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 感谢支持
当前位置:学习啦 格言 正文内容

叶圣陶的小故事(汇总20篇)

小编整理 | 日期:2023-12-08 12:07:10

叶圣陶的小故事 第1篇

茅盾与孔德沚是典型的包办婚姻。1918年春节之后,茅盾将孔德沚迎进了家门。此时的茅盾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已是文坛的一员青年悍将,但妻子却大字不识几个。茅盾之子韦韬回忆说:“当时,母亲连个名字都没有,‘德沚’是父亲给母亲起的。”后来,茅盾送妻子上学,领她到大城市见识社会,孔德沚有志气,苦学文化,而且参加了革命工作。

韦韬在《我的父亲茅盾》一书中写道:“1928年夏,茅盾在通缉下被迫流亡日本,直到1930年4月初才回国。母亲则一直留在上海,在党组织的领导下继续从事党的地下工作。”

就在茅盾去日本的那两年里,茅盾与孔德沚的感情发生了变故。1929年冬,孔德沚从茅盾的出版人叶圣陶那里得知,茅盾与一位秦姓女人同居了。叶圣陶问她:“雁冰来信中提到过这件事吗?”孔德沚回答:“没有,一点儿影子也没有,只是最近来信比刚去日本时少了些。”叶圣陶欣慰地说:“那就好。雁冰没把这件事告诉你,说明他并不打算走那条路。你们婚姻的经历不简单,你们是经过了风风雨雨的恩爱夫妻,还有一双宝贝儿女,雁冰怎能忍心破坏这样一个家庭?你不要着急,要耐心等待。伯母那里,你是否要告诉她?”孔德沚说:“不,我绝不能告诉婆婆,她会着急的,会伤心的,会生气的。”

韦韬在《我的父亲茅盾》一书中提到过秦姓女人,她的名字叫秦德君,1905年生于四川忠县,据称是明末女将秦良玉之后。秦德君积极参加学生运动,率先剪发,被学校开除后与穆济波同居,并生下孩子;后与西北军中的刘伯坚相爱并怀孕,又生下孩子,可刘伯坚却与秦德君的女友结了婚。随后,郁闷中的秦德君以单身身份与动荡中的茅盾结伴到日本。后来,茅盾和秦德君在日本因“同是天涯沦落人”而惺惺相惜,最终相恋同居。

作为茅盾的出版人,叶圣陶原先寄往日本的钱是供茅盾一个人使用的。现在,他要养两个人,自然不够用。于是,秦德君就向叶圣陶要。茅盾在言语之中称秦德君是慧女士型的“时代女性”,其“暴君”性格令他难于接受。

回国后,茅盾与秦德君借住在杨贤江家里。叶圣陶、郑振铎等老朋友都同情、安慰孔德沚,帮她出谋划策。叶圣陶分析说:“在大革命时期,青年男女之间‘杯水主义’的爱情总是昙花一现。即便这个昙花一现,也是有条件的。”孔德沚突然悔悟过来,自己在革命工作上用的时间太多了,忽略了相夫教子的责任,自己的婚姻就出现了裂缝。于是,她三天两头往杨贤江家里跑,送衣服和茅盾爱吃的家乡菜,还约茅盾带孩子逛街购物。最终,茅盾回家了,孔德沚获得了“胜利”。

“”期间,孔德沚糖尿病复发,一病不起,70多岁的茅盾迈着已不大灵便的步子无微不至地侍候妻子。有一天夜里,孔德沚由于翻身不慎从床上跌落到地上,再无力爬上床。茅盾想扶她起来,但因体力不济,试了好几次都没能把她扶起来。这时已是深夜,身边又无他人,茅盾只好陪着妻子坐在地上一直到天亮。

叶圣陶的小故事 第2篇

叶圣陶是生活勤俭节约、艰苦朴素;为人高风亮节、平易近人;做事刚正不阿,全神贯注等等。叶圣陶的品质是世人津津乐道的。他的原名叫叶绍钧,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教育家和文学家。叶圣陶出生在江苏苏州,家境清贫。叶圣陶勤奋好学,很快在文学创作上崭露头角。

叶圣陶的第一份工作是教师,他教书育人,勤勤恳恳10年,在教学方法上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他热爱文学事业,离开教师岗位后,加入到新潮社,又参与到文学研究会组建工作。在这期间他写出著名的童话《稻草人》,稻草人展现的是那个年代,社会底层劳动者受压迫的凄惨生活,气氛悲凉压抑,由此可见叶圣陶忧国忧民的不凡情怀。

叶圣陶深爱着祖国的每一寸土地。日军侵华后,他投入到了_文学创作中。他写的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极富讽刺意味的描写了农民群众丰收成灾,却因为战争背景厄运连连。不得不走上反抗三座大山的路程。可谓接地气至极,影响了一代人的记忆。

叶圣陶的评价还突显在教育方面。解放后,他一头钻入到教育工作的研究中,对语文教材的编写工作给予极大的贡献。他把朱自清的《背影》选入到课本中时曾说:“这篇文章,没有一句废话,简直太干净了。”叶老在文学和教育事业上兢兢业业,因此德高望重,是学界公认的教育大师。

叶圣陶还是忧国忧民,热爱祖国,做学问兢兢业业。

叶圣陶的小故事 第3篇

叶圣陶作为名满华夏的教育学家和文坛巨擘,在语言艺术造诣上声名显著。“叶圣陶”这三个字并非叶老先生的真名,叶圣陶原名叫叶绍钧,他为何不用原名,改用字?这还与他少年时的经历息息相关。叶圣陶小时候聪明伶俐,刚12岁出头就考入了苏州元吴公立小学。当时的中国社会,正处清政府即将覆灭之际,各地军伐势力互相割据混战,一片破败衰落不堪的景象。叶圣陶痛心疾首,强国救国就成了他的志向。他请求教书先生章伯寅为自己赐字。章先生感慨:“绍钧是你的名,有诗言‘秉国之钧’,字就叫秉承好了。”并教育他要爱国,爱家乡的土地,鼓励他要通晓历史地理。随着满清政府的_,苏州在1911年10月15日光复。叶圣陶在第二天找到了先生说:“清朝已经覆灭,皇帝都没了,我还是不当臣子了。”先生笑道:“你名绍钧,有诗言:‘圣人陶钧万物’,就改为‘圣陶’吧。”叶圣陶满意而归。

从此以后,叶绍钧就在《小说丛书》和《玻璃窗内画象》两本杂志上以“圣陶”为名发文。他把姓氏“叶”和“圣陶”组合在一起,构成了闻名遐迩的“叶圣陶”。叶圣陶在文学界的地位非同凡响,一提到这三个字人们心中就会显现出一位慈眉善目的老人,他循循善诱,潜心尽力教书育人。“叶圣陶”这三个字的存在早已超越了叶绍钧这个原名,甚至使叶圣陶原名的存在变得毫不重要,这也是一个笔名的魅力所在。

猜你喜欢:

叶圣陶的小故事 第4篇

为什么啼泣?要发展你独创的天才?要锻炼你奋发的潜力?要期求你意志的自由?要享受你成功的喜悦?

——叶圣陶:《成功的喜悦》

叶圣陶走进大多数人的视野,更多的是源于他创作的重话。后人对于叶老的怀忿和感恩,更多来自于那段沉淀似金的教育岁月,来自于叶老情似父爱的谆谆教诲。

1912年2月初,叶圣陶来到苏州中区第三高等小学(因学校设在苏州城内干将坊言子庙,所以又叫言子庙小学)担任二年级教员。

“学生大的十一二岁,小的七八岁,年龄虽然相差,识见却似乎没甚上下,都不出学校、里巷、家庭的范围。”叶圣陶当年只有18岁,当他第一次来到学校和学生一起对孔夫子“行礼”,并接受学生对他“揖拜”的时候,学生们私议开了。叶圣陶在日记中写道:“晨起即到言子庙,则学生已有小半来,见余矮小,则相与目余而私议,殆言余之不像教员也。”

然而不久以后,学生们都乐意亲近这位矮小的叶先生了。因为叶圣陶将纯美的“师德”铭刻在心,从他踏上讲台的第一天起,就亲近学生,爱护学生。在谈到自己是怎样当好小学教师时,他说:“决不将投到学校里来的儿童认作讨厌的小家伙,惹得人心烦的小魔王;无论聪明的、愚蠢的、干净的、肮脏的,我都要称他们为‘小朋友’。那不是假意殷勤,仅仅浮在嘴唇边,油腔滑调地喊一声;而是出于忠诚,真心认他们作朋友,真心要他们作朋友的亲切表示。小朋友的成长和进步是我的欢快;小朋友的赢弱和拙钝是我的忧虑。有了欢快,我将永远保持它;有了忧虑,我将设法消除它。对朋友的忠诚,本该如此。”叶圣陶把“我要做学生的朋友,我要学生做我的朋友”看做是认真做教师的起码条件,“小朋友顽皮的时候,或是做功课显得愚笨的时候”,叶圣陶总是通过观察和剖析找出原因,再从理由上加以对症的治疗,从来不搞体罚,绝无傲态,和蔼若朋友,和学生亲密无间。叶圣陶的朋友们都很高兴地说:“圣陶的性情,原是和小学生聚得下淘的。”

1912年3月,叶圣陶第一次领到薪水20个银元,当时他的心情很复杂:“我接在手里,重重的。白亮的银片连成的一段体积似乎很长,仿佛一时间难以数片数的样子。这该是我收受的吗?我收受这许多不太僭越吗?这样的疑问并不清楚地意识着,只是一种模糊的感觉通过我的全身,使我无所措地瞪视手里的银元,又抬起眼来瞪视校长先生的毫无感情的瘦脸……”从那以后,每次领薪,叶圣陶总要作一番反省,然后鞭策自己以教学为本业,尽心竭力地教书育人。在漫长的教育生涯中,叶圣陶处处为学生着想,一切以学生为本位,“凡是学生所要明晓的,倾筐倒箧,不厌其烦;凡学生所要解决的,借箸代筹,惟求其尽”。

在教学实践中,叶圣陶不断摸索教育的规律,因材施教。他认为七八岁为儿童想象的黄金时代,他们爽直纯洁,灵动活泼,反应捷速,好奇心盛,求知心切。在担任小学二年级教员期间,针对儿童的这些特点,叶圣陶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让孩子们高高兴兴地学习,并引导他们知荣辱、识美丑。“修身”课上,他不是照本宣科地讲“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而是把“诚实”“反省”“正直”“博爱”“强身”“尚武”等空泛的说教编成精彩的故事、小说、童话,讲给学生们听,使学生们感受到无穷的乐趣。

