倍。边款不计字数,概收二元。牙章、晶章、铜章另议。”郑振铎一见,以为这是_事忙不能代刻的托辞,乃另请人急刻一方备用。次日上午,婚礼即将开始之际,有人送大红喜包一件,上书:“振铎先生君箴女士结婚志喜,贺仪五十元。_。”喜包内并无现金或礼券,乃是三方田石印章。一方是郑老夫人的;其余为新郎新娘各一方。郑老夫人是单章稍大,新郎新娘的两方合成一对,边款分刻“长乐”二字,祝贺新人长乐永康,白头偕老。郑振铎与高君箴皆为福建长乐县人,取意双关。三章均玲珑雅致,主人把玩欣赏之后,才悟出所书“贺仪五十元”之缘由。原来三章共刻12字,润格应为24元;急件加倍,则为48元;边款2元,故曰“贺仪五十元”。_这一出人意料之趣举,给郑高二人之婚礼增添了特别的喜庆气氛,一时传为佳话。

9、许嘉璐欠了学生半堂课

许嘉璐是当今中国的“训诂学”大师,虽然这门学科很冷僻,也很枯燥,但由于当时他在北京师范大学任教期间治学严谨,一个学期选修这门课的学生竟达200多人,以讲《论语》出名的北师大才女于丹也是其中之一。

谈起恩师许嘉璐,于丹说了记忆犹新的一件事。许老师上课都提前到教室,然后站在那里一讲就是50分钟。只有一次例外,他进教室后表情很凝重,讲了20多分钟后说:“实在对不起,同学们,今天我不能讲下去了。因为陆达松先生病危,他是我上大学时得益最多的老师,也是章太炎的再传弟子,我必须马上赶过去。这种情况下,我站在这里也魂不守舍,讲不下去了,只好欠同学们半堂课了,以后我会找机会补上的。”说完,许老师就走了。于丹说,许老师走后,同学们都哭了。大家都能理解许老师的心情,他本来就不愿耽误我们的课,所以没有调课,坚持要给我们上课,然而,他对老师的感情又使他难以坚持。

10、宋濂冒雪访师

明朝著名散文家、学者宋濂自幼好学,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写得一手好文章,被明太祖朱元璋赞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宋濂很爱读书,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总要刨根问底。这次,宋濂为了搞清楚一个问题,冒雪行走数十里,去请教已经不收学生的梦吉老师,但老师并不在家。宋濂并不气馁,而是在几天后再次拜访老师,但老师并没有接见他。因为天冷,宋濂和同伴都被冻得够呛,宋濂的脚趾都被冻伤了。当宋濂第三次独自拜访的时候,掉入了雪坑中,幸被人救起。当宋濂几乎晕倒在老师家门口的时候,老师被他的诚心所感动,耐心解答了宋濂的问题。后来,宋濂为了求得更多的学问,不畏艰辛困苦,拜访了很多老师,最终成为了闻名遐迩的散文家!

11、孔子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多年来许多人都认为,儒家学派的一大特点是保守、守旧,以上古为黄金岁月,只重视“先王之道”而不关注事物的变化,而孔子则是一个方正迂腐的学究。其实,“信而好古”的孔子是用自己对道德的理解,结合白己对时代的期望,对经典作了新的阐释的。他既将“如山”的仁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也发出了那句令千古智者为之共鸣的“逝者如斯”的感唱;他不但极其诗意地阐释了“变”,而且身体力行,收授弟子,用实际行动改造灵魂。如果他畏惧“变化”,不相信事物有更新的可能,他就不会成为一位灵魂工程师,不会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职业教师。他作为中国哲人的独特之处在于:他的“变化”如同万物生长,是一种无声而自然的过程,他心目中理想的发展,不是斩断传统的脉络,而是以传统为根基,如山中树木,生长不息。

12、左思立志

西晋文学家左思少年时读了张衡的《两京赋》,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决心将来撰写《三都赋》。陆机听了不禁抚掌而笑,说像左思这样的粗俗之人,居然想作《三都赋》这样的鸿篇巨著,简直是笑话;即使费力写成,也必定毫无价值,只配用来盖酒坛子而已。面对这样的羞辱,左思矢志不渝。他听说著作郎张载曾游历岷、邛(今四川),就多次登门求教,以便熟悉当地的山川、物产、风俗。他广泛查访了解,大量搜集资料,然后专心致志,奋力写作。在他的房间里、篱笆旁、厕所里到处放着纸、笔,只要想起好的词句他就随手记录下来,并反复修改。左思整整花费了十年的心血,终于完成了《三都赋》。陆机在惊异之余,佩服得五体投地,只得甘拜下风。

