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 感谢支持
当前位置:学习啦 格言 正文内容

说说关于劳模的故事(最新9篇)

小编整理 | 日期:2023-11-02 09:16:16

说说关于劳模的故事 第1篇

每个人心中都有梦想,梦想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希望。xx,xx市xx投资公司林业处头道营子林场场长兼技术员。20xx年-20xx年,xx连续六年被xx投资公司评为劳动模范,20xx年荣获xx市五一劳动奖章。24年来,他一直追寻着梦想,战胜了重重的困难,锻造了他坚毅的品格。今天,他从大山深处、莽莽林海中向我们走来,带着他的'绿色的梦想和火热的情怀。

为了这个梦想,让荒山披绿装,让荒滩变绿洲,他挥动着锨镐在坚硬的土地上挖坑栽树,烈日晒破了脸庞,汗水浸透了衣衫,手上布满了老茧,脚上长满了血泡,他没有停歇,依然执著。

为了要守住这片片绿色,他严密监测,认真巡逻,防止害虫蚕食、疾病危及,防止大火吞噬、砍伐树木。xx舍小家,顾大家;披星戴月、跋山涉水、冬冒严寒、夏顶酷暑,吃住在百姓家中,磨砺了他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奋斗的品格。

奉献青春热血,让绿色驻满人间。为了这个梦想,他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他用智慧、勤劳的双手,描绘出了一幅幅锦绣河山,谱写出了一曲曲大地生机的壮丽诗篇。

说说关于劳模的故事 第2篇

高焕球,男,1973年9月出生,汉族,东风桥镇新东坡村一组村民,这个平凡而普通的家庭有成员5人,正是这样一个普通的老百姓,谱写了种粮新篇章。

近几年来,在农业生产上他坚持农业生产标准化,拥有农机设备大型联合收割机二台、大型高速插秧机二台、旋耕机一台、小四轮拖拉机一台、机动喷雾机三台。承包了农田1000余亩,年总产约400吨,全年实现粮食总收入近百万元。 高中毕业的他面临着生计问题,作为一名年轻人,他敢闯敢干,在家种田,在外打工,做过泥水匠,当过搬运工,1996年在镇上开了石门桥第一家网吧,2000年利用开网吧赚的钱买了一台收割机在农忙时帮别人收割稻谷。

这段时期,他看到现在农村年轻劳动力不足,稻田抛荒严重,部分农户在水稻种植上一直采用传统的耕作方式,土地利用率低、科技含量低,水稻种植存在品种混杂、经营管理粗放、劳动力投入大、水稻加工销售困难等诸多问题。为此,他经过多方考察、论证,看到了科学种粮的曙光,必须实行集中种植,形成规模才能节约成本。他毅然放弃了网吧经营,投身入老本行----农业生产中去,当起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他曾说自己是一名农民,国家也需要农民,要不然大家的粮食要谁来种,人民吃的粮食谁来出。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这几年国家政策好,农业生产前景很广阔,要把这块农业蛋糕做大做强。 20__年他开始承包水田,初时只承包了30多亩,通过科学管理、机械操作,节约了成本,慢慢到现在承包了1000余亩。

在水稻种植过程中,他坚持农业产业标准化,注重农业科技的运用,努力降低种田成本。

一是应用优质的品种。在粮食品种选择上,选择品质好、产量高、抗逆性好的品种。

二是积极应用免耕。抓好除草关、水分管理关。根据测产验收,利用技术,减轻劳动强度,节省劳力,每亩能增收节支120多元。

三是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根据水稻配方施肥建议卡,按卡施肥,施配方肥,有效地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提高了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四是在病虫防治方面上。尽量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有效控制农药对环境的污染,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在自己创收之余,他注重维护广大群众的利益,承包农户的耕地,通过与农户签订合同,出租金的方式,不断拾起石门桥镇、德山镇等地方村民抛荒的田地,综合应用农艺与农机配套栽培技术,开展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水稻亩产最高达700公斤,他雇佣部分农民参加土地托管,并付给相应工资,这样农民在自家的土地上劳作,却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种种合作关系,与农户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20__年至今累计完成水稻全程机械化作业6万亩,为当地农民新增收入400多万元。

最近几年,他先后投入50多万元,用于扩大种植面积和购买农业机械,每年在水利方面都投入一万多元进行沟渠疏浚,虽然投入多,但是效益巨大。现在农业机械除了满足自身需求外,还可用于出租,目前年收益在四十万元以上。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人,第一眼看上去不像一个老板,而像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真是这样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为我镇很多群众带来了新的种粮模式,不仅自己创收,还带动了周边很多群众。