这样一位年轻有为、有创新精神、深受学生爱戴的老师,居然为“昏庸卑劣”的教育当局所不容。1914年7月11日,言子庙小学以缩减班次为由(由原来的四个班并成三个班),将叶圣陶排挤出校(其实,所谓“并班”是借口,言子庙小学并未减少班级)。“一朝解职,全家凝愁,贫穷如吾家,失此即人窘乡矣!”叶圣陶出门当家庭教员,又不能糊口。几番无奈之下,路路断绝,只能靠卖文谋生了。

两年后的一天,叶圣陶忽然收到了吴宾若和王伯祥从苏州角直镇吴县县立第五高等小学校寄来的信,信中邀请叶圣陶去他们那里教书。告别了繁华的都市生活,叶圣陶来到这个宁静的小乡镇,开始了他“甜津津”的乡村教师生活。在这块乡村教育的园地上,他像一名园丁,开始了辛勤的耕耘。叶圣陶将新的思想灌注在他的工作中,注重德育、智育、体育的全面发展,他热忱地希望小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要懂得做人,这样日后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到校不久,叶圣陶就选择了莫泊桑的《两渔夫》、都德的《最后一课》等文学作品供学生阅读,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他还经常给学生写一些如“直谅多闻”“温不增华、寒不减叶”等能够激励学生进步的文句。一向平静的校园,因为叶圣陶的加入,也热闹了起来。在“练好身体,打倒列强”口号的影响下,学校开设了体育课;叶圣陶在课上教学生徒手体操,课外又与学生一起进行球类和田径活动。

叶圣陶的小故事 第5篇

数以万计的学生家长把《中学生》称为“子弟杂志”,把主编《中学生》的夏尊和叶圣陶称为中学生的“保姆”;青年学生把《中学生》作为“课余良伴”,把夏尊和叶圣陶推崇为他们最敬佩的良师益友。叶圣陶以《中学生》为园地,给“数以万计的中学生”提供精美的精神食粮;又以《中学生》为课堂,指导青年学生“怎样学习,怎样做人,怎样了解时事,怎样认识我们民族的危机和将来努力的途径”(觉民《我和〈中学生〉》,刊《中学生》1946年1月号),懂得如何去“爱”,如何去“恨”。

一、《中学生》的“文章病院”

首批“收容”诊治的“病患者”包括《第一号病患者――辞源续编说例》《第二号病患者――中国第四届第一次中央执行委员会全体会议宣言》《第三号病患者――江苏省立中等学校校长劝告全省中等学校学生复课书》。

去年本志二月号曾刊载“文章病院”一次,颇得到读者界的赞许。说,“国文教师因为学生的文卷太多,总不能像这样仔细批改;而学生的文字确需要这样仔细批改,使他们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否则第一回错了,经先生改正,第二回还是错,大家白费心力。‘文章病院’里所批改的文字诚然不是学生写的;但学生知道了人家的错误,又知道了这些错误应该怎样改正,到自己动手的时候,也就不会犯这些错误了。‘文章病院’功德无量呀!”听到这样的赞许,我们一方面感到惭愧,一方面更欲奋勉。只因琐事较多,又恐引起误会(我们录人家的文字原不过取来作例,若被认为别有用心,岂不就引起误会了?)所以不曾续作。但是,读者来信要求续作的事实在太多了;我们对他们差不多负有一种责任,再不能贪图省事,顾虑旁的。于是,“文章病院”又在这一册里出现了。以后虽未必能每期都有,但决不致像去年那样间断到八期之久,这是可以预告的。

“一致对外”为本党与全国人民共同之呼声。大会认为尚有急需注意者。国内生产日渐衰落。因生产衰落而社会经济逐渐崩溃。因社会经济逐渐崩溃而失业日多。因失业多而_之焰张……

很显然,这段话是当年政府“消极_”的辩护词,也是实行“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的动员令。叶圣陶从写文章的常识这个角度出发,从《宣言》前后不连贯之处切入,揭露《宣言》的实质。他在“诊治”时说:

这里“国内生产日渐衰落”一语非常突兀。要说“日渐衰落”,前面就不能不说出原因,下文说“逐渐衰落”,说“日多”,说“更益衰落”,前面都说出原因,便是明证。再设一个譬喻:遇见一个朋友,突然对他说道,“我的身体日渐衰弱”,朋友必将问道,“为什么呢?”这就因为没有说明身体日渐衰弱的原因。如果说明因为什么什么病,故身体日渐衰弱,朋友就明白了,不会再问了。生产衰落岂是无因的呢?就常识着想,这里大可说我国因帝国主义之侵略与连年不息之内战,而“生产日渐衰落”……这样,至少在文字上是过得去了。

叶圣陶显然是“别有用心”的:既然“帝国主义之侵略与连年不息之内战”是导致“国内生产日渐衰弱”的原因,那么《宣言》不讲“一致对外”,而在强调“_之焰张”是“急需注意者”,这样做居心何在?看起来,叶圣陶的确是在“剖析文章本身的毛病”,但锋芒所向却是当年的民国政府投降_的嘴脸。

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是“文化围剿”与“反围剿”斗争最激烈的前沿阵地。和所有的进步人士一样,叶圣陶面对的是“流氓、侦探、走狗、刽子手”,敢于向当年的民国政府的《宣言》开刀,是要有胆量的。叶圣陶还在《中学生》1933年5月号“卷头言”《五月》中,指名道姓地抨击。文章在谈到“国耻”时说:

讲到“国耻”,最近两年来我们所经受的可谓“耻”到极顶。国土失去了四省!同胞被杀戮的不计共数!若与“五三”、“五七”、“五九”、“五卅”那些事件相比较,那些事件将见得轻微不足道。可是反而不见有将定一个日子,题上“国耻”字样的事情。这大概因为可指的日子太多了,除非统而言之曰“国耻年”,不然便没有办法的缘故吧。

最近秦皇岛又失陷了,据报纸记载,“我军安全退出。”这教人啼笑俱非的“安全退出”四个字,与张学良的矢志不抵抗,汤玉麟的存心放弃热河,_的满口“整个计划”、“全盘计划”而终于没有什么计划,具有同等的激刺力。北平的古物是三批四批地搬到南边来了,教育当局命令北平各校把图书、仪器也搬走。大概敌军到什么地方,什么地方的“我军”就“安全退出”;这是真正的“整个计划!”至于古物、图书、仪器、“我军”之外的其他,那是不在“计划”之内的,被宰割,被毁灭,由他们去吧;这是“整个计划”的附则!

4月12日,各报都载着军事委员长在南昌对各将领的演说词,中间有这样的话:“在匪未剿清之先,绝对不能言抗日,违者即予最严厉处罚。”而行政院长氏最近到上海时的谈话,则谓“言战则有丧师失地之虞,言和则有丧权辱国之虞,言不和不战,两俱可虞。所以现时置身南京政府中人……无异投身火坑一样。”这都是坦白的话,痴心妄想地希望出兵收复失地的人可以取来参考的。

现在逢到五月里的几个纪念日,我们不禁起如下的感想。袁世凯和曹、陆、章之流受民众的诛罚固然不见苛刻,然相形之下,他们未免冤屈了。这是一层。所谓“国耻”者,到底纯由帝国主义给予我们的呢,还是帝国主义之外,尚有给予我们“国耻”者在?这在今天特别需要研讨。否则“多难兴邦”呀,“知耻近乎勇”呀,全是自骗自的梦呓;现在是“国耻”,将来将没有逢得上“耻”字的国!这是又一层。

“所谓‘国耻’者,到底纯由帝国主义给予我们的呢,还是帝国主义之外,尚有给予我们‘国耻’者在?”到底是“谁”的罪孽比_贼袁世凯、曹汝林、陆宗舆、章宗祥之流还要深重得多?这满腔愤激而又极其沉痛的话语,无疑地,会激活广大青年读者的心!

二、抨击“尊孔读经”推崇“固有文化”

1932年年底,_教育部颁布的《高级中学普通科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毕业最低限度的第四条为“能自由运用语体文及平易的文言文作叙事、说理、表情、达意的文字。”于是,雕琢的、铺张的、艰涩的文言文恢复了社会宠儿的地位。1934年2月19日,政府下令尊孔,规定8月27日为孔诞纪念日。这年5月,中央政治学校教授汪懋祖在《时代公论》上发表《禁止白话与强令读经》,迎合政府的旨意,鼓吹“复兴文言”,攻击白话文,说恢复“礼义廉耻忠孝仁爱”必须仰仗“文言运动”之大力,“文言兴,白话亡,国德不被土苴视之,而后国强”。1935年2月,江亢虎等在上海发起以“保存汉字保存文言为目的”的“存文会”,异曲同工地宣传“旧文化”。在他们的鼓噪下,读载道的经世名文,写载道的经世名文,禁授白话教材,采用文言,成了施教要政。1937年2月,湖南军阀何键在三中全会上提出“明令读经”的议案,主张自小学起至中学12年间,先读《孝经》《孟子》《论语》《大学》《中庸》。该提案经全会通过,交政委会“妥定办法”,把“尊孔读经”“复兴文言”说成了医治百孔千疮的中国社会的“特效的药石”。写文言文,写旧体诗,随意曲解儒家学说,对儒家学说没有研究,无所感,无所思,就呜呼噫嘻地跟在“军阀”和“权贵”后面应声学舌,成了时尚。1933年春,上海市中学毕业会考高中部国文科的题目是《礼义廉耻国之四维论》,显然是为“尊孔读经”推波助澜的。

面对来势汹汹的复古思潮,叶圣陶意识到“尊孔读经”,就是“要把整个教育系统‘读经化’”,其目的就是要给青年“以无形的桎梏”,窒息他们的思想和自觉,使他们驯若羔羊,蠢如鹿豕,“不至于出什么乱子”,从而使统治者的“权势得以稳固,天下得以太平”(《“读经”》,刊《中学生》1933年9月号),于是奋起反击。他说“不担负研究古代文化的责任”的“中等学生”不用“读经”,也不用“读古文”。他说那些还不知道“‘经’为何物”,却偏要教“中等学生”读经的政客、学者、教育家,是不惜“葬送”青年来维护“封建势力的篱笆”。他说“古书是用古代的语文文字写成的,不容易读懂”,“古书未经整理,涉及学术思想大都杂乱无章,武断迷信,封建意识浓重,一般青年读者读了,非但得不到益处,还可能中毒受害”,像那些“政客、学者、教育家”一样,“自己陷在没落的退潮里,同时给前进的船加一点儿轻微的阻力罢了”(《杂谈读书作文和大众语文字》,刊《申报•自由谈》1934年6月25日)。

在叶圣陶看来,在当时那个特定的时代,引导青年“写文言文”,“写旧体诗词”,其结果只会是诱使青年“离开了现实,忘记了自己,而去想古人的想头,说古人的话语,作古人的文章”(《再读〈中学生的国文程度的讨论〉》,《中学生》1935年4月号“卷头言”),慢慢地昏睡下去,成为“毫无生气”的“弱虫”(《又开学了》,刊《中学生》1936年9月号)。这些观点,在今看来也许有点偏,但的确都出自“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的期望,读来感人肺腑。