13、嵇康

“哐当、哐当……”听见那清脆的打铁声了吗?清风拂面,强健的肌肉散发出生命的气息,熊熊的烈火陶冶着高尚的情操。嵇康,这个时代的英雄,一代才子,就在这儿过着铁匠的生活。和其他人一样,你也对他期望很高吧,可是你敢劝他人仕吗?是否忘了《与山涛(山巨源)绝交书》?那铿锵的言辞己经向所有人宣告了他对仕途的不屑,就让他做他自己吧,让“竹林七贤”永远过着“邺下放歌”、“竹林饮酒”、“曲水流觞”、“南山采菊”的生活,不要让世俗的秽气覆盖了菊花淡淡的幽香。

或许这就是生命的真谛,不管他人如何期望,自己认为是对的就不懈追求,追求自由、追求崇高、追求生命的尊严、追求英雄本色,抛开他人的期望,抛开他人的劝阻,向着自己的认识迈进。

14、王国维

王国维的文化生命中,最深奥的一笔是他的死。关于他的死,赵万里《王静安先生年谱》有如下记载:“五月初二日夜,阅试卷毕,草遗书怀之。是夜熟眠如常。翌晨(即1927年6月2日)盥洗饮食,赴研究院视事亦如常。忽于友人处假银饼五枚,独行出校门,雇车至颐和园。步行至排云轩西鱼藻轩前,临流独立,尽纸烟一支,园丁曾见之,忽闻有落水声,争往援起,不及二分钟已气绝矣,时正巳正也。”由此大体可以推测,王国维的死,不仅是一种主动的选择,而且平静得很,如同去赴一位老朋友的约会,没有丝毫激昂的成分。正是这种视死如归的平静,为王国维在文化史的坐标系上圈定了一个独特的位置。他并非死于具体的时事,而极可能是死于对他身处其中的文化精神的失望,对于中国文化中某些无法补救的缺失的绝望。从大的历史观来看,他的死,不仅不拘泥于一些具体时务,更超越了个体生命;他以死来将自己同沦落的文化分割开来——他看到,倘肉体不死,精神必定走向泯灭,所以,只有以肉体的死,换取精神的永生。这正是他的大清醒、大智慧处。当时恐怕只有少数有同感者看穿了这一点。

民间报恩小故事 第27篇

我小时候的家是住在一条大河的沿岸,左右邻居全是以捕鱼为生的渔家,各家都有两三只小渔船。早出晚归,有一年的夏季,某一天特别炎热,清早渔船出去捕鱼时,晴空万里无云是一个好天气,没想到了下午三点左右,乌云四合,电光闪闪,一瞬间大雨滂沱,更加上雷声隆隆,眼看着许多小渔船在浪涛中旋转着,接着好几只渔船都翻入河水的白浪之中,这真是悲惨的一天,渔夫的家人全集中到河边来设法抢救,在大雨如注之下,她们大声的惊叫、哭号,渔夫们有的救回来了,有的没有了下落,年老的张爷爷在渔船中沉入河中也没有了消息,他的老伴和几个儿女都哭喊着,大家也都认为老天没有开眼,这么个忠厚老人也沉入河底。

“看哪!那浮沉不定的一个大黑点子是什么?”有人向江河合流口的浪头中探望着。“是呀!我也看到了,那是什么?”大家目光一齐集中在渐漂渐近的黑点子上。雨停了,波浪也小了,天边挂着一弯彩虹,沿河岸的人愈来愈多,大家指指点点在看着河心漂浮着的那一团黑黑的东西。

“那好像是一个人呢?妈!”张老爷的那个大女儿像疯了似的由河岸直往河边冲下去。“是什么人?该不是你爸爸吧!小心点,小凤!”张奶奶大声在小凤后面叫着。“妈,姐姐说对了,是一个人呢!”二姐幼凤也一面看远处一面大声说着“对,那是一个人!”大家这时也看清楚了,那的确是一个人。于是河岸边又起了一阵骚动。七嘴八舌,人声也大了起来。“那人是谁呀?”有人在发问了。“对呀!让我看看,那是谁?”一个年轻的小伙子也奔下河边去了。“我们出去七只船,有五个人没回来!”年老的人都在摇头叹息着。“看,那真是一个人呢!现在漂近了,更看得清楚了!”那个年轻人又跑上来告诉大家。一面指点着河中漂来的那一团东西。

“妈!妈!那是爸爸!”小凤也跑上来兴奋地告诉张奶奶,大家也就围上来问东问西的。“你看清楚哪!菩萨保佑!要真是你爸爸就好喽!”老奶奶一面在作揖拜天,一面擦着眼泪。“奇怪了呀!假如是人怎么漂在水面上?” “是呀!好像底下有人托着一样,太怪了呀!”不一会,那东西漂近了,大家一窝蜂似的奔了下去,想看个究竟,连张奶奶也在幼凤扶持之下跟在众人之后走奔下去了。

这真是一个天下的奇事!漂来的是张老爷爷,是一个庞大的乌龟以小圆桌似的大背给背了回来的,大家七手八脚将张爷爷拖了上岸,那大龟毫不怕人,也爬到了岸上,向张爷爷点了三点头,又慢慢爬入河水中去了。