说说关于劳模的故事 第3篇

扫帚是他的眉笔,用它勾画着城市的美丽,不论春夏,不论秋冬,四季如一;铁锹是他的武器,用它清除着道德的'垃圾,有过徘徊,有过委屈,却也始终如一。xx,54岁,西露天环卫队队长,几十年他坚守在这个岗位上,酸甜苦辣,却无怨无悔。

崔队长身材魁梧、嗓门大,开朗幽默、有一套适合基层、适合女工的管理方法。每天5点钟他要骑着摩托车在所管辖的责任区巡视。以晨光为伴,与夕阳相随,用辛勤的汗水率领着女工们为矿区创造了一个舒适、整洁的环境。

如今54岁的崔队长已经当上了爷爷,说到这他很兴奋,每天的工作他也当成了身体的锻炼,这样的心态使工作干起来轻松愉悦。

20xx年在投资公司卫生大环境竞赛活动中,崔队长身先士卒,奋战在一线,在他感召下,全队上下团结互助、工作热情高涨,他所带领的团队,最终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20xx年-20xx年,xx连续4年被评为投资公司劳动模范。

一路风雨,一路凯歌,激发了干劲,鼓舞了士气,xx带领着他的环卫队,走过了一个又一个风风雨雨的日出日落,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平凡的赞歌。

说说关于劳模的故事 第4篇

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想做什么样的事情,想达到什么样的道德境界,想实现一种什么样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这就是一个人的理想。这种理想是一个人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具体体现。人拥有了理想和抱负,才会有具体的奋斗目标,才能调动自己的潜能、克服种种困难,努力去实现这个目标。

袁隆平,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农科院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是驰誉全球的“杂交水稻之父”,1987年曾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教科文科学奖,11月2日被国家人事部授予“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章”。

少年时的袁隆平,对大自然充满了热爱,从小就立志当一名农艺师。从农学院毕业后,他开始了育种研究。

然而,使袁隆平铁下心来搞杂交水稻研究的却是1960-1962年中国连续3年遭受罕见的自然灾害,粮食几乎是颗粒无收,无数的农民被活活饿死。袁隆平感到了一种深沉的责任感,他立下志愿:我一定要想办法让农民多打粮,摆脱饥饿!

确定了志向之后,然后就是选择突破口。他最初拜倒于米丘林、李森科的门派之下,但是经过实验和思考后,他觉得他们的理论太空洞、太教条。于是,在一位老前辈的启发下,他开始对孟德尔的杂交优势理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袁隆平下定决心,“改变方向,搞水稻杂交优势利用研究!”

这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在许多国家都在研究,但是均未能达到水稻杂交优势的目的。他认真地翻阅前人实验的各种记载,确定了自己的研究思路:

第一步,找到雄性不育株,即母禾;

第二步,找到一种特殊水稻品种作父本,即保持系;用父本给母禾授粉,使其后代保持雄性不育特征,即不育系;

第三步,选择一个稻种与不育系杂交,使其后代恢复生育能力,叫恢复系。

三系配套,便可制种。

在目标确定后,袁隆平开始了长达10余年的日复一日的辛勤劳作。

为了找到一株雄性不育株,他独自在田野里寻了半个月;为了寻找远缘品种,他与助手远上天涯海角,每天在野外奔走。得到了不育株,又需要授粉、浇水、观察,精心照料,忙碌半天有时只能获得几颗种子。在短短6年多的时间里,他就尝试了多个栽培稻品种的杂交实验,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

1966-1976年期间,他虽然没有蹲“牛棚”,但是愚昧和嫉妒编制的厄运却他无法摆脱的。一次,他从家里返回学校,发现实验田里的秧苗一根不剩地被人拔走了。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沉重打击,他丝毫也不灰心,反而加强了他把实验搞好的愿望。

为了育种,中只在家中过了3个春节;然而最遗憾的是,父亲死前也没能和他见上一面。

天道酬勤,在其他农业研究机构和同志们的协助下,我国籼型杂交水稻终于研究成功!这一品种在短短的几年内,为国家增产粮食2120亿斤。它作为我国第一项出口技术转让给美国,比当地的良种增产37%;日本、阿根廷、巴西、印度等国相继引进实验,增产都在20%以上。袁隆平成为人类绿色革命的使者。

袁隆平之所以取得成功,主要在于他济世的朴素的思想,在这种朴素的思想支撑下,才有了他投身于杂交水稻的研究工作的志向,才有日后籼型杂交水稻的研制成功,实现了为我国、为世界增产粮食的美好愿望。

说说关于劳模的故事 第5篇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叮铃铃……”“您好!这里是自来水公司服务热线……”清晨,随着热线电话铃声响起,一位个子不高,头发微卷,皮肤黝黑的家政服务队员,用粗糙的双手从接线员手中接过报修单,带着工具和配件,开始了他一天忙碌的工作。他就是2005年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的获得者——涂建国叔叔。

涂叔叔是我的邻居,也是妈妈的同事。他常年穿着一套深灰色沾满点点锈迹的工作服,脚踏一双明显被水浸泡过掉色变形的运动鞋,奔波在皋城的大街小巷,为城区十几万自来水用户解决一个又一个用水难题。咱们小区的橱窗里还有他的模范事迹呢!