20世纪30年代,与“尊孔读经”“复兴文言”这股复古思潮相对应的,是全盘否定“经”和“古文”的思潮。叶圣陶反对不加分析地把“经”捧为维系国运的“至宝”,同时也反对把儒家学说和“古籍”笼统贬斥为“坟墓”“骷髅”的虚无主义。他在《“读经”》一文中说:“所谓‘经’乃是古代的文化史料。在大学生及专门家,如果研究古代的文化,‘经’是必要的对象的一部分。研究者对于研究的对象是取客观的态度的,既不奉为神圣,也不‘斥为死物’,只还它个本来的面目。”他说中等学校学生不“读经”,不“读古文”,但也还有个了解和享受“固有文化”,接受“文化遗产”的问题。在谈及中学国文教学时,叶圣陶强调国文教材必须联系现实,使学生借国文的学习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深刻认识现实社会的本质,以及时代和历史的动向;同时也阐述了让学生了解和享受“固有文化”,以及接受“文化遗产”的“深远的意义”,真诚地希望教师“从文学史的见地选授历代的名作”,让学生通过认真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提高阅读能力,增进表达自已思想感情的能力,知道中国文学的源流和演变,并从中领会“先民的伟大高超的精神”,学习“历代的精美的表现方法”,“以产生我们的新血肉”(《文心•最后一课》)。这些精辟的论述,在当时真可谓晨钟暮鼓,空谷足音。

也正是出于要了解和享受“固有文化”,接受“文化遗产”的心理,叶圣陶和夫人胡墨林编纂了《十三经索引》,点校了“明代传奇之总结集、汲古阁后之最善本《六十种曲》”,与开明同人筹划出版了《二十五史》和旨在“补各史表的重要著作总结集”的《二十五史补编》,对学术界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他在《〈十三经索引〉自序》中谈到编纂的过程时说:“历一年半而书成。寒夜一灯,指僵若失,夏炎罢扇,汗湿衣衫,顾皆为之弗倦。”这番话说出了他对于我国古代文化执著的爱,及其严肃认真的学术品格。(待续)

叶圣陶的小故事 第6篇

他的原名叫叶绍钧,他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教育家,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叶圣陶。叶圣陶出生在江苏苏州,家境清贫。叶圣陶勤奋好学,很快在文学创作上崭露头角。后人对叶圣陶的评价很多,生活艰苦朴素;为人高风亮节、平易近人;做事刚正不阿,全神贯注等等。叶圣陶的评价是人们津津乐道的。

叶圣陶的第一份工作是教师,他教书育人,勤勤恳恳10年,在教学方法上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他热爱文学事业,离开教师岗位后,加入到新潮社,又参与到文学研究会组建工作。在这期间他写出著名的童话《稻草人》,稻草人展现的是那个年代,社会底层劳动者受压迫的凄惨生活,气氛悲凉压抑,反映出叶圣陶忧国忧民的情怀。

叶圣陶深爱祖国的热土。日军侵华后,他投入到了_文学创作中。他写的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极富讽刺意味的描写了农民群众丰收成灾,却因为战争背景厄运连连。不得不走上反抗三座大山的路程,可以说相当接地气。

叶圣陶的评价还突显在教育方面。新中国的全新样貌给中年的他展才华创造了广阔的疆域。他一头钻入到教育事业的研究中,对语文教材的编写工作给予极大的贡献。他把朱自清的《背影》选入到课本中时曾说:“这篇文章,没有一句废话,简直太干净了。”叶老在文学和教育事业上兢兢业业,因此德高望重,是学界公认的教育大师。

最新范文

叶圣陶的小故事 第7篇

同许多长于书法的现代作家一样,叶圣陶常说自己不懂书法。这当然是谦虚,却不仅仅是谦虚,潜台词大概是:一,自己并没有专攻书法,不必去争这个书法家的名头;二,个人写个人的字,好坏得别人说,不应当自居行家;三,给别人写字是推脱不过,本无意炫耀。

叶圣陶生于1894年。“五四”时期走上文坛的新文学作家大多生于这一时期。郁达夫、茅盾生于1896年,徐志摩、王统照生于1897年,许地山生于1893年,林语堂生于1895年。他们从小接受传统教育,少年时期进入新式学堂,二十岁出头受到新文化运动的鼓舞,而立之年已经在文学界有所建树。

这一代作家都习惯于用毛笔写稿,他们的文稿和书信都很有收藏价值。因为文名很盛,也常有人索求墨宝,因此他们留下的大字也不少。他们的书法是在日积月累的书写中逐渐成熟起来的,有鲜明的个人特色,与他们的性格与情趣的结合点很多。

坡有诗句云“吾虽不善书,晓书莫如我,苟能通其意,常谓不学可”。虽语近诙谐,却颇能点出书法真义,不学的意思是不亦步亦趋地学别人,学书贵在理解书法精神。传统书法观是以文达意,以书传文,离开了思想和情趣,离开了文意,书法就立不起来了。这一代作家是这种书法观的坚定支持者,他们在书写上也下功夫,但更注重意义的传达。不以书法自矜,是真正的晓书者。

1913年的《圣陶日记》是现在能见到最早的叶氏手迹。结体瘦长、略向左倾,有北碑的味道,与同时期李叔同的书法有些接近。在日记的扉页上,叶圣陶特意注明:“此册摹仿李叔同当时之字,太平报文艺版多载李之字画。”当时叶圣陶刚刚中学毕业,担任小学教员,教学之余常与朋友切磋书法篆刻。日记中,记录了叶圣陶为朋友刻印、共同欣赏祝枝山书卷、赵子昂字帖、书写文字赠与友人的诸多事项。到20世纪50年代、70年代,他日记中与朋友互赠书法作品、共赏书家墨迹的记录也不少。随着改革开放,文化思想领域日益活跃,晚年叶圣陶的书法交往逐渐增多,他为姚雪垠、陈从周、吕叔湘、吕剑等老友新朋写字的事,均有记录。叶圣陶晚年书名很盛,流传很广的《中学生字帖》就是由他题名的。

弘一法师(李叔同)是叶圣陶景仰的人,叶曾撰文赞誉弘一的风范,还在《弘一法师的书法》中,对弘一的书法做了独到的评点:

就全幅看,好比一个温良谦恭的君子人。不亢不卑,和颜悦色,在那里从容论道。就一个字看,疏处不嫌其疏,密处不嫌其密,只觉得每一笔都落在最适当的位置上,移动一丝一毫不得。再就一笔一画看,无不使人起充实之感,立体之感,有时候有点儿像小孩子所写那样天真。但是一面是原始的,一面是成熟的,那分别显然可见。总结以上的话,就是所谓蕴藉,毫不矜才使气。功夫在笔墨之外,所以越看越有味。

实在是内行之见。叶圣陶很自觉地把字与人格对应起来,推崇“蕴藉”、“君子之风”,可见他在书法上的追求了。

叶圣陶的楷书有很深的功力,他从小受到比较严格的书法训练,并一直临池不倦。他在1947年书写的《夏丐尊先生墓志》、1957年书写的《亡妻胡墨林墓志》两通碑,可称为其楷书代表作。他的楷书风格接近于初唐,没有欧阳询那种刚健,倒有虞世南的平和。工整有余,险劲不足,大概与他“蕴藉”的追求有关。墓志铭的书写历来讲究恭恭敬敬、一笔不苟,没有扎实的楷书基本功底是不能胜任的。

小篆是叶圣陶很喜欢的书体,他留下了不少小篆作品。现存最早的,是1929年为好友贺昌群所书对联“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篆法准确、运笔流畅。小篆是秦统一后的规范字体,流传下来的有泰山刻石、琅邪刻石、峄山刻石、会稽刻石等,以及大量秦量、秦权、诏版。东汉时许慎作《说文解字》,收集了小篆9353字。小篆字形修长,讲究布白停匀、线条圆转光润,《书谱》说“篆尚婉而通”,指的就是小篆。秦代李斯、唐代李阳冰都以之名世。到了清代,有邓石如、王福庵等人丰富了小篆的表现力。不过,小篆的结构过于整饬,笔画变化少,艺术表现的空间不大,清以来的书家大都在先秦的文字源流(即所谓的大篆)中探索。叶圣陶喜欢篆书,应该与他早年一度痴迷篆刻有关系,但他独喜小篆,心平气和地写这种整整齐齐让人激动不起来的字,既不高古也不飞扬,追求书法的静态美和理性美,则明显体现了他严谨的做派和简明的艺术风格。

叶圣陶的文学语言,的确给人一种干净准确的感觉。他1932年的一个短篇小说《席间》写上海几个教授的无聊生活,开篇有这么一段场景描写:

电风扇嗡嗡嗡,好像在梦里。一个苍蝇敏捷地停在玻璃杯口,想尝尝柠檬汽水什么味道;但是,不等那几个给卷烟熏黄了的指头拂过,它又飞到窗沿上观赏大上海的夜景去了。

几十个字,把上海夏夜,一个颇为洋气的会客场景勾画出来,又透露出人物的一些特点,简洁明了。从苍蝇角度去写,也颇为别致。

《潘先生在难中》是叶圣陶早年的小说代表作,刻画了一个平庸正派的小学校长在战争威胁下,如护雏的母鸡一般辛勤而笨拙的身影。小说第一部分,写潘先生携妻带子挤火车到上海避难的艰难,极为生动。从艺术角度看,叶圣陶小说长于人物言行描写,他的描写近于白描,不赋彩,渲染也不多,但线条之准确,足见功力。他的这种冷静平实的风格,在新文学发展初期,显得很成熟,受到茅盾的高度肯定。沈从文1931年《论中国创作小说》也赞扬道:

叶圣陶的小故事 第8篇

但是回想一下我们现在的教育,虽然提出素质教育已经很长时间了,但是我们的教育到最后还是在围绕着“分数”转,为了能让学生取得一个好成绩、考上一个好大学,这好像成了衡量一个学校、一位教师的标准了。我们现在的做法相当于是把教育理解为了“教书”,我们像以前的书堂教书先生一样,只须教学生把书读通,能够去应考试,取功名,此外没有他们的事儿;但我们却忽视了现代社会需要的是能做人,能做事的健全的公民。叶老在《假如我当教师》一文中,再次鲜明地申述了他的思想:“我如果当中学教师,决不将我的行业叫做‘教书’,犹如我决不将学生入学校的事情叫做‘读书’一样。书中积蓄的古人和今人的经验,固然是学生所需要的;但是就学生方面说,重要的在于消化那些经验成为自身的经验,说成‘读书’,便把这个意思抹杀了,好像入学校只须做一些书本上的功夫。”今天我们再次读到这段文字,不禁有些感慨,一个世纪过去了,我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到底进步了多少?

