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 感谢支持
当前位置:学习啦 感悟 正文内容

缅怀袁隆平的感悟(实用3篇)

小编整理 | 日期:2023-11-16 15:16:39

缅怀袁隆平的感悟 第1篇

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的展览馆里,存有一份名为《水稻的雄性不孕性》的珍贵论文手稿,这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发表的第一篇关于杂交水稻论文。尽管已过去半个多世纪,但上面的字迹依然清晰,蕴含其中的“伟大精神”和力量永不褪色,在新时代熠熠生辉。

对高产水稻的执着追求,是心系国家粮食安全的爱国精神。民以食为天,“一粒粮食能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粮食安全是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柱。带着“禾下乘凉”梦想的'袁隆平,希望赶快研究出高产水稻,让人民远离饥荒,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为世界粮食安全提供中国“种子”。殷殷爱国情,拳拳赤子心。从钱学森、邓稼先等老一辈科学家,到黄大年、于敏、钟南山等新时代杰出科学家,都是爱国科学家的典范和榜样。热爱祖国、一心为民、造福于民的伟大精神从来就不是一句空话,考验着我们在关键时刻和切身利益问题上能否秉持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无所畏惧、迎难而上。

对高产水稻的不懈研究,是勇于攀登科技高峰的创新精神。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在当时主流学术界普遍认为水稻没有杂交优势时,袁隆平没有在权威面前畏缩,在挫折面前颓废。他依据科学理论、发扬创新精神,他不畏艰辛、执着追求,勇攀杂交水稻科学技术高峰,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使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始终居世界领先水平。科学技术愈加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和人民生活福祉,需要把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需要大力弘扬袁隆平身上的这种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调动全社会“不问出身”抓创新创造的精神,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抢占科技竞争制高点。

对高产水稻的苦苦探寻,是克服种种恶劣条件的吃苦精神。伟大梦想绝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必定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必定要有“十年磨一剑”、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为寻找天然水稻雄性不育株,袁隆平每天7点出门,与之相伴的是水壶和两个馒头。如同大海捞针,他奔走在田野,埋头于实验室,靠着吃苦耐劳、不断探索的精神坚持、再坚持。“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用放大镜观察了无数稻穗后,他终于从成千上万的稻穗中找出那特别的一株。吃苦耐劳是_人的“传家宝”,是推动破浪前行、战胜困难生生不息的力量。要继承发扬“吃苦”的精神,经得起挫折、耐得住寂寞,拼搏进取、勇挑重担,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缅怀袁隆平的感悟 第2篇

袁老去世的消息令人痛惜,我们终将没有等到媒体的二次辟谣。今天上午,一则“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今天去世的消息全网炸裂,好在媒体随后进行了辟谣,直到噩耗再次传来,我们依然希望“这不是真的”。对袁老稍有耳闻的人都会明白,先生的离世是我们的'哀痛,更是国家的损失。

袁老的一生献给了农业科学事业,他的生平也因此写满辉煌。1981年获得国家发明特等奖,2001年获得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4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2018年获“改革先锋”称号,2019年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他还相继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等二十余项国内国际大奖。说誉满中外,毫不夸张。

如果说这些荣誉的表达还不够真切,那么我们再用一组数据来说明。1996年,农业部正式立项超级稻育种计划。4年后,第一期每亩700公斤目标实现。随后便是2004年800公斤、2011年900公斤、2014年1000公斤的“三连跳”。2020年11月2日,第三代双季杂交稻亩产3000斤攻关测产在湖南衡南县启动,最终第三代双季杂交稻亩产达到公斤。从700公斤到1500公斤,其意义不言而喻。

其实我们敬仰袁老不光是因为成绩,更因为情怀。袁隆平院士曾说自己有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第二个梦是杂交稻覆盖全球梦。“全球有一亿六千万公顷稻田,如果一半有八千万公顷(种杂交水稻),那现在的情况,每公顷增产两吨,可以多养活五亿人口。”他的奋斗梦,让他守护了“把饭碗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上”这句话近70年。

稻菽千重,禾下留梦。袁老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梦并没有结束。今天下午,长沙市民夹道送别袁隆平院士灵车,齐喊“袁爷爷,一路走好”,这场面与“十里长街送总理”异曲同工。大家打开朋友圈,总有几条动态属于袁老,留言支持_的声音随处可见。“从今以后珍惜每一粒粮食”的质朴表达,像极了晚辈对弥留长者告别……民众的自发行动说明了一切。

袁老曾说,“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他把自己遍洒在祖国大地之上,也把他的两个梦余下的部分留给了我们来完成。始终端在自己手里,就算我们中的大多数不能把农研的冷板凳坐热,但我们能做到光碗、光盘,一日三餐、必不相忘。我们此后都会做一粒“好种子”,喜看稻菽千重浪。

缅怀袁隆平的感悟 第3篇

大家知道我们吃的米饭是哪里来的吗?是对国家来说非常重要的一位伟大的英雄——袁隆平爷爷研究出来的。

袁隆平爷爷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国之脊梁,他养活了半数的中国人。他是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是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

袁隆平爷爷是位真正的耕耘者,他一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都远离饥饿,他常说两个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他还说:“吃饭是第一件大事,没有农民种田,就不能生存。”他立志研究农业,让老百姓们填饱肚子。

袁隆平爷爷总是拿着放大镜弯着腰在稻田间找好的秧苗,一待就是一整天,一次次挫折与失败,一次次改进,一次次学习,有时他怕种子被破坏,把种子绑在身上育苗,最终杂交水稻的成功,轰动了世界,养活了半数中国人,大家再也不用饿肚子了。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袁隆平爷爷因病去世享年91岁。

爷爷去世了,留给我们的是他的杂交水稻,他的精神,是他的梦想,我们该珍惜粮食,努力学习科学,坚定自己的梦想,报效祖国,这是对袁隆平爷爷最好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