自2001年,市自来水公司家政服务队成立以来,涂建国叔叔一干就是十几年。身为队长,他每天都有干不完的工作,做不完的事情。在工作中,他急用户所急,想用户所想,哪里用水有困难,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哪怕是休息时间,他也会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为用户排忧解难。

一天傍晚,劳累了一天的涂叔叔刚脱下工作服,就接到了一位用户打来的电话:家里的水龙头失灵漏水了,请求赶紧维修。涂叔叔不顾一天的疲劳,立刻穿上工作服,迅速来到位于梅山新村二号楼的用户家里。进门一看,才发现屋里只有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他家厨房里的水龙头坏了,水花四溅。

涂叔叔赶紧去关总阀门,可由于年久失修阀门已经锈住失灵了。此时,厨房的墙上、地上全是水,老人急得团团转,涂叔叔当机立断决定带水作业。他从工具包里拿出新的水龙头,熟练地缠上生胶带,又用扳手把坏的水龙头拧下来。这时,水流如注,全都喷溅在涂叔叔的头上、脸上。他顾不得擦脸,赶紧安装新龙头,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

终于,在最短的时间里,水龙头被换好了。涂叔叔胸前的衣服却完全湿透了,他习以为常,关切地对老人说:“老人家,你家的总阀门失灵了,我帮您一同换了吧?”“那就太感谢了!”于是,涂叔叔又弯下腰,开始更换阀门。这时,四溅的水花又喷了出来,溅湿了他的裤管,他脚上的鞋子也浸泡在水里了。可是,他像没事人似的,继续认真地工作着。

在交谈中,涂叔叔得知:老人的子女都在外地,自己孤身一人独居。涂叔叔放心不下老人家,便把家里的其他用水器具全部检查了一遍,又帮助老人把厨房打扫干净,这才安心离开。在第二天的电话回访中,老人家对涂叔叔的服务赞不绝口,直夸涂叔叔比他的儿子还要心细哩!

七月的六安,骄阳似火,气温高达摄氏37度左右,皖西庐剧团家属区突然停水。涂叔叔接到电话后,立即带领队员们迅速赶赴现场,查找停水原因。经过认真排查,发现是小区旁边的工地违规施工,挖断了通往小区的供水管道,造成附近百来户居民无水使用。炎热夏季,用户们盼水心切,抢修队员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要维修就要关闭主管道的总阀门,这样势必造成更大面积的停水。“怎么办?”大家把目光一齐投向队长涂叔叔。“无论如何,先保障用户用水。”涂叔叔坚定地说。

于是,他耐心地与用户沟通商量,共同研究出最方便群众的方案。他和队员们先在断裂的管道上安装上临时供水管道,保证用户临时用水。等到夜深人静后,再关闭总阀门加班组织维修。从下午三时一直到次日凌晨,经过十几个小时的挑灯奋战,终于盼来了家家户户的涓涓清泉。涂叔叔整整一天一夜没合眼,累得精疲力竭,当居民们前来道谢时,他瘫坐在地上,嘴里还不停地说着:“不用谢!保障用户用水是我的职责。”事后,皖西庐剧团家属区住户特意送来一面锦旗:“快捷服务见真情,清澈流水见真心”。我每次来到涂叔叔办公室都能看到鲜红的锦旗高高地挂在那里。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涂叔叔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工作着、奉献着,从不叫苦叫累。叔叔的事迹让我明白了:劳模离我们并不遥远,他就在我身边。

“叮铃铃……”“您好!这里是自来水公司服务热线……”电话再次响起,憨厚勤劳的涂叔叔又投入到了新的抢修工作中。

说说关于劳模的故事 第6篇

他不是画家,却永远描绘着美丽的家园;他不是文豪,却用手中的“大笔”写下了无私的奉献;他如此平凡,像一滴小小的春雨,渗透城市百姓的.心田;他如此简单,活着就要为社会多作贡献。xx,xx公司xx分公司综管中心副主任,说是副主任,其实,他更是率先垂范、多年奋战在一线的环卫工人。20xx年-20xx年,连续六年被xx投资公司命名为劳动模范。