通过阅读叶圣陶老先生的文章,我班门弄斧地说一说我对教育的理解:

一、教――教学生学

叶圣陶先生认为:“教师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教师要“精要地‘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教师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为了“不须教”。第二,教学的关键是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第三,教师的工作是“精要地‘讲’”,是“启发导引”。第四,学生的任务是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尽可能自己去探索”。

世界上的事情是学不完的,无论是谁都要学习一辈子,作为老师要引导学生,使他们能够自己学,自己学一辈子,一直学到老,达到不需要教,就是要教给学生自己学习的本领,让他们自己学习一辈子。我们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引导学生自己学习探究,发挥主体作用,学会自学的本领,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起帮助作用。

但是我们现在大多数的老师还是把自己的教学目标定位在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至于学生的想法、学生的理解被忽视了,成绩还是评价学生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准。在语文教学中,有许多能力的培养就逐渐被我们忽视了,比如说拼音教学中有一些技巧性的东西,像拼读、整体认读等,在教的过程中,把一些技巧性的东西教给学生,他们边学边体悟,最终会自己发现这一规律;在汉字教学中,我们现在重视的是学生的识字量,每篇文章课后都有大量的认读生字和要求会写的生字,每一节课我们都忙于完成教学任务,忽视了汉字其中所包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如果我们在学生初次接触小学课本的时候,引导他们熟悉汉字背后的故事、包含的内容,那么很自然地就会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兴趣就会有研究,就会最大限度的发挥主动性。总之,我认为教学就应该注重基础知识,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老师巧妙地引导学生掌握其中的技巧,再加以适当的练习,就会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教是为了不教”是叶圣陶先生的教育名言,教师是学生的领路人、方向灯,教师需要做的就是正确地引导学生步入正确的轨道,教给学生获得知识的正确方法,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使之能够自主的发现问题,自主的分析问题,自主的解决问题,自主的获取新知识。这也就是叶老常说的“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辨,斗争能自奋,高精能自探”。自主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态度,它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培养了学生的自主能力,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自然形成了,因为学生的本质就是创新的,叶圣陶先生在1919年所写的《小学教育的改造》一文中就提出:“他们(学生)的本质是创造的”。新鲜事物对学生们的吸引引起他们的求知欲望,这就是创新的源泉,教师引导学生去发现平常中的不平常,在教育工作中不能墨守成规,一成不变,使学生失去学习的欲望和兴趣,而应该由此及彼,大胆创新,充分提供想象的空间,给学生们一个全新的感觉。

二、育――育学生德

叶圣陶的小故事 第9篇

叶圣陶的第一份工作是教师,他教书育人,勤勤恳恳10年,在教学方法上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他热爱文学事业,离开教师岗位后,加入到新潮社,又参与到文学研究会组建工作。在这期间他写出著名的童话《稻草人》,稻草人展现的是那个年代,社会底层劳动者受压迫的凄惨生活,气氛悲凉压抑,反映出叶圣陶忧国忧民的情怀。

叶圣陶深爱祖国的热土。日军侵华后,他投入到了_文学创作中。他写的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极富讽刺意味的描写了农民群众丰收成灾,却因为战争背景厄运连连。不得不走上反抗三座大山的路程,可以说相当接地气。

叶圣陶的评价还突显在教育方面。新中国的全新样貌给中年的他展才华创造了广阔的疆域。他一头钻入到教育事业的研究中,对语文教材的编写工作给予极大的贡献。他把朱自清的《背影》选入到课本中时曾说:“这篇文章,没有一句废话,简直太干净了。”叶老在文学和教育事业上兢兢业业,因此德高望重,是学界公认的教育大师。

叶圣陶的小故事 第10篇

幼年的叶圣陶家境贫寒,但是他刻苦努力。本着对知识的渴望他考入了当地的草桥中学。初中毕业后他在出任小学教员,并开始投身于文学事业的创作工作。他的笔名叶圣陶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成名的,他的原名本叫叶绍钧。1914年他受人排挤离开学校,这对他日后一心从事文学写作铺平了道路,他进入了上海商务印书馆,不久之后就写出了中国第一篇童话故事《稻草人》。

20世纪初,白话文浪潮席卷封闭的中国,叶圣陶看到了白话文是中国文学的希望,他很快投入到白话文写作中,写出了《春宴琐谭》。1921年,叶圣陶从事儿童文学创作,写出了长篇童话小说《小白船》,很快引起了轰动。同年,他有幸加入到北京大学新潮社,结识了周作人(鲁迅的弟弟)、沈雁冰、郑振铎等一批觉醒的知识青年。这让他的文学创作事业如鱼得水,他们共同组建了“文学研究会”,用文学救国。叶圣陶很爱国,九一八事变震惊全国,他很快联合一大批文艺界人士,用笔杆子抗日。新中国成立后,叶圣陶曾出任教育部副部长等众多职位,为新中国文学事业立下汗马功劳。1988年他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叶圣陶的小故事 第11篇

此刻,面前正摆放着这样一本朴实无华的书籍。淡黄色雅致的封面底色上,呈现着一行庄重的黑色字体《叶圣陶教育名篇》,右下方淡赭的松树水墨画若隐若现,仿佛大师用他的教育精神正向吾辈谆谆教诲着教育的真谛。

可以说,大师是一座山,也是一扇窗,他代表着一个时期教育和教学的制高点。“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在永恒的历史长河中,大师永远是我们敬仰的高度,更是汲取“营养”的不竭甘泉。阅读大师,追寻大师的足迹,用心聆听那些穿越时空的声音:“称职的种植家栽培植物,虽不能增加植物的可能性,却能渐渐改良那不良的遗传性和环境。不称职的种植家非但不能改良遗传性和环境,反而阻遏可能性,那么植物就糟糕了。如今把植物比做小学生,小学教师便是个种植家。栽培小学生有效没有效,只有他负责任。

——选自《今日中国的小学教育》

“教育与人生的关系:以教育认识自己,以教育革新自己,以教育成就自己。”

——选自《教育与人生》

“通常说教育工作分“言教”和“身教”,以“身教”为贵。“身教”就是“为人师表”,就是一言一动都足以为受教者的模范。

“儿童是最容易受影响的,小学教师要从各方面给他们好的影响,是他们往后升学或者就业都得到好处,一辈子立身处世都得到好处,这是多么重要的工作。”

——选自《小学教师的工作》

诸如此类的一句句至理名言,如珍珠般散落在一篇篇文章和一次次演讲里。就在这点点滴滴中,大师用浅显的语言阐述了深刻的道理,用易懂的论述揭示了教育的真相。让星星之火闪耀成横跨时空的教育恒光,感召着一代又一代的我们。

阅读大师,我不仅在教育思想上得到陶冶,而且在人格魅力上也得以熏陶。在《假如我当教师》的文章中,他说:“我决不‘外慕徙业’可是我也希望精神和物质的环境使我安于其业。”实实在在的话语,彰显出大师率性的人格魅力——教师就是凡夫俗子,教师也要生活。不像现在的一些“名师”,把“爱”与“奉献”唱得老高,仿佛自己是那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不知道他对他的亲人是不是也唱“我拿什么献给你,我的爱人?”

细细品味,每一篇都让我有一种心领神会的感觉。如在第一辑,叶老主要讲的是教育方面的思考,读来发人深省。叶老在《假如我当老师》有这么一段话“我如果是当小学教师,决不将投到学校里来的儿童认作讨厌的小家伙,惹得人心烦的小魔王;无论聪明的,愚蠢的,干净的,肮脏的,我都要称他为“小朋友”。那不是假意殷勤,仅仅浮在嘴唇边,油腔滑调地喊一声;而是出于忠诚,真心认他们作朋友,真心要他们作朋友的亲切表示。”道出了教育成功的最重要的一个因素,那就是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爱。

叶圣陶的小故事 第12篇

一、新课改下阅读教学现状

虽然新课程标准颁布以来,广大教师为了将其落到实处付出了艰辛的努力,语文教学确实也在一定程度上焕发了新的活力,但是从整体而言,由于教学理论更新非一朝一夕之功,传统的知识观和教育观仍存在相当大的惯性。部分教师未能充分理解课改的本质,过于注重形式创新,使课堂偏离了语文教学的根本。

当前,课堂教学还存在“教师滔滔讲学生默默听”的教学模式,应该说当今语文教师的素质大大提高,基本不存在以己之昏昏,使人昏昏的现象了,但是另一种现象却大行其道——以己之昭昭,使人昏昏。一些有造诣有激情的教师在课堂上把选文讲得令人如痴如醉,学生也对选文产生浓厚的兴趣。但是一到学生自己读时却不能领略文章的妙处,何也?教师只为教而教,只为讲而讲,倾吐的是自己,学生只是倾听者。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不存在对话,并且教师也只告诉学生他个人的欣赏的妙处,而没有指导学生从自己的角度来领略文章。也就是说教师仍然是课堂中心,学生的独立思考被遗忘了。

何谓语文?首先必须是语言,然后才能谈文章、文学、文化。思想内容毫无疑问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但是目前有些教师过于注重内容,以为国文教学的目标只在进行思想教育,激发某某意识等等,而忘了语文教学特有的任务。语言文字在新课改中正在被人们丢到角落里。

立足课内、拓展延伸、课内课外并举已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新课程课堂教学不仅有教材知识、师生互动生成的知识,而且有拓展延伸的知识。拓展延伸的形式有:开发资源、改编课文、比较阅读、读写结合……但一些教师常常对课文的赏析浅尝辄止,学生连文本都理解不透,便生发开去,拓展延伸:或旁征博引,开发课外资源;或标新立异,改编文本原作;或另起炉灶,开展比较阅读;或急于求成,训练读写结合……这些做法,看似无限拓展延伸多,实际上紧扣文本恰到好处的拓展极少,不讲实效,喧宾夺主,曲解了新课标的精神。

二、叶圣陶阅读教学思想对新课改的启示

创新的实质是继承和发展。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并不是也不应该是抛弃原来所有的东西,另起炉灶,更不能为了求新求异抛弃传统,甚至矫枉过正违反规律。我们有必要深入学习研究叶圣陶阅读教学思想,使我们的阅读教学符合认知规律,符合阅读教学规律,符合学生心理发展规律。

新课改中存在的诸多误区,我们不禁要问,到底阅读教学的出路在哪里?那么,笔者认为虽然叶圣陶先生的理论已经距今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了,但是因为他抓住了阅读教学的根本,遵循了阅读教学的规律,因此笔者认为,我们仍然有必要好好探究叶老的阅读教学思想,从而指导我们当今的阅读教学。