几个年轻人用木板将张爷爷抬到家中,张爷爷这才慢慢地清醒了过来,他换了干衣服又喝了几口酒,精神也恢复过来。奇怪的是他一点也没有受伤。

有关乌龟救人的故事在邻里间传了开来,识与不识的人都从远近涌到张爷爷家探问究竟,张家也像办喜事似的笑着跑进跑出地招待客人,第三天晚上,邻里父老们办了一桌丰盛的酒席,在张家堂屋里摆了开来,他们是庆祝张爷爷得救生还。大家兴高彩烈地入席,张爷爷张奶奶可做了座上佳宾,接受大家的祝贺,酒过三巡,张爷爷满面春风地站了起来一方面谢谢大家的盛情,一方面他说:

“各位,我张某人可算是第二世的人了,我要谢谢大家对我的这种高情厚谊!我更要借各位这杯酒来谢谢救我一命的那只灵龟。”他停了一下,接着说:

“在那样滔天的'大浪中,船翻了,我也昏昏沉沉地落入河底去了,下沉!下沉,我只意识到这下子可真的作了淹死鬼了,没想到就在那时我身子不由自主地慢慢浮了起来,等漂出水面才知道是一只大乌龟将我浮载了起来,后来我细细一看又看那大乌龟的脚上还绑着一根红丝线,当时糊糊涂涂也没有细想,现在想来,我才恍然大悟,我与那只乌龟可有着一段缘份的故事。我现在要报告给大家乡亲们听听——”他又喝了一大杯酒,继续地说下去:

“那是很久很久的事了,当时我才八九岁的样子,有一天我放学回家,看到有几个小孩子在河边烧火,我好奇地走过去问他们烧火干什么?他们说要烧乌龟吃,我一看果然傍边放着一只用红丝线绑着脚的小乌龟,我蹲下去看那可怜的小乌龟,它睁着眼也看着我,眼中忽然流出了眼泪!我心里更加难过,我想到我非救出这只可怜的小乌龟不可,于是我和那几个孩子们商量不要烧死那小乌龟好不好。可是任我怎么说,他们也不肯答应,火越烧越大,我当时一心急,不管三七二十一的抢走小乌龟,一面拼命地往河边跑,在他们快要追到我时,我一伸手将小乌龟丢到河里去了。这一下我可好好挨了他们几个人的一顿毒打,头也被打破了,衣服也撕破了,跑回家来又挨了父母一顿骂,说我不该和野孩子们打架,我当时虽受了打骂,可一句也没有说有关于救小乌龟的事情,如今事隔几十年,小乌龟也长大了。而且也救了我的命,可算是报恩了!希望大家多做好事,将来一定有好报的。”

外祖母故事说完了,夜也深了,我望着天上闪闪发光的小星星,我感动得当时心里想到从今以后再不玩捉乌龟的残忍事情了。

民间报恩小故事 第28篇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一个和尚跌跌撞撞闯进一座破庙。庙里住着四个乞丐,正在煮汤喝。和尚饿了很久,见到有吃的,抢过来就一顿猛吃,不一会儿就吃了个精光。三个小乞丐气得不得了,就要揍他。年老的乞丐忙劝说:“他已经吃光了,你们揍他一顿又有何用呢?”说完,他将和尚拉到角落里休息。和尚觉得刚才吃的汤很香,就问老乞丐怎么做的。

老乞丐笑着说:“都是些剩菜剩饭,但我们给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珍珠翡翠白玉汤’。”和尚记住了这道菜,并说自己日后一定会报恩的。

许多年后,这个和尚居然登基当了皇帝。这天,他突然想到了那碗“珍珠翡翠白玉汤”,就命人张贴皇榜,重金寻找会做这道汤的人。

当年的三个小乞丐听说了这个消息,欢呼雀跃,嚷着要进京讨赏,但老乞丐不但不想去,还处处阻拦。小乞丐们便瞒着他,偷偷进京。

皇帝热情地接见了小乞丐们,还赏赐重礼,并追问老乞丐的下落。

三个小乞丐担心老乞丐得到更多赏赐,就异口同声地说他早已病死。

皇帝惋惜之余,要求三个小乞丐再做一次“珍珠翡翠白玉汤”。

第二天,皇帝大宴群臣,主菜就是那道“珍珠翡翠白玉汤”。三个小乞丐按照一贯的做法,用烂菜叶、馊米饭,做了汤。谁知,大臣们非但不说好喝,还有几个竟当场晕倒,不省人事。皇帝勃然大怒,以欺君之罪将三个小乞丐砍了头。

老乞丐闻知此事,长叹不语。所谓同甘共苦,大多只能共苦,而不能同甘。上位者的报恩,只不过是一种姿态,当真的话,就会成为他的一块心病,必欲除之而后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