60万平方米的矿区环境卫生,日清垃圾75立方米,200多个垃圾点,45处化粪池,清运任务如此地繁重,xx认真细致、率先垂范。每天清晨6点钟,检查垃圾点、带领团队清理、装运,二十三年如一日,无论盛夏酷暑、天寒地冻,52岁的xx,在这个岗位上已经走过了23年的风风雨雨。一年365天他从不休息、天天重复着这样的工作;掏化粪池又臭又脏,但他吃苦耐劳干在前、身先士卒抢在先,因为心中有一个信念:奉献是一种快乐、奉献是一种最美的品格。他的精神感染带动着整个团队如此地朝气蓬勃。

平凡的不能再平凡,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但就是这普通平凡的环卫工却扫出了一个城市的洁净。就是这普通平凡的环卫工用无私的奉献之爱创造了一个城市的文明。

说说关于劳模的故事 第7篇

当旭日从城市的满目葱绿中冉冉升起,有一种笑容荡漾在每一条大街小巷;那笑容就像一片片绿色的植被,渲染着环卫工人奋发向上的形象。xx,52岁,精明干练、豁达乐观。风水沟分公司综合服务管理中心卫生绿化队队长。xx投资公司连续六年的劳动模范。

十几年来,当人们还在温暖的梦乡甜蜜的酣睡,他带领着女工们已经用勤劳的双手开启了新的一天。无论春华秋实、无论酷暑严寒,与风雪同行,与日月为伴,他为了城市的整洁干净,带领着女环卫工默默奉献了十几年。

十几年来,为了更好地美化家园,他还学习了栽花种草植树的'知识,把所学知识手把手地相传。风水沟矿的环境有了他们装扮,绿意浓浓、清新靓丽。xx说每当华灯初上,看到人们在整洁的大街上悠然地漫步,这便是他最大的欣慰。

简单平凡的他,点燃了每一抹灿烂的朝霞,然后淹没在人海里悄无声息;质朴无华的他,用心底最真挚对家乡的爱意,谱写了一支支动人的旋律。

说说关于劳模的故事 第8篇

我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出生于1930年,八十几岁高龄的他仍然活跃在科研场上,为我国的水稻研究事业做着贡献。袁隆平的励志故事充满了奋斗和坚持的色彩,不畏艰难,知难而进是袁隆平院士做科研一贯的原则。“一颗种子改变世界”是对袁隆平所作贡献的诠释。

这个励志故事从袁隆平年轻的时候开始讲起。1953年,袁隆平从西南农学院毕业,成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大学生。那时国家实行毕业分配政策,袁隆平被分到穷乡僻壤的安江农业学校当教师,负责教三门课。

然而就在这个落后的湖南乡下,袁隆平度过了人生中最难忘的18年岁月——这些日子里,他一边教书育人,一边做农业科研,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那个年代的人都深受饥饿的折磨。1960年,严重的大饥荒像蝗虫般掠过中华大地,饿殍遍野,惨不忍睹。

袁隆平内心的壮志被激发起来了,他发誓,一定要研究出一种高产的水稻,让自己的同胞吃饱!当时,科学家都认定水稻杂交没有优势,可是倔强的袁隆平不认输,他相信自己的判断没有错,无数次实验、无数次失败,都没有使他气馁。

天才都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和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有一天,袁隆平像往常一样走在实验田里,突然发现一株特殊的稻穗,袁隆平在惊喜之下,继续潜心研究。终于,在1973年,袁隆平在全国水稻科研会议上,正式宣告中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

说说关于劳模的故事 第9篇

xx,45岁,五家物业公司综合服务管理中心采暖队副队长,20xx年-20xx年,连续六年被命名为劳动模范。他所带领的班组曾被xx投资公司评为先进集体。

“连队强不强,关键在队长”。队长,是企业的兵头将尾,是班组凝聚力的核心,更是基层战斗的指战员。

突发故障,他冲锋在前;任务繁忙,他带头加班。一次次在哄鸣的机器声中,有他奔波忙碌的身影;一次次在狭窄锅炉里,他查找事故的隐患;一次次他进入热浪蒸人的暖气道,处理管道的'裂口。一次次抢修工作就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攻坚战,采暖班全员上阵,充满火红灰渣和滚烫的水汽,对他们又是一个考验;xx身先士卒、刻苦钻研、不怕脏累,成为队员们看齐的“标杆”。他带领着全队队员,在锅炉检修中发现和消除设备隐患数以千计,其中包括重大的设备隐患,为机组长期安全运行付出了无数的汗水和艰辛。

分煤机、振动筛、循环水、定位警报器,每一个小改小革,每一项修旧利废,都凝聚了他对企业的热爱。

打造一流团队是王利均工作的目标;万家温暖、万家团圆,是他最大的心愿。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有的是那颗火热而赤诚的心。