(一)阅读教学的最根本的理念——“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训练,叶圣陶以为最根本的理念是“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叶圣陶说:“‘讲’当然是必要的,问题可能在如何看待和怎么‘讲’。我有个朦胧的想头。教师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怎么叫用不着‘讲’用不着‘教’?学生入了门了,上了路了,他们能在繁复的事物之间自己探索,独立实践,解决问题了,岂不是就用不着给‘讲’给‘教’了吗?”[1]“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不仅是叶圣陶整个教学思想的基本核心,同时也是他指导阅读教学的重要原则。

对于阅读教学中师生关系的问题,叶圣陶提倡本位主体观,即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始终把学生放在本位,让他去做演员,当主角,而教师只从旁做导演,当陪练。叶圣陶认为,无论阅读教学还是写作教学,都要把学生放在最主要的位置。教师是指导学生学习而不是代替他们学习的。阅读教学中的“逐句”讲解,已经被实践证明劳而无功,并且对学生是有害的,因为那样的教学方法必将导致学生永远摆脱不了对教师的依赖,一旦离开学校就会手足无措。叶圣陶认为,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是启发诱导,教师只需教给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基本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多读、多想、多写、多改,只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位,教师为主导,经过长期地辅导和训练,学生自然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叶圣陶指出:“我以为要改进教学方法,必须废除现在通行的逐句讲解的方法”[2]。那么,怎样的精读教学才是叶圣陶所提倡的呢?叶圣陶认为理想的上课方式是这样的:“上课是学生报告讨论,不再是一味听讲,在教师是指导和改订,不再是一味讲解。报告是各自报告预习的成绩,讨论是彼此讨论预习的成绩,指导是指导预习的方法,提示预习的项目,订正是订正或补习预习的成绩。”[3]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是主导,而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

叶圣陶认为阅读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养成阅读的能力、阅读的习惯。作为教师必须本着“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开展教学。要达到不需要教,就是要教给学生自己学习的本领。叶圣陶认为,教师的指导是否得法,也是教学成败的决定因素。他说:“教师引导学生用心阅读,令学生思之,思之而不得,则为之讲明之……总之,教师之主导作用在就学生已有之能力水平而适当提高之,使能逐步自己领会课文之内容与语言之运用,最后达到不待教师之讲解而自能阅读”[4]。

根据叶圣陶的观点,我们可以得出: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的具体方法尽可以不同,但必须符合两条原则:一条是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一条是要有利于学生逐渐减少对教师的依赖性。

(二)语文阅读教学的根本——言文一致

关于阅读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在当时忽略语言形式的情势下,叶圣陶着重强调形式的重要性。叶圣陶认为:“文章虽也顾及内容纯正和性质的变化,但文章的处置全以形式上着眼”[5],“在国文课里读《项羽本纪》所当着眼不应只是故事的开端、发展和结局,应是生字难句的理解和文章方法的摄取”,“故事是讲不完的,……不论国文、英文,凡是学习语言文字如不着眼于形式方面,只在内容上去寻求,结果是劳力多而收获少”[6]。显然,脱离语言形式的内容是违背语文教学的根本的。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汉语言文字的理解与应用。语文我们可以理解为四个层次:语言文字、语言文章、语言文学、语言文化,语言则是出发点。叶圣陶认为:“语言是一种工具,工具是用来达到某种目的的……可以说,不凭借语言的思想是不存在的”[7]。洪镇涛老师在“中学语文教育研究会”第八次年会上总结自己从教经验时说:“从教几十年,凡是成功的课,语言因素拓得好,不成功的课,语言因素没落实。语文教学的根本在于指导学生积累、理解、运用语言,其他都在学语言的过程中解决”。

叶圣陶多次说:“我就是最不信服把语言跟内容分开的一个人,咱们不能抛开意思谈语言,也就是不能不管内容专谈语言。就学习语文来说,思想是一方面,表达思想内容的工具又是一方面。学习语文,这两方面都要正确对待”[8] 。新课标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特点,它与叶圣陶语文工具观的实质是有一致性的。

可见,优质的语文课应该是在关注学生的语言积累,语感培养,训练阅读理解和表达交流能力,发展思维的同时,渗透审美教育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融合。而“渗透”依靠的是潜移默化,熏陶感染的教育方式,是“润物细无声”的过程。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我们曾有过离开语言文字的表现力、生命力,片面强调政治思想教育的惨痛教训,也有过离开人文来讲语言文字的惨痛教训。因此我们的教师应引导学生从语言形式入手,以文悟道,因道学文,真正实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三)重视选文本身——立足文本

关于选文与拓展的关系,叶圣陶主张教学必须从选文出发。他说:“教师把讲话推广到相当限度以外去,虽然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但是蔓延得愈广,对于选文本身忽略得愈多。并且,从选文中摘出几个词几个句子来大加发挥,是不能够使学生了解整篇各个方面的”[9]。离开文本的拓展即使再精彩再深刻都是徒劳的,拓展必须从文本出发,进行合情合理的阐发。

学生的阅读心理发展规律,从阅读的能力发展角度看,是“认读感知——理解处理——评价总结——迁移活用”。我们不能就文本谈文本,更不能脱离文本谈拓展迁移。扩展、迁移是语文教学的目标,语文教学的理论和实践都告诉我们只有以对文本的充分理解为前提,才可能产生有效的延伸扩展、迁移。立足文本要求教师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立足整体,统筹兼顾到字、词、句、篇和语法、修辞、逻辑问题等方面的语文知识。立足文本要求教师依照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先读后教。在课文教学之前,让学生潜心阅读文本,用心体验文本,然后才以学生的阅读体验为基础开展教学活动,展开对话,引导学生与文本互动。

当然,反思回归不是简单的回归传统,走老路,更不是对新课改的全盘否定,而应该是在“否定之否定”之后对语文教育的最深刻认识。顾黄初说:系统地深入地学习语文教育家叶圣陶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从而全面认识这位五四老人,并把他的语文教育方面的卓越贡献继承下来,加以丰富和发展,使之成为我们今天革新文化教育事业的珍贵财富,已经是历史提出的必然要求了。在实践新课程,推进新课改的今天,学习叶圣陶语文阅读教学思想,无疑对推动教育改革具有借鉴、启示的积极意义。

注释:

[1]叶圣陶《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2]叶圣陶《精读指导举隅》,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3]叶圣陶《论中学国文课程的改订》,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4]叶圣陶《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概念》,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5][6][9]叶圣陶《〈大学国文现代文之部〉序》,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

叶圣陶的小故事 第13篇

陶行知是20世纪中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都有重要的影响。20世纪过去了,在新的世纪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仍具有现实意义。本人读罢《陶行知教育名篇》,掩卷沉思,顿觉获益匪浅。

“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一语道出我们应该做一个怎样的老师。世界上有两种不合实际的教学方式:

1、只会教书,只会拿一本书要学生读它、记它。

2、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注意的中心点是从书本上移到学生身上来。

这两种教学方法学生都是处在被动的地位,知识是无限的,老师能教给学生的也是有限。想想自己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时候,想得更多的就是如何把知识教给学生,或者说把学生看成一只鸭子,把知识当作粮食,只知道把鸭子喂饱,今天看来这就是典型的填鸭式教学,只注重了老师的教,没有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体。

那我们到底需要的怎样的课堂教学呢?陶行知先生为我们指出了课堂教学的出路:就是要把教与学联系起来:一方面要教师负指导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他又为我们指出了具体的做法: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教师拿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而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手续程序安排妥当,指导他,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经过相类的经验,发生相类的理想,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理想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我仔细思量,他的想法含义深刻,不仅为我们指出了教师教的方法,还为我们指出了学生该如何去学,同时也告知我们学生到底要学什么。

想想我们开展的活动教学,要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教师要提出学生进行小组活动的问题,正是学生解决问题所要进行得的手续、程序,一此讨论问题设置得恰到好处,学生就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出解决问题提的方法,同时也就是依靠了自己的能力解决了问题,掌握了新知,最后还能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再想想新课程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陶行知的这种教学思想不正是为我们指出了落实新课程三维目标的具体方法?老师把“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手续程序安排妥当”实际上也就是为学生创设了教学的活动,强调了教学活动的过程,让学生根据手续程序在过程中学习,学生自然会在一次又一次的尝试、失败、成功中掌握学习的方法,最终掌握学习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技能。在整个过程中一定伴随着学生的情感与态度,伴随着学生学习的价值观。

再想想在新课程下的师生关系。教师把“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手续程序安排妥当,指导他”这正是体现了教师引导作用、指导作用;在教学的过程中真正是把学生放在了学习的主体位置,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博大精深,值得我们继续研读,让他的教育思想来指导我们教师工作,全面落实新课程改革。

叶圣陶的小故事 第14篇

叶圣陶的名声斐然于教育界和文学界。俗话说“三岁看到老”,他生活勤俭节约、艰苦朴素;为人高风亮节、平易近人;做事刚正不阿,全神贯注等品质离不开儿时父母的谆谆教诲。叶圣陶出生时家境贫寒,江浙一带古来出文人墨客,因为对教育很重视。叶圣陶的父亲有一些文化,早早的给儿子找了私塾,并且立下家规。在如此耳濡目染下,他茁壮成长,叶圣陶的成长故事还要从他出生讲起。

叶圣陶从出生开始就天资过人。父亲叶伯仁望子成龙心切,为他请了当地小有名气的私塾。叶圣陶三岁开始识字、练字,据说六岁时至少能识三千字。父亲为了培养儿子习惯、敦促儿子学习给他立下了:背不出书就不能吃饭的规矩。但叶圣陶记忆超群,学习积极性又高,基本没有犯过规矩,家规基本没用上。父亲喜出望外又给他请了远近闻名的私塾,这位私塾先生要求颇高,还要用戒尺体罚,叶圣陶丝毫没有怠慢学习,很快就能熟背《四书》、《诗经》等古典书籍。

叶伯仁对儿子的教育不仅仅局限在学习上,他觉得小孩子应当多见见世面。由于父亲是账房先生,叶圣陶年少时,常常跟随父亲在社会上收租。父亲带他拜年、贺寿、参加婚丧、各式典礼让他见识了当地民情风俗,也让他早早体会到了人情冷暖。这些场景在叶圣陶后来的写作中多有显现。

叶圣陶的成长中最宝贵的积累是书本知识和社会阅历。这让他在中学毕业就开始了文学创作,至此一发不可收拾,成就一代教育大师和作家。叶圣陶的成长故事就是这么非同寻常。

叶圣陶的小故事 第15篇

叶圣陶, 1894年10月28日生于苏苏州府悬桥巷的一个平民家庭,圣陶是他的字。

叶家开着一爿叫做“协记”的小布店,位于悬桥巷口。

叶圣陶的父亲叶仁伯,是“吃知数饭的”,即经管账务,平常人家称呼他“账房”或“账房先生”。他主要是替一位姓吴的地主家收租子,另外,一些大户人家逢到婚丧喜庆之事,也请他去临时料理账务。叶圣陶家里除了父母亲和两个妹妹之外,还有祖母和外祖母,全家七口人的生活全靠父亲微薄的收入来维持,日子过得还是有点紧巴的。不过,尽管如此,衣食问题还是可以无忧的。叶圣陶的父亲为人厚道,办事笃实,品行端正,母亲心地善良,尽心持家,克勤克俭。父母的品德深深地影响了叶圣陶,他心里想着要像父母一样做人。

儿时的叶圣陶,很得父母的宠爱,因为他是家中唯一的男孩子,所以父母对他抱有很大的希望。他们盼着儿子日后靠着科举能够飞黄腾达、荣宗耀祖。叶仁伯为了使儿子求得功名,让叶圣陶三岁时就开始识字、练字,到六岁那年,叶圣陶识字已有三千左右,字也写得相当漂亮。朱氏识字不多,但满肚子装着世代流传下来的谜语、诗歌、儿歌,经常说给儿子听。我国苏南地区流传的谜语,具有很强的知识性和趣味性。叶圣陶猜谜语时兴致很高,从中得到了智慧的启迪。那些诵读起来悦耳动听的古代诗词,辞采华茂,言简意丰,叶圣陶能够背出很多。尤其是儿歌,形象生动,想象奇妙,韵律优美,把叶圣陶给迷住了,他时常挂在嘴上哼唱,唱得眉开眼笑。如“萤火虫,夜夜红;飞到西,飞到东………‘摇呵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糖一包,果一包,还有饼儿,还有糕”等等,实在富有情趣,难怪叶圣陶乐得心动神摇了!

戊戌变法后的那一年(1899年),叶圣陶六岁的时候,父亲送他进私塾读书了。塾师是当地有点名气的黄先生,文笔很好。叶仁伯把儿子托付给这样一个远近闻名的长者,是十分放心的。父亲对儿子的要求很严,放学回家后就督促他温习功课,还要背书,立下了“弗熟不得进膳”的家规。所好叶圣陶学习自觉,记忆力又强,并没有出现因书背不出而吃不成饭的事情。在黄先生那里,叶圣陶读的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过了一年以后,叶圣陶又到了悬桥巷东南端的顾家花园,跟随一位名叫张承胪(字元冲)的老先生读《四书》、《诗经》、《易经》。张先生教书,认真到了一丝不苟的程度,对学生督责极严。他规定学生对所学内容要读熟背诵,否则就动用戒尺施以体罚。叶圣陶在学习上丝毫不敢懈怠,用心读书,背诵都能上口。

叶仁伯勉励儿子熟读圣贤书,但由于家境寒苦,他不主张像富户人家那样把子弟关在书房里“一心只读圣贤书”,而认为带孩子出去跑跑,熟悉社会和认识社会上的种种人和事是务实的。“不识字好过,不识人难过”。叶仁伯抱着这种传统观念,让儿子跟着他出门到亲戚家拜年、贺寿、吃喜酒,清明节到乡下上祖坟,秋天到乡下看收租子。这一切大大地开阔了叶圣陶的眼界,使他无形中受到人情事理的熏陶。叶圣陶童年时代,就领略了苏州民风民情的淳朴,也孕育了关心民间疾苦的缕缕情思。叶圣陶自幼生活在文化氛围很浓的吴地,远山近水、亭台楼阁、斋堂殿馆、庙院庵祠,甚至连城里的路名,都有来历;哪怕是一块匾额、一个牌楼、一座桥梁,都有传说。父亲总要带他去看,说给他听,而且回家后还要求他回忆参观时的先后次序,作类似日记的记录,作为“开笔”之前的写作训练。

叶圣陶到了八岁时起,就“开笔”作文了。老师出的题目是《登高自卑说》,作文之前,向他提示“这应当说到为学方面去”。叶圣陶依照老师的吩咐,共写了八十多字。老师看到他写的毛笔小楷字方方正正,文句又晓畅流利,说理通达,便不断地称赞,特别是对文章的结尾“登高尚尔,而况于学乎”感到满意,情不自禁地在“尔”和“乎”这两个字的旁边,用红笔划了两个圈。叶圣陶高兴地把作文本带回家给父亲看,父亲见儿子敏悟好学、天资聪明,笑得十分开心。经过近两年的刻苦学习,叶圣陶大有长进,居然能够写出三百字以上的经义史论或时务策论的文章了。父亲急迫地希望儿子赶快成长,又将叶圣陶送进了另一所私塾,以便学得更好,能够考上秀才。父亲教育他要如他在《登高自卑说》里所说的那样,拿出登高的毅力去对待学习。叶圣陶明白父亲的企盼,决心勤学奋进。

父亲为了使儿子增长些文学知识和历史知识,带他到茶馆听说书、听昆曲。叶圣陶小时候听了不少的书,小书像《珍珠塔》、《描金凤》、《三笑》、《文武香球》,大书像《三国志》、《金台传》、《水浒》、《英烈》。这些大书小书,他有的不只是听了一遍,最多的听过三四遍。说书的,挥舞着纸扇,拍打着醒木,把故事说得活灵活现,各种人物的。声音模仿得逼真酷肖,突显了不同的性格。听到精彩处,叶圣陶常常被悲欢离合的情节牵引得不能自已。他时而因悲愤难抑表现出痛苦的神情,时而因喜悦洋溢舒展出快慰的笑容,他完全陶醉于其中了。叶圣陶更喜欢听昆曲,那典雅的曲辞、优美的音节,那时而清柔温润、时而凄怆沉郁、时而高昂雄壮、时而哀伤感叹的曲调,抓住了他的心灵,让他百听不厌,甚至想到要去当昆曲演员。苏州地域文化的熏育,使他提高了艺术审美的能力。父亲为他提供的这另一种教育的课堂,让他学到了在哪一所私塾也学不到的知识,培养了他观察现实社会的眼力。叶圣陶的父亲把家庭、私塾和社会结合起来,这种教育方法是很开明的,使孩子受益不浅。

叶圣陶六年光景的私塾生活过去了,他的人生将由童年跨入另一个阶段。

1906年,以苏州长洲县、元和县、吴县三县县名的第一个字合成命名的“长元吴公立高等小学”创办起来了,叶圣陶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这所学校。

这所小学的教师大多是才从日本回国的留学生,有教唱歌和历史的章伯寅先生,有教国文的朱遂颖先生,有教博物和算学的龚赓禹先生,有教英文的杜安伯先生,等等。他们热心于新的教育事业,讲课动听入耳,显示了开阔的知识面,叶圣陶听得津津有味。他从老师谈论的革命思想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新的领悟。章伯寅先生在课堂上教育学生说:“地不离人,人不离事。欲论人事,必先知地理。要爱国就得先爱乡土,晓得乡土的山川史地、名人伟业;要爱国就得先晓得我国的自然地理、历代英杰。”叶圣陶心领神会,咀嚼着老师所讲的这些爱国大义。他懂得了要把爱国与爱家乡这块土地上的山川草木结合起来,要了解与熟悉历代名人英杰创造伟业的历史。老师寓革命思想教育于知识的传授之中,如清泉滋润了叶圣陶的心田,给他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叶圣陶的小故事 第16篇

任何科研成果的获得,不管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还是人文科学,虽然受特定的历史条件与社会环境的限制,但都离不开研究者个人的努力,它是个人心智结构的体现。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形成亦复如此。叶圣陶自幼接受良好的教育,修养成良好的个性品格:禀赋聪慧、博闻强识的基本素质,勤奋刻苦、好学深思的良好态度,见贤思齐、从善如流的谦逊品性,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严谨作风,坚持不懈、追求真理的坚韧毅力,求真求新、创新自铸的创造精神。所有这些,使他特别执着于自己的实践,潜心于对实践的思考,从而作出对经验的归纳与总结。可见这些品格形成了他理论的广博特色,而理论的形成又促使他个人品格的升华,可以说他的个性既是他获得成功的条件,也是他获得成功的结果。这体现了,在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改造着主观世界,而主观世界的改造又促进了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这种互为因果的关系,清楚地表明在叶圣陶对语文教育客观规律的揭示中,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渗透着他的个性特色。

二、时代特色

原_副委员长雷洁琼说:“叶圣陶先生,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经历过几个朝代,历尽人间沧桑,但他始终和人民一起站在时代的前列,同时代一起前进。”叶圣陶不断前进的政治追求,使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断获得更新,从而使他所从事的“多栖”事业既有明确的政治方向,又有可靠的科学方法,这也就使他的语文教育思想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

广泛吸收时代精华,是其内容方面的时代特色。虽然处在新旧社会、新旧教育体制与新旧思想交替的时代,他却始终站在新生的先进的制度与思想一边,站在时代的前列。在本世纪20年代的反帝反封建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一方面,以“科学与民主”的思想来审视传统教育,在批判中继承与发扬,同时能在国门打开以后“东渐”的西学中汲取各种教学思想中的积极因素,做到中西融汇、消化出新,给他的语文教育思想注入了合理的科学的成分,增添了鲜明的时代色彩;另一方面,他又从同代的教育家、文学家、美学家、思想家的研究成果中,汲取众多的营养,用当时“科学共同体”认同的内容来充实与完善自己的语文教育思想,成为国内先进教育思想的代表。

不断追随时代前进,完成其语文教育思想体系的建构,这是从形成过程中所体现的时代特色。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随时代变迁,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1)从“五四”前夕到_前夕(1916—1937)是萌生期。“五四”运动对封建制度和旧礼教的冲击,以及以杜威为代表的国外先进教育思想的引进,成了处在小学教育实践中的叶圣陶决心改革教育的外部条件。此时期,包括在《新潮》杂志发表的以“改造小学教育”为内容的系列论文在内的文章约120篇,提出了他对教育的基本看法,并作了理论上的阐释。(2)从_开始到全国解放前夕(1937—1949)是发展期。此时期,他在四川任教中学与大学的国文及写作,后在四川教育科学馆任专门委员(即研究员),深入到四川20多个县调查研究,听课督导,获得大量正反两方面的资料,发表了《国文教学两个基本观念》《论精读指导不只是逐句讲解》等文章约150篇,揭示了语文教育中存在的种种弊端,深入探讨了语文教育的性质、任务以及基本模式,语文教育思想体系基本形成。(3)全国解放到“_”前夕(1949—1965)是成熟期。此时期,他任教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虽不直接教学,但仍关注语文教学,亲自主持“语文教学大纲”的制订与语文教材的编写。他学习并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学习了苏联经验,也受到老解放区一些教育家的影响,写出了《中学语文科课程标准(草稿)》《语言和语言教育》《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语文教学二十韵》等文章(包括诗歌)120余篇,对读写教学、教材建设、教师修养等方面作了全面而深入的论述,语文教育思想体系趋向成熟。(4)从_结束到逝世前夕(1977—1988)是完善期。叶圣陶经过“_”十年沉默、十年思考,对语文教育本质和规律认识得更为清晰、更为深刻。“_”一粉碎,进入耄耋之年的叶圣陶青春焕发,积极投入教育研究,发表了《大力研究语文,尽快改进语文教学》《要重视调查研究》《自力二十二韵》等诗文130余篇,对语文教育的一些重要的规律性的东西进一步突出强调,对于被“_”歪曲了的东西,拨乱反正、正本清源,还其本来面目,从而使其思想阐释更精深、表述更严密、休系更完善,因而更具科学性与规范性。

三、民族特色

叶圣陶没有上过大学,没有留过洋,完全是自学成才。当然,并不是说他不了解西方教育;但是可以说,他更多更深地了解本民族的教育与文化,这是无庸置疑的。他受学于清朝末年,6岁进私塾读书,读过四书五经,学过八股文,11岁考秀才未中,12岁进公立小学,13岁进公立中学,接受新式教育。他自学古籍,熟悉“十三经”。1912年起任小学教员。长期的耳濡目染,使他对传统教育的利弊得失体察得深切详明,因而在他的教学与研究中指陈中肯、抑扬适切、弃取得当。

对传统教育的批判断承,是其思想在内容方面的民族特色。他对传统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不持虚无主义。比如,他既批判旧时学塾那种逐字逐句讲解的教学方法,却又十分强调通过反复诵读来揣摩体会范文的意味、情趣和文气;既反对旧式文人热衷于代圣人立言的八股滥调,清算其在现代教学中的种种表现,却又十分讲究文字的谋篇布局,要求文章写得自然、圆如、严谨、得体;既鄙弃旧式教育把语文表现力说得玄妙神秘、不可捉摸,却又十分严格要求教师加强对学生语感的训练等等。至于对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孟子等的一些有价值的教育观点,更是直接继承,并赋予新的内涵,诸如“自求得之”“启发诱导”“举一反三”“文道统一”等都被直接引用,奉为圭臬,充分体现他的语文教育思想的民族性特色。

语言文字的简净、畅明、平实、自然是其思想在表述形式上的民族特色。综观叶圣陶的全部论著,其语言清新自然,绝无生搬硬套、故弄玄虚的痕迹,没有生吞活剥、食而不化的引用,没有陈陈相因的文字,为人生疏的术语也极少运用。他总是读人家的书,动自己的脑,说自己的话,学习人家的观点,也总是将其深入消化吸收,化为自己的血肉,特别是引进西方的先进教育思想,也不照搬西化的语式、冗长的句子,总是将其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之中,用平实自然的语言表达出来,做到用今话述古论、用汉话讲西学,完全是用民族的形式,平易近人,如说家常,没有学究味与书卷气。

思辩说理,言简意赅,力避繁琐,是其思想在思维形式方面的民族特色。他的作品表现出典型的东方思维,没有连篇累牍的叙述,没有细密繁琐的论证,较多的是单篇短什,甚至不少篇章三言两语、点到为止,但深刻精警、意味深长,充分显示其思维形式的民族化。当然,作为科研论文,这也不是唯一的形式,更不是最佳形式,叶圣陶也写了不少很有份量的长篇论文,不乏具体的阐述,不乏层层深入的逻辑论证,富有说服力与推论性。

四、科学特色

作为一门科学,一种思想,它是系统化了的反映客观规律的理论知识。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虽然散见于他各种体式的文章之中,但综合起来却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其内容的科学性是十分明显的。

全面系统性。这是作为一种思想体系的必备特色。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包括语文教育的方方面面,从历史到现状,从理论到实践,从原则到方法,从教学到教材,从教师到学生,从学校到社会,无不涉及。从教学来说,涉及到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听说教学、书法教学。可以说涉及到语文教学外部与内部关系的诸多方面,形成一个大的系统,其中各要素及各子系统之间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自铸创新性。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当然不是凭空杜撰的,既有其深切的实践依据,又有其广泛的社会基础;既吸收传统的积极因素,又消化了西方的先进成分;他把实践的悟性,经验的结晶以及中外优秀的理论精华融而为一,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是独到的。他曾反复要求自己与告诫别人:“不论质料,不论方式,总须是我们自己的。”没有新意,没有一点儿自己的东西,宁可不说、不写。这本身就是一种科学的严谨的态度,也正因为这样,叶圣陶有关语文教育的论述都是用自己独特的语言形式,正确地揭示了语文教育的本质与规律,历久而弥新,为人所叹服。

实践有效性。如果把《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于1980年的出版,作为新时期学习叶圣陶的开始,那么至今近20年。期间开了多次研讨会,交流了众多的学习研究成果。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中的“工具说”“例子说”“习惯说”“相机诱导说”“教期于无教说”等,都成为广大语文教师教学改革实践的指导性原则,成为克服弊端的行之有效的思想武器,受到普遍的赞誉。究其原因,确是吕叔湘先生所说:“叶圣陶的大部分文章是解放以前写的,为什么现在还没有过时呢?这是因为现在有很多问题表面上是新问题,骨子里是老问题。所以,这些文章绝大部分仍然富有现实意义。”事实上,当今一些取得进展的语文改革实验,众多的获得教学成功的语文教师,都确实是受了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影响的结果。

叶圣陶的小故事 第17篇

“语文”这一词语由叶圣陶先生首次提出。1949年8月,叶圣陶主持中小学语文科课程标准起草工作,并编撰《中学语文科课程标准》,在这一文件里,叶圣陶先生首先使用了“语文”这一词语。但是当时并没有详细解释“语文”一词的含义。

后来,在给朋友的一封信里,叶圣陶做了一番经典论述:“语文”一名,始用于一九四九年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选用中小学课本之时。此前中学称“国文”,小学称“国语”,至是乃统而一之。彼时同人之意,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亦见此学科“”“说”“读”“写”宜并重,诵习课本,练习作文,固为读写之事,而苟忽于听说,不注意训练,则读写之成效亦将减损。其后有人释为“语言”“文字”,有人释为“语言”“文学”,皆非立此名之原意。

大部分人认为语文顾名思义就是语言和文字,在中国自然就是汉语。这样理解虽然不完全正确,但通俗易懂。我们是中国人,一出生就在汉语的熏陶下成长,两三岁的时候就可以用汉语流利地与人交流。然而汉语是中国文明五千年的结晶,岂是两三岁的小孩所能领会的?语文不仅是“句读之学”,更饱含为人处世之理。

就我个人而言,我从小就知道语文重要,就考试来说也是如此。在考试时,语文分值高,从小学的100分到初中的120分,再到高中的150分,以后甚至可能增加到180。这么高的分值充分说明了语文在考试中的重要性。语文在考试中分值高源于语文与生活、工作的紧密联系,与我们的祖国日益强大分不开。

叶圣陶的小故事 第18篇

最近,我再次品读了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的教育名篇。读后我深深地被他那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所感染,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它就像黑暗中的一盏明灯,指引我前进的方向。他像一本字典,让我查到了自己原本不懂得问题。它又像一位长者,在告诉我一些经验和方法。我由衷地敬佩这位老人,尤其是他认为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要养成学生的良好习惯对我帮助最大。他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简洁明了的一句话却又包含着多么深刻的涵义。“无论怎样有价值的知识,如果只挂在口头说说,而不能彻底消化,举一反三,那是语言的游戏。必须化为习惯,才可以一辈子受用”。而这“一辈子受用的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身为教师的我们做一名引领者,来伴同孩子们成长。

读着叶老的话,想想自己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更感觉好习惯的重要性。特别是小学生,他们由于年龄小,自我控制能力差,在习惯养成的过程中往往容易反复,出现波动,但好习惯又是他们必不可少的,这就要求我们老师不仅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坚持不懈的精神,更要注意讲求方法,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讲到方法,首先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通过不断地学习加强自身修养。

并牢记“正人先正己”“身教重于言教”这些名言,懂得其身正则不令而行的道理。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例如要求孩子按时到校,自己就绝不能迟到,即使因事到晚了,也要及时对孩子说明情况。要求孩子爱护环境,教师自己就要率先做珍惜、爱护环境的楷模,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见到地上有纸屑能主动弯腰捡起来。孩子见到老师这样做,自然就会向老师学习,主动捡纸,爱护环境。

其次要充分了解和分析班上学生的情况,对每一个孩子的思想、学习、交往、行为习惯、心理素质以及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方式等情况,做到知己知彼,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例如要求孩子认真完成作业。这一要求对于绝大多数孩子来说是容易达到的,但对有一些孩子而言,就不是易事。这就要分析孩子的情况,对于有能力做到但自控能力差的,就要严格要求,决不妥协;对于心有余而力不足的,要帮助,并适当降低要求,让孩子对学习不产生恐惧感。在此基础上,慢慢让孩子养成习惯。

第三,要求要具体,切忌空大。

小学生年龄小,知识及社会阅历都不足,理解能力也有限。提出的要求过大或过高,孩子都不易理解和接受。所以,给孩子提要求一定要具体,如要求孩子遵守纪律,认真学习,孩子感觉要求较广泛,需要注意的点很多,反而不知该从何做起。不妨将这一要求具体细化为:上学不迟到;上课认真听讲;对人有礼貌,见到老师主动问好;每天都要按时完成作业;爱护校园环境,见到纸屑、垃圾主动捡起;到教室外和其他教室上课要安静、守秩序;上下楼梯靠右行,轻声慢步讲文明……这样孩子就能明确什么该做,什么不能做,并以此约束自己的行为,当他们把这些要求都做到时,好习惯也就自然养成了。

第四,尊重、爱护孩子,始终坚持正面教育。

对孩子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循循善诱,以理服人。努力做孩子的良师益友,走进孩子的心里,尊重他们充满个性的想法,逐步引导他们学会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想法,努力融入学校及社会生活当中。班级内六十多个孩子生活在一起,难免不发生矛盾和冲突。但老师在处理问题时,孩子往往都是找别人的错误,很少看到自己的不足。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极大的耐心,并能极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不管心中再生气,与孩子谈话时都要心平气和,耐心地给孩子讲道理,就事论事,让孩子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不仅口服,更要心服。切忌动辄就大声训斥,采取高压政策,甚至挖苦讽刺孩子,或是拉旧账。这样做不仅达不到教育效果,甚至可能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

第五、充分发挥班集体的力量,发挥榜样的作用。

一个班级十多个学生,长期学习、生活在一起,其相互影响、激励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努力调动和利用班上的一切积极因素,教育、引导、激励孩子们相互学习,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在班上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评比活动,在班上形成比、学、赶、帮、超的竞争氛围,促进孩子好习惯的养成。同时还可以利用英雄故事,好习惯故事等,加强孩子对好习惯重要性的认识,并有意识地向榜样学习,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第六,积极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家长每天与孩子在一起,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要想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首先就要得到家长的认同。一定要向家长说明自己的教育理念,并明确提出希望家长配合的要求,以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与学校教育达成一致,共同对孩子进行教育。对部分不能理解学校做法或教育思想不对、偏袒、娇惯、甚至放纵自己孩子的家长,要多与他们沟通,告知学校的理念,得到他们的理解,形成共识。对部分缺乏教育方法或教育方法不妥的家长,要多与他们交流、探讨,教给一些好的教育方法,指导他们正确、有效地教育孩子。只有抓住了家长,与他们形成了合力,才能在帮助教育孩子,培养孩子良好习惯时有针对性地采取最佳方法。

教育是对人的工作,只要我们能用心思考,努力实践,帮助每一个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相信会取得最好的教育效果。

叶圣陶的小故事 第19篇

“八一三”战争爆发后,开明书店毁于炮火,叶圣陶全家带夏丏尊的令媛满子姑娘随开明同人内迁。夏丏尊因体弱多病,未能入川,仍留居上海。自此夏、叶两家天各一方,夏丏尊与他的爱女满子分处两地,一别八年,互通信息全靠写信。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夏丏尊夫妇时刻惦记着他们的宝贝女儿,也怕女儿挂念他们,写信告诉女儿他们老夫妇的生活起居、身体情况及其家人亲友邻里的琐事,成为夏丏尊日常必做的事情。而远在巴蜀的女儿最高兴的事情,自然是收到父亲的来信。因为信中浸透的是父母对她的一片牵挂和关爱。捧读父亲写来的书信,父母亲的音容笑貌便翻越千山万水,浮现在眼前。每次收到父亲的来信,满子总是匆匆地打开,读完父亲的来信,就会把它珍藏起来,然后慢慢地品读,虽经战乱辗转南北,满子把父亲写的信一直带在身边,不离不弃。满子每次接到父亲的信,会马上回信,把在异乡生活的情景、近况报告给父母大人。

满子与至善订婚已达6年,本应结缡成婚,遭逢战乱,心绪难宁,漂泊流离,未能成礼。1939年6月,满子与小墨(即叶至善,叶圣陶的长子)在四川乐山举行婚礼。满子事先已写信禀告父母双亲大人。夏、叶两先生相互致信赋诗祝贺,约定在沪渝两地设宴招待亲朋好友。1939年6月6日,叶圣陶致信丏翁详述四川婚事情况:

丏翁:善、满婚期此间颇热闹。地点曰红十字会,会所筑于城上,凭栏则岷江浩浩,凌云、乌龙如列翠屏。客凡六席,弟之同事六席,此外一席……新郎、新娘向不吃酒,居然各吃五六杯,并且闹到我们老夫妇头上,墨林亦饮二三杯,弟则40杯以上。醺然矣……前请弘一法师书“善满居”三字未带来,而马湛翁欲送礼,弟即请书此三字。湛翁以湖色蜡笺书之,作篆书,颇为难得。新房中又挂子恺之《春院小景》一轴,弘一之联一幅,颇为雅致。写字桌系楠木独幅面,在下江为名贵之品,此间值仅八元耳。

夏丏尊亦以上海举办喜宴情况告称:“四日设宴,到客人百人以上,作诗四首,张于壁,饮酒大醉,醉卧四、五时不省人事。”

尽管女儿满子与爱婿至善完婚,又有叶圣陶一家的呵护,但夏丏尊在上海还是时时惦记着女儿、女婿,通信不断。

1942年4月19日,满子产下一子。外孙尚未呱呱坠地,姥爷早已为之起名:“余早已拟定此儿之名为‘三午’,缘于生于甲午,小墨生于戊午,而今年为壬午也。父子相去各二十四岁,可为纪念。”

接到至善、满子报喜的消息,夏丏尊“闻之大慰”。这一年,丏翁56岁。接到至善的来信,放心不下产后的女儿,自此,夏丏尊与女儿、女婿的通信又融进了新的内容,女儿产后和外孙的健康时刻挂在夏老夫妇的心上。可连复两信,都因战时通信不畅,未接到至善、满子的回信,心内焦急,又写信询问情况,并汇款给满子买些营养品(图1)。

小墨、满子:满子生产后,曾接小墨两信,我也复过两信,自后即无信寄到。我那两次复信,不知你们见到否?前日江宅来送面,据云为纪念叶师母五十生辰,我们才知道叶师母今年五十岁了。今由开明汇寄国币六百元(上海交入者为储钞三百元),其中二百元算是叶师母的寿礼,请她自己买些欢喜的东西。尚有四百元,算是给阿满与小孩的(代催生满月等礼物)。此款本早想汇出,因当时上海新改币制,汇兑计算方法不定,故至今才补。……(圣翁)到桂林,据桂林近信(两个月前发)谓时乘飞机……到期,不知已回来否?半年以来,信件阻滞,最是……圣翁到桂林后,当必有信给我们,可是我们竟不见一字。此信我写是在写,不知你们能见到否?深以为虑。家中大小均安。阿龙在宁波谋到一个小事情,已往宁波去了。大概自己一人可以敷衍过去。我下学期不教书,在开明做字典,天热工作进行不快。上海自改用新币后,物价又被抬高,蛋八九角一只、卷心菜两毛一两(合旧币要六元四角一斤)每日吃蔬菜,也非十元新币不可。最怕的是红白两事,前几天我的堂弟(乃治)死了(他去年来沪在一家铺子当伙计),一口起码的杉木棺材费去新币二千一百元。一共用去三千元多。如果在十年前,可以大吹大擂,出丧用开路神了。成都情况如何?你们想来都好罢。

丏尊 八月二十六日

在这封信中,夏丏尊还特别惦念亲家叶圣陶的“蓉桂之旅”。特意叮嘱叶圣陶回乐山后,一定要写信告诉他,可见老友间情谊之深。

_以前,原本夏丏尊生活殷实,自“八一三”后,开明书店毁于战火,夏丏尊多年积累的版税在多次货币贬值中付之东流,虹口的寓所和心爱的书法、字画藏品也都毁于一旦。在一次接到女儿、女婿来信,得知他们在四川的生活已经很是困难,但自己又无力给予帮助,只能在信中给以鼓励(图2):

至善、满子:八月廿二发附函及廿八发函,均收到。你们已都以生活艰难为忧,足见时势真艰难了。我有一句老话告诉你们,叫做“知难不难”。知写字之难者,是会写字的人,知弹琴之难者,是会弹琴的人,知吃饭难者,是能吃饭的人。少爷、小姐不能稼穑,也就不知稼穑之艰难了。你们知“难”,是好的,但望能再多知道些。至善想贩卖奎宁,这恐防不甚可靠。前次的赚钱,是因为有武大校医要受,否则就不能成交。你们不开药铺,奎宁又不能沿门叫卖,货色怎么销售呢?生意上也有种种的“难”,要真会做生意的才能知道。外行人因为不知道,结果必致吃亏。这话你们以为如何?沪寓安好,一切详秋云复信中。合家照相,准照一张寄给你们,下次信内可附入。此复,祝好。

叶圣陶的小故事 第20篇

关键词:叶圣陶教育思想;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教学启示

一、叶圣陶教育思想简要介绍

虽然叶圣陶先生有关教育的理论与教育方法并不具有系统性,但从叶老的小说、文章中都流露出他对教育事业的关心。而对教育启发最深刻的论断就是“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而所谓“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从现代教育的角度来说,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进行能力的培养和习惯的养成,进而使得学生在浓烈的学习兴趣下,在良好的学习习惯中,不断培养自我学习的能力。而这与我国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提出的治理国家的思想从“无为”达到“无不为”具有异曲同工之妙。教师对班级学生的管理与君王对国家的管理在很多方面都具有相同性。而无论是“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还是“‘无为’是为了‘无不为’”其根本目的都在于使班级或使国家达到最佳的管理状态。

二、叶圣陶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小学语文是学生在基础阶段的必修课程,同时小学语文也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因此,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对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以及学生今后的发展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而从我国小学基础教育的发展来看,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除了担任本年级的语文课程教学之外还担任着班级管理的工作,因此,不仅要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注意教学方法的探索,还应该从班级管理的角度进行管理方法的改进。而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不仅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独树一帜,对小学班级管理的认识也存在不同见解。从叶圣陶教育思想对小学语文教学的作用上来看,依据叶圣陶老先生的教育思想可以使小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主体性的学习地位,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吸收,可以f这种教育思想一直都是我们在新时期课改中一直追求的课堂教学思路与教学方法。

三、叶圣陶教育思想对小学语文课改的启示

那么如何将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与我国新时期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相融合呢?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对我国小学语文课改有什么样的发展启示呢?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探索。

(一)使学生逐渐形成课堂学习的主体意识

“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就是指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体,学生才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不断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的课堂主体意识不断增强,课堂教学不应该是“老师说,学生听”,而应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找到问题的答案,找到学习的方法。我们以西师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课文《三个和尚》的教学为例,《三个和尚》讲述的内容是我国儿童都熟知的故事,因此,在文章的理解上难度并不大,学生能够做到对故事情节进行准确的把握,但是这篇文章的学习重点与学习难点是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对学生产生什么样的教育意义。对于这个知识点,如果教师仅仅是将结果告诉学生,课堂教学中学生就依然是处于被动地位,而如果教师通过让学生对故事情节的描述甚至是故事情节的表演,引导学生对故事中的是非对错进行自我感悟,就可以使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得到增强。

(二)使课堂逐渐成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平台

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关系不应该仅仅是“教”与“被教”的关系,这种关系并不能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在“教”与“被教”的过程中,学生无法做到学习能力的提高,因此,也就无法达到“不需要教”的教育目标。要想使学生达到“不需要教”的教育目标,教师就应该尽量使课堂成为教师与学生之间互相交流的平台,教师与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地位是平等的。尤其是在对开放性问题进行探讨时,教师不应该对该问题的“标准答案”进行叙述,也不应该简单地对任何问题进行“对”与“错”的评价,而应该鼓励学生勇敢地将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来,使课堂成为思想交流的平台,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而且可以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而针对上文中提到的《三个和尚》中三个和尚的表现,以及如果“你”是第二个和尚你会怎么做?如果“你”是第三个和尚你又会怎么做?教师就可以将这样的问题抛给学生,进行相互交流与讨论。

本文以叶圣陶老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教育思想对我国新时期小学语文课堂改革的启示进行了探索,我们认为在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不应该仅仅是教会学生知识,而应该是帮助学生树立自我学习意识,培养自我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靳健.科学性是中国语文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的标志:纪念杰出的教育家叶圣陶[J].课程・教材・教法,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